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科举制堪比“四大发明”:同时影响全球用人观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69
转发:0
评论:0
科举制堪比“四大发明”:同时影响全球用人观,“西方当时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倪方六表示,他们认为这

  “西方当时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倪方六表示,他们认为这一制度应该与中国古人发明“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

  中国科考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不管是利是弊,而且不仅仅是对中国,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5月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表示,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点破了—— 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

  英国对此兴趣最盛申请考试招聘官员

  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介绍,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自隋唐以来实行的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本国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仕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后他们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实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

科举制堪比“四大发明”:同时影响全球用人观

  影响了全球用人观可与四大发明媲美

  据倪方六介绍,两爵士的报告被英国国会采纳。此后、法国、美国等许多欧美国家都把中国的考试制度“拿了过去”。“欧美人认为,科举比当时他们‘领导说了算’、‘世袭’等用人模式先进、公平,中国的科举优点多多,至少使官员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官员。”

  “西方当时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倪方六表示,他们认为这一制度应该与中国古人发明“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

  活学活用进行改造相比中国更加科学

  虽然中国人创造性地发明了科举考试模式,但这一手段后来却成为束缚中国人思维的一个绳索。”倪方六表示,而欧美人却知道活学活用,把这一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

  原因在哪?一在考试内容落伍,二在考试模式未变。

  倪方六表示,中国传统的科举考试内容在长期时间内呆板、重复、单调,《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成为千百年来的必考科目,至今许多章节仍是高考学子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固化了人的创造性思维。而西方不同,结合当时的工业革命和民主、的需要,考试内容丰富而又科学,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实用技能、心理素质,统统纳入考试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书本上死记硬背的东西。

  此外,据倪方六介绍,除了笔试方式,欧美“科举”中最重要的是口试和面试制度的确立,比中国“殿试”,由皇帝一人御笔手段,更为完善和科学。欧美的“科举”,即便顺利通过了,也未必就能如中国的学子(举人)一样,立即可以获得官职和荣耀,戴红花骑大马,还得实习和试用,至少半年以后才能正式上岗“当官”。而对比中国呢,“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改”,一成不变,结果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成了八股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科举制的完善过程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独创的考试制度,因为一直采用“分科取士”这种方法录取人才,所以这一制度也被人称作是“科举”。科举制度在中国历经了一千多年的风雨才逐渐完善,所以说科举制的完善经历很长的一段路程。从隋朝开始计算,科举制一共经历了六个朝代,在这六个朝代中,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四个朝代为科举制的完善作出的贡献最为巨大。这四个朝代分别对科举制作出了不同方面的完善。科举制度中的进士卷其中唐朝侧重于科举制的内容,唐朝是所有朝代中科举科目最多最完善的一个朝代,最先举行考试来实行科举制,创造了武举和殿试,奠定了科举制后期的发展。宋朝侧重于科举制内容的创新和科举制形式的确定,宋朝明确规定科举考试的举办时间——三年举行一次,而且宋朝对考试的内容进行了革新,这些考试内容更加的贴近实际。同时宋朝还首创了誊写和糊名制度。而明朝则侧重于科举制的等级创新和对徇私舞弊的防范,明朝对徇私舞弊的防范尤其严格,是所有朝代中最...
· 近代西方人认为中国哪一项制度堪比“四大发明”
导读:中国科考制度延续一千多年,其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而深远的,不管是利是弊,而且不仅仅是对中国,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5月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表示,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点破了——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孙中山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英国对此兴趣最盛申请考试招聘官员5日,历史学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倪方六介绍,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便将中国自隋唐以来实行的通过科举,即统一考试的选拔人才模式,向本国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仕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后他们向国会提交了《关...
· 用全球史观构建“全球国际关系学”
作者: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王存刚作为一门与历史学科关系极为密切的学科,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与历史学科主流历史观的演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当下的学术界,由于全球史观在历史学科的生成和传播,国际关系学科的形态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史观的生成及其关键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研究世界史的历史学家们大体遵循前辈学者所确立的指导方针,即通常将世界历史看作国别史、区域史的叠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所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包括世界力量对比状况的空前变化、科技的快速进步以及知识的广泛传播,引发了这一领域历史学家们的深刻思考。一些有远见的历史学家意识到,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历史观,超越既有的以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界限来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全球史观由此萌生。经过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学者的不懈努力,全球史观目前已经成为历史学界的主流。所谓全球史观,就是将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的历史观,因而它又被称...
· 张居正传——超绝的识人、用人观
?张居正深知一点,要做出对得起天下苍生的事业,必要掌握政策和干部。政策完善,干部健全,则稳操胜券,否则,一切都是虚妄。他提拔张瀚做吏部尚书时,两人有过下面的一番对话,很能说明张居正的人才观。张居正要张瀚每十日推荐一名得力干部,张瀚哭丧着脸说:“天下哪里有那么多人才啊?”张居正正色道:“天生一世之才,足够一世之用。人才是因用人者的眼光而产生,更由用人者的器量而出。所以天下是否有人才,还在于你这个用人者的眼光和器量。人才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其行与能不同于庸众,若以看待庸众的方法来看待人才,就必然难得到人才。得不到人才,必然会用奴才,奴才多了,人才便越来越少。”其实政治的好坏,不必全方位细究,只看用人。张瀚问:“到底什么样的人算是人才呢?”张居正回答:“人才是没有特定标准的,尤其是与出身无关。现在有了科举,众人就以为中科举的人是人才,非科举不能做官,其实这是最愚陋的浅见。我曾经说过,‘良吏不专在...
· 蔣氏宗谱堪比史书
综观中国各姓氏家谱,始于官方纂修为唐太宗李世民朝,时朝庭设立专职机构,规范、系统纂修各姓氏家谱(此称宗谱、家乘、族谱),史称“大唐氏族志”。民间纂修家谱始于北宋,号称中国第一谱的“孔氏家谱”,始修于北宋神宗元丰年,然绝大部分姓氏始于北宋以后。而在北宋以前民间纂修家谱最早者即我蒋姓,我氏于东周末,即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由汉摘秦侯三十五世宗周公(时年32岁),辑世本纂修蒋氏世谱,史称《汉阳期思蒋氏宗史》,该宗史按周公排定之36世字辈辑录而成,奉伯龄公为蒋姓始祖,故又称“周谱”,亦作“秦谱”。及至东汉,我四十九世荆南刺史政公(38年-97年),据宗周公原辑,编纂而成三十七世至四十七世之宗源,此谱摘录我氏汉代人文,故又称“汉谱”。延至唐玄宗天宝末年(755年),监察御史七十四世蒋晁公(689年-767年)续编澄公裔四十八世至七十三世祖源,因纂于唐,故又称“唐谱”,其时同立《𠙶亭乡侯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