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战国四大名将名称由来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没乐毅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2
转发:0
评论:0
如今网络上“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已经相当普遍。这四个人分别是:秦国的白起、王翦和赵国的李牧、廉颇。其实,所谓“战国四大名将”,并非是学术权威的定论,而是业余爱好者们的山寨之举。奇就奇在,网上“三国十大名将”“历史十大名将”之类的争论吵的沸反盈天,而这“战国四大名将”,俨然已经成为了民间的标准。原因何在?说这个,其实就俩问题。第一,战国时代比起其他时代有啥特点;第二,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他们四个人有啥不一样的。一、战国时代,战争从君子游戏走向血腥杀戮咱们历史上所谓的“战国时代”,持续两百年,秦楚齐赵燕魏韩七雄征战不休,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罕见的一段长期战乱。旷日持久的战争,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同时也成为军事家们难得的舞台。一代代将领,站在成千上万士兵的尸体上,都去摘取名垂青史的桂冠。战国时代,也是中国战争进入全面杀戮的血腥时代。那位说了,战争还有不杀戮血腥的?是这样。中国古代的战争,曾经有一

  如今网络上“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已经相当普遍。这四个人分别是:秦国的白起、王翦和赵国的李牧、廉颇。

  其实,所谓“战国四大名将”,并非是学术权威的定论,而是业余爱好者们的山寨之举。奇就奇在,网上“三国十大名将”“历史十大名将”之类的争论吵的沸反盈天,而这“战国四大名将”,俨然已经成为了民间的标准。

  原因何在?

  说这个,其实就俩问题。第一,战国时代比起其他时代有啥特点;第二,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他们四个人有啥不一样的。

  一、战国时代,战争从君子游戏走向杀戮

  咱们历史上所谓的“战国时代”,持续两百年,秦楚齐赵燕魏韩七雄征战不休,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罕见的一段长期战乱。旷日持久的战争,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同时也成为军事家们难得的舞台。一代代将领,站在成千上万士兵的尸体上,都去摘取名垂青史的桂冠。

  战国时代,也是中国战争进入全面杀戮的时代。那位说了,战争还有不杀戮的?是这样。中国古代的战争,曾经有一个从野蛮到“文明”的转变。那就是在春秋时期。因为春秋时还是属于周朝,而周朝是最讲究“礼仪”的。那时候,天下的诸侯国都不听周天子的话,互相攻打。但是春秋的战争,很讲“规矩”。大家都使用战车,摆开阵势,相互列队冲撞。最后那一方抵挡不住就败退,胜利者很少大开杀戒。

  小贴士:

  春秋时期的战争,一般以“兵车”为主,每辆兵车上面有3名士兵,后面跟着几十个步兵。一般大国之间的战争规模,大约是兵车几百辆,也就是几万人马。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和楚国打仗,坚持要打“君子之战”,不肯乘楚国渡河的时候突袭,而一定要等楚国摆好阵势再堂堂正正决战,结果大败。这虽然沦为笑话,却也反映了那时候的一种风尚。

  那时的战争规模不大,多则几万人,少则几千人,能上十万人的便算是震惊天下的超大规模战争。战争中死的人一般不多。真可称得上是君子的游戏了。

  然而战争毕竟不能停留于游戏。

  后来,“兵圣”孙武为代表的一批军事家,对战争这个概念进行了可怕的新诠释。那些所谓“规矩”,也渐渐被人所抛弃。于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开始变得频繁、持久,而且参战兵力和死伤人数都呈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在总人口不过三千万的中国,竟然长期有四百万以上的士兵在相互砍杀,而且一次大战动辄斩首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

