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当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后要在脸上刺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1
转发:0
评论:0
古代当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后要在脸上刺字,眼下,2015年全国夏秋季征兵工作已全面展开,多地高校大学生报名应征“入伍”

  眼下,2015年全国夏秋季征兵工作已全面展开,多地高校大学生报名应征“入伍”。

  参军为何叫“入伍”?据考,“伍”字最早为最小的军队编制单位。据《周礼》记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而古代户籍制度也是五家编为一伍。征兵时,五户人家各送一名男丁,恰好组成军队中的一伍。此后,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伍”的叫法却一直流传至今。由于“五伍为行”,军队又被称为“队伍”,军人出身被称为“行伍”出身,军人复原或转业则被称为“退伍”……

  商周时期实行应征入伍之“征兵制”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中《无衣》一诗里这个尾句,描述了秦国青年踊跃从军的情形:我们的王调兵遣将,修好我们的甲胄和武器,我和你一起奔赴战场杀敌。《无衣》一诗的时代背景大概在西周末年,周代的社会结构是“国野制”,“国”和“野”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住在城邑的“国人”才有资格当兵,拿起武器。

  其实,“国人”入伍这种制度在商代就已存在。虽然“国人”可以从军,但进入军队后,因为家庭地位的不同,所服役的兵种也会有区别。如贵族往往是“甲士”,乘战车;平民出身的,只能当“步兵”。

  在周代,可以说当兵是一种特权。由于军队规模不大,“国人”中并不是所有的适龄青年都有机会当兵,每家只能有1人成为“正卒”,获得部队正式编制,即《周礼·地官》中所谓:“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其余都是“羡卒”,相当于如今的预备役。

  当时的步兵是“伍编制”,即所谓“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军队代称“行伍”即由此而来。到春秋时期,由于战争频发,兵源不足,当兵的特权时代就此结束。

  周代这种兵役制度即为“征兵制”,这是一种义务兵役制度。一直到清朝,征兵制都是古代最主要的兵力来源之一。

  隋唐时期出现“应募从军”之“募兵制”

  比征兵制产生稍晚的是“募兵制”,这种兵役制度对应征者的要求更高,首先身体条件要过硬。

  募来的士兵均有报酬,其实就是“雇佣军”。这种寻找兵源的办法叫“选募”,应募者即是“募士”。这些募士大多是自愿当兵,所换得的报酬称为“赏值”、“赐钱”等。“募兵制”给社会底层的适龄青年和有罪之人提供了当兵的机会。

  因为是花钱选拔出来的,募兵在体格、才智诸方面都优于征招来的义务兵。因为素质高,这些士兵有“奔命”、“精勇”、“壮士”、“勇夫”等一系列美称,往往编入警卫营或突击队、敢死队,俗话说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最早或许就是针对募兵而言的。

  隋及唐前期基本上实行征兵制,国民义务服兵役。开元、天宝以后,募兵成为主要手段,唐后期的神策军、藩镇兵,均实行募兵制。

  募兵制在宋朝得到进一步推广。据《宋史·兵志一》记载:“祖宗以兵定天下,凡有征戍则募置,事已则并,故兵日精而用不广。”宋朝甚至把募兵制当成了一种社会福利制度,往往在灾年扩招。据宋代晁说之《嵩山文集》“元符三年应诏封事”条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曾说:“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在宋朝,当兵往往成为穷人的一大出路。宋真宗时潭州(今湖南长沙、湘潭一带)发生饥荒,官府“募兵置籍,强梁亡赖者悉拘于军”,一下子有万人前来应募当兵。一些失业者,也将当兵视为就业机会。宋理宗时的“武胜军”,就是“招收沿淮失业壮丁”5000人组成的。

  唐宋以后,募兵制与征兵制成为两种最主要的征兵手段,一直到明清时都是古代军队兵力来源的主要途径。

  三国时期流行“世袭当兵”之“世兵制”

  除了“征兵制”和“募兵制”这两种入伍方式,事实上,古人当兵的渠道是多元的,如三国时期曹操还实行过“世兵制”,正如《三国志·魏书》记载,“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世兵制最早出现在先秦时的齐国,兵源出于“军户”。这些军户就是当兵专业户,与“乐户”专事娱乐一样,军户世袭当兵,也称“营户”、“士家”。俗话说的“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最初就是世兵制的一种现象。

  世兵制在元代和明代得到进一步强化,明太祖朱元璋还建立了更为严格的军户和军籍制度。与曹魏时期一样,明朝军户得世代服兵役,没有朝廷恩准,不得随便更换户籍或脱免。如果军户全家死光了,则要到其原籍所在地,勾取其族人顶充,这就是所谓“勾军”。

  明朝还有一种“恩军”,由犯人充军,罪人因有机会从军得以免死遣戍,当感怀上恩,故名“恩军”。恩军有“世代服役”和“终身服役”的区别,很像秦汉时期的“谪兵”,其充实兵源的手段又叫“谪发”。犯人谪发为军户后,由于子孙世代服役,恩军又被称为“长生军”。


