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李自成为何杀辅佐自己的功臣李岩?李岩怎么死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5
转发:0
评论:0
李自成为何杀辅佐自己的功臣李岩?李岩怎么死的,李自成为什么要杀李岩?明末爆发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在李自成的起义队伍中,有

  李自成为什么要杀李岩?

  明末爆发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在李自成的起义队伍中,有一位著名的谋士李岩,他提出“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为起义部队赢得了民心。

  对李岩的结局,《绥寇纪略》中作了记载:定州失败后,有人说河南全境都向明朝军队投降了。李自成大惊失色,同部下商议对策。李岩主动请缨,愿意亲率两万精兵,赶到中州,附近的郡县一定不敢再轻举妄动,就是有敢暴乱者,也能及早收拾它。另一谋士牛金星要闯王答应李岩的请求,闯王当时没有回答。不久,闯王恐怕李岩另有所图,这时牛金星向闯王进言,要寻找机会除掉李岩,得到闯王首肯。第二天,牛金星以李自成的名义召李岩到军营中饮酒,安排伏兵在营中隐蔽处,李岩和他的弟弟李年同时被擒杀。

  宋太祖赵匡胤有句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李自成带领农民军进入北京后,对内忧外患视若无睹,君臣上下耽于享乐。各营将士以搜刮为能,完全不把民心得失当作回事,充分暴露出农民军的短视和不足。在此情形之下,唯有李岩弟兄能约束所部,不事掳掠,因此而受到百姓的欢迎。但却受到了那些混迹于革命队伍中的野心家和贪赃无度者的敌视和仇恨。

  当时民间有“十八子,得天下”的童谣,而李岩向以精明干练著称,自然不能不引起李自成的猜忌,担心自已的龙椅有失,而“十八子”合起来就是一个“李”字,因此在李自成的眼睛里,李岩就成了首要的威胁,只不过是隐忍待发而已,一当以“谋略出众’的牛金星进谗,李自成就更认为自己所见甚明,祸患当及早清除,李岩的悲剧便难以幸免了。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历来帝王登基以后,屠戮大臣是古今通例。只是像李自成这样位子还不是很稳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杀掉“造反篡位”影响自己帝位的,恐怕也是太急功近利了。历史证明,李的身旁能打战的不少,而能“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唯李岩一人而已,况且他还那么忠心。

  实际上李岩的死跟袁崇焕的死是一样的,理论上均可避免,历史发展到了明末,这般儒将难道还不知道回去必死的道理,你说愚忠也好,不懂历史规律也好反正他们不怕: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大丈夫也!只是古今忠臣如崇焕死的这般惨烈,这般奇冤的也是罕见至极! 照此分析,似乎李岩还可不死。 实际上我认为李岩必死,只是死的时间段不同而已。牛金星的诽谤只是一个借口,真正令李岩死的理由是李闯自己。前朝人说的明明白白: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此话乃范蠡实际经验的总结啊。

  范蠡说“越王勾践这个人是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的时候,文种还死不信,说道:我替大王打下这大好江山(你再牛还牛的过范?由此可见范绝对是勾践的第一谋臣),现在正是摘桃子的时候,怎么能走。结果勾践找个理由把文种杀了,范蠡带着西施小蜜泛舟湖上去了。

  古往今来功劳巨大却又能全身而退,安度余生的不过范蠡、张良、郭子仪、姚广孝等等寥寥数人。刘基本来差不多了,还是被蓝玉案牵了出来,落的个晚节不保。

  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几个人都有点“出世”情结,有点神叨(不管是不是装出来的)。 什么意思?

  意思是陛下啊,虽然天下我是跟您打下来了,但是其实我是喜欢修道、修佛、写写书,种花养草,玩玩女人的,没什么大志气。拿起武器杀人这事也是迫于无奈才“替天行道“的,现在天下既定,我该逍遥去了,我最擅长的还是吃喝玩乐啊。 只要火候拿捏得准确,皇帝毕竟也是人,对于昔日战友,在登位(不排除怕悠悠众口和百代丹青)之初那么一点香火情还是有的。

  懂这个的是大智慧! 懂的人其实也不少,可是保命的却鲜见!当然完全不懂(如文种)被干掉的没啥可讨论的。 两个原因:一是懂是懂了,可是欲望难平啊,辛辛苦苦打了天下,等着出将入相、封王封侯的哪能轻易放弃啊?二是明知道必死无疑还是无惧,送死型,纵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蛮崇高的!

