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解密:清朝末期废除科举为何加速清朝的灭亡?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5
转发:0
评论:0
解密:清朝末期废除科举为何加速清朝的灭亡?,政见发布了一篇名为《废除科举加速清朝灭亡?》的文章,介绍某篇新鲜出炉的论文。论文

政见发布了一篇名为《废除科举加速清朝灭亡?》的文章,介绍某篇新鲜出炉的论文。论文关注的虽是清末废除科举这一史学界老话题,然而使用了社会科学的论证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这篇即将发表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期刊Econometrica(《计量经济学》)上的论文,题为Eliterecruitmentandsocialmobility:TheimpactoftheabolitionofChina’scivilserviceexam.作者是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贾瑞雪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白营。

众所周知,科举制发端于隋、成熟于唐,经过1300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选拔政治人才和社会精英的核心途径。无数学子十年寒窗,只为“金榜题名”,改变自己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命运。不难想象,一旦这种维系社会流动性的选拔机制被突然取消,就很可能会对那些渴望进入精英阶层的民众造成巨大冲击,甚至进而引发社会的动荡。

这一理论听起来符合直觉,但要在学理上进行验证却并不容易。此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大致认为,废除科举固然加大了朝廷与士人、尤其是正在形成的新兴知识阶层之间的离心倾向,有人因此而抛弃皇权,转向革命。不过,要在科举废除和清朝崩溃之间找到更直接的因果关系链,恐怕还需要做更多考察。因为精英选拔机制往往和国家能力、政治制度、社会风气等许多因素密不可分,很难排除其它因素的作用而断言选拔机制是否会影响社会稳定。正因如此,选拔制度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过去的实证研究中基本属于空白。

那么,这篇新论文为这一讨论提供了什么独特的分析逻辑和研究方法呢?

作者指出,从地域上来讲,虽然科举制是在全国各地被同时废除,但由于各地原本的秀才“名额”不同,这一变化对各地的冲击存在程度的差异,即原先人均名额越多的地方,受到取消科举的冲击也越大。从时间上来讲,由于科举制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我们应当看到秀才名额影响1905年以后的次数,而非之前。

由此,作者提出推论:我们应当观察到在1905年以前,人均秀才名额的多少不影响当地起义、的次数;而在1905年以后,人均秀才名额更多的地方发生更多、更大规模的起义和。

通过对1900-1906年间清朝262个府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上述推论得到了几乎完美的验证。作者甚至发现,由于科举被废除发生在1905年的九月,如果将起义与的时间精确到具体的月份,上述关系仍然成立。

考虑到“秀才名额”与“起义”可能共同受到某些不可观测的因素的影响,作者又进一步分别利用“一个府内小河流的数量”与“废除科举前夕当地的考试成绩”来验证上述发现。

作者的基本想法是:一个府内小河流的数量越多,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可能会有更多的县(降低收税成本),而同一个府内县的数量越多,这个府总的秀才名额也可能越多。类似地,如果当地在废除科举前夕的考试成绩比较好,就有可能被分配给更多的秀才名额。而“该地小河流的数量”、“废除科举前夕的考试成绩”这两个因素,前者由自然条件决定,后者在短期内偶然性很大(考生发挥、考官喜好等等),因此这两个因素虽然会影响秀才名额,却不太可能从其它的途径影响起义的发生。所以,如果我们发现,小河流多的地方和废除科举前夕考试成绩好的地方秀才名额更多、且发生了更多的起义,我们就可以比较有信心地认为是秀才的名额影响了起义的次数。这两个推论都在数据中得到了验证。


