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开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什么是澶渊之盟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50
转发:0
评论:0
所谓“澶渊之盟”的背景与大概内容,大部分的书友应当都是了解的,不必多说。但是“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一般的书友可能就不甚了了。所以我先把《长编》里所谓“澶渊誓书”的内容,抄在下面。这份誓书,就是宋辽两国当年订立的盟约的文本内容。誓书共有两份,第一份是宋朝给辽国的誓书:维景德元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于陇亩稼穑,南北勿纵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当共殛之。远具披陈...

  所谓“澶渊之盟”的背景与大概内容,大部分的书友应当都是了解的,不必多说。但是“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一般的书友可能就不甚了了。所以我先把《长编》里所谓“澶渊誓书”的内容,抄在下面。这份誓书,就是宋辽两国当年订立的盟约的文本内容。

  誓书共有两份,第一份是宋朝给辽国的誓书:维景德元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于陇亩稼穑,南北勿纵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当共殛之。远具披陈,专俟报复,不宣,谨白。

  第二份是辽国给宋朝的誓书:维统和二十二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十二日辛卯,大契丹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宋皇帝阙下:共议戢兵,复论通好,兼承惠顾,特示誓书,云“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于陇亩稼穑,南北勿纵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慎守封陲,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监,当共殛之。”孤虽不才,敢遵此约,谨当告于天地,誓之子孙,苟渝此盟,神明是殛。专具谘述,不宣,谨白。

  辽国的誓书只有两个内容,第一是采用本朝年号,示与宋朝分庭抗礼,第二是表示收到宋朝誓书,并发誓遵守。因此,双方达成的载于誓书的内容,只要分析宋朝的誓书就可以了。

  第一项,岁币换和平。这一项包括两个问题。宋辽之间的地位。仅从誓书的内容来看,并没有“赐”、“贡”等字,所以表示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如誓书称呼上,虽然没有冠以“南北朝”,但誓文中则有“北朝”的字眼,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宋朝在其后半正式的承认了南北朝的称呼,但始终拒绝将之正式载于国书的称呼上,而契丹则一直力图让宋朝接受在国书正式称呼上以南北朝相称的事实)。事实上,自五代以来,契丹仅曾向后梁请求册封,与后唐、后周维持对等关系,后晋与后汉则在名义上为契丹藩属,因为宋继续的是后周,所以宋辽关系,原本就是平等的。而且终宋辽之世,两国无论在名义或者实际上,都是平等的两个国家。不存在谁向谁称臣的问题。这与宋辽与西夏有本质的区别。至于欧阳修修五代史搞小动作将辽国列为四夷,辽国马上也在史书上搞报复,把宋朝附于国史,这种小动作以及其他种种偷偷吃对方豆腐的行为是代表不了什么的。

  第二项,具体和平的内容以及逃犯引渡协议、军事互信协议。事实上,在这方面,誓书所载的内容只是原则性的。具体的细则是在此后的外交活动中不断完善的。小到在界河捕渔,大到互相通知国内的重要军事调动。双方有一整套交涉机制。举例来说,宋真宗封禅之前,曾经派使者通知辽国,以免对方疑惑。而辽国征高丽之前,也特意派人通知宋朝。第三项,赌咒发誓部分。以上是对“澶渊誓书”的一点简单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宋用澶渊之盟要了辽国的命?什么是澶渊之盟
说起澶渊之盟,大家会想起不平等条约和杨家将,杨家“七子去六子还”、烧火丫头都上战场了,最后,宋朝皇帝贪生怕死,签了议和条约。若提澶渊之盟,那感觉就跟提《南京条约》差不多。澶渊之盟的内容大体上有这么两条:一、辽宋为兄弟之国,以后,谁家的皇帝年纪大,谁家皇帝就是哥哥。二、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第一条,今天看,这不但不是不平等,甚至是完全符合《联合国》宗旨。我们骂条约不平等,主要是因为这第二条,但是,我们嘴上骂归骂,心里要清楚牌局。十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大宋的岁入,是一亿两,打宋辽战争,每年是五千万两。关键在于第二条的第二款,两国开展自由贸易。这“岁币加自由贸易”可太厉害了。大辽除了卖羊卖马,能有什么贸易基础?它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可以输出给宋,而宋的每一种商品,都是辽需要的。开始辽还卖一些马,后来,发现大宋的骑兵越来越多,就不敢再卖马。萧太后下令,谁出口马,杀谁...
· 说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图)
澶渊之盟资料图这几天看到一些书友议论“澶渊之盟”,感觉有一些误解,因此写这篇小文。随心所致,想到哪写到哪,大家或可随便看看。所谓“澶渊之盟”的背景与大概内容,大部分的书友应当都是了解的,不必多说。但是“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一般的书友可能就不甚了了。所以我先把《长编》里所谓“澶渊誓书”的内容,抄在下面。这份誓书,就是宋辽两国当年订立的盟约的文本内容。誓书共有两份,第一份是宋朝给辽国的誓书:维景德元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于陇亩稼穑,南北勿纵惊骚。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
· 澶渊之盟的影响是什么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檀渊之盟是历史上签订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合约。它除了本身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之外,结合檀渊之盟的背景以及影响来看,檀渊之盟的双方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说的话题。檀渊之盟的双方是当时占据了中原南北两方的两个朝代。檀渊之盟的这两个朝代(在当时应该是被称为国家的),一个叫做辽,一个叫做宋(在历史上是叫做北宋的)。檀渊之盟签订的那个时候的辽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被嫌弃的少数民族朝代了。经过励精图治的统治者的各种改革,还是士兵们的强身健体,使得檀渊之盟双方的签订者中的辽拥有了非常丰厚的实力。檀渊之盟的双方中另一个签订者却不像辽那样发展美好。北宋因为发家的问题,所以对于各个大臣是格外的忌惮。尤其是地方的官员,怕武官再当一次皇帝。因此,这个朝代的士兵打仗就成了问题。檀渊之盟的双方的背景资料如上,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之下,仗着前辈们的积累,虽然北宋很侥幸的胜利了。但是这个朝廷的议和思维已经成了习惯,所以大家各...
· 澶渊之盟
简介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背景自咸平二年(...
· 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真实目的揭秘
澶渊之盟的内容澶渊之盟是在北宋真宗年间与辽国签订的盟约,从澶渊之盟的内容来看,虽然北宋做出了很大让步,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北宋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换取了北宋百余年的和平,为开创仁宗盛治作出了巨大贡献。澶渊之盟画像公元1005年,北宋朝廷先后派遣王继忠与曹利用前往辽国进行谈判。同年1月份,北宋与辽国签订合约,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内容共有四条,都是围绕双方的安定而展开的。澶渊之盟的内容之一就是北宋和辽国是兄弟国,因辽国君主辽圣宗年幼,所以北宋真宗为兄长。其次,北宋和辽国以白沟河为分界线,双方都要在此撤兵,如果以后有越界的盗贼逃犯,双方都不能藏匿。除此之外,北宋和辽国还规定,不能在边界修城。澶渊之盟的内容之三是北宋每年向辽国提供岁币,即银十万两,绢二十匹。第四,北宋和辽国决定在边境设置榷场,以方便两国贸易往来,加强民间交流。从澶渊之盟的内容来看,虽然北宋每年要向辽国进贡岁币,但作为一种妥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