  第一种,韩信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韩信是被吕后杀死的,但是,没有高祖的支持(至少是默许),吕后敢动他? 韩信几乎未打过败战,这个在打天下的时候自然是最大的资本。但是这个在和平时代对高祖来说简直是噩梦啊: 从未打过败战!那你要是打我,那我怎么办? 不错,这就是个假设,只是这种假设一旦成立,高祖不仅可能皇帝没得做,性命也会不保,古来皇帝退休或辞工最大的理由就是死了。高祖当然不愿意冒这个险。功高盖主太犯大忌了。

  皇帝杀有功大臣一方面是怕自己帝位不保,也有的是怕家天下不保,自己或许还能镇得住这般人,自己的子孙恐怕未必。明太祖利用蓝玉案跟胡惟庸案将有威胁的大臣杀的七七八八,还不是为了那可怜的朱标(命比纸薄,未登上帝位便挂了)。

  除了这个现实的原因,我认为还有些文化的基因问题:

  斩草除根的帝王术心理,杀就杀掉不能因为功劳大就心软留下来,难保日后不造反。 文过饰非的虚荣心理,许多皇帝出身卑微,行径也不见得就符合天子的标准,这些言行都被这些老部下看在眼里,一旦登上大宝,看着底下跪着的群丞,一方面也确实是怕这些家伙议论,要是有一两个著史的就更麻烦。另一方面看着这些人就想起以前的日子,不看见最好,杀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 像宋太祖那样说:石爱卿啊,朕睡的不好啊,怕之事重演啊。石守信等人马上明白了:臣等有病啊陛下,想回去玩女人算了。这是最仁慈的做法了。算是格外开恩! 韩信未能像他的同僚张良那样看的开、真正淡泊名利,实际你不淡泊也行: 死吧!

  第二种多是送死型,李岩就是代表。

  李岩完全可以逃掉,甚至造反,实力是绝对有的。但是他还是死了,还搭上红娘子一条命。

  我却要说:在政治智慧上李岩不一定比张良等人差,但是在灵魂救赎上,他比张良勇敢。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比不为之的勇气肯定是大了些,但是请注意,均是在建立在大智慧上的,即“明知不可为”:

  道家跟儒学在这里分了家。前者是既然不可为,那老子不干了。儒家却非要虽死无憾!前者本质上是出世的,入世只是为了修炼,终究为了出世;后者本质是入世的,出世只是为了增加入世的本领。

  李岩是那种真正以天下为己任,不计较个人安危祸福的仁人义士。他身上有着儒家“济世”精神所催生的那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李的智慧如何不知道其中厉害,前有岳王爷做例子,近的也有袁崇焕摆在那里。 秦桧坏是坏,但终究是个马仔。高宗可能更多的是在考虑:你(岳飞)把徽钦都接回来了,我还能干吗?半壁江山总比没有江山坐好吧。所以还是杀了吧。

  袁崇焕当然知道岳飞死的冤,自己极有可能步其后尘。可是还是义无返顾的回去受死,如同李岩毫不畏惧的举起了酒杯一样! 换成熊廷弼,那肯定是:妈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 问题一下子明了了:这些甘心去死的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而是明明白白知道要死还照样去死。

  为什么? 读书人啊。 我没说是那种迂的读书人,实际上这几个人均是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大才,一点也不迂。 我以为他们不是什么忠于朝廷,忠于皇帝。 而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已经深入骨髓: 如果连我都逃避,都不管苍生的话,天下怎么办? 所以还是死了吧。 对于个人来说,死了的自然损失巨大,但是对于天下来说就不一定!信念如没有人践行,那就是骗人。 为信念而死的人悲壮而崇高,不能简单的以实用主义衡量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既如此,生太珍贵了,还是避世、修道、玩女人算了。在人生的长河中,生太伟大了。

  既如此,死太容易了,还是死吧,为自己信念而死,值得了。在历史的长河中,生能算什么呢?

