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陈胜吴广起义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真是假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1
转发:0
评论:0
陈胜吴广起义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真是假,《史记陈涉世家》的章节,里面有一句话:“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

  《史记 陈涉世家》的章节,里面有一句话:“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堪称是大泽乡的起义口号。小编曾也被这样的口号感动了一番,认为这是被压迫阶级对封建统治阶级发动的一次农民起义(小编的课本里该就是这么定义的吧)。然而,时至今日,小编对这篇《陈涉世家》开始有些怀疑,因为它与秦出土文物中所记录文字似乎相差太远。

  现在就来回顾下《史记 陈涉世家》,其中第一段内容如下: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段话是指陈胜,吴广两人的背景。看得出来,陈胜出生农民,在起义之前某一天种田时,说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陈胜是有抱负的人,在古代,有抱负可以大抵理解为走仕途。一个农民怎么可能成为官吏呢?在以往的王国和朝代当然没有,但在秦朝,陈胜这个想法并非完全不可能。秦,以武拓土,以商鞅之法强国,也只有秦国君王大力宣扬唯才是举,笼络了很多外乡人。

  秦有一种非本国官员在本国就任的官吏制度,即客卿制度。客卿就是以客之道对待位及“卿”的官吏,后来泛指所有非本国人做官的人。秦国大将司马错(司马迁的祖上),蒙恬及蒙氏一家,商鞅,吕不韦,尉缭,李斯,郑国等等,除此之外,秦对有战功的普通人给予了机会,那就是斩杀敌人,建立军功。对于一个尚武的国家来说,这样的爵位授予方式无可厚非,能够有力气打仗的普通人在战场上立下功劳,就可以免除家庭成员的赋税,为自己封官晋爵。按理,应该是陈胜抱负的正常途径。在秦朝,最不缺就是打仗,即便是在秦一统六国之后,与匈奴,与百越等地的战争并不少,但陈胜并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

  根据司马迁《史记》所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普通百姓能看得就是些普通生产耕作的书。一个只看生产耕作书的人怎么可能会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样文绉绉的话?

  这先撇开不管,有鸿鹄之志的人,终于有了机会。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去戍边,陈胜当上了屯长,屯长是个什么职位呢?秦国商鞅著作《商君书·境内》描述: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屯长是军爵,就是说陈胜管理的是五个人。《陈涉世家》没有提到陈胜是怎么做了屯长的,只是介绍他不再是农民而是屯长了。

  现在,让小编扒一下陈胜与吴广两人的故乡。陈胜,阳城人。阳城是原魏国的属地,魏国亡于公元前225年。吴广,阳夏人。阳夏是原楚国的属地,楚国亡于公元前223年。他们都不是原有的秦国人,两国的亡国时间,距离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相距10多年。时间这么近,陈胜那时候发出感慨是在魏国,还是在秦国呢?如果是魏国,那么和秦没有关系,如果是秦国,那好歹也是个小官吏了。

  现在,再让小编带大家在看看《陈涉世家》第二段,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 外将兵。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大家一直认为秦,所以陈胜,吴广走投无路。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这么看待,因为我们手上曾经只有那么几部汉朝人写的书可以看到秦朝的情况。直到考古发现了更多的文书,才让一些尘封的事露出了水面。其中之一,就是1975年12月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记录了秦朝的《秦十八律》,关于徭役,也有如下的记载。

  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兴。

  这是什么意思呢?白话文的意思是:为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甲。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所征发人数已足,应尽速送抵服役处所。降雨,可免除本次征发。

  这是当年随墓安葬的陪品,陪品的竹简记载的秦律并没有说毫无人情地要弄死服徭役的人。竹简记录的日子应该是秦始皇时期,大家可能会质疑秦律是不是有变化?小编认为,秦律从秦始皇到胡亥之间并没有大的变化。因为胡亥刚上台,稳定政局比任何都重要。如果有大的变化,必然会有记录,而如果秦律越来越严酷,汉朝的史书中一定会有记载。尤其司马迁的祖上,还是秦国的官吏。也就是说,秦律可能变化甚微,在徭役上或许没有大变化。

