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官方正式宣布发现一种新文字:字形似篆非篆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9
转发:0
评论:0
中国官方正式宣布发现一种新文字:字形似篆非篆,     8月17日上午9时,在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古文字研究”课题成果鉴

      8月17日上午9时,在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古文字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会上,中南民族大学“瑶族文字研究课题组”的专家们向世界宣布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历史成为过去。目前,瑶族古文字共挖掘整理364字,另有偏旁、数字、常用虚词等字符30多个,共约400字。

  【证实】

  瑶族不仅有语言而且有文字

  瑶族因为历史上迁徙频繁,没有创建整个民族统一使用的文字,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的民族。但据历史文献记载,清代在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瑶族聚居区流行一种瑶书。

  清代连山知县李来章发布的“焚瑶书”中写道:“平日排师所教者,皆瑶书也。……搜其书,尽焚烧之。”

  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语言文字研究生导师李庆福判断:“可见在清代之前是有瑶文字存在的,如果没有瑶文,何谈焚呢?”

  2012年11月,江华县委托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语言学及濒危语言研究团队,开展瑶族古文字研究。

  2年多来,课题组走访多地确定了瑶族古文字造字规律。

  【释疑】

  瑶族古文字什么样?

  “瑶族古文字是一种在金铭文、大小篆基础上改造而形成的圆印篆字,屈弯有序,流畅自然,似篆非篆,似汉非汉,属于汉字文化圈系统。”李庆福如是说。

  “这些瑶族古文字参考了金铭文、大篆小篆、仡佬文、水书、喃字、古苗文等文字造字规律和六书造字原理。有简写、反写、借用变体、增添缩写笔画等。”国家语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委员会主任戴庆厦介绍。

  “这些瑶族古文字不是凭空捏造,主要字符来自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河路口镇牛路村一带民间用字以及周边一些过山瑶、平地瑶、梧州瑶八宝带、八宝被上的字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邹建强调。

  瑶族文字藏在哪里?

  生活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少女,在出嫁之前必须学会织锦为自己准备嫁妆,其中一床“八宝被”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瑶文字就藏在这些织锦里。

  专家发现瑶文字主要见于瑶家的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中,如“八宝被”、围裙带、腰带、背带、床幔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何谓香篆?香篆有什么作用
篆香,早在唐代时就开始使用,宋代到高峰。篆香,也叫拓香、印香,用一个叫做香篆的模具,将香粉填入,取出香篆,点燃成型的香粉即可。香篆也称为香印,古时倍受文人雅客的喜爱,用香篆协助燃烧香粉,除享受香韵味道,更是一种视觉的享受,别生一种幽雅恬淡的意韵。古诗词中,印香似乎常和落寞寂寥相连。陆游的《夜坐》:"耿耿残灯夜未央,负牆闲对篆盘香。"香粉回旋往复地燃烧,香烟缭绕,香烧成灰似心亦如灰。"愁肠恰似沉香篆,千回万转索还断"(欧阳修);"寂寂绣屏香篆灭,暗裡朱颜消歇"(纳兰容若)。诉完了柔情万段,再说说香篆的另一功能,就是古时的记时功能了,古时的记时方式有几种,靠日光、靠沙漏、靠水滴、还有就是靠燃香了!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就曾製出过精巧的“屏风香漏”,通过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对应相应的刻度以计时。这种篆香,不仅是计时器,还可以使空气清新,夏秋季时更可以驱蚊,当时在民间广为流传。在鼎盛期的唐宋,越是大...
· 崔篆
生平王莽时,为郡文学,“以明经征诣公车”,甄丰推荐他做步兵校尉,被他拒绝。后因王莽对其母“宠以殊礼”,为建新大尹。一日见牢狱里人满为患,遂释放二千多名犯人。晚年客居荥阳,闭门潜思。有孙崔骃。参考书目《东观汉记·崔篆》
· 玩转香篆
梅询喜欢薰香,每天上班前都要先焚上一炉好香,把官服罩在炉上熏透,为防香气散失,穿衣后还要捏起袖口方才出门.至务公之处,坐定,撒开两袖,于是香气悠然而出,满室皆香.当朝中有几个颇有“特色”官员:盛度丰肥,丁谓瘦削,窦元宾不常洗澡而体味儿很重,时人便有“盛肥丁瘦,梅香窦臭”之说香道发源自中国,在古代是非常盛行的,只是到了清朝才开始没落乃至绝迹。点香粉时,堆一堆来点,不仅很快就烧完,而且烟大,只闻到烟味,感受不到熏香味。怎么办呢?有的朋友打坐,希望香粉点的时间长一点,怎么办呢?让我们学习古代的中国人点香的技巧:使用香篆,这样就可以用少量的香粉,烧很长的时间了。香篆又称香印,在焚香用香炉内铺上一层砂,将干燥的香粉压印成篆文形状,字形或图形绵延不断,一端点燃后循线燃尽。这种方式称之为“香篆”。由于取用的香是呈松散的粉状,点燃之前才以模造成绵延不断的图形,而且移动模子时很容易碰坏图形,因此使用时并不方...
· 大篆
分别金文金文《史颂鼎》拓片金文是铭刻在古代一切铜器上的文字,西周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字体有些区别,出土的各种铜器上铭刻的文字并不通用,年代不同也有所变化。籀文籀文是周朝晚期使用的文字,为显示国威,于是将原本的钟鼎文的文字,繁化而成为籀文,详见《史籀篇》。亦是小篆的前身,由于在周朝晚期史籀作的《史籀篇》中收藏有223个字,因此叫籀文,据说“籀”的意思是“诵读”。唐朝时出土的“石鼓文”据考证是周宣王打猎时所刻,推测和《史籀篇》中文字相似,是目前可见,最接近籀文的代表。小篆小篆是以籀文来简化而成的,由于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写法不一,故此小篆采用的书体,未必是最简单的书体。举例说:小篆的“马”字有整匹马的外形,但在齐鲁燕赵一带,“马”字已简化至只余下马头。参见小篆篆刻
· 王篆
参考书目《东湖县志》《宜昌府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