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小”之术是祸乱历史的至尊?什么是大小之术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4
转发:0
评论:0
以史为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把握中国社会治乱兴替的内在规律,可以洞悉修齐治平的永恒智慧。然而想要修齐治平并不容易,经国纬政也不是谁都在行。领导们都能像孙权那样“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倒还好,如若不能,天下治理的一团糟,到了“生灵有累卵之危,百姓有倒悬之急”的地步,又该怎么办呢?难道要如历朝历代的高级知识分子所主张的那样——“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也许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于国家行使正确的决策、匡正时弊、重修宇内、再造乾坤大有裨益,但是如果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大众对为政者合法地位发出的质疑之声也不会少,直言鲠议的仁人志士多了,统治者的私欲就要受到抑制。所以不如用权谋中的“小大之术”来间接淫巧的强奸民意,维护一时之稳定。(至于为政者身死之后,国家或败或亡,大可不必考虑。因为昏君奸臣大都以为国败之

  以史为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把握中国社会治乱兴替的内在规律,可以洞悉修齐治平的永恒智慧。然而想要修齐治平并不容易,经国纬政也不是谁都在行。领导们都能像孙权那样“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倒还好,如若不能,天下治理的一团糟,到了“生灵有累卵之危,百姓有倒悬之急”的地步,又该怎么办呢?

  难道要如历朝历代的高级知识分子所主张的那样——“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也许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于国家行使正确的决策、匡正时弊、重修宇内、再造乾坤大有裨益,但是如果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大众对为政者合法地位发出的质疑之声也不会少,直言鲠议的仁人志士多了,统治者的私欲就要受到抑制。所以不如用权谋中的“小大之术”来间接淫巧的民意,维护一时之稳定。(至于为政者身死之后,国家或败或亡,大可不必考虑。因为昏君奸臣大都以为国败之后,家尚可存,可以移民境外)

  所谓‘小’字诀,旨在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文过饰非,盛加溢美;而大字诀,意在以小见大,无限上纲,无中生有,褒贬臣民。

  这样一来,大众的日常议论话题就被自然而然的锁定在购物、养生、体育、休闲、娱乐、恶搞、单向的求职技巧、扯皮的相亲节目、虚假的爱心、表面的法制、肤浅的道德等等方面,而不会去关注时局政治,说出什么振聋发聩之言了。俗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然而人们热衷于谈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时尚娱乐,不去触碰与自己利益攸关的政治问题、民生大计,并不是说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大同社会的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也’”之类的现象,百姓们都丰衣足食了,而是‘小大之术’将基层的民意颠倒了。

  (文子说:“的国家看上去好象很热闹;安定的国家看上好象很空虚;灭亡的国家好象匾乏不足;图存的国家好象过剩有余。空虚不是没有人,而是因为人人都在岗位上;热闹不是人丁多,而是因为都在追逐蝇头小利;有余不是财力富余,而是因为寡欲少事;不足不是市场无货,而是因为人们虽然收入少,但是各种税赋却很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历代为政者运用“小大”之术这一权谋,是造成百姓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购物、养生、体育、休闲、娱乐、恶搞、单向的求职技巧、扯皮的相亲节目、虚假的爱心、表面的法制、肤浅的道德等等鸡毛蒜皮的小情而对民生大计、政治时局不敢轻谈的主要原因。所以仁智的草根学者不为这种权谋所惑。

  当为政者对某件事使用‘小字诀’时,我们就要看看他所提出的这件事在某一领域内是否个别现象,如果之前已经多次发生甚或蔚然成风,我们就要从‘这一领域内的制度是否健全’、‘这一领域内的政策是否不以好高骛远为能,而以浅近易行为要’、‘政策是否有出台前临时拼凑,出台后又反复更改的现象’、‘政策是否切中时弊,能堵截犯罪於流水之源,而不以事后诸葛亮为高’、‘在这一领域内的执政者到底属于六主之中的哪一主’。如果为政者对这些问题避忌不谈,反而委罪于人,把责任推向社会、学校、家庭、司法、个人等等因素上,证明他在推卸责任,大搞愚民。