  这么看来,陈胜吴广起义的理由就变得很奇怪。那么他们所说要去的地方渔阳,那是哪儿呢?渔阳是如今的北京地区,他们去戍边的目的,应该就是修筑或者修葺那边的长城抵御匈奴南下。

  这段文里还提到了件事:说大家为扶苏被胡亥杀了而愤愤不满。一个魏国人,一个楚国人,不知他们对秦朝的皇家更迭有什么不满?而所谓的天下苦秦久矣,更是奇怪一说,难道说陈胜不满鸿鹄之志最后沦落地只能当个屯长?说实话,无论他属于的魏国,还是吴广所在的楚国,他们可能连屯长都不是。匈奴南下破坏家园,他们却在徘徊不前,多半还是因为当时的北京地区条件非常差。

  另外,文中还提到百姓不知扶苏已死,那么陈胜吴广是怎么知道的?

  再看《陈涉世家》最重要的一段。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这里的第一句就是说吴广平时对人特别好,大家都很喜欢他。接着又说上司喝醉的时候,吴广就去劝说。这段话本是很正常,但为什么小编要提出来疑问呢?

  劝说别人的时候,该是别人清醒的时候,还是醉了的时候?当然是清醒的时候。吴广这是用了激将法激怒上司,让他要杀自己,用此办法来拉拢人心。可大家是否注意到,如果真的是秦律要惩罚的话,上司又怎么可能有心情喝酒呢?难道是喝闷酒吗?自然不是。

  在秦律中,对官员的是相当的严苛。大凡出了问题,都是先官员,而工程所用木头也好,砖瓦都要刻上记号用以。要说上司还有心情喝酒,自然不是真话。极有可能是吴广杀了上司,用上司酒醉不顾大家生死,而且还要杀自己这个劝解的人来堵住悠悠众口,告诉大家不准时到都得死。加之之前又让装神弄鬼地在鱼肚子里放了“陈胜王”,单纯的人自然就信了。

  不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这句话多半是司马迁添加。既然张楚政权是冒充扶苏,假借楚国已死大将项燕的名义,那又如何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说?那不是搬起砖头砸自己的脚吗?扶苏本就是皇室公子,而项燕也是楚国将相。既然说自己也可以是王侯将相的命,又何必还要假借别人王侯将相的名呢?

  当然,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是真实地存在着的,只是背后的目的却不得而知。张楚张楚,一个还没有成形的农民起义就开始想着扩张,从开始就不是为了被压迫阶级而去的,他们想做的不过是享受荣华富贵,所以,这场起义并不是亡于松散,而是亡于动机。不排除是被灭的六国贵族在被秦灭之后攒动了各种势力谋求独立。尤其是大泽乡起义发生在秦始皇去世之后的第二年。如果是六国残余势力的蛊惑,那么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就是一个非正义的战争。同时,也是对秦实行全国郡县制是否可行的一次拷问。

  历史,还有很多的真相因为年代的缘故被掩埋在了尘土之中,我们暂时无法确定当时的场景,但,因为陈胜吴广让六国看到了希望,也让往后的汉朝统治者刘邦看到,如果不让自己人(刘姓皇族)看管好那些好不容易吞并的地盘,那么江山就会如秦朝一样流星闪过。

