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学生也休假:十休一农历五月有“农忙假”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14
转发:0
评论:0
古代学生也休假:十休一农历五月有“农忙假”,在明清一些小说中,经常可以见到“监生”一词。据史料记载,在国子监里就读并不是

  在明清一些小说中,经常可以见到“监生”一词。据史料记载,在国子监里就读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监生们抛家舍业、不远万里聚到京城就读,非常辛苦,于是朝廷就为这些古代的大学生们设立了休假制度。

  放暑假了。现代学生有假期,古代时学生放不放假呢?

  答案是肯定的,古代的学生也休寒暑假,只是名称不一、内容不同罢了。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官方创办的学校就出现了,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太学”。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就读的学生称作“太学生”。太学生就有假期了。隋唐时期,太学逐渐发展为“国子监”,成为那个时代国家投资创建的最高学府,在国子监里就读的学生称为“监生”。在明清一些小说中,经常可以见到“监生”一词。据史料记载,在国子监里就读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监生们抛家舍业、不远万里聚到京城就读,非常辛苦,于是朝廷就为这些古代的大学生们设立了休假制度。他们的假期有三种——

  第一种是旬假。这是一种常假,规定每10天休息1天。有点近乎于我们现在的双休日休假制度。10天休1天,离家较近的学生可以匆匆忙忙到家里看一眼;而对于老家在外地的学生们来说,根本不够回家的行程时间,所以国子监干脆规定:旬考之后休假1天,外地学生不许回家。

  第二种是“田假”。也即我们现在俗称的“农忙假”。《新唐书·科举志》中明文记载:“每年五月有田假。”即每年农历五月,学生们可以休假——此时麦子成熟,学生回家下地割麦,所以称作“田假”。田假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暑假,假期为一个月左右。如果学生离家较远,往返时间较长,可以向校方申请延长假期。不过,这一个月的假期是“净假期”,不包括路程上花费的时间。所以古代学生的暑假“待遇”还是较好的。

  第三种是“授衣假”。《诗经》中有“九月授衣”的记载;《新唐书》中也有“九月有授衣假”的明确记载。所谓“授衣假”就是指时令进入九月(农历),已近秋天,气温渐凉,学生可以回家去取过冬的衣服。“授衣假”大体相当于寒假,假期也是一个月(不包含路上花费的时间)时间。为防止学生因长假而荒废学业,校方规定:凡逾期未返校者,一律开除学籍!这招挺管用,按史书记载,国子监的学生们极少有“超假”不返的。

