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曾将京官裁剩643人的唐朝官场是如何烂掉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7
转发:0
评论:0
曾将京官裁剩643人的唐朝官场是如何烂掉的?,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和手下的一批名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创建了一个精

  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和手下的一批名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创建了一个精干、廉洁、高效的政府系统。经贞观初年的机构精简,房玄龄、杜如晦将京官由原来的2000多名裁减为643人。同时,针对因州县设置剧增而造成的百姓少、官吏多的状况,对地方行政机构也“大加并省(裁减)”,裁并了许多州县。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政府裁员和机构精简,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很好的行政基础。同时,初唐时期的官场很讲正气,官员大都比较清廉。魏征死的时候家无余财——他把所得的赏赐全用于赈济灾民了。中书令岑文本住的房子又小又湿,家里同样清贫。有人劝他经营一点产业,他却说。我没有什么功劳,仅仅因为能写文章就当了这么大的官,这已经很让我担心了。我哪里还有心思经营产业?尚书右仆射、历史上有名的帅哥温彦博同样不治自己的家产,他死的时候。家里连体面一点的吊丧场地都提供不出来。由此可见,贞观时期确实政治清明。很多大臣都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可是,到了唐朝中后期,官员就开始结党营私,出现了有名的“朋党之争”,官场腐败亦在所难免,随之又有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之弊。种种弊政之下,曾经的大唐盛世日渐衰落,最终坍塌。

  精简过的政府机构是如何变得机构臃肿、冗员充斥的?曾经清正廉洁的官场风气是如何变得腐败污浊的?曾经的好制度是如何变味的?这一切显然值得思考。

  这事还要从科举制度的变味说起。大家知道,唐朝是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的。在当时,科举制度是一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打破了门第界限,给底层士子以上升的渠道。这显然比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要进步得多。可是有一个问题。大批士子通过科举制度被源源不断地选拔上来,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政府如何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如果全让他们当官,那官位在哪里?如果不让他们全部当官,那么他们的就业领域何在?去民营企业打工吗?那时候没有民营企业。去外企当白领吗?那时也没有外企。

  唐太宗李世民想出的办法是:创办“国学”,大力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这样一方面可解决士子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亦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甚至还可“德化四方”。对外国进行“文化输出”。史书记载,贞观五年以后,唐太宗“屡幸国学,增创学舍一千二百间。国学、太学、四门学均增生员额,书、算各置博士,凡三千二百六十员。屯营飞骑,亦给博士,授以经业。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亦遣弟子请入国学。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其盛为近古所未有”。

  应该说,唐太宗李世民的想法并不错,实施之后也收到了效果。“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实为文化盛事,更关键的是,这里面还有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派来的弟子,“国际反响”也很好。可惜的是,唐朝后人并没有沿着李世民的这个思路走下去。《旧唐书》栽:“高宗嗣位,政教渐衰……则天称制,以权道临天下,不吝官爵,取悦当时,生徒不复以经学为意,二十年间,学校顿时隳废。”也就是说,到了唐高宗时,文化教育事业就不受重视了,等武则天称帝之后,她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不惜弄权,用官位来笼络读书人,学术尊严和学术气氛由此变坏。独立于官场之外的文化教育事业被中断了。

  文化教育事业被中断了,但科举考试仍在进行,士子仍在源源不断地涌现,他们的就业渠道只剩下了一条:进入官场。官场接纳就业的能力本来不强,现在变得更加拥挤。恰在此时,武则天要培植自己的势力以打击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于是她就另设机构,安插亲信。新机构产生。旧机构不取消,这样便开了机构重叠的口子。机构重叠势必冗员增多,冗员增多势必效率低下。更关键的是,重叠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国家资财,而且极容易引发官员之间的派系争斗。他们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在攀附和挤兑之中日渐消磨,而腐败奢靡之气却日盛一日。长此以往,官场风气焉能不坏?

  最可怕的是,就在官僚机构日益臃肿、官员日益增多、官场风气日趋腐败的情况下,唐朝官员的薪水却“芝麻开花节节高”。史学家钱穆计算,唐初俸制,官一品月俸三十缗,职田禄米不过千斛。到开元年问,官俸数倍于唐初,天宝年间又数倍于开元。接下来,“大历数倍于天宝,而建中又数倍于大历”。屡次加薪之后,大历年间官一品月俸已达九千缗。此后,唐朝官员的薪水还在继续增加,直到最后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而起。

