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关羽是诸葛亮借刀所杀?襄樊之战刘备为何不出兵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6
转发:0
评论:0
关羽是诸葛亮借刀所杀?襄樊之战刘备为何不出兵,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自身也为孙权所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整个襄樊之战,首尾长达半年之久,从开始的吴魏使者往来不绝,到后来的曹操不断调遣于禁、庞德、徐晃等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蜀汉方面竟没有采取任何对策。最后当关羽败走麦城,全军覆没之际,蜀军援兵也还是迟迟不至,这引起了后人的纷纷猜疑。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在专业期刊《史学集刊》上撰文指出,关羽之败,败在吴魏联盟绞杀,但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却可能是自家人诸葛亮。

  襄樊之战,前后半年之久,蜀汉为何不派一兵一卒?对此,学者多有议论。早年,国学大师章太炎曾提出独特见解,他认为,关羽镇守荆州,手握重兵,骄狂不可一世,不但易代(刘备死后)之后将难以对付,即使刘备健在之时,诸葛亮也很难越过关羽这道屏障而摄取更大的权力。故“葛氏”宁可丢失荆州,也要假吴人之手除掉关羽。章太炎的这个观点很是大胆,但仅仅只是猜测。而朱子彦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则对此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刘备、关羽“自小结契”,刘备绝不会“疏慢”到只作壁上观。

  朱子彦在文中指出,当时诸葛亮虽不能执掌军政大权,但他明知关羽攻取襄樊条件并不成熟,且完全违背了《隆中对》提出的待“天下有变”,两路北伐曹魏的战略决策。然《三国志》正文及斐注中均未见诸葛劝谏的记载。退一步而言,即使刘备宠信、纵容关羽,不把《隆中对》放在心上,但襄樊战役打响后,刘备、诸葛亮不可能不全力关注战役进展的一举一动。尽管川、鄂之间山路阻隔,交通不便,信息传播不甚畅通,但整个襄樊战役从建安二十四年7月开始,至12月结束,首尾长达半年之久,蜀汉作为一个完整的新兴政权,不可能没有任何信息传播渠道。关羽攻襄樊,守荆州兵力不足,加之此时孙刘联盟已呈破裂之势,孙吴随时可用奇兵偷袭荆州,诸葛亮深谙兵法,难道他会掉以轻心?众所周知,诸葛一生唯谨慎,从不弄险,他为何不提醒“疏慢”的刘备?

  这还要从诸葛亮的抱负,以及关羽的为人中寻找答案。诸葛亮胸怀天下,关羽无疑是他攫取权力的最大障碍。朱子彦指出,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实则“藏器在身”,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他可仕至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笑而不言为何?盖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比之于诸葛亮显然要更进一层。这对于一心欲谋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来说,这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是他仕途上的严重障碍。

