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事必亲恭的诸葛亮在选择接班人时犯了什么大错?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6
转发:0
评论:0
事必亲恭的诸葛亮在选择接班人时犯了什么大错?,诸葛亮于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白帝城托孤后,治理蜀汉朝政,至公元234年八月病

  诸葛亮于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白帝城托孤后,治理蜀汉朝政,至公元234年八月病逝于北伐军中,前后达12年之久。其间,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大权,实行对内以法治蜀,对外联合东吴、共抗曹魏的战略方针,维持了蜀汉政权与魏、吴两国鼎足而立的局面。诸葛亮死后,其培养的接班人蒋琬、费祎、姜维等人先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直至公元263年蜀汉灭亡。

  关羽失荆州、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关羽、张飞、马良等身亡,黄权降魏,法正、黄忠、马超等智士大将病故,故蜀汉政权蒙受了严重的人才损失。诸葛亮秉政以后,其选择接班人的余地很少。马忠、张嶷等人,虽才华出众,却得不到诸葛亮的重用。刘备夷陵惨败后,黄权被阻隔在江北,不得已而降魏,而马忠此时却及时给刘备送来5000精兵。刘备极为欣赏马忠的才华,不由感叹道:“虽亡黄权,复得狐笃 ,此为世不乏贤也。”后主时,马忠在平定南中叛乱后,以政治手腕代替军事行动,治理少数民族地区,“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南中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稳定局面。马忠在治理南中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过人的政治军事才能。

  马谡为襄阳大族出身,“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其兄马良与诸葛亮关系非同一般,诸葛亮对马谡也是“深加器异”。刘备临终时曾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诸葛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马谡给诸葛亮信中则声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很显然,由于马谡与诸葛亮的亲密关系,诸葛亮已经将其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培养,“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足见其对马谡的信任。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即是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结果不仅平定叛乱,且“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违背众人意见,不用“宿将”魏延、吴壹等人,而任命并无实战经验的马谡作先锋,结果马谡犯了严重的战略错误,“依阻南山,不下据城”,被曹魏名将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应该说,马谡有一定的才能,作为军师、参谋堪当其任,但不是将帅之才,更不是诸葛亮接班人的合适人选,但诸葛亮因为与马氏兄弟的良好关系,不顾刘备临终之劝诫,对马谡盲目信任,最终导致街亭大败。

  诸葛亮临终前,后主刘禅对于蜀汉王朝的最高军政长官的任命不敢擅作主张,派人千里迢迢地从成都赶赴陕西岐山五丈原军中,询问诸葛亮的意见。《三国志·杨戏传》注引《益部耆旧杂记》有如下记载:诸葛亮于武功病笃,后主遣(李)福省事,遂因咨以国家大计。福往具宣圣旨,听亮所言。至别去数日,忽驰思未尽其意,遂却骑驰还见亮,亮谓福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一决耳。君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咨请公,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福还,奉使称旨。诸葛亮死后,刘禅完全遵照了诸葛亮的遗命,“亮卒,以(蒋)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蒋琬死后,又以费祎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执掌军政大权。费袆之后,掌握蜀汉军权的是大将军姜维。姜维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收降的“凉州上士”,其是诸葛亮精心培养的军事接班人。陈寿著《三国志》,将上述三人共列一传;诸葛亮之后,蜀汉王朝不置丞相一职,而裴松之与干宝称此三人为“蜀相”,足见诸葛亮接班人对于蜀汉政权的重要意义。

  蒋琬,零陵人,弱冠时已经知名于世,“以州书佐随入蜀,除广都长”,,诸葛亮对其格外器重。《三国志·蒋琬传》有这样一段记载: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脩饰为先,原主公重加察之。”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蒋琬治理一县,因不理事而被罢官,与庞统任耒阳令不治被免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诸葛亮对其的器重与庇护从中也可见一斑。诸葛亮开府治事后,即任命其为东曹掾,举茂才,蒋琬辞让,诸葛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於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可见诸葛亮对蒋琬才能的肯定与信任。诸葛亮连年北伐,蒋琬留守后方,“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诸葛亮每与人语,便称赞说:“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并且秘密奏表后主:“臣若不幸,后事宜付蒋琬”。可以看出,诸葛亮已将蒋琬视为自己的第一接班人。蒋琬之所以为诸葛亮所看重,除了自身所展现的杰出政治才能之外,其属于荆州集团青年才俊这一身份也是重要因素。同一时期的荆州集团青年人才之中,马谡兵败身亡,向宠虽然军事才能突出,但政治方面没有可以称道的地方,而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政治才能突出是必需的,其余董厥、郭攸之、樊建等人,才能平平,因此,蒋琬便成为诸葛亮接班人的第一人选。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后来又开府治事,升为大司马,执掌了蜀汉军政大权。诸葛亮新亡,蜀汉王朝面临严重危机,“远近危悚”,蒋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挽救了蜀汉王朝的一场危机。需要指出的是,蒋琬并非单独执政,而是逐渐让渡了一部分权力给诸葛亮指定的另外一位接班人费祎。

