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桓公之死的历史疑点:谁是害死齐桓公的真凶?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8
转发:0
评论:0
齐桓公之死的历史疑点:谁是害死齐桓公的真凶?,     春秋也,一春一秋,是为春秋。春秋,一春一秋,即为春秋。春,蠢蠢欲动

      春秋也,一春一秋,是为春秋。

  春秋,一春一秋,即为春秋。春,蠢蠢欲动,时有动作。秋,静娴安好,悠然自得。春秋时期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朝廷的人,一种是山野的人。朝廷的人依附诸侯,志达天下,希望以己力改变天下格局。一种是淡泊宁静,与世无忧,避居世外,著书授徒。于是,不管明君、忠臣还是奸臣,齐桓公与管仲,易牙、竖刁和开方,都是第一种人,这种人是春秋时期最多的人。今天要说的,则是这种人。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诸侯。当政期间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诸侯霸主,只可惜晚年昏庸腐化,宠信奸臣,以九五之尊却落得个不仅饿死,尸体还被停放数日以至发蛆的悲惨结局。在这场政治的背后,抽丝剥茧,我却发现了几个奇怪的疑点,这些疑点让我纠缠不清,希望寻找到其真实原因,可是在浩繁的搜寻工作以后,从头至尾,我却再未找到任何的证据,抽丝剥茧的工作完成了一半,却发现茧内又藏了个茧,结果依然未知。故而整理如下,望知情者告知:

  疑点1:管仲在想什么?

  齐桓公能够成为霸主,管仲功不可没。这个历史记载有很多,我就不再赘述。关键的问题是,管仲不知道是老糊涂还是别有用心,按照后人对管仲的评价,即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却没能判断出易牙、竖刁和开方将来必酿成大祸,没有釜底抽薪,直接将三人杀掉或者远逐。如果管仲如此做了,齐国内乱必不成行。后世自比管仲的诸葛亮临死前可是授了锦囊,消除了魏延的后患。

  疑点2:管仲啊管仲?

  也跟管仲有关。管仲死于公元前644年,其向齐桓公推荐的丞相人选隰朋也是死于公元前644年,管仲的好朋友鲍叔牙也是死在这一年。而齐国是在前643年,齐桓公死于前643年。如此看来,除了这三个元老权臣,齐国已无人选可以担当重任。也就是说,齐国在桓公晚期已然衰落,已经密谋许久,否则不可能来得如此之快。齐国的人才,要不然就是被管仲等人拒之门外,要不然就是被奸臣们纳为己用。如此看来,是管仲也好,是易牙诸人也罢,都是齐国的奸臣。

  疑点3:竖刁自宫

  竖刁此人也很奇怪,在周礼依然有余韵的春秋时期,居然能冒无后为大的大忌,自我阉割,那是比东方不败等人为修习葵花宝典的勇气更为可佳。不过,竖刁应该是有史料记载以来最早的宦官乱政,算是开了五千年宦官乱政的先例。

  竖刁阉割后,进的是齐桓公的后宫,有种可能是,此人帮齐桓公管理后宫,享受的是齐桓公的权力待遇,这就可以理解竖刁等三人发动内乱,宫人就不顾桓公死活,全部逃了出去,要知道春秋时期的礼义廉耻忠孝节义是相当严格的。明显是内通消息,外令骚动,早就和宫人们达成一致了。否则,以齐桓公之智慧,宫中人等稍有异动,必是立马诛杀之。何必等到大祸铸成。


  疑点4:易牙烹子侍君

  易牙这个人也很奇怪,从他烹子侍君这个事情上,可以发现春秋时期的怪现象,国君们好像很喜欢吃人肉。后来还有晋文公吃介子推的腿子肉的事情。春秋的国君好像以此为乐,认为臣子给自己吃人肉是相当忠诚的表现。

  回头说易牙,这个人被后世厨子们当做祖师爷供奉,是厨子中的精英,当时应该算是齐桓公宫中的御厨,对于易牙,连向来讲求忠孝的老学究孔子也称赞他的厨艺:“淄渑之合者,易牙尝而知之”。因为做得一手好菜,颇受齐桓公亲赖。不过资料有载,齐桓公初欲立公子昭为君,在易牙等人的怂恿下,又同意了立公子无诡为君。

