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 一个值得思考的案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64
转发:0
评论:0
千古奇冤之伍子胥浮尸案一个值得思考的案例!,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有一个父兄和家人都被杀害的苦人伍子胥。当时,伍子胥的父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有一个父兄和家人都被杀害的苦人伍子胥。当时,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被楚平王和奸臣费无忌无辜加害,在要杀死伍奢的时候,他们担心伍奢的两个儿子将来报仇,就假借伍奢名义召二人进宫议事。哥哥伍尚为了忠孝的名声执意前往,弟弟伍员(伍子胥)却认为,与其父子三人一起枉死,不如转投他国,以图复仇。最后,伍奢、伍尚父子二人一同被害,伍子胥则逃亡他国。

  几经辗转,伍子胥带着满腔的愤恨来到了南方小国吴国。当时的吴国,在列国中很不显眼,甚至在《战国策》中提到它的地方都不多,但偏偏是一个伍子胥的到来,用他一人之力既改变了这个小国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当时,吴国的国王叫阖闾,他是一个比较有理想的君王,他认为伍子胥是个人才,所以慢慢地开始重用伍子胥。伍子胥的才能在这里得到了越来越大地发挥。吴国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力量越来越强,于是,阖闾和伍子胥便开始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战略调整。其中综合国力最强的楚国自然是伍子胥要全力对付的对象,伍子胥用自己高超的战略指挥艺术大破楚军,并一度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差一点就灭掉了楚国。

  楚国都城被破,伍子胥最想干的事当然是报父兄被无辜杀害之仇,只可惜此时的罪魁祸首楚平王早就死了,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了。伍子胥无奈只得掘开楚平王的坟墓,将楚平王的尸骨挖出抽打了三百鞭子才作罢。历来人们对伍子胥的这个做法都褒贬不一,特别是后来的统治者更是批评其没有君臣大义,但民间观点对伍子胥却多有同情和好感。现在看来,伍子胥的确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大丈夫。

  但令人惋惜的是,随着信任伍子胥的吴王阖闾的去世,好大喜功的夫差继位,伍子胥受信任的好日子慢慢没了。当时,吴国向南已经征服了越国,但越王勾践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他卧薪尝胆、一心要灭吴复国。伍子胥敏锐地觉察到了勾践的危险,多番向夫差奏报:“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但膨胀的夫差却不信,他只信任奸臣伯否的谗言,并越来越容不下忠言逆耳的伍子胥,最终令其自裁。

