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那司马昭究竟拥有怎样的心?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5
转发:0
评论:0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究竟拥有怎样的心?,三国鼎立,蜀国及吴国致力对抗曹魏,但成果不大。而魏国就靠多名人才守卫着,魏帝

  三国鼎立,蜀国及吴国致力对抗曹魏,但成果不大。而魏国就靠多名人才守卫着,魏帝曹睿时期,以司马懿的表现最为卓越,成功抵御蜀汉北伐,并讨于辽东之战攻灭叛变的公孙渊。

  曹睿死后,继位曹芳即位年仅八岁,同为托孤大臣的曹爽与司马懿随后,结果司马懿,曹爽及其党羽被灭族,朝政遂为司马懿父子掌握。其子司马师擅行废曹芳,另立曹睿之侄曹髦为帝。

  司马师与司马昭相继掌权,有指司马昭总揽大权后,总想取代曹髦,不断铲除异己。年轻的曹髦知道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不会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所以找来心腹大臣,指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三国志·魏书四·三少帝纪》)打算铤而走险,突袭干掉司马昭,最终他不理心腹的劝阻,最终事败被杀。近两千年来,后人都以曹髦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不过俗语又云:知人口面不知心。人心难测,海水难量。年纪轻轻的曹髦凭什么断定司马昭人所共知的心是篡逆之心?

  关于曹髦,《三国志》著者陈寿如此评价: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然轻躁忿肆,自蹈大祸。不少人都认为,曹髦有才气,但性格不够深沉,缺乏帝王心术。当皇家威权尽失,曹髦不能忍,结果自取其祸。

  曹髦原本可以不死,因为当时即便威权崩溃,他的身份优势还在。从君臣名分讲,司马昭是臣,他若果想越雷池一步,只能背负弑君篡位的历史恶名。

  从正史来看,司马昭跋扈,但并没有证明指他有弑君之心。就像当年曹操是如何对待汉献帝一样,司马昭当时成为晋王,而在他给孙皓书信中仍然对曹髦尊敬有加。毋丘俭、文钦等人都曾指出:弟昭,忠肃宽明,乐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诚为国,不与师同。司马昭的人格,与司马师的不忠不孝并不一样。即便司马昭有弑君之心,如果曹髦能效法汉献帝,哪怕是装傻扮懵,待时而起,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司马昭专政时期,以仁治国,以民为本。

  史载,曹髦动手时候,司马昭正筹划灭蜀大计。在这之前,诸葛诞在淮南造反,司马昭建议曹髦亲征,胜利后当部下请求将降将全部活埋时,司马昭不同意,要显示大魏的宽宏大度。其后,朝野对司马昭的拥戴呼声很高,但他即使被授予最高的九锡赏赐,也前后六次固辞,还九让不受。那么他是否有篡位之心?

  任何政权的颠覆瓦解都涉及多种因素。以曹魏为例,魏明帝曹睿以后大兴奢靡之风,世家宗族子弟只知享乐,文武百官贪敛不恤民情,无论是曹芳还是曹髦,短期内都无法改变危机。司马昭所做的,恰恰安内、攘外并举,凝聚民心,帮助皇权稳定,所以才能海内得以休息。假若司马昭不做权臣做犬臣,跟着小皇帝罔顾民意,放任不思进取,曹魏也不能国泰民安,他的儿子司马炎亦未必有能力实现大一统。由184年黄巾之乱起,经历近百年分裂局面,最终三分归晋。

