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以文制武的误读:宋太祖赵匡胤劝武将要好好读书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7
转发:0
评论:0
以文制武的误读:宋太祖赵匡胤劝武将要好好读书,建隆三年(962)二月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对近臣说:“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

  建隆三年(962)二月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对近臣说:“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何如?”结果,“左右不知所对”。

  其实,赵匡胤的想法是很容易理解的。

  五代十国,兵祸连绵,当皇帝是个高危职业。藩镇节度使在外拥有重兵,一些宿将在中央典领禁军,对于手掌兵权的这些人来讲,过把皇帝瘾是潮流所向。赵匡胤自己就是以殿前都检使这一武将的身份发动兵变,取代后周的,他当然越发明白兵权的重要性。

  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想方设法削夺兵权,并为大宋王朝立下了“重文轻武”的家法。

  建隆三年(962),赵匡胤在太庙寝殿的夹室里立了一块誓碑,其中有一条誓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疏言事者。”《宋史纪事本末》记载,赵匡胤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人民深受其害。朕欲选干练的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使都贪浊,也比不上一个武人。”在宋太祖看来,任用文士可能产生的危害远不及武人来得大,更不会像武人那样危及政权的根本。不管赵匡胤的本意如何,随着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实施,重文轻武成为了宋人的普遍风气。、

  赵匡胤出身行伍,却酷爱读书。他随后周世宗攻打淮南时,有人告发他私载货物达数车之多,一检查,发现其实是数千卷书籍。周世宗说:“你做的是武将,应该花心思在坚甲利兵,带着这么多书干什么?”赵匡胤回答:“臣承蒙陛下用为将帅,担心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弄来很多书随时观看,就是为了学知识、广见闻、增智虑啊。”周世宗听了赵匡胤的回答,越发欣赏他了。

  赵匡胤书读多了,偶尔也能吟上两句诗。宋代陈郁《藏一话腴》记载,有一次,赵匡胤和几个朋友相聚,大家兴致盎然,彻夜长谈。翌日清晨,东方破晓,太阳冉冉而升,在座一人触景生情,随口吟了一首《咏日》。众人纷纷叫好,唯独赵匡胤不以为然,认为诗句虽然工整,却没有什么气势,当场做了《咏日》:“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水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逐却残星赶却月。”这首诗用字粗陋,对仗也不押韵,但是意境开阔壮观,充满了王霸之气,果然胜却前诗,受到众人夸赞。当时赵匡胤还未发迹,而这首诗已经显露了他高远的志向,同时也让他觉得身为武人而多读书更能获得尊重。

