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古代打仗:阵法可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9
转发:0
评论:0
揭秘古代打仗:阵法可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首先说明一些最基本的东西,阵型是战争中绝对必要的东西,战争不是单挑也不是打群架,

首先说明一些最基本的东西,阵型是战争中绝对必要的东西,战争不是单挑也不是打群架,而是有组织的两只军队之间的对抗,想要让自己手下的几千上万人能够有 序的和对方的几千上万人厮杀,并发挥不同兵种各自的最大效率,适应地形,便于随机应变,就必须有阵型。其实就算是几个人之间打群架,有阵型和组织的一方也 更容易获胜,因为相互支援、配合都比散兵游勇的一方强得多,能发挥组织和集体的效应。另外,对于中国古代的阵型了解可能受了太多评书、小说的影响,这种东西听听就可以了,不要信以为真,其真实度和武侠小说对于传统武术描写的真实度差不多。

总的来说,军队之所以需要列阵,其主要目的是:1.便于指挥、维持士气和纪律,散开各自为战的士兵是难以控制的;2.发挥各种不同兵种的优势并相互支援弥补劣势;3.适应地形并能随时变化应对战场突发情况。我们首先来假想一下,统帅一只一百五十人的小队,士兵都拿着盾牌、长矛,带头盔和盔甲,经过了良好的训练有组织和纪律。对手也是一百五十人,都是比其他的的士兵更加孔武有力的野蛮人,手持巨大的板斧和大剑,体力和单兵战斗力都比题主的士兵强得多。战斗的地点是平原没有复杂的地形因素,这种情况下怎么才能发 挥军队的战斗力尽可能获胜?

很容易想到,将小队士兵列成方阵,使之正面向敌,用盾牌防护自己和后面的士兵,长矛戳刺,这样第一排的士兵作为盾,其后三到四排(取决于矛的长度)都可以发挥攻击,紧密的方阵让敌方不容易穿透,小队只有一个方向面对敌人,就可以最大限度削弱对方单兵战斗力强大的优势。

想到了这个,那么恭喜你,你已经了解了古希腊人重装步兵的战斗方式了。古希腊时期,重装步兵就是这么列阵的,紧密的方阵有利于组织纪律和指挥,能增 加军队的防御能力,想想几千人的重步兵方阵拿着密密的长矛对着你冲过来的情况,正面攻击能力也是很可观的。但如果不列阵,部队散开,一个拿长矛的士兵 很容易被拿斧头大剑的士兵干掉,因为长矛在短距离不够灵活。那么当有了一只这样的部队,接下来问题就来了,如果敌我都是这样的步兵,打起来显然是一线平推的方式,那么除了训练更好、更勇敢、人更多、士气更高、 装备更好等因素之外,怎么才能在战场上调动已有的部队战胜对方呢?

底比斯城邦在对战古希腊陆地最强的斯巴达人时想到了变换阵型的方法,于留克特拉战役中成 功的干掉了勇武著称的斯巴达人。当时的阵型是这样的:斯巴达人将重步兵一线平均排开(这也是当时希腊 城邦通用的布阵),而底比斯人(底比斯此战重步兵数量大概只有对方的一半多一点)则将更多的部队部署在左翼,右翼人数相对较少,就形成了一个斜线,因此被 叫做斜线战术。双方也有骑兵和轻步兵部署在重装步兵方阵的两翼,不过这一战主要是靠重步兵决胜的。