  那么,学生平时如果遇到了紧急事,如家中老人去世,而又未赶上“旬假”、“田假”和“授衣假”,该怎么办?也好办,学生可以直接向皇帝请假,皇帝金口玉牙,准几天假便休几天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学生假期:每10日休1天收货季有“农忙假”
放暑假了。现代学生有假期,古代时学生放不放假呢?答案是肯定的,古代的学生也休寒暑假,只是名称不一、内容不同罢了。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官方创办的学校就出现了,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太学”。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就读的学生称作“太学生”。太学生就有假期了。隋唐时期,太学逐渐发展为“国子监”,成为那个时代国家投资创建的最高学府,在国子监里就读的学生称为“监生”。在明清一些小说中,经常可以见到“监生”一词。据史料记载,在国子监里就读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监生们抛家舍业、不远万里聚到京城就读,非常辛苦,于是朝廷就为这些古代的大学生们设立了休假制度。他们的假期有三种——第一种是旬假。这是一种常假,规定每10天休息1天。有点近乎于我们现在的双休日休假制度。10天休1天,离家较近的学生可以匆匆忙忙到家里看一眼;而对于老家在外地的学生们来说,根本不够回家的行程时间,所以国子监干脆规定:旬考之后休假1天,外地学生不许...
· 古代生活史——休假
?秦汉以来,封建朝廷已建立了日益完备的休假制度,而休假生活也成为官吏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隋唐五代之际的官员休假,在传统基础上形成,既为礼律所约束,又受民俗之影响,无论内容形式都有新的发展。一各类公休常假的安排与活动(一)节假与旬休休假作为一种休整和调剂,早已进入了古代官吏刻板的生活之中。史称“汉律五日一沐,晋令一月五给(急)”。相传又有休谒、休请、从吉、休沐、请给长假等诸多名目。隋唐定令三十卷,假宁令为其中之一。源自于唐令的日本养老令释义释假宁为“假者,休假,即每六日(按唐为十日)并给休假一日之类是也。宁者,归宁,即三年一给定省假是也”。而据唐史料记载,则假宁令本身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内容,即包括节日、旬休等在内的例行休假,与以婚丧、祭扫等为主体的事故假。其中节日、旬休等所占比重极大,也为官员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节日的放假与庆贺活动大都源于民俗,并且总是与节气相关。据说至少在汉宣帝时,已有...
· 古代带薪休假,最长可以休多少天?
不管是自驾游“井喷”,还是热点景区爆满,史上最热的“黄金周”今年有点超乎想象,比起这十年如一的人海“黄金周”,古代的休假似乎更从容与诗意一些……我国休假制度由来已久,最早始于汉代。因为汉朝时官员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所以便称休假日为“沐休”。当时还具体规定,朝中官员每五日返家沐休,故称之为“五日休”。到了唐高宗永徽三年,则改为“旬休”制度,即官员每十日可以休息一天。一年三十六旬,可休三十六天。在古代,除平时的休息日外,也有节假日。唐朝时期,中秋节放假三天,寒食、清明放假四天。明代冬至放假三天,元宵节放假十天。为了鼓励朝中官员尽心国事,晋代还定有“急假”,即让官吏处理紧急家事。不过,一年不得超过六十天。后晋时期,家在外地的官吏探亲路程所耽搁的时间也算为假期。到了宋代,除这些常规假日外,法定的节假日更加丰富多彩:据宋史笔记《文昌杂录》记载,元日(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这就有点类似如今...
· 古代生活史——宋朝的休假
?中国古代官员休假经常称“休沐”,或称“休浣”。宋朝凡由官府按“令式”规定的假期,一概称为“式假”。管理“式假”的官署,在神宗元丰官制改革前,一是祠部:真宗时规定,祠部郎中和员外郎所管全年节假日共100天,其中包括旬休36天。二是鸿胪寺:神宗熙宁四年(1071)下诏,凡鸿胪寺所管式假,并令太常礼院行遣。元丰改制后,鸿胪寺不再经管“式假”之事,完全由祠部负责,全年节假日共76天。各社会群体因职业的不同,诸如官员、胥吏、军队、学生、编配囚徒、丁夫等享有不同的假期。一官员的休假制度官员的休假,大致分为公假和私假两大类。公假有节假、旬假、国忌假、外官上任假、唱名后假、朝假,还有特殊情况给假等。私假有婚嫁假、丧假、病假、探亲假、私忌假等。1.官员的公假(1)官员的节假官员的节假,在北宋初年,有岁节(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休务各五日。圣节、上元、中元各三日,休务各一日。春社、秋社、上巳、重午(端午...
· 张居正——休假三年
居正只是一个在野的人,但是对于政治,他的主张已经很清楚地留下一个轮廓:要解除民众的痛苦,便得减轻负担。嘉靖三十年来最大的负担:首先是对外的国防经费,其次是皇宫的建筑。居正看清楚了,慢慢地在等候他的机会。嘉靖三十三年,居正请告归江陵,暂时脱离了政治生活。在这一年,俺答还是不断地向大同进攻。东南方面,倭寇的侵扰更加积极。由太仓溃围的残贼夺海船再入江北,大掠通州、海门、如皋这一带,前锋直到山东境上。江南一带,海盐、嘉兴、嘉善、松江、嘉定,到处都是倭寇,总督浙福南畿军务张经和巡抚浙江副都御史李天宠正在积极地堵御。到了冬天,严嵩的义子赵文华上奏,倭寇猖獗,请祷祀东海,镇压暴寇。异想天开的对策,在专事斋醮的世宗看来正是合理的策略。赵文华奉命南行,沿路骚扰,一面上疏弹劾张经不肯办贼。张经正在调兵杀敌,等到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在王江泾大破倭寇,斩贼一千九百的时候,赵文华上疏的结果也被揭开了。张经被逮入京,不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