  既然齐桓公已经同意了公子无诡为君,那么易牙等人的就显得莫名其妙,如果易牙等人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齐桓公会改立公子无诡为君,按理说,其他公子已经没有办法与众望所归的公子无诡为敌。易牙等人只等公子无诡当了君王,荣华富贵不是理所当然,何必留得个遗臭万年的奸臣贼子的臭名。可能有两个因素导致如此,一个是齐桓公突然想改变主意,依然立公子昭为君。一个是公子昭已经纠合朝中老臣们,想翻盘。易牙等人明白先下手为强的道理,一不做二不休,坏人最到底,方可保自己一世无忧。如此看来,齐桓公之死,根本不是易牙等人的阴谋,而是宫廷的必然,也就是说公子昭、公子无诡、公子潘三股势力早在就蠢蠢欲动,只不过历史终究只是记录了失败者的阴谋,而胜利者则已逍遥法外。

  疑点5:卫开方

  卫开方也是很奇怪的一个人,其母国从事自终,春秋战国,浩浩七白年就没有强大过,数代国君要不被女人害了,要不就玩物丧志,像他爹卫懿公,就是个喜欢养鹤的家伙。如此家教,如此奢华生活,怎能养出个孝子贤孙。

  当然,开方本来也不是孝子。卫国打了败仗,开方被送到齐国当人质。历史说开方是主动留在齐国侍候齐桓公,至于后来怎么又得到了桓公的亲赖,实在是基情无限。如果觉得当人质很舒服,只能说明这个小子太卑贱了。如此卑贱之人,最后竟能掌握权谋,实在可笑。历史记载他爹被戎人杀死竟然没掉泪,也实在奇怪。

  如果面对这般无父无君的人,齐桓公还能重用,只能说明齐桓公的愚蠢。而如果齐桓公不重用他,他却又不能进入权力的中心,掌握核心权力,就不可能帮助他配合易牙等人发动内乱。终其所述,无君无父,户籍为卫国人,仅仅是个人质,最后成为齐国大害,奇怪。

  另外,易牙、竖刁拥立的是公子无诡,卫开方拥立的是公子潘。按理说两个派系各自拥立的人选不同,在成功囚禁齐桓公以后,掌握大权的易牙、竖刁应该立马杀了卫开方,可是卫开方带着公子潘不仅拉起了自己的队伍,还和其他几个公子开始混战。最奇怪的是,卫开方竟然活得比易牙、竖刁更舒服,后来宋国大兵压境,竖刁被杀,易牙逃窜。开方却活得好好的,后来据说还帮助公子潘杀掉了公子昭的儿子,成功翻盘。这里奇怪的事情就出现了,作为齐桓公之死的主要罪犯,易牙、竖刁受到惩罚,开方却未被公子昭诛杀,如此杀父之仇,公子昭竟能饶恕!奇怪!

  疑点6:老妇人

  易牙、竖刁、开方发动宫廷政变,把齐桓公幽禁在冷宫,门前筑起了一道高墙,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注意,这里是高墙,是断绝了与外界的一些联系。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女人,是宫女也罢,是老妇人也罢,她就这样神奇的爬进了囚禁齐桓公的冷宫。

