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史学者谈明朝奢靡风气:柳麻子说书1场5万白银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2
转发:0
评论:0
明史学者谈明朝奢靡风气:柳麻子说书1场5万白银,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方志远认为,像《金瓶梅》、《三言二拍》这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方志远认为,像《梅》、《三言二拍》这样的故事,都真实反映了明朝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一个极其有意思的时代”。而且还首次透露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品质。方志远教授称,“明朝正七品知县月收入是1.9两白银,一担米。一个商人,比如,有一次,他们请柳麻子说书,一场是5两银子。西门庆请一顿酒,光是打造酒器就是2000两白银,这还是只是餐具,准备吃完了,就把这套餐具送给那个官员,但是这个官员非常廉洁,最后没要。”

  在当时,有很多人都很羡慕商人的生活(像西门庆那样的生活),“中国商人要赚钱,要经商,就需要买通官员,他也希望捐一个官,有个几品顶戴,明朝叫冠带,要把自己的儿子弄上去,考科举。商人也要附会风雅,做文化、做讲学。”

  在谈到明代晚期时,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方志远揭秘,“当时往往一种奢靡社会风气的形成是底层出来的,是文化人、商人、戏剧家玩出来的,然后再传到宫廷里,皇帝才对这个感兴趣,变成了皇帝的爱好,后来变成了社会示范,大大扩充了奢侈,慢慢变成上下互动。 ”

  “而明朝后来的没落,也不完全是万历皇帝一个人的责任”,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方志远为万历帝“抱屈”,“28年不上朝,不是说不管事,他也管事,但是他关心是他的私事,是他和郑贵妃共同的儿子如何能够得到太子的位子,如果得不到怎么补偿。当时的万历没有能力作引导者和指导者,只能放任自流。所有人都谋取自己的利益,都希望自己活得更好,从万历皇帝开始,一边是税收收不上来,军饷缺乏,另一方面,军官还在克扣军饷,所以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另一方面国防力量急剧下降,1449年‘土木之变’标志着明朝的军事力量在对抗外部强有力打击的时候已经缺乏抗拒能力了。后来社会各方面出现问题,张献忠、李自成起义,女真在辽东建立政权,明朝完全无法应付。万历皇帝和他的臣子们,以及这个时代欠下的债务就由崇祯皇帝来偿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学者谈明朝奢靡风气柳麻子说书1场5万白银
记者李岩明朝万历时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又发生了哪些好玩的故事,今天上午十点半,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方志远做客强国,以“万历兴亡录——透过历史触摸中华民族的灵魂”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方志远认为,像《梅》、《三言二拍》这样的故事,都真实反映了明朝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一个极其有意思的时代”。而且还首次透露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品质。方志远教授称,“明朝正七品知县月收入是1.9两白银,一担米。一个商人,比如,有一次,他们请柳麻子说书,一场是5两银子。西门庆请一顿酒,光是打造酒器就是2000两白银,这还是只是餐具,准备吃完了,就把这套餐具送给那个官员,但是这个官员非常廉洁,最后没要。”在当时,有很多人都很羡慕商人的生活像西门庆那样的生活,“中国商人要赚钱,要经商,就需要买通官员,他也希望捐一个官,有个几品顶戴,明朝...
· 杨绾当上宰相后,官场奢靡风气为之一变
杨绾(?-777年8月27日),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名相,醴泉令杨侃之子。杨绾出身华阴杨氏,早年以聪慧闻名,中举后授太子正字。天宝十三年(754年),参与玄宗亲自主持的考试,因成绩优异升任右拾遗。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杨绾前往唐肃宗所在的灵武,随后历任起居舍人、职方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代宗李豫铲除元载之后,拜杨绾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任宰相。众人闻知其拜相后,都相互祝贺。杨绾为相不久,便因中风离职休养,代宗多次遣使探望,旋即病逝。追赠司徒,谥号文简。《全唐文》收录其文。历史上的杨绾,道德文章一流。史书记载,他好学不倦,博通经史,“尤工文辞,藻思清赡”。常独处一室,左右经书,“凝尘满席,澹如也”。而且不事张扬,“每属文,耻于自白,非知已不可得见。”杨绾律已甚严、洁身自好,史载“绾俭薄自爱,未尝留意家产,口不问生计。累任清要,无宅一区,所得俸禄,随月分给亲故。”有人访求...
· 甘肃省-白银-会宁县柳渊
【柳渊】(生卒不详)字时庵,白银市会宁县城东关人,柳迈祖第7子。清道咸年间知府。道光23年(1843年)癸卯中举人,次年中甲辰科第3甲第24名进士。官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后迁员外郎,升任郎中,后调任江西袁州知府、筠州太守、瑞州知府(即今江西省宜春、九江市一带)。柳渊任中勤理狱讼,衙无积案,居官清廉,颇有父风。工书法,尤以正楷、行草见长。来源:白银市图书馆
· 明朝学者法若真
简要介绍:法若真(1613-1691)字汉儒,号黄山、黄石,祖籍济南,先祖于明朝景泰年间任职胶州,法氏后人遂定居胶州城里,以为故里。法若真父亲法寰学识渊博,尤爱好研究经史,对《四书》、《春秋》颇有见解,著作很多,声名一时,他辞官职返乡,在城南怡云岭设学馆,以授徒讲学为业,在胶州造就了大批有用之才。中文名法若真别名字汉儒,号黄山出生日期1613逝世日期1691法若真人物简介法若真(1613-1691),山东胶州人。善书画。书画魏晋,笔势飞动。雅画山水,偶然涉笔,便潇洒拔俗,自成一格。受家庭影响,法若真自小好学,受过良好的学问世家的早期教育,曾隐居大珠山下千年古刹石门寺苦读,现在寺内有法若真读书雕像。顺治三年(1646年),他与伯兄若贞同中进士,授翰体院编修。后来,法若真先后在福建、浙江、安徽任职,他体恤下情,兴利除弊,为政清廉,深得人心。一次安徽灵璧等五县歉收,民不聊生,他上疏请求减免五县租...
· 明朝学者谯谟
谯谟:明朝学者,知识非常广博,喜欢做诗,常和文人逸士来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