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解密古代官员的退休待遇:无钱看病缺医少药而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63
转发:0
评论:0
解密古代官员的退休待遇:无钱看病缺医少药而终,     “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患病辞去新都县尉住在太白山草屋养病,卢副县长

      “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患病辞去新都县尉住在太白山草屋养病,卢副县长没有家底全靠朝中朋友接济方才渡过难关。而不幸的是,有“郊寒岛瘦”之称的孟郊、贾岛,却都是在副县职任上退休后因贫病交困、缺医少药而终。 

    古代官员的许多特权和待遇都与在职密切关联,一旦辞职或退休便 荣禄皆无。

  无退休费。宋均,十五岁被任命为郎官,通晓《诗经》、《礼》,擅长论辩、质疑,二十多岁调任辰阳做长官,官至河内太守。后司徒空缺,皇帝准备任命他做宰相,宋均却哭着向皇帝推辞。期间两次休官,却无任何保障,只能靠到颖川当客座教授为学生讲学维持生计。

  人走茶凉。“飞将军”李广从云中太守退下来后隐居在蓝田南山。一日带随从外出喝酒返回时已天晚,被正在巡夜的霸陵县尉厉声呵叱,违犯宵禁要依法处罚。随从讲情:“这是前任李将军。”县尉毫不通融:“就是现任将军也不许夜行,何况是前任将军!”结果被拘留一夜。

  看病自己买单。王安石退居江宁半山后,周边居民尊称他为“相公”。一日外出,远远看见地方官的车队迎面而来忙避入路边民家。这家老婆婆正患疟疾,恰好王安石带有药便让随从取出,老婆婆坚持以一缕麻线回报,说是“相公可带回给相婆派用场”,王安石笑而受之。看来连乡村老婆婆都知道退休后的相公买药也得自掏腰包。“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患病辞去新都县尉住在太白山草屋养病,卢副县长没有家底全靠朝中朋友接济方才渡过难关。而不幸的是,有“郊寒岛瘦”之称的孟郊、贾岛,却都是在副县职任上退休后因贫病交困、缺医少药而死。 
   “房奴”生活。苏辙退居许州后,眼看李方叔盖起新房,羡慕不已,“我年七十无住宅,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于是决心盖房,享受一下老有所居之福,“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就心满意足了。于是“盎中粟将尽,橐中金亦殚”,耗尽一生积蓄,在自责中快乐地做起了“房奴”。而有的却连做“房奴”的条件都没有。给宋仁宗做过宰相的杜衍,因为一生“不殖私产”,退休后,连迁居乡下草屋都没有,只好长期借居南京(现河南商丘)车院(相当现在的驾校)直到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
一、夏、商、周时期官员退休后的待遇夏、商、周时期实行“世禄制”,即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除按规定向上一级封君交纳一定的贡赋和提供一些劳役外,其余的部分归封君享用,官位及俸禄可世袭。夏、商、周均有官员年老致仕的制度,“七十致政”即官员到七十岁即可退休。官员退休后,可到各级学校去传播知识。二、秦汉时期官员退休后的待遇秦汉实行“爵禄制度”,爵在世禄制下与官职、俸禄基本统一,到秦汉时二者分离。秦汉之爵分为军功爵和赐爵,主要依据功劳而定,赐爵面广,爵位与官职无固定联系。爵和禄各成系统,爵表示特权,禄则是供职后的待遇。秦时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到汉代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用两种方法表示,官秩(秩为官员等级标准,禄为官员的报酬)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350斛。汉代官员俸禄差别很大,最高秩和最低秩之间相差近百倍,低级官员俸禄太低,...
· 解密:唐代的退休官员能够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人群构成社会,所以社会从来脱离不了人生的诸多特征。孔子认为,大同社会的特征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保障。中国如今的养老制度,因城乡二元体制而有很大差别,而唐朝的基本差别不是城乡而是官民。政府的官员,通常都有退休(致仕)的保障,而百姓主要指农民,完全需要自己努力。致仕制度多用于中下级官员与百姓不同,官员是社会精英,是朝廷赖以统治社会的主要力量。官员为官,享受制度赋予的各项待遇,而一旦致仕,待遇自然受到影响。唐朝的官员致仕,根据等级不同,规定也有所不同。比如,大体上,所有官员的俸禄,致仕之后享受半额,这是一个基本恒量。但是,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到年龄便退,没有回旋的余地。吏部专门负责官员的管理,每年吏部都会向皇帝报告,今年有多少官员致仕,依照规定,完好执行等。报告后面,附有一个长长的名单。皇帝不会太注意这些基层官员的具体情况,通常就是照...
· 解密古代官员住房福利待遇:官员大多租房住
别看现在我国人民买房难,在古代,住房也是最让国家重视的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但是适合居住的土地面积少,所以住房成了人们生活当中的一个困难问题。古代官员对于住房更是有着高标准,政府也制定和更改过很多措施,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很多中低收入者仍然买不起房,而官员的住房,更是历代政府都很重视的问题,那么古代是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的呢?古代官员的住房福利待遇官员的住房名叫“官舍”。为了办公方便,官舍与官衙常常连在一起。白天在官衙办公,晚上回官舍住宿,年复一年,天天如此,理当如此在官员们看来,自己是“朝廷命官”,国家理当解决官员住房。秦王朝建立之后,忙着清理战争遗迹,解决好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重大问题,来不及考虑管员住房问题,秦王朝就垮台了。刘邦建立汉王室之后,官员住房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向全国发布了《同安辑令》。其中规定:凡是列侯这一级官员,都发给官印绶带,赐给宽大的...
· 古代官员的70岁退休?
如今,“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在社会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古代,延迟退休同样富有争议。网络配图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是啥样古代退休年龄是几岁?朱元璋颁令“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致仕”。退休一词,最早见于唐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宋史·韩贽传》上也说:“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官员退休后,国家为了使其老有所安,还会发放一定的退休金,金额的多少与其官职、功绩和皇上的恩宠程度有关。我国是规定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的文字:“大夫七十而致事”,这说明早在周代便规定了退休年龄。70岁退休,其实是约定俗成,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这一人事制度才有了法律内涵。时御史中丞沈渊表奏:“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退休年龄发生变化出现于明朝。朱元璋(明太祖)当了皇帝后,对旧的人事制度作...
· 古代官员的退休生涯
古代“公务员”职业没有失业保障、没有连续工龄、也没有情义体恤,可以说是一个含金量较低的“瓷饭碗”。有人做过统计:西汉时丞相一职的平均任期才四年多,东汉时三公的平均任期不到两年半。朝廷要官尚且如此,以下的自然就更惨了,动不动就会打破饭碗。他们做官时尚且如此仓皇,退休后就显得更加凄凉了。唐代宪宗时,颜真卿的外孙韦丹在江西任观察使,常与隐居在庐山的高僧灵澈上人吟咏唱和。有一天,韦丹派人给灵澈送去一篇新赋的《思归》:“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君。”意即我已准备辞职,同你一起畅游在五老峰前。灵澈一笑:他怎舍得辞官?当下也写了一首诗请来人带回,诗云:“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果然,韦丹这个官一直做到五十八岁卒于任上,始终没有写过辞职报告,而“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两句则成为传诵不辍的名言。宋代孝宗时,有个尚书郎鹿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