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朝鲜王朝500多年历史为何一直没有宦官乱政?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40
转发:0
评论:0
朝鲜王朝500多年历史为何一直没有宦官乱政?,从1392年朝鲜王朝建立到1910年灭亡,朝鲜王朝一共建立了518年。有一个

  从1392年朝鲜王朝建立到1910年灭亡,朝鲜王朝一共建立了518年。有一个情况非常特殊,虽然朝鲜王朝存在了500多年,但是朝鲜一直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甚至连比较有影响的宦官都没有出现,这对于一个几百年的王朝来说太不正常了。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原因呢?

  一、朝鲜一直拿中国做例子

  朝鲜这个国家最先也是中国的领土,直到西晋灭亡,五胡乱华开始以后才开始独立。不过请注意这个时候的高句丽和高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也就韩国这个不要脸的国家乱认祖宗。日本从隋唐时期开始向中国全面学习,其实朝鲜也是一样。那是的朝鲜的国名还是新罗,在日本派出遣唐使的同时,新罗也想中国派出了大量的留学生和遣唐使。日本是没有学习中国的科举和宦官制度,而新罗则是从里到外学了个遍,科举、宦官一样也不少。在宋朝时期,高丽(新罗已经不存在了)多次派出使臣向宋朝进贡,其中就有宦官随行。

  到了元朝时期,高丽成为了元朝的附庸。元朝一共出现了两个大宦官,其中的一个是朴不花。这个大宦官就是高丽人,自己在高丽没有混出什么名堂,反而在元朝成为了说一说二的人物。事情发展到了最后,就连皇后和丞相脱脱也要对他礼让三分。这个大宦官在元大都胡乱折腾,间接帮了南方朱元璋的大忙。那时朱元璋刚刚起家,实力还不是很强。朱元璋杀不了的元朝名臣,这个太监帮着杀了;朱元璋发愁的元军主力,被这个太监折腾解体了。当时的高丽一直以中国为师,看到了元朝宦官乱政这么严重,自然对国内的宦官严加管教,所以从新罗到高丽再到朝鲜,1000多年的时间里,这个国家一直没有出现宦官干政的情况。

  二、朝鲜的文官政治让中国汗颜

  虽然科举制度发源自中国,但是文官政治的顶峰却出现在朝鲜。唐宋元明清无论哪个朝代,君权的权威都是不可撼动,皇帝始终保持着最高话语权,当然像清朝那样的主子和奴才的关系属于奇葩,不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在朝鲜就不一样了,综合能力较强的国王可能权力大一些,至于软弱的国王,那他就惨了。他会被文官政治挤压的如同傀儡一半,文官们除了不敢废除国王,把其他国王应该干的事情全替他干了。

  同时朝鲜的朋党政治真是堪称疯狂,这一点中国中国自叹不如。虽然明朝也出现了东林党、楚党、浙党等混乱的局面,但是和朝鲜一比差远了。从朝鲜王朝的中前期开始,朝鲜的政局就一直被文官们所控制。随着政治的发展,文官们分为了东人党和西人党。其中东人党分为了南人派和北人派,北人派又分为大北派和小北派。小北派分为清小北和浊小北,大北派分为了骨北中北、肉北。同系的南人派分为了清南和浊南,而老对手西人党也分为老论派和少论派。朝鲜国中的文官势力如此强大,这完全挤压了宦官们的生存空间。

  三、朝鲜的外戚势力强大,致使宦官在宫内也很难发展

  中国东汉时期的政局是宦官和外戚相互角力,双方你方唱罢我登台。在朝鲜也差不多,不过这次换成了文官和外戚。朝鲜的外戚势力很大,他们属于各个不同的地方豪强。这些势力足以影响朝鲜的政局走向。与朝鲜的文官集团类似,朝鲜的外戚集团也是种类繁多。开京姚氏、清州韩氏、坡平尹氏、青松沈氏、安东金氏、丰壤赵氏、骊兴闵氏等外戚势力先后控制朝鲜政局,和文官集团长期死磕。如果他们感觉朝鲜国王的下一任继承人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就会全力影响国王更换继承人,而文官们则会全力保住继承人。