  关羽一直瞧不上士大夫,赤壁之战后对诸葛亮很是嫉妒。朱子彦接着指出,关羽骄横跋扈是出了名的,对此史书多有记载。襄樊之战,不失为诸葛亮除掉关羽的一个好机会。朱子彦认为,诸葛亮为何想除掉关羽,这和关羽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关羽和张飞的性格截然不同,史书上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意思是说,张飞虽然不善待士卒,但对有才能的士大夫非常敬佩尊重,而关羽虽然爱抚士卒,但却对士大夫始终心存芥蒂,盛气凌人。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中的头号士大夫,当然也在其中。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贸然发动襄樊战役,诸葛亮在这样的大好机会来临之时当然不会去提醒对战局“疏慢”的刘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襄樊之战蜀汉龟缩另有原因孔明没借刀杀关羽
襄樊之战前后历时半年之久,蜀汉为何不派一兵一卒?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关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不除则易世(刘禅登基)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人,以损关羽之命。”章太炎的这个观点很是大胆,但仅仅只是猜测。而朱子彦教授在《孔明借刀杀关羽》一文中则对此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我们且先来看看朱子彦教授的论述。朱教授有如下几个观点:一是刘备、关羽“自小结契”,刘备绝不会“疏慢”到只作壁上观。二是诸葛亮胸怀天下,关羽无疑是他攫取权力的最大障碍。三是关羽一直瞧不上士大夫,赤壁之战后对诸葛亮很是嫉妒。四是襄樊之战,不失为诸葛亮除掉关羽的一个好机会。对"孔明借刀杀关羽"的说法,我的看法却是:章太炎先生的猜测已是不该,朱子彦教授的论述更是儿戏,两人简直就是牵强附会,唐突古人。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他们都绝对不会也不必要杀关羽。什么是“借刀杀人”?“借刀杀人”是“敌...
· 襄樊之战蜀汉龟缩另有原因孔明没借刀杀关羽
三国时期的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自身也为孙权所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整个襄樊之战,首尾长达半年之久,从开始的吴魏使者往来不绝,到后来的曹操不断调遣于禁、庞德、徐晃等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蜀汉方面竟没有采取任何对策。最后当关羽败走麦城,全军覆没之际,蜀军援兵也还是迟迟不至。襄樊之战前后历时半年之久,蜀汉为何不派一兵一卒?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关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不除则易世(刘禅登基)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人,以损关羽之命。”章太炎的这个观点很是大胆,但仅仅只是猜测。而朱子彦教授在《孔明借刀杀关羽》一文中则对此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我们且先来看看朱子彦教授的论述。朱教授有如下几个观点:一是刘备、关羽“自小结契”,刘备绝不会“疏慢”到只作壁上观。二是诸葛亮胸怀天下,关羽无...
·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刘备为何不趁机出兵?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219年,在华夏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替刘备坐镇荆州南部的关羽突然率精兵三万北伐曹魏,进攻由曹魏宗室名将曹仁镇守的襄阳和樊城,这襄阳和樊城属于荆州北部的两郡,也算是荆州的精华所在,所以关羽对这两郡志在必得。而曹魏由于刚刚经历了汉中之战,所以无法排遣大军去支援曹仁;虽然曹仁也算是当时之名将,但是面对关羽的来犯,竟然毫无抵抗之力,仅能困守樊城,坐等曹操排遣援军过来。曹操也是深知襄阳和樊城的重要性,尤其是樊城,可以说是许都的门户,不容有失,在困难之际,仍是派出以于禁为主,庞德为先锋的七支大军去支援曹仁。两军初次交手,互有胜负,关羽心知不能拖太久,等曹魏缓过来就不好打了;正好当时下大雨,连绵的大雨导致汉水暴涨,关羽心生一计,派人掘开汉水河坝,奔涌而出的汉水高五至六丈,于禁所率领的七军全为汉水所淹,于禁、庞德上高处回避。关羽乘机领...
· 谈谈诸葛亮借刀杀关羽
今天来谈谈三国,说说诸葛亮借刀杀关羽。首先声明,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诸葛亮这个角色的,但根据个人判断,指出以下几点。1诸葛亮是个军事政治野心家。(其实这已经是个不用证明的真理,要想做大事,没有野心怎么能行;举几个不恰当的例子:拿破伦,希特勒乃至林彪)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实则“藏器在身”,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他可仕至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何故笑而不言?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他虽被刘备拜为军师,实则权势逊色于关张二将,张飞智浅,不足为虑。只是关公,天生神像,不怒自威。此人不除,刘备逝后,必为其患,难以实现他的理想。2牛刀初试。赤壁一战,诸葛亮从东吴被赵云接回,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委张飞赵云刘封等人守住要道,置关羽而不理。此乃智激关羽也。个人认...
· 刘备关羽真是兄弟吗?:荆州之战实为借刀杀人?
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关羽失荆州是一个致命伤,也是蜀汉历史上的最大悲剧。关于蜀汉在荆州战役中不发救兵的问题,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来不及去救。但因为《三国志》中没有记载,所以后世对此也是猜测纷纷。然而到了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看法,说是由于关羽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方针,所以诸葛亮决定要借吴人之手除掉关羽!“诸葛借刀杀关羽”于是被炒得沸沸扬扬。诸葛亮的失职在讨论诸葛亮的失职问题之前,需要先弄清楚一个关键问题——关羽攻打襄樊,到底是谁的决定?这场战争是不是从一开始决策上就存在失误呢?网络配图关于这个问题,《三国志》中没有记载,但十之八九是刘备的决定,因为这样大的军事行动,没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关羽是不敢自作主张的。蜀汉的最高统治者是刘备,只有刘备才有决定权。自从刘备取益州,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形势一片大好。蜀汉的事业可以说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说“汉事将成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