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生的行为准则:收“红包”者严重会被充军
古代医生的行为准则:收“红包”者严重会被充军,网友在优酷网上传了一条题为“新东方名师李睿医生教学生收‘红包’”的视频,视频中一
网友在优酷网上传了一条题为“新东方名师李睿医生教学生收‘红包’”的视频,视频中一男子在讲台上大谈自己当医生时收“红包”赚外快方法,宣称妻子3万元年终奖只抵得上他一个月上交的个税。医生收“红包”话题再次引起关注。古代是如何管理和考核医生的?为此编辑找来一段史料,不妨一读。
古代对从医者的考核,由官府专门掌管医事的官员进行,他们的职称分为医生、府、史、徒。这里说的“医生”与后世泛指给人治病的医生不同,而是管理医学领域的高级官员。
唐代设“太医署”,清代设“太医院”。到了年终要对登记在册的从医者进行严格考核,并决定他们的俸禄待遇。考核的主要依据是从医者治疗病人的存活率。当时从医者治病的记录叫“医案”,它是医生所记的治病成绩。当时规定,凡经从医者诊治无法痊愈而死亡的,从医者必须及时写出详细死因,年底上报,掌管医事的官员进行认真仔细审核。
医工,唐代太医署的官名。按医术分为: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可见当时的医术已经相当高明了,即使是中下等级的医工,所经医治的病人也十有六七者能康复。宋代,杭州有一医院名“安济坊”,它是这样考核所辖从医者的:每年治疗1000人以上,十全八的,奖度碟一道;每年治疗500人以上,十全八的,赏钱20贯;每年治疗1000人左右,十全九的,则有特别的奖。与此同时,管理“安济坊”的僧人,如三年内治愈1000人的,赐予紫衣和祠部碟一道;凡从医者如以无病者冒充或杜撰病人而骗取钱米的,则给杖一百。如有从医者收取病人钱米或银两的,一经查实,轻者给杖一百,取消全年俸禄,并勾销从医资格,重者则充军劳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古代医生也收红包?在宋代收“红包”很危险

我国医学史上最早记载设置医师考核制度是周朝。据《周礼·天官冢宰下》记载:“岁终稽其医事,以制其食。上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说明当时已有一套对从医者考核、晋升、俸禄的等级制度,尤其着重考核的是治疗后病人的存活率。古代医生收红包那是公开的事儿“红包”是古代医生主要收入之一,给医生送“红包”也是古代患者求医的传统,即便皇家也不例外。据说收不到红包的医生那可能是庸医。当年唐高宗李治“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请来不少名师,用了不少绝招,都治不好。后来御医秦鸣鹤大胆采用“放血疗法”,一针下去,疗效立见。起初武则天是强烈反对“放血”的,见到奇效后,武则天亲自给秦鸣鹤送了大红包,即《大唐新语·谀佞》中记载的“躬负缯宝以遗之”。古代看病流行送“红包”,医生则习惯收“红包”,宫廷民间都一样。明初杭州有个医生叫陶华,《杭州府志》记载,陶华“治伤寒,一服而愈,神效莫测,名...
· 揭秘:古代医生大夫问诊“收红包”会遭何处罚?

我国医学史上最早记载设置医师考核制度是周朝。据《周礼·天官冢宰下》记载:“岁终稽其医事,以制其食。上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说明当时已有一套对从医者考核、晋升、俸禄的等级制度,尤其着重考核的是治疗后病人的存活率。古代对从医者的考核,由官府专门掌管医事的官员进行,他们的职称分为医生、府、史、徒。这里说的“医生”与后世泛指给人治病的医生不同,而是管理医学领域的高级官员。唐代设“太医署”,清代设“太医院”。其职责为“掌医之政令,聚毒药(即各种药物)以供医事”。到了年终要对登记在册的从医者进行严格考核,并决定他们的俸禄待遇。考核的主要依据是从医者治疗病人的存活率。当时从医者治病的记录叫“医案”,它是医生所记的治病成绩。当时规定,凡经从医者诊治无法痊愈而死亡的,从医者必须及时写出详细死因,年底上报,掌管医事的官员进行认真仔细审核。医工,唐代太医署的官名。按医术...
· 古代医生如何用“脱衣法”治疗女患者?

据《武进县志》记载,有一妇人得了怪病,“仰而不能俯”,家人找徐迪诊治。徐迪不是开方,而是当着众人的面动手脱去女人的衣服。最后脱得女病人只剩下内衣,此时“其妇不觉用手力护,因得俯”。网络配图女性患者就医,如何保护隐私一直是一个社会话题。我国古代,医生诊疗讲究望、闻、问、切,即“四诊”。在“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男医生为女患者看病有许多清规戒律,一起来看一看——元末名医用“脱衣法”治疗女患者《武进县志》记载名医施怪招“其妇不觉用手力护因得俯”。保护女病人的隐私是古今医生的职责,也是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但在古代,竟然也有医生故意女病人隐私来治疗女患者疾病的。清胡廷光《伤科汇纂》中,记载了这么一个病例:一位医生治疗一位腿骨脱臼的女病人,但只将牵引端固定,便匆匆离开,将女病人的腿部裸露在外。网络配图女病人因此很难堪,“羞恐异常”,她“猛然急缩左腿,不觉腿骨已入臼内”,一下把...
· 红包

新年红封包每年农历新年期间有发红包(粤语称为派利是)的习俗,红包内所放金钱的多少经常与双方交情成比例,礼仪上不能随便当着送礼者的面,将里面的钱拿出。亦有部分人会以不同理由,送红包给大厦管理员、助手,以至酒楼侍应等。在部分地区,农历新年假期结束,开始上班的第一天,许多机关、公司都会向所有员工发一个“开工红包”。而公司内已结婚的上司或干部,一般亦会向下属或者年轻的同事派红包。压岁钱在除夕由家长派给子女的红包以及新年期间由长辈发给晚辈的红包称作压岁钱,是表示把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虽然这只是例行的传统,但孩子可自由支配自己的红包钱。现代朝鲜半岛成人习惯上会直接把钱给孩子,所以红包在当地并不如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流行。贺礼红包除了春节以外,在其他喜庆场合,例如婚礼、新店开张等亦有送红包的习惯。由于贺礼红包的金额往往不菲,因此许多人在频繁收到喜帖的时候,将之戏称为“红色炸弹”“罚款单”,意味着又将掏出一...
· 中国古代高考如何严惩作弊者:轻者罚款重者充军
核心提示:“应试生儒举人监生,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者,俱问发充吏,三考满日为民;若系官吏,就发为民。”这段明史史料便记载了明代严惩作弊者的法规,轻者罚款,重者还要坐牢房、发配到边疆充军,若是官吏还要贬为庶民。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彭胜发,原题:古代高考作弊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完全称得上是古代的高考了。科举之路,一可光宗耀祖,二可顺利踏上仕途娶娇妻发大财,真可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面对如此,古人为顺利地考取功名,可谓费尽心思,夹带半个巴掌大的蝇头书进入考场、贿赂官吏、买通负责搜身的士兵、种种方法不胜枚举。为防止考生偷偷携带数据进入考场,官方专门在每个考场安排一个负责搜身的兵勇。可这样的安排依旧难免产生士兵与考生相互勾结,各取其利的现象。这个时候准考证便应运而生了。在古代,准考证称为浮票,清朝时期参加考试的考生考试前每人发一张“票据”和“座位便览”,没有这两...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