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是严寒造成了历史上的北方民族南下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77
转发:0
评论:0
导读:既然游牧民族并没有因为气候严寒就频频南下,但他们到底还是南下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人类学家告诉我们,“不考虑‘环境人口容量’的气候史都是耍流氓”。气候史的刻板印象  这几天里,全国气温从南到北普遍骤降,雨雪霏霏,让人窝在家里,哪儿都不想去。也暂时忘记了之前由于气温持续不降导致的雾霾影响。新闻里,哈尔滨动物园里的企鹅据说都冻得发抖,人们以此来证明本季的严寒——连企鹅都冻成狗了,人都给冻成啥样了。我的朋友们纷纷南下歇冬,像候鸟一样飞往南方。寒冷的气候让人不禁想到了过去许多年里热门的“气候史”,气候史是建立在一系列气象史证据上的历史研究。这个交叉学科利用“树木年轮”“冰川冰芯”,或者泥沼中沉积的“花粉孢子”重建了过去数千年中地球表面经历的气候变化,然后,将气候变动的峰值和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进行对比,以此实现对历史的“自然”解释。气候史研究的先驱就包括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他于

  导读:既然游牧民族并没有因为气候严寒就频频南下,但他们到底还是南下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人类学家告诉我们,“不考虑‘环境人口容量’的气候史都是耍流氓”。

  气候史的刻板印象

   这几天里,全国气温从南到北普遍骤降,雨雪霏霏,让人窝在家里,哪儿都不想去。也暂时忘记了之前由于气温持续不降导致的雾霾影响。新闻里,哈尔滨动物园里的企鹅据说都冻得发抖,人们以此来证明本季的严寒——连企鹅都冻成狗了,人都给冻成啥样了。我的朋友们纷纷南下歇冬,像候鸟一样飞往南方。

  寒冷的气候让人不禁想到了过去许多年里热门的“气候史”,气候史是建立在一系列气象史证据上的历史研究。这个交叉学科利用“树木年轮”“冰川冰芯”,或者泥沼中沉积的“花粉孢子”重建了过去数千年中地球表面经历的气候变化,然后,将气候变动的峰值和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进行对比,以此实现对历史的“自然”解释。

  气候史研究的先驱就包括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他于1973年所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虽然严谨地将气候变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但作者还是暗示了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这时,金人由东北侵入华北代替了辽人,占据淮河和秦岭以北地方,以现在的北京为国都”。

  再往后,另一个气候史研究更为名声显赫的案例就是“小冰河”。我们已知,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周期性的“冰河时代”,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小冰河”时期就在17世纪达到巅峰。这时候就是中国的明末。美国考古学家布莱恩·费根在《小冰河时代》一书中就描述了典型的气候史风格是这样的:经历了小冰河峰值的“17世纪30年代,明王朝时期的中国举国大旱,政府横征暴敛,激起四方民变,满族势力趁机从北方加大攻击力度。至17世纪40年代,中国南部肥沃的长江流域先后遭受严重旱灾、洪灾、时疫、饥荒。数百万人或活活饿死,或死于1644年满族击败明王朝的最后一次战役。17世纪40年代初,饥饿和营养不良引发的致命传染病使得日本国内大批民众丧命。同样恶劣的天气也波及朝鲜半岛南部肥沃的稻田,传染病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一言以蔽之,天气一冷,游牧民族就会南下,中原就会板荡。简单来说,就是天气严寒导致了匈奴、鲜卑、女真、蒙古这些草原部落的南迁,展开了对农耕地带的征服——天一冷,北方民族就要南下(避寒)——想出这个理论的,一定是怕冷的南方人。

  “环境人口容量”的秘密

   然而,这个表明上完美的解释,并没有那么可靠。举出一个天气变冷和人群迁移吻合的例子,就有另一个不吻合的例子等着。以色列考古学家吉迪研究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的中国气候和人口的关系,他观察到生活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南迁的时段里,并没有发生气温骤降。以此证明,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更为“复杂”。拿竺可桢先生的气象史对照,也可以发现,气温变化和北方人群的迁移并没有那么严格相关——那些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时候,并没有遇到严寒。数据更多表明了,他们实际上是想南迁就迁!