  唐德宗时的大臣沈既济曾痛陈官场之弊为“四太”:“入仕之门太多,世胄之家太优,禄利之资太厚,督责之令太薄。”沈既济的说法切中肯綮,可是,在末世悲风之中,有谁愿意听这样的逆耳忠言?再说,即使真听懂了这番话,此时恐怕也没人能“挽狂澜于既倒”了。因为这时的官场已经彻底烂掉,朝廷上下,文恬武嬉,哪里还有重新振作的机会?积重难返的大唐王朝气数已尽,只能苟延残喘地等待谢幕了——何况还有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的内外挤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法律如何处置剩男剩女的?
核心提示:“奇招”有哪些呢?一是制定法令。越王勾践命令男子二十岁而娶,女子十五岁而嫁;宋仁宗时期让男子十五岁而娶,女子十三岁而嫁;明太祖规定男子十六岁而娶,女子十四岁而嫁;按《大清通律》,男的十六岁而娶,女的十四岁嫁人。二是处罚。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那是要罚款的,譬如,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要有女儿十五岁以上至三十岁还没有嫁人,罚款600钱;唐代对于男子二十岁以上,女孩十五岁以上还没有配对结婚的也要处罚。style="TEXT-ALIGN:center">本文来源:《羊城晚报》2010年12月22日第B05版,作者:李晓巧,原题:《男婚女嫁家国大事》《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如今的“剩男剩女”未婚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圈子太窄、不够积极主动、工作太忙。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才是真正的“宅女”。按今天男女婚恋的“纯自然”状态,如果没有家国的干预,岂不是要老死闺中?在古代,男...
· 公主中的剩斗士:将单身进行到底的唐朝公主是谁
如今的社会大龄剩女越来越多,道行浅的称作剩斗士,稍微高点的唤作齐天大剩,境界最高的就是斗战剩佛了。但是道行再高,迟早还是要嫁人的,能坚持成佛的没几个。时间退回到唐朝,那时的女人(不在少数)也有很多长期单身,甚至迷恋终身的,到达“斗战剩佛”境界的不在少数。这其中就有唐明皇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说这位剩佛之前,首先要讲讲唐朝的一想特殊职业——女道士。当时很多有文化、有容貌的女子虽然看破了婚姻,却没看破红尘,为了让自己身单而心不单,过上不受婚姻束缚的自由生活,她们入观做了道士,作为自己单身的一种掩饰。道家没有佛门那么多杂七杂八的清规戒律,加上当时的社会开放,经过时间的沉淀,不少女道士成了金领——高级娼妓,譬如大才女鱼玄机。另外,也有部分女子是为了躲婚进入道观,等风头过去再还俗嫁人的,譬如太平公主就因此当过一段道士。总之,唐朝的女道士是一个不较复杂的职业。玉真公主能够终身未嫁也是通过女道士这一...
· 李光地是如何在复杂的官场中保全自己的?
李光地为清朝一名大臣,福建安溪人,为官期间清廉忠正,政绩显著,懂得知进退,善辨风向,甚得器重,身任要职。李光地在复杂的官场中能够保全自己,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受到皇帝宠信得以安然,其思想守旧且常与皇帝讨论,对康熙晚年决策影响很大。李光地出生在书香世家,甚有教养,且五岁时便从师学习,聪颖过人,能对文章。少年时期李光地常研究经史等书,在他二十二岁的时候参加乡试便一试中举得到主考官的赏识,后中进士为编修,后回乡省亲,人生开始出现转折点。回乡那年,吴三桂反清之战开始,靖南王和定南王起兵响应,“三藩之乱”开始成型,而在福建的靖南王便多方收拢人才为己用,李光地自然收到抗清一势的逼降和收拢,本轻率投降但在友人陈梦雷的劝解下前去密报朝廷,献上“蜡丸疏”,成为平定“三藩之乱”的功臣,为康熙赞许,但李光地却将这功劳揽为己见。后陈梦雷献李光地丑行给康熙,却不影响康熙对李光地信任,还是任其原官,此后李光地开始步...
· 安然的总裁
一个城里男孩kenny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100美元买了一头驴,这个农民同意第二天把驴带来给他。第二天农民来找kenny,说:“对不起,小伙子,我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那头驴死了。”kenny回答:“好吧,你把钱还给我就行了!”农民说:“不行,我不能把钱还给你,我已经把钱给花掉了。”kenny说:“ok,那么就把那头死驴给我吧!”农民很纳闷:“你要那头死驴干嘛?”kenny说:“我可以用那头死驴作为幸运抽奖的奖品。”农民叫了起来:“你不可能把一头死驴作为抽奖奖品,没有人会要它的。”kenny回答:“别担心,看我的。我不告诉任何人这头驴是死的就行了!”几个月以后,农民遇到了kenny。农民问他:“那头死驴后来怎么样了?”kenny说:“我举办了一次幸运抽奖,并把那头驴作为奖品,我卖出了500张票,每张2块钱,就这样我赚了998块钱!”农民好奇地问:
· 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的故事如何评价段玉裁?
段玉裁是清代训诂学大家,一生清贫度日,潜心著学,为后人留下《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经韵楼集》等著作,对中国的音韵学、训诂学和校勘学具有深刻影响。段玉裁生在江苏一个非常普通的耕读之家,因为家中世代读书,父亲为塾师,所以段玉裁自幼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虽然家庭清贫,但是段家自古就有“不耕砚田无乐,不撑铁骨莫支”的祖训。所以段玉裁的个人品质是很让人赞赏的,历史上就流传有许多关于他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深入认识到这个训诂学家。科举失利,流落北京期间,段玉裁曾经拜著名的经学大师戴震为师,跟随戴震学习。段玉裁本身就出身贫寒,科举失利之后,虽然经人介绍在京都任教,但是生活依然贫困潦倒,甚至有时会出现衣食难继,无米为炊的情况。段玉裁生活艰难,却从不忘学习,甚至将全副精力放入其中,使其恩师戴震十分感动。戴震感动之余,也想为自己这个努力的弟子做些什么,于是便将自己半年的酬金借给段玉裁维持生计。段玉裁感念恩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