  春秋时期,只有很少几场战役,某一方的参战兵力达到十万。而在战国时期,几乎所有有记载的会战,每一方参战兵力都在十万以上。

  正是这海量的鲜血和尸体,让整个中华民族为之血脉喷张。对于如今饱食终日的历史战争爱好者而言,去翻阅那个时代的故纸堆,也就顺理成章了。

  同时,战国时代也是个性张扬的时代。

  当时正处在旧有的贵族分封制度向新生的中央集权政治的过渡阶段,贵族和平民思想家都得到了阐述观点的舞台,而中国人的道德与性格,也在这乱世中得以自由翱翔。所以战国时候的将军们,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染上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周朝原有的旧思想体系渐渐崩溃,而中央集权制度对思想的禁锢尚未形成,所以出现了许多个思想学派,相互争辩探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人的个性也在这一阶段得到很大的舒展。

  相比下,等到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帝国成为常态,“忠君报国”被当成固化的准则,将军们的形象也就平面得多了。

  这或许是战国时期的名将比较受人关注的第二个原因吧。

  二、为什么偏选他们四个?

  这个问题,或许很多人都会疑问。

  战国二百年的烽烟,有着出色战绩的名将比比皆是。比如齐国的孙膑,魏国的乐羊、燕国的乐毅(是乐羊的后人,不过名声比他祖先还大)、楚国的吴起等等。

  孙膑,是孙武的后人,著名的军事家。他辅佐齐国,与魏国庞涓多年较量,终于大败魏国,让齐国一度崛起为天下头号强国。

  乐羊,战国初期魏国名将,曾率军灭掉中山国。

  乐毅担任燕国的将军,率领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讨伐齐国,很短时间内夺取七十多个城市,几乎灭亡了强齐。

  吴起,战国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仅次于孙武的名将。他曾率领弱小的鲁国军队打败齐国,又曾率魏军大败秦国,使得魏国崛起成为战国早期霸主。

  从他们之中,却偏偏只选了秦赵两个国家的四个“后辈”将领——白起,廉颇,李牧和王翦,他们的活跃时期都是战国最后七八十年。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最初杜撰出“战国四大名将”这个概念的人,只对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个大将比较熟悉……当然了,这应该是一个笑话。

  第二个原因,恐怕要考虑时代的变迁。

  简单的说,白起李牧他们带的兵比前辈多,战争规模比前辈们大。

  战国时期从前到后的两百年,有一个战争越演越烈,度越来越高的过程。前期孙膑、庞涓他们指挥的,一般也就五万到十万大军。而李牧王翦白起廉颇四人,都曾带领比这个规模更大的军队作战。作为名将,曾经带领大军,参加过大规模战争,就和商界人士做过大生意,演艺界上过春晚一样,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加分因素。

  此外,白起他们四人的战绩,对历史的影响也更大。

  在战国前期,战争更多还是倾向于“争霸”。各国玩命打仗,是想取得所谓的“霸权”。而到了后期,吞并他国领土,扩大自己地盘成为战争的重要任务。尤其是秦国,通过对外战争,逐步蚕食疆土,已经向“统一战争”方向转换。

  这意味着,前期名将们的战绩,往往只能导致一个国家的兴衰;而后期名将们的战果,则可以影响整个天下的命运。比如白起,他征战三十年,杀敌一百万,就为秦国统一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所以站在今天来看,自然容易记住对历史影响更大的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四大名将都是出自秦赵两国——到战国后期,赵国成为抗秦的中坚力量,秦赵两国之间的战争胜败,基本上决定着秦国统一的进程。

  此外,既然叫“名将”,知名度必不可少。这四位名将,各自都有让人过目不忘的事迹。

  白起是杀人如麻的“战神”,王翦几乎参加了秦扫六合的全部大战,凭借骄人的战绩,他们超越同僚蒙鷔、王龁等并不奇怪。

  李牧和廉颇固然也拥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李牧曾多次击败秦军,廉颇也曾用八万人大败四十万燕军;但他们的入选,更多还带上了人情的因素——李牧因最后悲壮被害而让人扼腕;廉颇则是凭借著名的“负荆请罪”“廉颇老矣”等成语典故,以及长平之战中被赵括替换导致全军惨败而为人熟知。