  我们还有另一个更简单的逻辑方法来论证气候史的认识性偏差。即便我们承认“天气一冷,游牧民族就会南下”这一假设,可这和另一个前提矛盾。温度急降的“小冰河气候”在历史发生多次,如果寒带人群都受不了严寒而南迁,那么北方游牧民族早就一次性南下了。(他们最初怎会到北方定居都会成谜。)然而实际情况是,“南下”在历史上屡次发生。也就说,还有许多北方民族有能力忍受住极度严寒,继续在北方繁衍生息。既然如此,他们的后代为何衰弱到忍不住寒冷,选择南下呢?唯一的解释就是,生活在北方的民族早就有一套适应寒冷的文化方式,没必要仅因寒冷就离开家乡。认为北方游牧者冷得找不到北,只是南方人本身逃避寒冬的心理投射。

  既然游牧民族并没有因为气候严寒就频频南下,但他们到底还是南下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人类学家告诉我们,“不考虑‘环境人口容量’的气候史都是耍流氓”。一块单位土地上物产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假设西伯利亚森林里,每平方公里的物产可以养活30~50个人(气候最差的年份是30人,最好的年份是50人),环境人口容量=30~50;上海每平方公里生活20000多个人,人口容量=20000+。总体上讲,人口容量会随着纬度和海拔的上升而下降。

  这个概念对我们理解“气候对民族迁移的影响”至关重要,气候波动实际上影响的不是个人,而是人口容量。如果11世纪时,生活在南西伯利亚的一个蒙古部落只有25个人,低于人口容量的下限(30人),那么不论是暴风雪还是极寒,都不会让他们挨饿,因为单位土地上的食物足够他们开销。反过来,如果这个部落人口突破了50人,那么即便是年成最好的年份,还是有人会吃不饱,那就更别说如果这时还遭遇了极端气候的话。

  从“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变化关系”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气温波动影响的是人口容量,使之在一个区间的上下限(30~50人/平方公里)之间波动。而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则存在一定比例的增长,当人口增长曲线低于环境容量曲线的下限时,无论多剧烈的气候波动,都不会影响人们的生计,也就不会发生“南迁”。而当人口增长曲线突破了环境容量的下限(30人/平方公里)时,即便普通的气候变化,也会造成食物短缺,引起迁徙。从图中看,两条曲线焦点G点位置其实处于环境容量曲线(气候波幅)的平均位置,并不处于气温极低的情况。

  归根到底,不是极端的气候导致了人群的迁移,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大量“北方民族南下”,而是人口增长本身。人口增长突破环境容量后,导致的食物供应不足,才是北方民族“南迁”的关键。因为,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迁移是他们解决食物不足的第一方案。如我之前所说,人口容量会随着纬度降低而上升,南方通常总比北方能提供更多食物,这在东亚就表现为“南迁”。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解释了气候对人口环境容量的影响,我们需要借助文献来论证一下这个新的观点。

  以历史上最著名的蒙古帝国的崛起为例,关于蒙古部落起源的《蒙古秘史》中,在开头部分,有很多篇幅提到了一种独特的生计活动:成吉思汗祖先之一的“豁里剌儿台·蔑儿干由于豁里·秃马惕地区自相禁约,不得捕猎貂鼠、青鼠等野兽,感到烦恼。……因不儿罕·合勒敦山为可捕猎野兽的好地方”便迁移了过来。很有意思,成吉思汗的祖先作为游牧部落,并没有因为气候变化而迁移,他们迁移的理由非常特别——不得捕猎貂鼠、青鼠等野兽,感到烦恼。

  提到蒙古与貂鼠关系的不仅是《蒙古秘史》,当我们再次读到《北史》、《隋书》“室韦传”(汉文文献对“蒙古”的称呼)时,同样会发现一些有趣的记载:室韦部落“夏则城居,冬逐水草,多略貂皮”、“多貂”、“皆捕貂为业,冠以狐貂,衣以鱼皮”。蒙古室韦部落为何捕貂,“两唐书”说得更清楚。《旧唐书·室韦传》、《契丹传》都有“遣使贡丰貂”、“岁内貂皮为赋”的记录。

  这些文献为我们理解蒙古部落的起源和迁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他们“捕猎貂鼠、青鼠等野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吃肉,而是为了貂皮,这些貂皮也不是自用,而是“进贡”。进贡给谁?无疑就是“两唐书”作者们背后的“南方帝国”。对于蒙古部落来说,貂皮并不是白白进贡的,辽、金两朝其实用本地所产的粮食、盐、铁器和蒙古进行交换。达官贵人以貂裘为宝,用盐、粮促使蒙古部落不断为了捕貂而迁移。反过来,外来输入的粮食、铁器给蒙古部落人口的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我们的“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变化关系图”中可以看到,外来食物的输入,导致了部落人口的持续增长,过不了多久,或者因为“貂鼠”产量下降“感到烦恼”;或者因为辽金乃至宋朝对貂皮需求的下降,输入蒙古地区的粮食开始减少。然而,因为过去很多年中增长出来的人口,却没有那么容易下降。饿着肚子的部落民,就需要以寇边、劫掠的方式,向南方曾经的贸易者获取粮食。而这就往往成了我们熟知的某部游牧帝国史的开头了。