  宁折不弯的伍子胥最后引颈自刎,死之前,他对身边的人说:“我死后,你们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悬在东门上,我要看一看越王灭吴的经过”。夫差听说这些话后,异常愤怒,他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用马皮包裹扔到江里。因此,伍子胥之死也被称为浮尸案。后来,勾践果然灭了吴国,狂妄自大的夫差在临死前“掩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伍子胥不但凭一人之智报了家仇,还帮吴国切切实实地辉煌了一把,他的到来令吴国兴,他的死亡令吴国灭,这样的能人想不佩服都行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历史上十大冤案:伍子胥被迫自刭浮尸江上
第一案浮尸案中国历史上最为刚烈的大丈夫当数伍子胥。楚平王要杀伍奢,又担心他两个儿子回来报仇,派使者假借伍奢之名招其二子。哥哥伍尚说,父亲召我,若求生不往,为天下耻笑。弟弟伍员说,俱死无益,不如奔他国,借力雪耻。伍奢与伍尚俱被杀,伍员四处逃亡。民间对伍子胥多有好感和同情,因此有了“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了头”的传说。伍子胥后来逃到吴国,他胸中始终回荡一股愤懑之气。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相比,吴国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国,《战国策》的作者甚至不屑于提到他。伍子胥来到吴国,掀开了吴国历史最辉煌的一页,一个弱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振兴。吴王阖庐,重用伍子胥,国家日趋富强。“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楚国是七国中综合国力强盛的大国,吴楚交兵,吴兵攻入楚国国都,几乎灭了楚国,这是楚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叶。吴国向南制服了越国,向北伐齐,大败齐兵,威震天下。吴国攻破楚国国都,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墓,出其尸,鞭之三...
· 千古奇冤熊廷弼
千古奇冤熊廷弼――与当年明月商榷在《明朝那些事儿》第六册中,当年明月认为辽东经略熊廷弼被明朝廷处死,死得并不冤。理由大致如下:努尔哈赤虽然击败了王化贞,但女真兵力并不足以占据辽东。此时明军主力尚存,若熊廷弼坚守宁远,应该能守住。而熊廷弼却因与王化贞斗气而错误的放弃了整个辽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熊廷弼都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没有道理这样做。”对此,笔者持完全相反的观点:熊廷弼之死不但冤,而且可以说是千古奇冤。在作出历史评价之前,有必要先对熊廷弼的经历作一深入了解。熊廷弼是在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后接任辽东经略的,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他尚未出京,辽东重镇开原就被女真攻陷;才出关,铁岭已失守。明朝仅存的沈阳、辽阳“军民一时尽窜”,几为空城,“廷臣咸谓辽必亡”。正是这个文人出身的熊廷弼整士卒、斩逃将、安百姓,还乘雪夜亲临已落入敌手的抚顺观察敌情,以超人的智勇稳定住了局势。他根据形势拟定“坚守渐逼”之策...
· 武大郎的千古奇冤他得罪谁了?其实只怪一个人!
武大郎也算是历史名人,在中国妇孺皆知。一提起武大郎,人们就会想起几个词语,“长得磕碜”“相貌猥琐”“活的憋屈”。还有一句俗语,那就是:“老太太的脚趾头————窝囊一辈子”。不仅如此,人们还创造了与武大郎有关的一大串歇后语:武大郎的身子——不够尺寸。武大郎放风筝——起手不高。武大郎开豆腐店——人怂货软。网络配图武大郎骑骆驼——能上不能下。武大郎坐天下——无人敢保。武大郎玩夜猫子——什么人玩什么鸟。......。你说这个武大郎招谁惹谁了,被人们奚落了好几百年?也难怪,看看施耐庵在《水浒》第二十四回中怎么写的吧!“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满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照施老先生这么一写,武大郎长得太困难了。“三寸丁”就是说个头矬矮,侏儒一个,“谷树皮”就是说人长得皮肤粗糙,相貌丑陋。说白了,武大郎就是一个“残疾人”。这就是武大郎留给世人的印象。其实正...
· 魏延谋反?千古奇冤!三国第一大冤案历史真相
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命大将魏延为前锋,亲统大军出祁山北伐曹魏。同年8月,心力交瘁的诸葛亮在五丈原军中病死,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死后,蜀汉在撤军时发生内讧,长史杨仪以魏延谋反为由,派人将其斩杀,并诛灭魏延三族。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更是被刻画为一个天生反骨、反复无常的小人形象。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为何说魏延谋反是一桩千古奇冤呢?魏延,字文长,义阳(河南信阳)人。《三国演义》中说魏延是在刘备平定荆南四郡时,投靠刘备的,而且当时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劝刘备杀掉他,但这在史书并无相关记载。魏延第一次登场是在211年,这时刘备应益州牧刘璋的邀请入川,魏延作为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在平定益州之战中,魏延因作战有功,被封为牙门将军。当年长坂坡之战时,赵云因保护阿斗,也曾被封为牙门将军。218年,刘备亲率大军攻打汉中,曹操闻讯亲率大军抵御,史称汉中之战。在汉中之战中,魏延数战有功,最终帮助刘备夺...
· 中华传统美德之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理解至上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宽容,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谅别人的不易,这是人与人之间能良好交往的基础。《孔子家语》中记载了一则孔子借伞的故事。孔子和弟子们外出,天要下雨,可都没有带雨具,正好路过子夏的家。子路说:“咱们到子夏家借把雨伞吧!”孔子连忙拦住子路,说:“不要去,不要去。子夏这个人我了解,他十分护财,他的东西别人是借不出来的。”子路说:“我能把我的东西拿出来和朋友一起享用,就是用坏了都不心疼。难道老师借把雨伞用用,子夏都不肯吗?”孔子感慨地说道:“咱们不能硬让人家去干不愿意去干的事。只有这样,大家相处的时间才能长久些!”换位思考是一种谅解,是一种宽容,一种博爱,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睿智的体现。在家庭中,每一个人的身份不同,分工也不同,有的主内有的主外,若不能相互理解支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考虑,总觉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