双方重步兵接触后,人数上有压倒性优势的底比斯 左翼(质量上也安排了底比斯最强的圣团步兵在左翼)迅速击溃了斯巴达左翼,然后回转过来消灭了斯巴达的整个阵线。斜线战术的突破在于改变了传统兵力一线分 配、平均铺开的战术,将重点兵力放在了关键点上,造成对方兵力相对弱势,突破其弱点,从而从一点造成对方整个战线的崩溃。天才的思想总是想通的,十八世纪 时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重新发明了斜线战术,并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阵法,古代行兵打仗的利器!
古代行军阵法简易图解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很少看见对阵法的描写。对中国人而言,评书中描写的阵法都带有玄幻色彩,比如杨家将中的天门阵,是一个妖道布下的魔幻阵法,军队进入阵中就会遭遇飞沙走石等超自然现象,需要找到降龙木一类的法宝方能克敌制胜。其实,阵法是古代战争不可或缺的作战形式,所谓的行军布阵,行军就是指军队行进到战区的状态,而布阵就是到了战区之后展开的作战状态。影片《赤壁》用了很大篇幅描述古代阵法作战,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并不是街头混混斗殴,大家拿着刀枪冲上去一阵砍杀,人多势众下手狠毒的就能胜利。在战争中,战斗双方必须要组成战阵,才能发挥各种兵器的优势,说白了就是一大群人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自己武器的特长杀死敌人,而好的阵法往往能以寡敌众。这篇文章将为您揭开《赤壁》中阵法的作用。古人布阵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布阵主要得考虑以下几种要素:指挥官的位置;阵中兵器的排列分布;各...
· 古代中国打仗为什么都注重阵法,阵法究竟有什么用?
军阵,一个在古代战争中无处不在的词汇;破阵,一段在古典著作和武侠小说中被极力渲染的情节。中国军事科学院的专家刘庆在分析了“阵法文化”后认为,这些军阵已被传奇化、神化,历史上的真实军阵并不神秘。对于阵法是否将在各国核弹、枪械、军用飞机等竞赛式发展的背景下将彻底退隐到历史深处,刘庆研究员也给予了明确回答。“阵法其实很简单,说白了就是战斗队形。”刘庆直截了当地说。刘庆是中国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的专家,对中国古代军阵颇有研究,这次接受我的采访,主要是探讨军阵的神秘性。中国古代军阵每一次出现在历史中,几乎都带有神秘莫测的气息。在扑朔迷离的刀光剑影中,战场上的千军万马或一兵半卒,可随金鼓号角的指挥或一柄羽扇的示意,协同动作,从而产生无穷的威力和超人的能量。依靠阵法,弱可以胜强,小可以胜大,就连毫无生命的沙石树木也可用来杀伤敌军。如《水浒传》第八十八回中,辽军摆下的“太乙混天象阵”,让一贯能征...
· 苏轼识人——细节决定成败
苏轼的贤内助王弗极会“幕后识人”,苏东坡和客人谈话之时,王弗立于幕后,往往听得数言,就能断定客人是否值得交往,是哪类人,而且准确率相当高,可谓是闻言识人的典范。比起夫人来,为人旷达的苏轼待人接物显然粗疏得多,但是他也擅长识人。今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譬如苏轼,他就很会从细节看一个人的品质。这里姑举几例。谢景温原来和苏轼关系不错,有一次两人在郊外行走,一只受伤的小鸟从树上掉下来,谢景温抬腿就把这只小鸟踢到一旁。他这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让苏轼心凉半截:这一定是个轻贱生命、损人利己之徒,不可深交。谢景温的妹妹是王安石的弟媳,所以深得王安石的重用,王安石提拔他任侍御史知杂事一职,他见王安石与苏轼不和,为讨好王安石,便加害苏轼,诬陷苏轼运售私盐,企图将苏轼治罪。还有一位叫章惇的,早年和苏轼过从甚密,无话不谈。宋人笔记《高斋漫录》中记载了两人相交的一则轶事,很能说明苏轼由细节看...
· 揭秘:古代战争中阵法的真实面貌是怎样的
野树当年看《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等描述古代战争的小说时候,总觉得古人用的阵法好神奇。善于排兵布阵的人,往往可以以少胜多,甚至更过分的像诸葛亮这样“多智近妖”的家伙,竟然可以用石头和树木布阵,灭掉周瑜的千军万马。总而言之,古代战争的阵法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如此神奇?一直是令我心驰神往的话题。今天在读春秋的时候,发现一段比较翔实的战争阵法描述,终于让我对古代战争的阵法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分享给大家,以为共飨。没错,这次战争我们还是讲“繻[xū]葛之战”。前文我们分析了繻葛之战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详见之前的文章《春秋时期的世界大战》、《一箭终结一个王朝的猛将》、《战争全明星》),今天我们探索一下此次战争的军事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讲,繻葛之战是一次标标准准的冷兵器阵战教科书式演练,比较全面地向今人揭示了冷兵器时代战争中,阵法的原理、阵法的作用、阵法的实践。▲鱼丽之阵想象图阵法就...
· 普奥战争:战争的成败是经济和军事水平决定?
普奥战争指的是在1866年的时候中欧地区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这场战争是普鲁士和奥地利因为都要夺取德意志领导权的一次重大战役,战争的结果以奥地利失败作为了结局,最终致使普鲁士掌握了所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在此之后北德意志邦联正式成立,这一行动加快了德意志统一的步伐。关于这次战争在普奥战争简介中有着大致的记载,那么普奥战争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场战争的呢?普奥战争图片普奥战争简介中介绍到在俾斯麦成为首相之后很快就策划了相关的统一运动,他知道必须让普鲁士成功的统一北德意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权利。普丹战争的胜利让德意志人民有了更加深刻的民族意识,之后普鲁士又提出了有权利和能力共同拥有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借口,激发了奥地利开始向普鲁士宣战。果然不久之后奥地利就与一些小的邦联国家向普鲁士发动了战争。在此之后普鲁士连同意大利等国联盟将奥地利的军队引到了南方的战场上,北方的普鲁士军队很快就控制了被德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