  所以,单从年轻的曹髦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将司马昭列罪鞭挞,并不够立体。至少司马昭之心及路人皆知的弑君说,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他究竟拥有怎样的心?
三国鼎立,蜀国及吴国致力对抗曹魏,但成果不大。而魏国就靠多名人才守卫着,魏帝曹睿时期,以司马懿的表现最为卓越,成功抵御蜀汉北伐,并讨于辽东之战攻灭叛变的公孙渊。曹睿死后,继位曹芳即位年仅八岁,同为托孤大臣的曹爽与司马懿随后,结果司马懿,曹爽及其党羽被灭族,朝政遂为司马懿父子掌握。其子司马师擅行废曹芳,另立曹睿之侄曹髦为帝。网络配图司马师与司马昭相继掌权,有指司马昭总揽大权后,总想取代曹髦,不断铲除异己。年轻的曹髦知道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不会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所以找来心腹大臣,指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三国志·魏书四·三少帝纪》)打算铤而走险,突袭干掉司马昭,最终他不理心腹的劝阻,最终事败被杀。近两千年来,后人都以曹髦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不过俗语又云:知人口面不知心。人心难测,海水难量。年纪轻轻的曹髦凭什么断定司马昭人所共知的心是篡逆之心?关...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为何他选择不当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三国志》一书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三国后期阶段,魏国的大权基本上被司马氏所掌控。魏少帝刚刚即位时就有司马懿和曹爽一起来辅助朝政。后来司马懿看曹爽很是不舒服,于是暗中将他杀害,自己掌握了大权。没过多久,司马懿死后,就由他的儿子司马师继承了将军的职位。于是朝中大权再一次掌握到了司马师和他的弟弟司马昭的手中,即便后来更换了皇帝,司马师死后,但基本上的所有大权仍然掌握在司马氏的手中。司马昭生性阴险和狡诈,有极度高的权力欲望,虽曹髦是皇帝,但是没什么势力,很是忌惮司马昭,一早就知道他有篡夺帝位的野心。直到有一天皇帝受不了了,打算召集几位大臣一起来商量对策。对大臣说道:“司马昭的野心,就连过路的人都知道他的野心。我不能够坐以待毙,一定要趁他动手前动手...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为何不当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三国志》一书中。三国后期阶段,魏国的大权基本上被司马氏所掌控。魏少帝刚刚即位时就有司马懿和曹爽一起来辅助朝政。后来司马懿看曹爽很是不舒服,于是暗中将他杀害,自己掌握了大权。没过多久,司马懿死后,就由他的儿子司马师继承了将军的职位。于是朝中大权再一次掌握到了司马师和他的弟弟司马昭的手中,即便后来更换了皇帝,司马师死后,但基本上的所有大权仍然掌握在司马氏的手中。司马昭生性阴险和狡诈,有极度高的权力欲望,虽曹髦是皇帝,但是没什么势力,很是忌惮司马昭,一早就知道他有篡夺帝位的野心。直到有一天皇帝受不了了,打算召集几位大臣一起来商量对策。对大臣说道:“司马昭的野心,就连过路的人都知道他的野心。我不能够坐以待毙,一定要趁他动手前...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为何最终没有当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三国志》一书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三国后期阶段,魏国的大权基本上被司马氏所掌控。魏少帝刚刚即位时就有司马懿和曹爽一起来辅助朝政。后来司马懿看曹爽很是不舒服,于是暗中将他杀害,自己掌握了大权。没过多久,司马懿死后,就由他的儿子司马师继承了将军的职位。于是朝中大权再一次掌握到了司马师和他的弟弟司马昭的手中,即便后来更换了皇帝,司马师死后,但基本上的所有大权仍然掌握在司马氏的手中。司马昭生性阴险和狡诈,有极度高的权力欲望,虽曹髦是皇帝,但是没什么势力,很是忌惮司马昭,一早就知道他有篡夺帝位的野心。直到有一天皇帝受不了了,打算召集几位大臣一起来商量对策。对大臣说道:“司马昭的野心,就连过路的人都知道他的野心。我不能够坐以待毙,一定要趁他动手前动手...
· 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到底是指的什么呢
《军师联盟》司马昭已经成长为青年了。兄长司马师结婚时,正值司马防去世,所有人都在四处张罗的时候,只有司马昭前去新房给新娘子夏侯徽送吃的。小叔子司马昭觊觎嫂子夏侯徽,而且趁大哥司马师出门以后给嫂子夏侯徽送吃的。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司马昭更加偏向于心机。这在历史上并不可考,但是也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司马昭对自己的嫂夫人有一些小心思。司马师接掌父亲司马懿大权之后,曹魏势力已经渐渐颓丧。而身为曹氏宗族一员的夏侯徽自然对司马家相当忌讳。而她的身份又是司马师的妻子,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历史上是司马师担忧夏侯徽的心思太过活络,影响自己的大事,因而将其毒杀。而在《军师联盟》里,夏侯徽是因为发现了司马昭的秘密而被杀。而这个有着卓越才华的女子在历史上是司马师的左膀右臂,很多建设性的意见都是夏侯徽提出的。出身并不是自己能选择的,嫁予的丈夫又有不臣之心,夏侯徽在曹魏与夫家的挣扎中,逐渐走向末路。司马师毒夏侯徽的时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