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宋用澶渊之盟要了辽国的命?什么是澶渊之盟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6
转发:0
评论:0
大宋用澶渊之盟要了辽国的命?什么是澶渊之盟,说起澶渊之盟,大家会想起不平等条约和杨家将,杨家“七子去六子还”、烧火丫头都

  说起澶渊之盟,大家会想起不平等条约和杨家将,杨家“七子去六子还”、烧火丫头都上战场了,最后,宋朝皇帝贪生怕死,签了议和条约。若提澶渊之盟,那感觉就跟提《南京条约》差不多。 澶渊之盟的内容大体上有这么两条: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以后,谁家的皇帝年纪大,谁家皇帝就是哥哥。 二、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 第一条,今天看,这不但不是不平等,甚至是完全符合《联合国》宗旨。 我们骂条约不平等,主要是因为这第二条,但是,我们嘴上骂归骂,心里要清楚牌局。

  十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大宋的岁入,是一亿两,打宋辽战争,每年是五千万两。 关键在于第二条的第二款,两国开展自由贸易。这“岁币加自由贸易”可太厉害了。大辽除了卖羊卖马,能有什么贸易基础?它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可以输出给宋,而宋的每一种商品,都是辽需要的。开始辽还卖一些马,后来,发现大宋的骑兵越来越多,就不敢再卖马。萧太后下令,谁出口马,杀谁全家,结果,边境贸易从一开始就变成一边倒的对宋贸易巨额逆差。大辽收的岁币,到年底全被大宋赚得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

  大辽不懂经济,后来干脆不发行货币,反正发行出来,也没老百姓认,即使大辽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 要了大辽老命的货币战争,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结果,一百年双方无战事,大辽的财富通过货币战争,源源不断输入大宋。大宋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进大辽的每一个毛孔。 金灭辽,大宋跟金打了一下,发现也打不过金,就跑到南方继续与金玩货币战争,大金不知是计,接受了“岁币加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也放弃了货币发行权,全国继续使用大宋的货币,结果一百年后,大金也虚得不行了。

  今天的古代钱币收藏界,很难找到辽和金的铜钱,反倒是宋的铜钱质量既好,款式又多,数量多得比清代的还便宜,这就是这场旷日持久三百年的货币战争的遗迹。 蒙古灭金后南侵,大宋的群臣拒绝议和,结果,宋被灭了。大宋皇帝通过铸币,实际掌握了北方的财政权。北方的原材料与劳动剩余价值,通过自由贸易和使用南方的铸币,源源不断地输入南方,换回南方的商品,这种壮观的南北货币战争,持续了整个辽、金与宋对峙的三百年历史。这段有趣的货币战争历史鲜为人知,值得后世玩味。后世史家总觉得,金与辽的迅速腐化、衰亡,是由于金、辽两朝统治者心理汉族化、生理女性化造成的。殊不知,经济上被掏空,才是帝国日益虚弱的根本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开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什么是澶渊之盟
所谓“澶渊之盟”的背景与大概内容,大部分的书友应当都是了解的,不必多说。但是“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一般的书友可能就不甚了了。所以我先把《长编》里所谓“澶渊誓书”的内容,抄在下面。这份誓书,就是宋辽两国当年订立的盟约的文本内容。誓书共有两份,第一份是宋朝给辽国的誓书:维景德元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于陇亩稼穑,南北勿纵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当共殛之。远具披陈...
· 1000多年前的货币战争:大宋用澶渊之盟要了辽国的命
后世史家总觉得,金与辽的迅速腐化、衰亡,是由于金、辽两朝统治者心理汉族化,生理女性化造成的。殊不知,经济上被掏空,才是日益虚弱的根本原因。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1000年前的金国公民,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养了几年的羊终于肥了,你出门卖自己家的羊,收购羊的商人是宋朝来的大客户,他给你的钱是大观通宝,而你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你去集市买几尺布料给孩子做衣服,你买的布料是临安产的,对了,事实上,整个集市上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不是进口的。你付给老板一把大观通宝,老板收下,找给你一把崇宁通宝,你们俩都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这样的日子每天都在重复,你每年都在辛苦地养羊,但是,生活一点也没有变得富裕。你实在想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导致自己的贫穷,事实上,你可能从来就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老百姓为什么穷,就像太阳为什么升起,不值得想。偶尔谁去了一趟临安,那可是值得他夸耀一辈子的大事,临安的繁荣,南朝的富庶,是大家从...
· 澶渊之盟的影响是什么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檀渊之盟是历史上签订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合约。它除了本身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之外,结合檀渊之盟的背景以及影响来看,檀渊之盟的双方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说的话题。檀渊之盟的双方是当时占据了中原南北两方的两个朝代。檀渊之盟的这两个朝代(在当时应该是被称为国家的),一个叫做辽,一个叫做宋(在历史上是叫做北宋的)。檀渊之盟签订的那个时候的辽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被嫌弃的少数民族朝代了。经过励精图治的统治者的各种改革,还是士兵们的强身健体,使得檀渊之盟双方的签订者中的辽拥有了非常丰厚的实力。檀渊之盟的双方中另一个签订者却不像辽那样发展美好。北宋因为发家的问题,所以对于各个大臣是格外的忌惮。尤其是地方的官员,怕武官再当一次皇帝。因此,这个朝代的士兵打仗就成了问题。檀渊之盟的双方的背景资料如上,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之下,仗着前辈们的积累,虽然北宋很侥幸的胜利了。但是这个朝廷的议和思维已经成了习惯,所以大家各...
· 澶渊之盟
简介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背景自咸平二年(...
· 澶渊之盟影响是什么?历史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檀渊之盟是历史上签订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合约。它除了本身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之外,结合檀渊之盟的背景以及影响来看,檀渊之盟的双方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说的话题。檀渊之盟的双方是当时占据了中原南北两方的两个朝代。檀渊之盟的这两个朝代(在当时应该是被称为国家的),一个叫做辽,一个叫做宋(在历史上是叫做北宋的)。檀渊之盟签订的那个时候的辽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被嫌弃的少数民族朝代了。经过励精图治的统治者的各种改革,还是士兵们的强身健体,使得檀渊之盟双方的签订者中的辽拥有了非常丰厚的实力。网络配图檀渊之盟的双方中另一个签订者却不像辽那样发展美好。北宋因为发家的问题,所以对于各个大臣是格外的忌惮。尤其是地方的官员,怕武官再当一次皇帝。因此,这个朝代的士兵打仗就成了问题。檀渊之盟的双方的背景资料如上,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之下,仗着前辈们的积累,虽然北宋很侥幸的胜利了。但是这个朝廷的议和思维已经成了习惯,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