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皇帝平息政治危机的绝招是什么?善下罪己诏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8
转发:0
评论:0
古代皇帝平息政治危机的绝招是什么?善下罪己诏,当他们三个回到秦国的时候,秦穆公竟然身穿丧服在郊外恭迎,他面对战败回国的将军

  当他们三个回到秦国的时候,秦穆公竟然身穿丧服在郊外恭迎,他面对战败回国的将军哭泣着说:“都是因为我当时不听蹇叔的话才使你们蒙受耻辱,这次战败都是我的罪过呀!”秦穆公真诚的“罪己”不仅深深地打动了出征将军,而且也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众臣官僚。从有关的历史记载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经过这次“罪己”以后,秦国全国君臣上下变得更加团结一致了,而秦穆公之后取得的巨大的政治成功也都与他的“罪己”术有关。

  其实仔细想想,像秦穆公这样的一代英雄真的会为了几个臣子而责怪自己吗?这不过是收拢人心罢了。古往今来,像这样的事历史上并不是太多,有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是一名贤君,他就是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不能说他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他这样做也正是借“罪己之术”来拉拢人心。而秦穆公的这招“罪己术”不仅获得了秦国上下军政人员的尊敬,同时还使孟明视等三人为了报答他的不杀之恩而更加死心塌地地为他效力,真可谓一箭双雕。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大家都知道,其实“罪己”有些时候也是成功的开始,就如上面所讲。有些领导害怕罪己危及自己的地位和形象,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恰是一个得人心的高招;一个领导者越是虚伪、越是无能、越不敢罪己,就越容易失民心。项羽、崇祯他们自己犯了错误常常罪天不罪己,因为他们自命为天子,容不得一切政治上的反对派和不同意见,更不能让自己有任何失误,所以他们就责天以求自解了。

  而一个真正的帝王在对待大臣或处理政事时,如果感到罪己比杀人能获得更大的政治效益的话,那么他也会选择前者的,因为政治利益才是他最终要去考虑的。秦穆公的“罪己之术”以坦率宽宏的态度来承认过失,收买名声,而收到的却是更多的政治利益,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民心。像这种政治表演,汉文帝、汉景帝父子都干过,让历史学家久久称羡的“文景之治”其实与当时的皇帝敢于并善于下诏罪己有很大关系。就连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在晚年也曾数次用下诏罪己的办法平稳巧妙地渡过信任危机。所以说,“罪己之术”并不是失民心、破坏自己的形象,而是一个得民心的“高招”。一个人也只有让别人心悦诚服,才能让别人死心塌地地为你做事,而要想做成大事亦是如此。

  其实君王的下诏罪己无非是把政治行为的过失归罪于自己,这样做不仅表现出了帝王的政治胸怀,也表现出了一个帝王的个人人格。这样也会使后代的帝王一遇到政治困难便会做自我批评,但这种做法有时候未免显得太过做作,太缺乏真诚。我们总觉得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在中国早期政治家那里倒显得更真实自然、更感人,也更能产生政治效益。是啊,历史写的都是君王的好,君王的成就如何显著,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但他们也确实比我们想的还要高一招,因为他们自己有更远的想法与目的。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执政者“罪己”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收拢人心,但这确实不失为一种在政治上比较高明的做法。