  费祎,江夏人,年轻时随族父伯仁“游学入蜀”,与蒋琬一样。刘备立太子,费祎因为才学名气,遂“为舍人,迁庶子”,后主刘禅继位后,任黄门侍郎。费祎的才能也被诸葛亮看重,据《三国志·费祎传》载:“丞相亮南征还,群僚於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费祎政治才华真正展现是在出使东吴时。诸葛亮南征归来后,“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孙权每别酌好酒以饮祎,视其已醉,然后问以国事,并论当世之务,辞难累至。祎辄辞以醉,退而撰次所问,事事条答,无所遗失。”费祎所展现的才华令孙权为之折服,并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诸葛亮北伐时,请费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频烦至吴”。这其中除了费祎本人的杰出才能之外,也表现了诸葛亮的知人善用。诸葛亮临终时,指定了蒋琬和费祎这两位接班人,蒋琬执掌蜀汉军政大权,先任尚书令,后任大将军,费祎继蒋琬为尚书令。尚书令在后汉三国时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后来更是相当于丞相之任。由费祎出任尚书令实际上是分割了内政上的部分权力。

  费祎于公元243年出任大将军、录尚书事。第二年,曹魏大将军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攻打汉中,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率军拒敌,费祎率军救援,魏军退兵。曹爽此次伐蜀,意在“立威名于天下”,本人则没有任何实战经验,且不听司马懿的谏阻,一意孤行,结果“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曹爽“乃引军还”。这是诸葛亮死后,蜀汉对曹魏的第一次军事胜利,但此次胜利主要功臣是王平,费祎并未表现出其军事能力。

  姜维,曹魏天水郡人,为郡郎中,参本郡军事。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维降蜀。诸葛亮对姜维刮目相看,格外垂青,《三国志·姜维传》有如下记载: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诸葛亮选择姜维作为其陇右攻守策略的重要人选,同时将其视为自己的军事接班人,任命其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跟随自己北伐。由于诸葛亮独揽军政大权且用兵谨慎,姜维一直没有单独领兵作战的机会。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姜维负责全军撤退时殿后,司马懿率军追赶,“姜维令(杨)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司马懿)者,宣王乃退,不敢逼”,初次展示了其过人的军事才华。

  返回成都后,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实际指挥军事,不久,蒋琬升迁大司马,姜维也以司马职衔,参与军政决策,并“数率偏军西入”,领军北伐。延熙六年,姜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实际上成为蜀汉政权的军事领导人。蒋琬去世后,姜维“迁卫将军,与大将祎共录尚书事”。