  这个女人不知道是怎么进去的,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进去。反正她专程进去见齐桓公,然后告知了宫廷政变的事情。这个女人的身份实在很奇怪,可能有两种身份,第一种是齐桓公的妃子,谨守人妻的职责,对齐桓公忠贞无二,要陪伴齐桓公直到死。第二种是易牙等人派去的人,专程去看看齐桓公有没有死。两种猜测都有说不通的逻辑,假如高墙已筑,道路堵塞,重兵把守,这妃子怎么进去?如果是易牙派去的人,都这个时候了,还有闲心来管齐桓公的死活,易牙是没事情干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桓公之死:成于识人亡于不识人的齐桓公
齐桓公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值得后世称道。当时齐国在齐桓公的主宰之下,加上管仲的辅助,国势强盛。但齐桓公仍不满足,依然到处搜罗治国人才。齐桓公的结局可以用十二个字来形容齐桓公成于识人亡于不识人。早期雄赳赳气昂昂的齐桓公晚年凄凉,晚年的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劝谏,重用小人,结果导致几个奸佞小人专权,误导国君。齐桓公生前非常宠幸三个人,一个叫竖刁,一个叫易牙,还有一个叫开方。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网络配图竖刁自小就生活在宫里,侍奉齐桓公的宠妃长卫姬等人。因为他不是太监,所以在他长到十多岁的时候,就应该搬离王宫了。但是,竖刁已经习惯了宫廷内闱的权力争斗,贪恋宫中的富贵生活,想获得更大的权力。于是,他一狠心,竟然把自己阉割了,当了一个宦官,主管皇宫内的一切事务。易牙本来是王宫里的一个厨子,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他跟竖刁很要好。于是,竖刁就想尽办法让易牙得齐桓公的重用。有一次,长卫姬突然得了厌食症,整日茶饭不思...
· 齐桓公在位多少年齐桓公的历史功绩
齐桓公在位时间前685—前643年,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齐桓公在位时一共灭掉周边多少个小国先后灭掉30多个小国①北击山戎公元前664年,山戎进攻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亲率大军北征,击败山戎,维护了燕国的安全,阻了北方“戎狄”的南下。“老马识途”的故事,说明管仲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划地送燕的故事,说明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手段运用得极为成功。②南伐楚国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鲁、宋、陈、卫、曹、许等八国军队讨伐楚国,指责楚国不向周天子纳贡。这次声势浩大的讨伐迫使楚国承认错误,阻止了南方:“蛮夷”的北上。③拥立太子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内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郑的地位。不久,又拥立太子郑为王,即周襄王。④葵丘会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对齐桓...
· 春秋五霸齐桓公是如何成为首霸的齐桓公之死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首领,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是属于他的在位时期。他是春秋时代期间齐国历史上的第十五任君王,他是姜姓,名为小白,他的父亲是齐僖公,哥哥是齐襄公。在后来王位之争中,他和公子纠两人为争王位各出其招,最后公子小白赢得了胜利,成为了君王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当宰相,并且推行改革制度。齐桓公大肆改革以后,从此齐国的国力开始大大的增强,齐桓公也顺理成章地开始走上统治霸主的道路。他先是和邻国修建友好的邻国关系,把棠和潜这两邑归还给鲁国,想让鲁国成为齐国南边的有力保护屏障,还归还了很多以前抢夺来的地域,使这些地域原来的主人重新为齐国卖命,保护齐国,免受其他地区的侵犯。这样的行为既增多了盟友,又保护了自己的疆域不受外来侵犯,可谓一举多得。齐桓公还召集很多各方诸侯进行会盟,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由诸侯代替盟主,充当盟主的诸侯。后来宋国竟然违背当初说好的盟约,于是齐桓公就以周天子名义,率领其...
· 齐桓公称霸的时间齐桓公的真实死因
齐桓公称霸时间是什么时候当时齐桓公因为积极改革,任用管仲等人才治理国家,齐国已经算是比较强大的国家了,他觉得自己称霸的时候已经到了,在公元前681年的时候问管仲现在是否已经可以称霸了,管仲告诉他:“现在还有好几个国家实力不比齐国差,但是他们没能称霸,这是因为他们的实力虽然强大,但是威望不足,所以大王您可以借助周天子来增加自己的威望。”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基本口号。恰好当时宋国经过内乱,新君刚刚继位,还没有受到很多人的认可,所以管仲建议齐桓公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打响自己的名号,于是齐桓公就趁机面见周王,周天子眼见强大的齐国前来报到就很高兴把这个召集诸侯的任务交给了齐桓公,因此齐桓公得以成为这次会议的主持者,齐桓公召集了诸侯以后就商量辅助周王室,但是蛇不可一日无头,就需要先推举一个盟主,齐桓公因为声望较高,实力很强就被推选成为了盟主,之后签订了互帮互助的盟约。并且约定好一起攻打鲁国、卫国等没来参与大会...
· 齐桓公的死因
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齐桓公,姜姓,名小白。最初心怀雄才伟略,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并号召“尊王攘夷”,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成就霸业后的齐桓公“近小人、远贤臣”,并且恣意放纵七情六欲,结果在声色犬马中一命呜呼,只可叹一代霸主,最后竟落得死时无人为之收尸的下场。齐桓公是把齐国霸业推向顶峰的主角人物。他曾毫不隐晦地向管仲说:“寡人不幸而好田,又好色,得毋害于霸乎?”作为一国之君,爱好打猎虽然可能会因此荒于政事,但还不是太要紧的事。而好色,却是成就伟业的大忌。但既然他自己承认好色得不幸,也难得一份坦诚了。齐桓公夺得王位,将政事交付管仲后,便放心过自己的风花雪月、猎鹿逐马的逍遥生活了。他先后有九个正式夫人,其余偶尔获幸的婢妾就无以计数了,每次出征,总要随带姬嫔以供娱乐。好猎好色,也就罢了,毕竟不是所有的红颜都是祸水。其实...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