  其实想想也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不管做了何等错事也是万岁、万万岁;而臣子们则以歌功颂德、文过饰非来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这是很正常的。我们想想,如果君主一反其常态而罪己,说明他起码认识到了两点:第一点,无论当朝的如何被掌控,百姓心中总是会有一杆秤的,所以是非自有论断;第二点,得人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即是水,君权即为船,所以即便天子也须考虑民意,不能过份胡来。而也只有这样,他才能称得上是一个高明的统治者,而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帝,大都是因为他们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皇帝平息政治危机的绝招是什么?善下罪己诏
当崤山之战惨败的孟明视他们三个回到秦国的时候,秦穆公竟然身穿丧服在郊外恭迎,他面对战败回国的将军哭泣着说:“都是因为我当时不听蹇叔的话才使你们蒙受耻辱,这次战败都是我的罪过呀!”秦穆公真诚的“罪己”不仅深深地打动了出征将军,而且也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众臣官僚。从有关的历史记载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经过这次“罪己”以后,秦国全国君臣上下变得更加团结一致了,而秦穆公之后取得的巨大的政治成功也都与他的“罪己”术有关。其实仔细想想,像秦穆公这样的一代英雄真的会为了几个臣子而责怪自己吗?这不过是收拢人心罢了。古往今来,像这样的事历史上并不是太多,有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是一名贤君,他就是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不能说他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他这样做也正是借“罪己之术”来拉拢人心。而秦穆公的这招“罪己术”不仅获得了秦国上下军政人员的尊敬,同时还使孟明视等三人为了报答他的不杀之恩而更加死...
· 揭秘古代皇帝平息政治危机的绝招是什么?
当他们三个回到秦国的时候,秦穆公竟然身穿丧服在郊外恭迎,他面对战败回国的将军哭泣着说:“都是因为我当时不听蹇叔的话才使你们蒙受耻辱,这次战败都是我的罪过呀!”秦穆公真诚的“罪己”不仅深深地打动了出征将军,而且也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众臣官僚。从有关的历史记载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经过这次“罪己”以后,秦国全国君臣上下变得更加团结一致了,而秦穆公之后取得的巨大的政治成功也都与他的“罪己”术有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实仔细想想,像秦穆公这样的一代英雄真的会为了几个臣子而责怪自己吗?这不过是收拢人心罢了。古往今来,像这样的事历史上并不是太多,有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是一名贤君,他就是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不能说他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他这样做也正是借“罪己之术”来拉拢人心。而秦穆公的这招“罪己术”不仅获得了秦国上下军政人员的尊敬,同时还使孟明视等三人为了报答他的不杀之恩而更加死心塌地...
· 罪己诏
历代罪己诏汉朝汉文帝后元年(前163年)诏曰:“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过与?……将百官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所下轮台罪己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罪己诏。汉明帝永平八年(65年)冬十月,出现日蚀。诏曰:“……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唐朝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冬天,大旱,帝乃“罪己”求雨。宋朝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闰九月,有大雷。丙申,以雷发非时,下“罪己诏”。明朝建文帝于燕王兵临城下之时下罪己诏,其文不存。明成祖于新建北京紫禁城遭雷击大火后,到宗庙去修省下罪己诏。正统八年,雷震奉天殿鸱吻,英宗亦曾下罪己诏:实自祁镇不德所致,祁镇内怀祗惧,兢兢弗胜,继自今戒谨修省,不敢怠荒。景泰二年十月,代宗下罪己诏:君失其德,臣失其职。正德...
· 汉武帝为何下罪己诏?这份罪己诏有何意义?
汉武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在位期间,改变汉匈格局,行推恩令逐步瓦解王国势力,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以看出汉武帝在汉朝历史上的地位和后世人对汉武帝的认可。说起汉武帝,大家更多的想到的是他的功绩。然而他在晚年却下了一道“罪己诏”,这是为什么呢?所谓“罪己诏”,指的是当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君王自省、检讨自己的过错,颁布天下的诏书。没有一个皇帝希望下达罪己诏,因为这份诏书是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是承认自己做了错事。汉武帝下达罪己诏,当时出现了什么问题呢?汉武帝晚年肆意享乐,穷兵黩武,追求仙道长生,造成巫蛊之祸。这些问题,都使得汉武帝统治出现危机。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等不世大将,改变了汉匈攻守局势。对匈作战的胜利,是汉武帝的功绩。但这份功绩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的变成了他的失误。汉武帝继位之初,因为有文景之治的关系,国库还比较充足,足以承担征战所需...
· 轮台罪己诏
背景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雄才大略,建树广阔;惟到晚年,性格大变,迷信多疑。先建明堂,后垒高坛,树“太一”尊神,举办顶礼膜拜,并且靡费巨资,多次封禅出游,命令大批人民入海求助蓬莱真神。为了通神求仙,误信方士,将宫廷被服都改变怪模怪样,命人制造30丈高的仙人铜像,以搜集甘露和玉屑饮之,以为可以长生不老。并且任用江充,最终酿成巫蛊之祸,逼死太子刘据和卫皇后,受诛连者数万人。经济上,由于汉武帝连年对外用兵和肆意挥霍,国库空虚。汉武帝以桑弘羊执掌全国财政,将盐铁实行垄断专卖,并且出卖爵位,允许以钱赎罪,使到吏治腐败。广大贫苦农民不堪官府和豪强的双重压榨,于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接连爆发起义,并且愈演愈烈。军事上,前90年,在贰师将军李广利受命出兵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讨伐匈奴的前夕,丞相刘屈牦与李广利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后刘屈牦被腰斩,李广利妻被下狱。此时李广利正在乘胜追击,听到消息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