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圣旨也有假:宋代宦官伪造圣旨以致真假难辨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3
转发:0
评论:0
圣旨也有假:宋代宦官伪造圣旨以致真假难辨,    在古代,皇帝的圣旨不仅有许多是官样文章,是官场例行的公文,而且还有不少是


      在古代,皇帝的圣旨不仅有许多是官样文章,是官场例行的公文,而且还有不少是假的。这种假圣旨,既有形式上的,也有内容上的;既有别人伪造和冒充的,也有皇帝本人授意或有意为之的,表现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五花八门。

模仿笔迹,乱写批示

梁师成,字守道,开封人,起初只不过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内侍省书艺局的小宦官,后来专门负责出外传宣皇帝诏旨,才逐渐被宋徽宗所宠信,当上了武阶官最高的太尉,宣和四年(1122年)又获开府仪同三司“使相”。梁师成这个宦官因为稍知诗书,略懂文法,加之为人机灵乖巧,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好感,让他代行文书,参与朝政。发展到后来,不但“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取代了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的作用,而且他还挑选了很多擅长书法的小吏模仿宋徽宗的笔迹,伪造宋徽宗的“御书”,也就是“御笔手诏”。然后掺进别的公文一道下达。因为这些“御书”同皇帝笔迹一模一样,受文单位自然不清楚它们是假的,于是同皇帝的圣旨一样贯彻执行,梁师成祸乱朝政到了如此地步,真是触目惊心。假如宋朝不盛行所谓的“御笔手诏”,皇帝不带头用白条子封官和处理政务,梁师成也就不可能如此胡来。

模仿皇帝笔迹签发文件和写批示,其始作俑者当然不是梁师成,而是早有其人。如《南史》的《恩幸传》就记述了20多位“恩幸”(皇帝宠爱的人),这些“恩幸”官位不高,却“势倾天下”。如在南齐得到三朝皇帝宠信的纪僧真,早在齐武帝之父齐高帝萧道成为南朝刘宋政权的中领军时,就在府内任主簿(秘书)。萧道成对他十分信任,让他模仿自己的笔迹在文书通告上签名,久而久之,纪僧真的字体和萧道成的一模一样。从此凡是需要萧道成签发和批复的文书统由纪僧真代理。由于纪僧真模仿的字迹可以假乱真,所以萧道成看了也笑着说:“连我也分辨不出来了。”

假中有假,以假治假

假圣旨在形式和字迹上使人真伪莫辨,而真圣旨呢?它们的内容能保证都是真实的吗?未必。其实有许多真圣旨的内容也是真真假假,甚至假中有假。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从河北、山东发展到全国各地,造成藩镇林立相望的局面。唐宪宗李纯即位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虽然基本结束,暂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藩镇拥有财富和重兵的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变,有好些藩镇的节度使只是表面上尊奉朝廷,暗地里还是我行我素,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幽州的朱克融就是如此。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朝廷派遣宦官出使幽州,赐予节度使朱克融春衣。朱克融非但不领情,反而指责朝廷所赐春衣质地粗劣,并把送春衣的宦官给扣留起来。朝廷无奈,只好另派宦官带着新的衣物去幽州进行慰问。而朱克融视朝廷的退让为软弱可欺,竟得寸进尺,打报告给朝廷说本镇将士今年春衣不足,请朝廷补给“30万端匹,以备一岁所费,不然则三军不安”。在报告中,朱克融还提出:他打算率领兵马和工匠5000人帮助朝廷修建东都洛阳的宫阙。

唐敬宗生怕朱克融发兵叛乱,为了息事宁人,打算再派一位有威望的大臣前往幽州安抚,同时把被扣押的宦官救回来。宰相裴度不同意,说只要下一道诏书就完全能够解决问题。他说:“朱克融对朝廷极为无礼,必将自取灭亡,这就像猛兽一样,可以在森林中咆哮跳踉,却必然不敢离开自己的窝巢。所以我建议陛下不要派人去幽州安抚,也不要索还宦官,等10天以后,再考虑给朱克融下一道诏书,说:‘朕听说宦官到幽州后,行踪去留稍有差失,等他回京后朕自当有所处理。’至于朱克融提出要带兵帮助朝廷修建洛阳的宫阙,其实完全是一句假话,目的是恫吓朝廷。如果陛下想直接挫败他的奸谋,就应该在诏书中假意答应他的奏请,说:‘助修洛阳宫阙的兵马和工匠应当迅速派来,朕已命令沿途各地安排接待。’朱克融接到这道诏书后,肯定会惊慌失措,大乱方寸。”唐敬宗听后十分高兴,欣然采纳了裴度的意见。朝廷最后按裴度的意思起草的这道诏书假中有假,以假治假,既义正词严又晓之以理。朱克融因摸不清朝廷的底细,果然不轻举妄动。过不多久,幽州发生兵变,将士杀死朱克融和他的儿子。多行不义必自毙,一切皆如裴度所料。

捏造事实,欲盖弥彰

古代皇帝发布圣旨,真真假假,应付过关,虽然可笑,却能让人同情;而他们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完全捏造事实,欺骗人民,这就非常可气甚至可恶了。这种现象在古代还非常普遍。开皇二十年(600年)隋文帝发布的一道圣旨,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史万岁是隋朝大将。隋朝第一名臣、宰相高颎等人曾称赞他“雄略过人,每行兵用师之处,未尝不身先士卒。尤善抚御,将士乐为致力,虽古名将未能过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隋朝的边防巩固有过重大贡献的名将,却在开皇二十年出击建立了殊功后被冤杀。全国老百姓都为他的死感到冤枉和痛惜。