  外戚和文官们不同,这些外戚大多可以进宫看望王后和王世子,这种情况久而久之,机会形成外戚对王宫的控制。本来王宫是宦官们的地盘,但是遇到势力强大的外戚,宦官们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干活。问题上朝鲜国王为了保持双方势力的平衡,根本不会对外戚斩尽杀绝。这就造成了各族的外戚轮番上台,而宦官们熬死了一个又一个国王,但始终没有抬头的机会。正式因为这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朝鲜王朝的宦官一直是三流角色,完全上不了台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宋为什么没有宦官乱政?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为啥北宋没有宦官乱政?因为他们都忙着上战场杀敌去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咱们的印象中太监一般都是躲在皇帝背后阴谋算计的小人物,明末魏忠贤,清末李莲英都是赘阉遗丑,太监作为阴柔的团体更是和军队这个阳刚的代名词格格不入,唐朝时期倒也试过,但引入的监军制度就把唐帝国坑得不轻,尤其是在安史之乱的战斗中,这些太监们丝毫不懂军事,瞎指挥乱下令,让多少将士白白送了性命!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与唐朝相比北宋的太监们军事科技树就点的满满当当,他们不爱宫斗爱战斗,他们或戎马一生衣不卸甲,或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个个都在北宋的军事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功绩,咱们还能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给他们分个类。一、关羽吕布类——能打死太监里也能出关羽、吕布这类的万人敌?这不是在开玩笑吧?真不是开玩笑,您千万别小看了这些太监,虽然他们和咱们正常男性比少了点东西,但是要猛起来照样阳刚无比!下面给您介...
· 清朝成立近300年,为何既无亲王造反,也无宦官乱政?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会出现大臣们谋权的现象,或者是一些宦官权倾朝野,高高在上的皇帝几乎成为了摆设,任人摆布,但是在中国的清朝时期却是个例外,竟然没有一个亲王敢于去争夺那个位子,更没有一个太监敢在朝堂之上放肆,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历史上的亲王和郡王的设定。自从晋朝以来,亲王郡王都是分设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字的王号被成为亲王,如果是两个字号的王便成为郡王。亲王其实早在汉朝时起就已经出现了,亲王几乎都是有皇室血统的,不过郡王随着发展慢慢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大臣。直到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叫作王,他所占领的封地叫“国”,爵号直接冠以亲王字样为名,所以他们手上几乎都握有重兵,毕竟是称王了,所以他们还有自己的金印,到了清朝时期,亲王的名字发生了变化,成为了和硕亲王。历朝历代,朝廷瓦解的原因几乎都是关于内部的问题,很多亲王举兵造反的例子层出不穷,而且还时常会出现一些宦官专政的局面,也是...
· 都说宦官乱政,这个宦官官至国公却一生忠心耿耿
他幼年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更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他就是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景龙年间,李隆基在藩国,高力士倾心侍奉,获得李隆基恩宠相待。到唐隆年间因平定韦后之乱有功,晋封为太子太保,李隆基便表奏力士进入太子内坊局,每日侍奉左右,被提拔为朝散大夫、内给事。李隆基即位后,高力士参与诛杀萧至忠、岑羲等人有功,破格授官银青光禄大夫,任内侍省同正员。开元初年,兼任右监门卫将军,执掌内侍省事务。高力士每有四方进呈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然后进奉御前,小事便自行裁决。李隆基常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因而常止息于宫中,很少出外宅。唐肃宗李亨继位后,玄宗李隆基当了太上皇,居住在兴庆宫。一天,久雨初晴,李隆基到了勤政楼。楼下...
· 揭秘:为何清朝一直没有出现宦官乱国的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等等。他们从只能干些粗活的杂役,一步步太高,到了最后,内阁大学士们也要对他们礼让三分。他们的肆无忌惮加快了明朝的崩溃。作为前车之鉴,清朝又是如何防止宦官专权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一、清朝初期对宦官的限制苛刻清朝在入关以前,宫中没有太监的存在,如果你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看到了公公们的身影,那只能说你被电视剧骗了。清朝入关以后,决定防照明朝的旧例在宫中使用太监,鉴于历朝历代的惨痛教训,清朝在使用宦官的初期,对他们警惕性很高。人数上也做了很大的限制,明朝时,宫中宦官最少的时候也在两万以上,而顺治皇帝只使用了1000名宦官。并且对他们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平时宦官...
· 汪直擅政简介:明朝宦官从此打开了乱政的先河
宦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最初宦官只是作为一个服侍皇上和后宫妃嫔的角色,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宫围中,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皇上的想法,能够把握皇上的心思,所以到最后他们成了皇上和后宫妃嫔们最为倚重和信任的人,这个群体通过发展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政权和组织。东厂和西厂就是我历史上最出名的两大宦官组织,其中有汪直统领的西厂规模之广,势力范围之广今人咋舌。西厂是明朝的太监特务组织,西厂建立最初的目的是明宪宗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刺杀现象,所以他派遣他的心腹太监汪直建立西厂。西厂建立初期他的厂址在灵济宫,西厂内所有的军官都是从锦衣卫中选拔的,又因为西厂很受明宪宗的器重。所以当时西厂初立时规模比在它之前建立的东厂更大。随着西厂的逐渐发展它已经失去了当初明宪宗想要刺探朝内外消息的主要目的,而成为了汪直升官发财的工具。西厂建立仅仅五个月就彻底搅乱了明朝的政治,很快汪直也深受忠良之臣的斥责,很快西厂就被上书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