  不同的信念,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救赎方式。

  我只是感叹,一将功成就万骨枯,成就一个帝王得有多少骨枯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岩身世解析李岩为何投了李自成?
李岩这个名字不特别,双字名又简单,中国历史上叫“李岩”的不知道有多少。不过今天给大家说的,却是李自成麾下大将李岩。没错,就是那个被牛金星谗言杀害的大将。李岩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人,父亲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天启年间,因为与奸宦魏忠贤有关系,所以在崇祯初年之时,被打为阉党,给予“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也就是说李精白被削职为民了,不过虽然没了官位,却并不代表李家日子难过。他在家乡名声不坏,家底殷实,所以成了当地有名的乡绅财主。李岩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少什么也少不了教育,后来又中了举人。如此一来,李岩和李自成麾下其他大将不同,可谓是文武双全了。年长之后,李岩遵循父母之命,与杞县豪门之家汤家的女儿成了亲。两人门当户对,汤氏也是贤良的大家闺秀,婚后生活还是挺美满的。出身富贵,家有贤妻,身负功名,李岩为何最后抛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加入农民军,在战场上拼命呢?崇祯末年,不知道...
· 作为李自成手下的重要谋士李岩为何会被自己所杀呢
李自成为什么杀死谋士李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他推到了大明王朝的腐朽的统治,大军进驻北京。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李自成却杀死的自己的重要谋士李岩,这好比是自毁长城,又加上吴三桂投降清军。李自成兵败逃离北京。不料在途中遇到地方武装,被一乡民所杀,李自成死的也够窝囊的的了。随后清军入京,顺治称帝,建立大清王朝。李自成虽然失败了,但“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却深入人心,在最初,却给于老百姓希望,极大的鼓舞了士气。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这句话就是李自成身边的最重要的谋士李岩提出的口号。那么李自成为什么要杀李岩?李岩,山东巡抚李精白之子,是天启丁卯年举人。娶了祁县豪门大户之女汤氏为妻。人称红娘子。李岩在当地颇有名望,人称李公子,乐善好施,慷慨仗义。崇祯十三年,李自成大军已经席卷大半个中国,李自成统兵路过祁县,于...
· 李岩哪得罪了李自成?
李自成的大顺军结束了大明的百年统治,自此闯王李自成便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再一次证明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李岩,是李自成创建大顺政权的重要谋士,而且可以身兼张良、韩信二者功能,上马可带兵,下马可安民。这么重要的人物,在乱世应当成为统帅的左膀右臂,怎么就被李自成杀了呢,而且还是在兵败北平、退出京城的用人之际。简单把责任推给献谗言的牛金星,道理很难说得通,还没到争名夺利的时候,牛金星何必非要把李岩置于死地。因此,李岩的死跟牛金星应该扯不上直接关系,这个牛先生顶多会看相,早就看透了李自成的心思。本来,李自成起兵就以山大王自居,从来没有想到能够推翻明朝,更没想过要给穷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手下带的人不是流寇就是土匪,一边反抗朝廷,一边祸害百姓。自从李岩加入后,情况大有好转,闯王军队一度军纪严明,受到老百姓的拥戴和热爱。李自成能够这么顺利进军北平城,跟整肃军纪和做好群众工作密切相关。那个时候,李自...
· 李岩
生平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后,刘宗敏、牛金星等陶醉于胜利之际,将士耽于享乐、沈湎酒色。李岩曾进谏四件事:一是李自成退居军中,待清理六宫后,由百官迎进大内;二是追赃宜分三等;三是各营兵马不得借居民宅,以严肃军纪;四是宜早登极,其中提出严肃军纪和招抚吴襄、吴三桂父子重要建议,闯王因厌恶而置之不理,刘宗敏甚至强掳陈圆圆,逼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李自成与吴三桂决战于一片石,败于多尔衮之铁骑下,终走西安。逃亡途中,大顺丞相牛金星诬陷李岩回河南是要独立称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岩惨遭冤杀,史载“令金星与岩饮,杀之”,军师宋献策不辞而别。次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农民陈九博及其民兵袭击而亡,陈九博后获官府奖励银两和田地,因此成为地主。注释^《李闯小史》142页:“闯贼见而恶之,止批‘知道了’三字,卒不能行。”^存疑,或为通城^时称程九百参考文献根本史料郑廉《豫变纪略》论文栾星:...
· 解析闯王李自成为什么要杀自己的谋士李岩
明末风头最盛的闯王李自成麾下可谓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但现今为人们广为流传的谋士就只有李岩和牛金星这二人。李岩画像李岩,出身与官宦之家,父亲李精白曾官至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但因为“魏忠贤逆案”的牵连,被削职为民。李岩少时中举,文武全才,爱好打抱不平,时常接济穷人,在家乡的名声极好。李岩是在李自成率领起义军途径自己家乡的时候才加入起义军中的,他和李自成一相见就谈的很投机,两人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中之后,李自成采纳了李岩的“安抚民心”的政策,使得起义军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大大改善。起义军得以由原来的流寇变成了义军,至此,李自成才能建国大顺。但是在李自成进军北京城之后,由于李自成信心的膨胀,再加上旁边同僚对于李岩的嫉妒,使得李岩的很多重要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导致起义军很快失败。在李自成退出北京城的途中,由于听信了另一个谋士牛金星的谗言,杀害了李岩,致使军心涣散。牛金星是明天启七年的举人,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