  当为政者使用‘大字诀’时,我们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考察他:一是对于提倡道德而不真正做到仁的人,有没有授予他国家大权;二是对于见到贤能而不让的人,有没有授予他尊高爵位;三是对于掌握刑罚而躲避亲贵的人,有没有让他统帅军队;四是对于那种不重视农业,不注重地利,而轻易课取赋税的人,有没有让他做都邑的官。如果这四个方面的回答都是:有。那么即使统治者对自己的政绩再怎么表功,对他人的逆耳忠言再怎么上纲上线,大家都可以当他是放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秦朝之:原来秦始皇是历史上的武术高手?
历史上武力值高的人很多.不过呢,大家想必都忽视了一个真正的高手,秦王遇刺的过程相信就不用大家重复了.作为一个千挑万选出来的刺客,荆柯的武力值我想大家是不用怀疑的,起码要有超出常人的武功和敏捷.而且手持淬巨毒的划个小口就必死的匕首。那么,我们来看看刺杀的过程。第一幕:贴身近刺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史记原文)见面的时候,图穷而匕现,如此近距离,秦王又宽袍大袖的穿全套礼服坐着,历史上多少名将死在突袭?可秦王在贴身近刺的情况下居然能躲过必杀一击,可见秦王眼神之锐利,反应之敏捷。第二幕:绝袖而走自引而起,袖绝(史记原文)要知道,那是大礼服的袖子啊,说扯断就扯断了!这是皇帝礼服,绝对不可能有假冒伪劣产品出现.而大家现在随便找块布挂自己袖子上扯扯看,就知道要有多费劲了.由此可见秦王之力大。第三幕:跳过屏风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王於是奋袖超屏风走...
· 大小一腰
以规定的刃长标准来划分日本刀类别的做法,称为“定寸”。众所周知,太刀与打刀作为日本刀的典型代表,现代的定寸标准是超过2尺以上者。现代日本尺的一尺约等于30.3cm,2尺是60.6cm,但约定成俗的以30cm等同于定寸中“1尺”。所以刃长超过60cm即划入太刀与打刀的范畴,胁差的定寸标准则是1尺-2尺之间,即刃长介于30-60cm者。而短刀的刃长则不超过30cm即1尺。在安土桃山时期,胁差的角色开始明确下来,一口打刀加一口胁差一同插于腰间的“大小一腰”,逐渐成为日本武士们出外的标准配置。由于时代的惯性,此时的胁差主要有两种较典型的形式:一种是刃长1尺6、7~9寸的镐造大胁差,外形也多如当时长刀流行的南北朝大磨上那样豪壮的姿态;另一种则是由之前的平造寸延短刀进化而来的小胁差,刃长1尺1~4、5寸左右。然而也有一些武士腰携2尺8寸的长刀与2尺5分到2尺1、2寸的胁差行走于外的记载——刃长超过2尺...
· 滕黑子之技击术
滕黑子之技击术滕本湘之麻阳人,生而有异力。人以其肤黑,故呼为黑子。少年以操舟为业。耽嗜拳击术。每于朝夕暇时,演习不倦,而技乃日进。惜其技多得之于乡中拳师,专尚筋力,而无神奇。滕亦不自知也。后以舟泊岳阳城下,有老叟某附舟往汉,滕以叟老而有贫状,不取资,且供给饮食甚周至。叟颇感之。滕舟有客四五人,内二客乃油商,挟资财甚多。舟至嘉鱼,猝遇盗,约二三十人,持械蜂拥登舟,滕恃其勇,独立船头与盗搏,盗众内有数人,似亦娴技击,身手颇健,滕有不支之势,适叟在旁,以篙相助,盗遂披靡遁去,滕以此得免。乃知叟为奇士,遂师事之,叟乃尽传其术,滕于是复悉心研究,技更精。未几,叟去,滕强留之,不可,乃弃舟于妻弟某,而独随叟游。叟曰:“子待予之诚挚,予感激甚深,但愧予技浅,不能益君子。既嗜此如性命,予为君介绍一友,当有所裨助,惟此友现隐于商,往来荆襄间,年只二次。君于秋末时,持予函往访之,必可相见。但友乃少林术专家,粤...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顾名思义,是“球”形的。不过,对于“球”形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从球形最完美这一概念出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也早已提出地球呈现球形的看法。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5艘海船,用3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从此,人们便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说是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他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严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25万希腊里(39600公里),与实际长度只差340公里,这在2000多年前实在是了不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7世纪末,人们对地球是正圆球的主张开始有了怀疑。1672...
· 艺术家之沙刚
沙刚1981年6月,沙刚出生于宁波鄞州区塘溪镇新勇新村。塘溪是人杰地灵、名流辈出之地,近现代涌现出数十位革命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塘溪沙氏更是以一代书法宗师沙孟海,与被誉为中国“梵高”的油画家沙耆而闻名,沙刚就出生在这样一块拥有艺术盛名的土地上。出生时,沙刚与其他孩子无异,然而三岁的一次意外,彻底改变了他和全家的生活轨迹,年幼的沙刚由于听神经严重受损,基本丧失了听力,从此就只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这位特殊男孩身残志坚,坚守画家梦想,独闯半个中国,游历写生的传奇经历,引起甬江两岸的广泛关注。中文名沙刚外文名Thesand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宁波出生日期1981年6月25日职业艺术家毕业院校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特教学院代表作品《竹》、《黄山》等目录1个人新闻2个人简介3个人成就个人新闻5月10日,沙刚个人画展在宁波美术馆举行,展出其100幅近作,以风景油画写生为主。因为沙刚是个聋哑人,这一展览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