  汉,吸取了教训,刘姓分封,哪怕有块地造反,将都是刘家的天下。这是汉与秦的区别,也是刘邦从陈胜吴广引发的骚乱得出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爆发于秦末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东方到沙丘(今河北平乡、广宗一带)突然病死。赵高伪造秦始皇的遗诏,逼死太子扶苏,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帝,这就是秦二世。秦二世是个昏庸而残暴的皇帝。他在埋葬秦始皇的时候,下令把全部工匠封死在陵墓里。他继续修建阿房宫,豢养大量狗马禽兽,供游猎之用。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现象。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已经到一触即发的地步。在农民酝酿反秦的时候,潜伏着的六国旧贵族残余势力也在俟机进行分裂活动。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东郡出现“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刻辞,就是这种分裂活动的征兆。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在这伙人中,雇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
· 自古王侯将相皆有种乎?陈胜是第一个表示不服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起义之初他们喊了一句响亮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一下子就点亮了泥腿子们的心房,因为在那之前,似乎所有的帝王贵族都是继承制的,就算从五帝到夏商周的创始人,那个个都不是凡人。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些贵人们。首先要说的是轩辕,轩辕出生的时候,天下诸侯的盟主是神农氏的后代,可轩辕也不是白手起家,他是少典族的继承人,长大之后自然而然的就成为少典族的首领。后来趁着神农氏后代控制力不足天下大乱,轩辕就率领本族人民四处征战,在征服了炎帝的部族之后,轩辕又和炎帝合力打败了最难搞的蚩尤部落。从那以后,四方诸侯就都以轩辕马首是瞻,轩辕就代替神农氏的后代成为新一任盟主。这就是黄帝,也是五帝里的第一位。做了天下之主以后,黄帝也没有闲着,他实实在在的做了不少好事,不过这不是我们要交代的重点,重点是,黄帝娶了个妻子叫嫘祖,嫘祖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玄嚣,老二叫昌意。老大玄嚣生...
· 陈胜吴广起义早有预谋?为何打着“扶苏”的口号?
陈胜吴广起义是否早有预谋?他们为什么要打着“扶苏”的口号?陈胜是秦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导者,他带领秦朝的百姓们和秦王朝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以扶苏和项燕为口号,起义队伍一呼百应,起义军的人数迅速蹿高,成为了一股能够和秦王朝对抗的军事力量。《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他们起义之初是因为大雨延误了工期,没办法按时赶到,所以他们这一群人很有可能会被杀死,而陈胜吴广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于是策划起义,反秦。网络配图可是根据最新出土的秦朝时期的法律的记载,《睡虎地秦墓竹简》:失期三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就是说受天气因素影响而耽误工期是不会被惩罚的,那陈胜和吴广两人又为何要以误了工期要被杀头为理由而掀起反抗呢?这样仔细一想就会有一种他们是早有预谋的感觉。史料上记载着陈胜的身份是农民,但是一个农民能够有利用鬼神之说来迷惑众人的这种权谋思想吗?一个农民武夫,他能够有远大的军事指挥才...
· 解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陵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们都知道古代是有皇帝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是主席的称呼,在古代,第一个被称作为君主的皇帝是秦始皇,他对于中国对于世界的历史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是一个神奇的人物,都说人的运势和祖坟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一起去看看秦始皇的祖坟风水是如何的呢?查阅有关典籍,最早解释这个问题的是北魏时期《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他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水经·渭水注》)。此说在学界延袭千余年,并且被认为是最早的、最权威性的观点而深信莫疑。《水经注》的解释单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无道理,然而仔细回味起来秦始皇当年作为一个13岁的孩童能否知道蓝田的美金与美玉还是个问题。即使知道,当年选择陵墓位置恐怕也不会按照一个徒具空名的国王个人意志来决定。所以这个问题似乎应该从当时的礼制及陵墓的设计意图方面寻找答案。首先,陵墓位置的确立与秦国前几代国君墓的位置不无...
· 历史上哪位皇帝最没“种”呢?为什么会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说呢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受命于天后,秦以后的皇帝都喜欢学他那套,称自己为上天的私生子,血统高贵,是天生就要坐拥江山的主。秦始皇虽说,这牛是吹得有点大,但是也确确实实,很多皇帝出身不低。隋朝——隋文帝杨坚——其父官拜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杨坚自己官拜丞相,承袭父爵。唐朝——唐高祖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官至太原留守,一方霸主。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官拜殿前都点检,托孤大臣,掌管殿前禁军。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监国托雷第四子,爷爷成吉思汗逝世后,父亲是蒙古真正意义上的王。清朝——清太宗皇太极——父亲是满族的天之骄子努尔哈赤,自己是四大贝勒之一。除去上面的,就剩下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了(只算统一天下的和意义上统一天下的王朝),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出生农民家族,家里没什么背景。认真计较起来,刘邦当皇帝前,还当过亭长,也算是个正儿八经的小公务员,而朱元璋只当过和尚,算起来顶多就是个混吃混喝的。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