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代“夹带”现身:解密清代考秀才是如何作弊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7
转发:0
评论:0
清代“夹带”现身:解密清代考秀才是如何作弊,现在,有人为了对付考试,想出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

现在,有人为了对付考试,想出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于是,也有人希望走“捷径”。近日,宁波镇海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清代乡试作弊时用的物品——夹带。

这件作弊物品其实就是一块宽40厘米、长60厘米的白绫。由于年代久远,边上起了毛,颜色也微微泛黄。白绫密密布满米粒般大小的小楷,皆为竖直从右向左书写,字迹工整秀丽。仔细一看,上面抄写的内容大都出自《四书五经》,有《论语》、《大学》、《中庸》里的文章。书写者还在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用红色将其画圈明示,以便考试时“一眼就能瞄到”。书写者按照篇目名称和内容在白绫上划分了区域。白绫正反两面都爬满了字,大致估计,有4.4万字左右,差不多能出一本小说了。

为什么断定这是清代的物品?镇海区收藏家协会秘书长洪余庆认为,清代早期,科举考试舞弊严重;此物的质地为白绫,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作弊“材料”,故推断此物年代在清朝。此外,夹带上面抄写的内容主要出自《四书五经》,乡试中考这种内容比较多。

由于绫面光滑,毛笔尖也是软的,所以用毛笔在绫面上书写有一定难度,要将绫面绷直后垫上硬物才能书写。可见,制作这份整齐、详尽的“夹带”定是颇费时日,书写者考试前的“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分”。

这块白绫曾被折叠成8厘米×14厘米大小的长方形,因为边上留下了明显的折痕,很像现在考场上流行的“小抄”。在考试时,就可以轻松地将它暗藏在靴筒里或者衣袖内,方便作弊时使用。洪余庆说,古代的作弊方法还不止这个,除了和考官事先打过招呼在试卷上留下记号,还有将一本书缩印很小,放在手掌心偷看的。

不过,古代科举考试对作弊查得也挺严。据说,乾隆在位时,曾对考生的穿戴做过严格的规定:不论是帽子、衫、袍、褂、袜都必须是单层的,皮衣和毡衣要去掉里子,鞋子要求是薄底的……同时,入场前还要脱衣接受检查。所以,洪余庆认为,除非碰到粗心的考官,其实要把“小抄”顺利带进考场还真不容易。

类似反映科举考试的实物很少,这份保存较为完好的“夹带”则更是珍贵。洪余庆表示,“在宁波地区还没有见过,在浙江也并不多见。”这不仅是清代科举制度中黑暗竞争的真实见证,也为学者研究清代科举制度提供了实物史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代那些“作弊入刑”案:有官员死于“高考”
我国“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就要来临了,从去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其实,历朝历代,对“高考”舞弊者,都是严惩不贷的,就拿清朝来说吧,那些被处理,甚至死于“高考”作弊案的大小官员,真的不计其数。鲁迅的爷爷周福清在光绪年间的浙江乡试舞弊案众所周知。虽然周福清因为“关节未成,赃未与人”以及“投案自首”,幸免于难,只落个“斩监候,秋后处决”的死缓之刑,但鲁迅父亲周伯宜从此被剥夺了应试权利,最后忧郁而死,家道破落。我说周福清是幸运的,古代的“死缓”与现在的“死缓”不同,现在的“死缓”一般不会执行,而古代的“死缓”秋后必须执行。周福清能让光绪在秋后改变主意,不能说不是他的造化,这起“高考”舞弊未遂案,也算创下了历史之最,光天化日之下,把银票当着副主考的面送到主考官手中,并且还是顶风作案,置朝廷三令五申的考试...
· 在清代考秀才比现在考博士还难?考秀才要过几关?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这是历史的魅力,一起来研究下“在清代考秀才比现在考博士还难?考秀才要过几关?”的话题,感受历史的心境。当我们今天很轻易地提到秀才,甚至酸秀才及腐儒之类的俏皮话儿的时候,如果真被当年的秀才们听到,估计都得捧一把清泪。当年考取个秀才真有那么容易吗?七八十岁的童生都多的是!一般人都知道的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不就是苦学吗?“一举”那都是后来的事,想当秀才先得经过十几道考试,要是没有点真学问还真考不下来。先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想去参加科举至少需要背诵下列书籍:《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反正这些合计下来共计有个47万多字。要是已经被这个数字吓住了,就还是趁春暖花开去放马砍柴吧。这些书是怎么学会的?以清代为例,先说说私...
· 清代手写本《医林外史》现身武汉
线装手写本《医林外史》在汉南区与世人见面经过几代人的保存,一部记述清代秘方和医家传奇的线装手写本——《医林外史》,昨天在汉南区与世人见面。全书450多万字,共20册,用章回体小说形式写成。昨天,记者在该书主人龚兴褆家看到,该书保存完好,全书皆由蝇头小楷写成,书中配13幅人物画像插图。据汉南区卫生局退休的龚兴褆介绍,书中,作者蒋文舟有一段自我介绍:出身湘南小商家,自幼读医书,习字学画,聪慧过人。其父遭风溺没,母子孤伶贫困,道光戊申已酉连年水灾,由湘南往至荆沙。咸丰三年至彝陵,籍笔墨牟事升明府,后停卸设馆教书,而又至荆南道署,命绘楚鄂全省山川地形图,留置就席三载,年已三十始娶,平时要藉医工字画糊生。光绪三年夏,朝命开藩武昌考选医工,他征拔第一,公授鄂中巡抚,敕授儒林郎。作者历经三十年精心写作,于清光绪己酉年(1885),用毛笔小楷抄稿,着成《医林外史》。从医一生的龚兴褆说,该书分八卷、八十回,...
· 揭秘清朝文人考秀才如何作弊
现在,有人为了对付考试,想出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于是,也有人希望走“捷径”。近日,宁波镇海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清代乡试作弊时用的物品——夹带。网络配图这件作弊物品其实就是一块宽40厘米、长60厘米的白绫。由于年代久远,边上起了毛,颜色也微微泛黄。白绫密密布满米粒般大小的小楷,皆为竖直从右向左书写,字迹工整秀丽。仔细一看,上面抄写的内容大都出自《四书五经》,有《论语》、《大学》、《中庸》里的文章。书写者还在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用红色将其画圈明示,以便考试时“一眼就能瞄到”。书写者按照篇目名称和内容在白绫上划分了区域。白绫正反两面都爬满了字,大致估计,有4.4万字左右,差不多能出一本小说了。为什么断定这是清代的物品?镇海区收藏家协会秘书长洪余庆认为,清代早期,科举考试舞弊严重;此物的质地为白绫,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作弊“材料”,故推断此物年代在清朝。此外,夹...
· 清代水利设施遗址现身北京通州
北京[注: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通州区新发现200多年前的北运河滚水坝遗址。记者日前从通州区水务普查办公室了解到,遗址位于北运河西岸、通州区县镇靛庄村东北部,是现存北运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唯一一座水利工程[注: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目前该发现已报送市级相关部门,有待进一步保护。据悉,通州区目前共搜集到64处1950年以前的水文化遗产[注: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线索。现场遗址掩藏杂草中近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