  所以,赵匡胤成了宋太祖之后,说出“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的话,一方面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治国纲领,另一方面也是想告诫武臣们不要一门心思放在用兵上,要多读书才能通晓治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赵匡胤劝武将读书
建隆三年(962)二月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对近臣说:“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何如?”结果,“左右不知所对”。其实,赵匡胤的想法是很容易理解的。五代十国,兵祸连绵,当皇帝是个高危职业。藩镇节度使在外拥有重兵,一些宿将在中央典领禁军,对于手掌兵权的这些人来讲,过把皇帝瘾是潮流所向。赵匡胤自己就是以殿前都检使这一武将的身份发动兵变,取代后周的,他当然越发明白兵权的重要性。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想方设法削夺兵权,并为大宋王朝立下了“重文轻武”的家法。建隆三年(962),赵匡胤在太庙寝殿的夹室里立了一块誓碑,其中有一条誓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疏言事者。”《宋史纪事本末》记载,赵匡胤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人民深受其害。朕欲选干练的儒臣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使都贪浊,也比不上一个武人。”在宋太祖看来,任用文士可能产生的危害远不及武人来得大,更不会像武人那样危及政权的根本。不管赵匡胤的...
· 看宋太祖赵匡胤如何玩转文臣武将
秦俊编写的长篇历史小说《大宋天子赵匡胤》讲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他是武将出身,做了皇帝后,却拼命地崇文抑武,发展经济、文化。是时的大宋,无论是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都搞得有声有色。终宋三百多年的历史,没有女祸、没有阉祸、没有宗室祸、没有外戚祸、没有强藩祸。而这一切的基业,起于五代十国战乱,赵匡胤投奔郭威。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能力,赵匡胤从一名禁军将领,逐渐形成自己的势力。柴荣病死,他发动陈桥兵变,……网络配图被疑功高盖主妙答应对柴荣“陛下盯着我的双眼说道:‘卿方面大耳,一派帝王之相,久后必要位居九王之尊!’”“您怎么回答?”赵普和赵匡义一脸担心地问道。“我……我听了陛下的话,吓得出了一身冷……冷汗。我猛喝了几口酒,故作镇静地说道,‘臣不仅方面大耳,而且体壮如牛。不过,臣的躯体乃至性命都是属于陛……陛下。如果陛下喜欢,臣甘愿为您奉献一……一切。莫道是脸耳,就是心……心肝,也很肥厚...
· 宋太祖赵匡胤曾是武将出身?还曾打掉大臣的牙齿?
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在做了宋朝皇帝后,开始了兢兢业业的国家治理,从结束长期混乱来看,其历史贡献巨大,在战略高度上和用人风度,为政风格上都非常有格调,赵匡胤自身的软实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宋代国家风格走向。他曾经对宰相赵普总结五代混乱的功绩时说:“天下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更迭有十个姓氏,兵革不息,苍生涂地,这是为什么呢?我就是要停止天下战争,给国家百姓一个长治久安。”可以说,赵匡胤既是那段混乱的参与者,更是厌倦者,也正因此,他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局面,此后在个人作为上,注重节俭,善于倾听各种意见,其国家治理呈现出了高水平。这些为政风格,与其个人作风密密相关。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书里生动记录下许多赵匡胤生活小片段,也让人更清晰的了解到赵匡胤鲜为人知一面。赵匡胤属于马上得天下,多年的武将生活一直未能改变,加之喜好打猎,所以当了皇帝后依旧不改初衷。由于打猎,经常因此坠马,有一次,在打猎途中再次从马背...
· 宋朝的文人为什么比武将的地位高?原来是宋太祖的这个制度
北宋政权建立起来后,赵匡胤总结最大的一条教训就是:一支无法控制的军队比一支无能的军队更糟糕。所以赵匡胤上台以后就开始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当然,他的很多做法并不是自己的发明,后周的君主已经开始有意识这么做了。从某个角度上说,赵匡胤是柴荣政策的继承者。《大驾卤簿图书》(局部),图中共绘官兵5481人、车辇61乘、牲畜近3000只、乐器1701件等具体怎么做呢?当然要削弱藩镇。这个倒比较容易。五代后期,藩镇的力量已经很弱了,没什么抵抗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付禁军。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有的读者会误以为这是去掉节度使们的兵权,其实恰恰相反,赵匡胤是把禁军高级将领撵去当节度使,其中就包括他的一批把兄弟。赵匡胤这么做是要把位高权重的人赶出禁军,把禁军将领们换成一批品级不高的新人,以方便他控制。但是这么做还不够,这只是一种权术,虽能取效于一时,但要想长治久安还得更改军事制度。于是,赵匡胤永久性...
· 曹操以酒劝关公
〖曹操以酒劝关公〗操次日设大宴,会众谋臣武士,以客礼待关公,延之于上座。比及送回,备绫锦百匹,金银器皿俱全。关公都送与二嫂嫂。关公自到许昌,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及美女十人以侍之。云长不能推托,将所赐美女尽送入内门,令伏侍二嫂嫂;金银段匹收受,抄写明白归库。关公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嫂安乐否”。二夫人回问皇叔之事毕,“叔叔自便”,关公方敢退回。操知此事,愈加重待。关公未尝喜。一日,操见云长所穿绿锦战袍,觉已旧。操度其身品,取异锦做战袍一领赐之。云长受之,穿于衣底,上用旧袍罩之。操笑曰:“云长何故如此之俭乎?”公曰:“某非俭也。”操曰:“吾为汉相,岂无一锦袍与云长?何以旧袍蔽之?不亦俭乎?”公曰:“此袍乃刘皇叔所赐,常穿衣上,如见兄面,岂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乎?”故穿于上。”操叹曰:“真义士也!”然操口称其义,心中不悦。云长回府。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