政见这篇译介之作引发了围绕论文的争议。对论文持支持态度的代表有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候选人徐轶青,他在微博表示:“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中国实证研究的突破,把(基于历史素材的)中国问题和美国经济学界关心的理论问题联系起来了……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应用经济学家们共同的大喜事。”而怀疑意见多聚焦于实证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时间太短等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为何要废除科举
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鹜,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
· 解密清朝墓穴:清朝从风水到陪葬品的文化特征
清朝时期的墓穴,特别是皇家陵寝,主要安葬的是爱新觉罗氏皇族成员,包括皇帝、皇后、皇贵妃、亲王、阿哥、公主等。这些陵寝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如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河北易县的清西陵,都是清朝皇家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墓穴的优缺点优点:风水考究:清朝皇室在选择墓地时,非常重视风水,认为好的风水能够保佑皇室子孙后代昌盛。因此,清朝的陵寝往往选在风景秀丽、山水相依之地。规模宏大:皇家陵寝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和尊贵。这些陵寝不仅是安葬之地,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完善:由于皇家陵寝的重要性,清朝政府对其进行了严格的保护和管理,防止了盗墓和破坏行为的发生。缺点:资源消耗大:修建皇家陵寝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易被盗掘:尽管有严格的保护措施,但历史上仍有一些皇家陵寝被盗掘,造成了文物的损失和破坏。陪葬物品清朝墓穴的陪葬物品因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而异,...
· 清朝科举制度简介清朝的科举制度是怎样发展的
康熙年间,广东顺德有个百岁老人黄章,竟在曾孙的搀扶下,千里迢迢到京师会考,科考中舞弊成风,贿买、夹带、顶名、冒籍、枪替、传递等等诸种作弊手段五花八门。雍正十一年,河南学政俞鸿图担任主考官,一次就卖了47个秀才,赚得12000多两的银子,而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在光绪十九年(1893)为儿子考举人密定关节,最终败露而遭牢狱之苦。近代西方船坚炮利和现代科学的严厉冲击下,科举制终于走入了死胡同,1898年戊戌变法,发奋图强的维新派宣布废除八股考试,但不久变法失败后,科举又得以苟延残喘。1901年,为缓和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慈禧宣布实施新政停止八股。1905年9月2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两江总督周馥和湖南巡抚端方等高官,联名上奏朝廷,提出“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当天,清政府以光绪皇的名义颁下谕旨,宣布:“所有乡、会试一...
· 清朝科举制度简介清朝科举是怎样照顾穷学生的
虽然明朝科举考试分片录取使地区录取人数达到平衡,但如果具体到每一地区内的具体府县,则又完全失衡。在明朝总计89次会试、殿试中,共录取进士近25000人,在1400多个府(州、县)中,有1200多个出过进士,平均每一府(州、县)17人还多,但依《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上的统计,其中有906府(州、县)的中榜人数都在平均数以下。以北京及北直隶地区来说,房山、庆云仅各出1名进士,而宛平出56人,任丘最多,达62人。南京及南直隶地区,安庆、桃园(泗阳)分别为1人、2人,而苏(长洲)、锡(无锡)、沪(华亭)分别出189人、228人、253人。为此,清朝进行了一系列考试与录取制度的改革,针对明朝录取上出现的问题,把考生所在地区与家庭出身结合起来,统筹分配录取名额,分省区、分阶层录取,细划录取工作。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朝廷决定按省的大小、人口多少来分配录取人数,即《钦定科场条例·乡会试中额·会试...
· 清朝晚期为何会走向灭亡
清朝的政权走到道光帝时期,已经是在就走下坡路了。晚清的灭亡和道光选错接班人有很大关系。还和咸丰帝没有防范好后宫乱政有很大的关系。发生于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规模并不大,却让无数国人记忆犹新。正是这一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长达百年的耻辱和灾难。鸦片战争发生之际,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就是道光皇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对道光皇帝是颇有好感的。他在个人品行上,克勤克俭,连肉都舍不得吃,还穿带补丁的衣服。在为政举措上,整顿吏治,惩治腐败,疏通海运等等,都收到了一定效果。特别是在新疆回部张格尔叛乱上,他果断出手,维护国家统一,堪称一大亮点。然而,道光皇帝没有清太祖努尔哈赤“萨尔浒之战”的勇气,也没有清太宗皇太极“松锦之战”的谋略,更没有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胸怀。他性格疑虑犹豫、反复无常,常常朝令夕改,使得下边的文臣武将无所适从。再加上整个大环境的每况愈下,道光皇帝自然就无法力挽狂澜,听任这个王朝在雨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