  古代征兵“人高马大”为“兵样”

  古代征兵同样有条件限制,正常服兵役最低年龄一般在20岁上下。如西汉,初年定为17岁,后改定在20岁和23岁。最大服役年龄在先秦周代,30岁正式当兵,即所谓“三十受兵”;最小的15岁可当兵,如秦朝、清朝及某些战争时期。

  古代最重视士兵的身高。汉朝规定,当兵的最低身高是六尺二寸,在150厘米左右;宋朝规定征兵的身高标准在五尺二寸至五尺八寸,相当于162厘米至18l厘米。

  不同兵种对身高还有不同的要求。如唐朝时,唐玄宗招募骑兵,要求身高在五尺至五尺七寸以上,相当于150厘米至171厘米;而唐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征兵时,则要求最低五尺五寸,即165厘米。对持重兵器的士兵往往要求“人高马大”。如金代,在征选重弩手时,要求身高六尺,相当于187厘米以上。对担任皇家警卫的御林军(禁军)也都要求是大高个。如北宋禁军要求在六尺以上,个头不足六尺的只能当“厢兵”,在军中做杂役。

  那么,古代招兵时如何体检?“兵样”是常用模式之一。所谓兵样,即标准军人。宋太祖赵匡胤征募兵力时便从军中选出一部分精壮士卒当兵样,分送各地,作为参照标准。后来,宋朝改用“木梃”代替兵样。所谓“木梃”,就是刻有尺寸的木棍,也叫“等杖”,又称“等长杖”,是各地新兵体检身高的硬杠子。

  除了身高,对体型也很在意。据宋张舜民《画墁录》:“(宋)太祖招军格,不全取长人,要琵琶腿,车轴身,取多力。”

  古代当兵视力也必须过关,据南宋《嘉泰会稽志》“军营条”记载,北宋招兵体检大致程序是:“先度人材,次阅驰跃,次试瞻视。”所谓“次试瞻视”,便是检查视力。此外,为了选出合格士兵,很多时候还要进行现场体能测试。据《荀子·议兵》记载,先秦时魏国在招募武卒时即是“以度取之”。

  宋代当兵流行“黥兵制”

  对于俗话说的“开小差”,古代有一套用人质作押的手段。人质作押又叫“质任制”,曹操当年就在军中实行了质任制。本来最初只在将领中间实行,防止叛逃,将其家属统一安排住在京城,公开说是解决将领的后顾之忧,实际上是当人质。

  后来,这一方法扩大到了士兵中间,指定士兵家属移居于官方指定的地区,由此渐渐形成了“随军家属村”,最后变成了军户。

  唐末五代时期,鉴于士兵开小差的情况严重,出现了“黵面”。所谓“黵面”,就是在脸上刺字,这原本是一种惩罚犯人的方式。《宋史·兵志七》记载:“唐末,士卒疲于征役,多亡命者, 梁祖令诸军悉黵面为字,以识军号。”

  当兵“黵面”手段又称“黥兵制”。北宋名将狄青是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一位高级将领,人称“面涅将军”,就因为当年入伍时被黵面。如何黵面?据《嘉泰会稽志》“军营”条,宋朝招募士兵,体验合格后,接着就是“黵面”程序。黵面后,新兵才能拿到相应的报酬“衣屦、缗钱”,称为“招刺利物”。

  除脸上外,手臂、手背等部位也可刺字。如北宋的禁兵、厢兵往往刺面。宋仁宗时一般在脸上刺“××指挥”,以识别军士隶属部队的番号。宋宁宗时,湖南安抚司设置的亲兵,除已刺面外,还在左手拇指下添刺“湖南安抚司亲兵”七字。如果士兵改投他部,则要“改刺”;如果开小差被抓,则要加刺“逃走”二字。