  脍炙人口的《将相和》故事,让在“四大名将”中军事成就最低的廉颇,成为民间知名度最高的一位。

  这两位多少让人有点无奈的感觉。同时代的赵奢和庞瑗其实单看军事才能未必低于他们,只是没这么多悲剧可供后人凭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战国四大名将排名: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谁?
导读:大型历史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正在热播,战国中期,东周各诸侯国经过几百年的战争兼并,此时出现了七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各国混战不休,群雄并起,乱世出英雄,有几人能流传千古呢?这个时期有四位战功赫赫的名将,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半,秦之白起、王翦;赵之李牧、廉颇。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半。秦之白起、王翦;赵之李牧、廉颇。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编撰《千字文》。其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来形容战国时期这四位战功赫赫的名将。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白起】战国时秦国郿人,善用兵,事秦昭王。伊阙之战,白起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攻赵先后歼灭...
· 战国四大名将
中国历史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些年代是人才辈出,在历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如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三国时期,盛唐时期等等,在这些年代里,名家如雨,名将如云。说到战国时期,就不得不提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以司马迁著《史记*六国年表》记载为实,战国始于公元前475年,结束于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在此274年中杰出的将领数不胜数,但期间最为有名的当为被后人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在此四人当中最为世人所崇拜和推崇的当为白起。1、白起白起(?—前258),又名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d县(今陕西d县东北)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秦国本为西陲小国,孝公以商鞅变法,国家变得富饶强大,遂开始对外发展势力。秦昭王是任白起为将。公元前294年,任白起为左庶长,领兵攻韩。次年,领军攻韩,魏,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大破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俘敌...
· 吴起为何没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有了一个新任务,那便是编撰《千字文》。周兴嗣用了“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这句话来描写了战国时期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位名将,而“用军最精”则表达了周兴嗣对他们四人的军事水准的最高评价。我们不可否认,这四个人的确都是当时战功赫赫的人物,在各自的时代,各自的国家都是数一数二的统帅,用夸张一点的说法来看待,那就是只要出战就没有不胜利的。白起是秦国秦昭王时期的名将,擅长歼灭战,一生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上百场,几乎都是胜利的战争。秦昭王时期,有了白起的存在,秦国威震诸侯,诸侯国想要攻打秦国,都会先掂量掂量秦国杀神白起的分量才敢下决定。白起虽然是秦国宗室远亲,但是他的地位都是凭借自己的军功,一级一级给升上来的,没有任何人会怀疑秦国白起的实力。从一个沙场小将,杀了无数的敌人,立下了无数的战功,先是低级士兵,到小的队长,到小的将军,最后成为秦国名将,乃至战国名将。...
· 揭秘战国四大名将排名战国四大名将谁最厉害
战国后期秦国的白起王翦和赵国的廉颇李牧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大的影响力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战绩辉煌,规模庞大,举国轻重。战国四大名将都是不败之将又在同一时代,那么他们谁最强谁最弱呢?白起,几次大规模战役大获全胜,破敌百万之上,为秦国统一六国之头号功臣。无论从战争规模,杀敌人数,军事策略和影响力方面都是最强的,所以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争议不大。只是坑杀赵国降兵一事实在不光彩。论名气,廉颇不在白起之下,廉颇无论攻燕齐韩魏都不在话下,也曾大败秦军。但是长平之战与秦军对峙,率20万大军只能以守为策。虽然没有与白起正面对抗(白起也未在廉颇面前占得便宜),但显然军事能力要略逊于白起。李牧绝对是个人才,先是扫荡了后来压迫汉朝几十年直到汉武帝倾全国之力才由卫青霍去病打败的匈奴,后在赵国元气大伤缺兵少将的情况下连破战力强盛的强秦之兵。廉颇在赵国军力尚盛时也曾战胜秦兵,但是与李牧相比还是...
· 战国四大名将简介: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
战国四大名将简介: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编撰《千字文》。其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来形容战国时期这四位战功赫赫的名将。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他们分别是:白起、廉颇、王翦、李牧。白起,战国时秦国郿人。善用兵,事,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次年,由左庶长迁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获首级二十四万,俘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参见伊阙之战)。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靳(司马错次孙)联合攻下垣城。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占取郭狼城。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毁夷陵(今湖北宜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