  延熙十六年,费祎遇刺身亡,蜀国的军事大权完全掌握在姜维手中。姜维完全采取诸葛亮以攻为守的方针,不顾蜀国国力,“玩众黩旅”,频繁发动对曹魏的战争。姜维连续三年对曹魏用兵,虽有小胜,但都因粮食运输困难,不得不撤军。此后,姜维对曹魏用兵,屡屡受挫,至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官黄皓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蜀汉为什么那么早就会灭亡?诸葛亮在执政中犯了大错
看标题,大家肯定就疑惑了。诸葛亮为蜀国想尽办法,可谓是将自己的一生都用在了蜀国的建设上。那这里为什么说是因为诸葛亮犯下了个大错,才使蜀国灭亡了呢?我们来看看这其中的缘由。刘备死之前,把所有的事情交给了一向心细的诸葛亮。诸葛亮为了帮刘备达成心愿,倾尽心力,让蜀国逐渐发展起来,现在的蜀国已不是以前弱弱的蜀国了,就连曹魏都害怕它了。就在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就成为三个国家中第一个被灭的。这里的原因就要从诸葛亮犯的一个大错误说起。在东汉末那个动荡的时期,地方豪强迅速崛起,像刘备这些人要想在一个地方强大起来,就离不开这个地方豪强们的支持。刘备深知其中的道理,益州攻占下来后,刘备立即重用了当地的士族,就像李严、法正等人。刘备这一招就在于获取益州豪强和老百姓的支持,也只有这样刘备才能立足汉中。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接管蜀国,把蜀国打理的可以说是井井有条,但他却没有接着用刘备的用人策略,他重用自己家乡荆州籍的官员...
· 雍正的这个儿子犯了什么大错,被雍正削除宗籍
雍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尤其以勤政、治吏著称。“康乾盛世”这个招牌上虽然没有雍正的份儿,但实际上,雍正的功劳至少比乾隆要大。可惜,雍正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性格过分严苛,不够宽容——不仅对自己严苛,对别人也严苛。他不但与自己的大多数亲兄弟搞不好关系,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也闹到了恩断义绝的地步。弘时,人称三阿哥,实际上是雍正皇帝的长子——因为前面的几个兄长,都过早地夭折了。网络配图可是,这个实际上的长子,却被雍正皇帝断绝父子关系,削除宗籍,活活给逼死了。什么原因呢?第一,众所周知,康熙皇帝喜爱雍正的儿子弘历。以至于雍正皇帝刚刚登基,大臣们就心知肚明,未来的皇帝是四阿哥弘历。也就是说,身为实际长子的弘时,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储君的资格,这让他内心对雍正怀有怨恨。而且,雍正一直对他很冷漠,这更加深了父子之间的隔阂。第二,雍正登基后,对付自己曾经的兄弟比较严酷,不是圈禁就是幽禁。这让当时的很多皇...
·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为什么选择张小敬?李必为什么帮助张小敬?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为什么选择张小敬?李必为什么帮助张小敬?李必将找出幕后真凶,保卫长安城的重任,交给了一个死囚犯张小敬,承诺他事成之后免除他的死罪。但其实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张小敬的死罪是没办法免除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李必还要选择张小敬来完成任务,他明明知道这不可能为何还要这样做?李必为什么要帮助张小敬,为什么要张小敬去查案子?其实,选择死囚张小敬,李泌是出于多方面考虑的。其一,张小敬身份特殊。张小敬在开元二十三年曾被朝廷授予飞骑尉一职,那一年,突厥突骑施部的苏禄可汗作乱,围攻安西的拔换城,当时在拔换城北三十里,有一处烽燧堡城,驻军有二百二十人。张小敬和同僚一起守城,硬生生抗住了突厥大军九天,后来,张小敬是三个幸存者之一,足见其勇猛,战力相当强。后来,张小敬因为和顶头上司闹矛盾,被“发配”到万年县做了九年的不良帅。何谓“不良帅”呢?不良帅乃是捕贼县尉的副手,流外官里的定阶官职,分管捕盗治安。在...
· 为什么诸葛亮就一定要选择姜维做他的接班人呢?
导读:为什么诸葛亮就一定要选择姜维做他的接班人呢?换一句话说,诸葛亮择才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是姜伯约而不能是其他人呢?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朝中大权有诸葛亮掌控。因为北伐支持者甚少,所以诸葛亮内心忧惧,曾经两次给后主刘禅上表,阐述北伐的意义。诸葛亮在慢慢寻找着继承人,谁能够承担兴师北伐的重任,真的很让诸葛亮大费脑筋。后来,围攻天水的时候,名将赵云竟然被一无名小卒打败了,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叫姜维,然后诸葛亮用计收降了姜维,终于把平生所学,传授给了姜维,嘱咐他继续兴师北伐。在蜀国阵营中,姜维属于后来者居上的人物,是蜀汉小朝廷的第五代掌权人,三国后期着名军事家、政治家。他审时度势,继承诸葛亮遗志,高举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最为现实、实用的战争策略,九次北伐,虽然各有胜负,但其不改初衷,誓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天斗地精神,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职业政治家风范,直追他的革命导师诸葛先公。特别是经罗贯中先生的...
·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投奔曹操而选择刘备的?
三国时期有三方霸主,刘备、曹操、孙权各有一番势力。在这个选阵营的关键时期,诸葛亮却做了一个惊人的选择,他最后放弃了曹操,投奔了刘备,这是为什么呢?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他与荆州上层人物的关系非常亲密。他的岳父黄承彦是刘表的连襟,蔡瑁的妹夫。刘表的原配妇人逝世以后,迎娶了荆州豪族蔡讽的小女儿。而蔡讽的大女儿,正是黄承彦的老婆。此外,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荆州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德公对当时的显学——评论人才,也是很有研究。人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正是庞德公做出的人才鉴定。诸葛亮有了与刘表和荆州名士的这一层关系,再加上大哥诸葛瑾已经在孙权那里做官而且很受信任,他要想在荆州或者东吴出仕当干部,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但他选择了继续蛰伏隆中,过着耕读生活,静观天下之变。这说明刘表和孙权,都不是他想要的老板。剩下可供选择的老板,就只有曹操和刘备了。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寄人篱下几乎一无所有的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