更令人发指的是,隋文帝冤杀史万岁后,为了开脱责任,为错杀功臣寻找根据和理由,以证明自己一贯正确永远正确,竟然错上加错地起草了一份诏令,向天下公布史万岁的所谓罪状。

这份冠冕堂皇的诏令,总共写了史万岁两条罪状:一是开皇十七年(597年)平定南宁州时“多受金银,违敕令住”;二是此次出击后“怀诈邀功”。然而全天下的人都清楚,南宁州的问题早已解决。这一点,连本诏令也是承认的,否则怎么会“舍过念功,恕其性命,年月未久,即复本官”?既然如此,还提此陈年旧账干什么?而此次出击后的“怀诈邀功”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真实情况是“有功未酬”!因此,这两条所谓的罪状没有一条站得住脚!如果不发布这份诏令,那么隋文帝还只是犯有错杀大臣之过。而此诏令一公布,全天下的人反而认清了他原来还是一个伪君子,更感到史万岁的死是一个大冤案,更为史万岁的死感到悲痛和惋惜!因此,起草并颁布此诏令,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错上加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伪造圣旨有多难为什么没有出现过有伪造圣旨
古装剧中皇帝嘉奖某个大臣官员,总会写好圣旨让管事的太监到大臣家中宣读,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时候圣旨是至高无上的,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利的象征和展示圣旨指的是古代中国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圣旨的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别,比如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制作圣旨的材料也十分有考究,都是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富丽堂皇,多数是祥云瑞鹤。在古装宫廷剧中,我们不难发现圣旨两端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这个图腾是由宫里的绣娘一针一线缝上去的,针脚也很有讲究,一般人模仿不了。圣旨的颜色有很多种,表现各种不同的文书命令或封赠,使用的颜色也大有不同,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想要模仿圣旨的样子造假,首先假传圣旨在当时是犯法的,冒犯天子会被株连九族。而想要伪造圣旨,也没人有胆量。据现代的研究发现,圣旨也是有防伪标记的,圣旨上有一...
· 圣旨也是有防伪功能?古代圣旨不能伪造的原因有哪些?
圣旨也是有防伪功能?古代圣旨不能伪造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的时候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皇帝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如铁令一般,从而演变出了圣旨,既然圣旨的用处那么大难道就不会有人伪造圣旨吗?对此专家说了一句话:“不是你想伪造便能伪造的”。圣旨,是皇帝下达给普通百姓亦或者是朝廷官员的命令,接旨之人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就是藐视皇权,会被判处死罪。首先,圣旨其实并不像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那样仅仅只有几十厘米长,一个人就可以将其展开。事实上古时候的圣旨都比较长,一般都在两米以上,最长的能达到五米的样子,这样的圣旨显然是无法靠一个人就能够展开宣读的。既然圣旨如此长,那么想要仿制它就更不容易了,这要求仿制的人必须清楚地了解当朝圣旨的具体长度,并且有精确的工具进行度量。第一,圣旨的制作有着严格的限制,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
· 古代皇帝圣旨可以伪造吗?五大“防伪标识”让伪造成为不可能
我们现在看电视剧或者我们学校历史的时候都知道,这圣旨也是厉害的很,若见圣旨如见圣上!古代这假传圣旨或者捏造圣旨必然是死罪,这放在如今也就是所谓的文书作假。既然以前这圣旨是如此重要,那么它有什么特殊标识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防伪标识!圣旨的慨念圣旨,是指古代中国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的材质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或敕命,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清朝的是官职越大颜色越多,多彩圣旨颁发给五品以上官员,...
· 为什么古代没有人伪造圣旨?因为工序实在太复杂
在古代的时候,皇上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皇帝说的话就是金口玉言,没有敢反驳的,一般他传达命令的时候,一般都是要下圣旨。但是皇帝的圣旨也是需要人去宣读的,在加上那个时期的交通和信息等非常的不方便,那么被人想要弄个假圣旨应该是非常简单的吧?其实不然,我们都可以想的到,那么皇帝自然也会想到,而且肯定会有相应的手段去防止的。那么古代为何没人制造嫁的圣旨?看到上面的第一个字以后,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不敢做假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就是皇帝所做的标记,皇帝的威严肯定是不会轻易的让人糊弄的,也不会允许别人假传圣旨,以来触犯自己的尊严,所以皇帝就会在圣旨上面做上特殊的标记。从朱元璋开始的时候,在圣旨的开头都会有八个大字: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么皇帝做的特殊标记就是在圣旨之上的第一个字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一般他会让人在这个字上面绣上特殊祥云的暗记,这种技术一般不会有人会的,就是有人想要制造假的圣旨,那么在...
· 揭秘皇帝的圣旨为何不能伪造单单是一个奉字就很难伪造了
还不知道:皇帝的圣旨为何不能伪造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以前有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定的。有些东西普通的老百姓是不能够用的的,除了皇家里面的人可以用。皇上他们就像是上天派来的,让他们管理国家给了他们很多的权利,所以在朝廷里面文武百官的眼里面,皇上随口说的一句话,可能都是金口玉言,在古代的时候有很多人就因为他的一句话可能就命运就不一样了,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很多,他们随口一说的一句话,可能就代表着事实,那个时候只要是皇上,它要传达的意思都会被记录在案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圣旨。我们看过很多关于古代的电视剧,里面写着如果有人想要夺取皇上的位置,那么他们肯定就要先找一个假的圣旨,然后用这些圣旨去调动那些手下人,证明自己是名正言顺的。其实关于皇上他们写的圣旨并不是这样,简简单单就能够伪造的。皇上用的东西一般都是特别好的,所以更不用说皇上写圣旨的布了,我们看到的圣旨一般都是黄色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