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解密张居正变法:一条鞭法下百姓是如何服劳役?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2
转发:0
评论:0
解密张居正变法:一条鞭法下百姓是如何服劳役?,《金瓶梅》第九十二回,西门庆死后,陈经济缺了约束,娶窑姐回家,度用不够,就敲

  《梅》第九十二回,西门庆死后,陈经济缺了约束,娶窑姐回家,度用不够,就敲诈已改嫁李衙内的孟玉楼。孟玉楼也不是善茬,将计就计,约定半夜在府衙后墙交付“库内拿的二百两赃罚银子”。谁料埋伏了一批差役,现场人赃俱获,陈经济偷鸡不着,反被收监。此事发生在严州府,府衙有个徐知府。徐知府对陈经济如何判罚姑且不论,专说府衙里围绕老徐打转的一大帮子公人,计有李通判之类官员、库人(国库管理员)、皂隶(衙门差役)、狱卒、快手(专管缉捕的差役)等等官差、兵差。这些属官和衙吏,是要发人头工资的。

  在张居正一条鞭法实施前,明朝政府使用的官差、兵差等,按照政策要求由民户子弟服役,不准花钱代役。这其中包括公堂上听从使唤的直厅皂隶,负责官员饮食起居的跟随或服侍皂隶,还有狱卒、门子、斗级(粮仓管理员),运送税粮的解户,征收商税的巡栏,给机关和学校做饭的斋夫、膳夫,的弓兵、民壮(类似今日武警和民兵),服务于驿站的马夫、水夫、铺兵等。嘉靖年间,一条鞭法推行,有钱人开始有福了,可以将差役折成银两缴给政府,于是有钱人免役了。

  政府收取的差役费数额多大?举几个例子。保安州属于北直隶,人口少,很差钱,万历十二年官差、兵差费银907.315两。据《保安州乡土志》,万历六年保安州有772户6445人,万历十三年有996户4628人,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姑且估测万历十二年人口在5000人左右,则官差、兵差人均费银0 。2两左右。再看崇祯年间,广平府永年县的均徭役费8582两,民壮役费5054两,驿传役费16986两,合计30622两。《明史》记载,崇祯之前的万历六年,广平府有31420户264898人,考虑到崇祯当政时期大旱不断、瘟疫暴发、内忧外患,以至十室九空,姑且测算为13万人左右。广平府下辖9县,因永年县为府治所在地,相对其他各县人口更密集,估计为2万人,则人均官差、兵差费银1.5两。万历时期广平府成安县的均徭役费是8247两,民壮役费1289两,驿传役费2733两,合计12269两,人均官差、兵差费银亦达1两(资料来自崇祯《永年县志》、万历《成安邑乘》等)。

  对比一下万历十二年保安州部分差役每年领取的工食银,库役才14.4两,禁卒才7.1两。有人估算明朝1两银子折合今天200-600元人民币,即使以最低200元计算,那么无论是万历还是崇祯年间,百姓负担的差役费实在不低。而且,相当多数贫民,根本无法以银代役,只能直接上岗,免费为政府服务。如果加上该部分成本,则明朝百姓负担的差役费用沉重得让人心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一条鞭法
前夕措施明宣宗时期,大臣周忱在江南实行平半法,即地税、力役平均征收,以银为税,是一条鞭法的始祖。明世宗时期,大臣傅汉臣奏请将税制合一,单一征收,世宗反对。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蔡克廉倡议,并在隆庆二年由刘光济在江西实行一条鞭法。明神宗万历六年,首辅张居正丈量全国土地,并倡议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明神宗万历九年,全国正式推行一条鞭法。措施“赋税合一,按亩征银”把田赋、力役和其他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征收。原来按丁户征役的办法一并改为摊入田亩。在实施一条鞭法之前,钱粮征收由粮长和里甲长负责。一条鞭法实施后一概由官府征银雇役,以丁银取代力役。除苏、松、杭、嘉、湖地区征收本色漕粮供皇室食用外,其他地区田赋一概改收折色银。简化征收手续,取消里甲征收,直接由官府折办收解。成效增加国库收入推动生产力化简后遗症无田者免差力役参考书目《明史·食货志》《明神宗实录》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研究书目黄仁宇著...
· 张居正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主要内容有:(1)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负相对均平。针对当时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税减的情况,只有从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赋役均平。仅据部分清丈的结果,就增加了土地2.8亿亩,使不少地主隐瞒的土地缴了税。(2)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实行一条鞭法以前是赋役分开。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实行一条鞭法以后,全部简并为一体。将役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以名目。因此,丛弊为之一清,使税赋趋向稳定,农民得以稍安。(3)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我国封建田赋,唐以前基本上都是征实。唐代两税...
· 推行“一条鞭法”
赋役制度直接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国计民生,更关乎王朝的长治久安,因此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或革除积弊,推陈出新;或减租少税,轻徭薄役,以顺乎民心,维护统治。明朝也在赋役制度上做了积极努力,使封建赋役制度有了新的发展。明朝建立之初,沿用前代的两税法,两税法之外又有里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明朝中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一些大地主甚至勾结官府,强占农民土地,隐瞒不报,使国家赋税收入蒙受重大损失。种苛捐杂税也令百姓叫苦不迭,农民不堪重负,弃田而逃。国家的纳税基础受到动摇,社会秩序也有所扰乱。此外,皇室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加上边事频仍,军费支出庞大,国家财政已是入不敷出。明初的赋役制度已经不合时宜,出台新的赋役政策以挽救危机迫在眉睫。这一时期,一方面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进入手工业,从而大大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又促进了白银货币的交易和流通,
· 张居正实行的“一条鞭法”有何利弊?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之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初名条编,又名类编法、明编法、总编法等。后“编”又作“鞭”,间或用“边”。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代表了16世纪明代管理者试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各种努力:徭役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含义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而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应当说,“一条鞭法”并非是张居正执政期间首创。它是从嘉靖九年(1530)开始,在赋役繁重的南直隶(约今江苏、安徽)和浙江省,其次为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试行,但这时也只限于某些府、州、县,并未普遍实行。由于赋役改革触及官绅地主的经济利益,阻力较大,在开始时期进展较慢,由嘉靖四十年至穆宗隆庆(1567~1572)的十多...
· 商鞅变法对普通百姓是好是坏?百姓是如何评价商鞅的?
商鞅变法对普通百姓是好是坏?百姓是如何评价商鞅的?商鞅变法是由商鞅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原本商鞅想在魏国实施,但魏惠王并没有采纳,此后商鞅便来到了秦国继续推行自己的变法。也正是在秦国商鞅遇见了自己的知音秦孝公,在秦孝公的帮助下商鞅顺利将自己的改革措施推向整个秦国。此后秦国国力逐渐强盛,不过从宏观来看商鞅变法的确是秦国崛起的基础,不过对于秦国百姓来说,变法的实施似乎并没有让他们的日子更好过。司马迁读了《商君书》中的开塞、耕战两篇,恨得牙根痒痒,就在《史记商君列传》里说商鞅死有余辜。事实上《商君书》总共有二十六篇,也不需要看全了,就是仅仅看看其中跟老百姓有关的说民、弱民两篇,能读懂的人都恨不得咬上他几口——商鞅在这个世界上只忠诚于两个人:一个是秦孝公,另一个就是他自己。或许他对秦孝公也没什么忠诚可言,他与秦孝公之间就是一场交易,商鞅用牺牲秦国全部官员百姓的利益,换来了秦孝公的信任和赏赐。作为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