  因为黵面在宋朝的使用和流行,可以想见,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并不意外,如果没有黵面制度,岳母也可能不会想起用刺字这种手段,来提醒儿子“爱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当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后要在脸上刺字
眼下,2017年全国夏秋季征兵工作已全面展开,多地高校大学生报名应征“入伍”。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古代士兵参军为何叫“入伍”?据考,“伍”字最早为最小的军队编制单位。据《周礼》记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而古代户籍制度也是五家编为一伍。征兵时,五户人家各送一名男丁,恰好组成军队中的一伍。此后,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伍”的叫法却一直流传至今。由于“五伍为行”,军队又被称为“队伍”,军人出身被称为“行伍”出身,军人复原或转业则被称为“退伍”……商周时期实行应征入伍之“征兵制”“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中《无衣》一诗里这个尾句,描述了秦国青年踊跃从军的情形:我们的王调兵遣将,修好我们的甲胄和武器,我和你一起奔赴战场杀敌。《无衣》一诗的时代背景大概在西周末年,周代的社会结构是“国野制”,“国”和“野”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住在城邑的“国人”才有资...
· 古代当兵就有特招?宋朝入伍新兵在脸部刺部队番号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中《无衣》一诗里这个尾句,描述了秦国青年踊跃从军的情形:我们的王调兵遣将,修好我们的甲胄和武器,我和你一起奔赴战场杀敌。《无衣》一诗的时代背景大概在西周末年,周代的社会结构是“国野制”,“国”和“野”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住在城邑的“国人”才有资格当兵,拿起武器。其实,“国人”入伍这种制度在商代就已存在。虽然“国人”可以从军,但进入军队后,因为家庭地位的不同,所服役的兵种也会有区别。如贵族往往是“甲士”,乘战车;平民出身的,只能当“步兵”。在周代,可以说当兵是一种特权。由于军队规模不大,“国人”中并不是所有的适龄青年都有机会当兵,每家只能有1人成为“正卒”,获得部队正式编制,即《周礼·地官》中所谓:“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其余都是“羡卒”,相当于如今的预备役。当时的步兵是“伍编制”,即所谓“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军队代称“行伍”即由此而来。...
· 古代生活史——刺字
?宋代继承前代习俗,在军人和大多数囚犯的面部或其他部位刺字。对于囚犯,是作为刑罚之一,北宋初仅适用于贷死的囚犯,此后适用范围日益扩大到大多数囚犯。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朝廷发现各地将负犯人并部送阙下者,皆刺满面大字,毁形尤甚,规定“自今不得更然”。至孝宗淳熙间,刺配法增至570条。神宗末年,重定黥配法,规定“犯盗,刺环于耳后;徒、流以方,杖以圆。三犯杖,移于面,径不得过五分”。刺面分为大刺与小刺两种。凡被认为“情重凶恶”的囚犯,所刺之字稍大,两面分刺。仁宗赞成只刺一面,字样可稍大。所刺文字,如囚犯被判流罪,命刺其面为“刺配某州牢城”。如果罪不至此,量刑过重,则在这些字前加“特”字。高宗、孝宗时,对宽大处理给予“贷命”的“强盗”,在额上刺“强盗”二字,在脸上刺大字“配某州或某府重役”,或“配某州、府屯驻军重役”。如被宽大处理的“强盗”而可充兵士,则在额上刺“免斩”二字,在“面刺双旗”...
· 岳母刺字只是传说:宋朝时刺字技术仍未普及
岳母刺字是在民间流传已久,且极富教育意义的故事。据一位先生在电话里谈及,说岳飞前妻刘氏改嫁,岳飞的後裔们尚能接受,说没有岳母刺字,他们就不能接受。其实,单纯从感情上讲,我又何尝愿意否认这个至今仍激励着中国人爱国精神的故事呢?但无奈的是岳飞孙岳珂所著的《鄂王行实编年》中就根本没有记述此事,《鄂国金佗稡编》卷9《遗事》仅存如下一段记事:网络配图“先臣天性至孝,自北境纷扰,母命以从戎报国,辄不忍。屡趣之,不得已,乃留妻养母,独从高宗皇帝渡河。河北陷,沦失盗区,音问绝隔。先臣日夕求访,数年不获。俄有自母所来者,谓之曰:“而母寄余言:‘为我语五郎,勉事圣天子,无以老媪为念也。’”乃窃遣人迎之,阻於寇攘,往返者十有八,然後归。先臣欣拜且泣,谢不孝。”由此可见,岳母虽是位普通农妇,却是深明大义,仅就此段记事而论,也足以令人崇敬。关于岳飞背刺“尽忠报国”四大字的原始记录,则见於《宋史》卷380《何铸传》,...
· 狄青不怕出身低:脸上的刺字伴随他一生
狄青不怕出身低韩琦、范仲淹刚到陕西的时候,有人向他们推荐,当地军官中有个狄青,英勇善战,有大将的才干。范仲淹正需要将才,听了这话,很感兴趣,要部下把狄青的事迹详细说一下。原来,狄青本是京城禁军里的一个普通兵士。他从小练得一身武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加上胆壮力大,后来被选拔做了小军官。西夏的元昊称帝以后,宋仁宗派禁军到边境去防守,狄青被派到陕西保安(今陕西志丹)。不久,西夏兵进攻保安。保安的宋军多次被西夏兵打败,兵士们一听说打仗都有点害怕。守将卢守勤为了这件事正在发愁。狄青主动要求让他担任先锋,抗击西夏军。卢守勤见狄青愿意当先锋,自然高兴,就拨给他一支人马,跟前来进犯的西夏军交战。狄青每逢上阵,先换了一身打扮。他把发髻打散,披头散发,头上戴着一个铜面具,只露出两只炯炯的眼睛。他手拿一支长枪,带头冲进敌阵,东挑西杀。西夏兵士自从进犯宋境以来,没有碰到过这样厉害的对手。他们看到狄青这副打扮,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