  我们用同样的视角来看后金(清朝)的兴起,就更加清晰,女真向明朝提供貂皮的贸易过程和蒙古的起源别无二致,只不过在进贡清单里多了一项“人参”。当貂皮和人参贸易下滑时,明朝与女真的矛盾就慢慢变得不那么友好了。

  综合起来,我们至少澄清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气候变冷,并不会使北方民族南下。不然的话,北极早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输出地了。在“南迁”之前的很少被记录下的北方人口增长过程,才是大量汉文文献中记载的匈奴、鲜卑、蒙古、女真部落南迁的真实原因。反过来说,那些北方部落人口的增长,实际上源自南方人的物质需求和欲望。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留下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苏轼可曾想到,他在山东高密“老夫聊发少年狂”时穿戴的“锦帽貂裘”就来自中原与北亚之间看不见的贸易之网。而这背后,则预示了一个多世纪后蒙古人口增长,继而南下低纬度平原的先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吗
然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吗以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是司马迁《史记》两千年来的巨大影响肇成的。此事要从孔子删书说起。《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唐尧以前的远古洪荒史,被孔子删掉了,但洪荒之迹并未因此而消逝,《尚书》之外的典籍仍在,中华大地上的史迹和传说仍在。所以,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孔子的删削,纷纷补述远古史。例如:《列子》和《吕氏春秋》对远古人的生活方式曾作这样的描述:“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那么谁是最早的帝王呢《管子》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七十二代帝王,我们只知道十分之二,于是《管子》列举出五家:“昔,无怀封泰山禅云云,宓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庄子》说:“古之人,在混茫之中……当是之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及燧人、伏牺始为天下,故顺而不一……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纵观...
· 汉族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民族吗
汉族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民族,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中发展形成的。在5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里,国家还没有出现,人们都是按部落来划分的。那时,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部落。后来这些部落被一个叫黄帝的领袖,统一成了一个大部落。这个部落开始扎根在黄河流域,并以农业为基础,逐步发展畜牧业、手工业等。这个部落就是华夏族,它就是汉民族的前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庞大的秦帝国。然而,秦帝国的统治很短暂。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胡亥继承了皇位。胡亥无能而昏庸,很快就断送了秦帝国的基业。取代秦的是汉帝国。汉帝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开始下功夫治理国家。在汉朝时期,统治者鼓励人民发展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汉帝国还努力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由于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汉帝国逐渐强大、兴盛起来。此时,远方的少数民族见汉朝繁荣、发达、富饶,都很尊敬它,而汉帝国的...
· 福建包氏宗支源流简介,福建的包姓多是北方移民南下!
福建的包姓多是北方移民南下的。经过考证,福建的包姓多是出自上党。但迁入的时间有先后。自汉晋以来,中原每一次战乱,就有大批人口南迁,尤其是安史之乱发生后,北方移民不断南下。至唐末五代,中原大乱,北方移民再一次掀起南迁浪潮。其时,江南东道的入口密度已超过北方中原区域,而北方南下移民的规模又远远超过前代,所以,大批移民穿过江南东道,继续向江西、福建、岭南各地前进。三地之中,又以江西与福建北部吸收了较多的人口。福建目前主要有三支包姓宗支:闽东廉明公闽中山西公闽西纯白公闽东包氏始祖廉明公廉明公:字公允,河南省光洲府固始县人,唐僖宗时仕至骠骑将军。光启二年(公元886年)随王审之入闽,居福州府北门后,生子文才。廉明公裔包氏主要有4支分别为:屏南凤溪包氏古田平湖镇东洋包氏屏南长桥镇龙江包氏古田平湖镇招坑包廉明公之后的各世迁徙记载:始祖廉明公同妣王氏,居福州府北门后,生子文才。四世祖具美公官仕昭信校尉,妣...
· 木骨闾简介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的始祖木骨闾生平
古代北方民族柔然的始祖。东胡后裔。幼年时被鲜卑拓跋力微(220-277年在位)部贵族掳获,充当奴隶。因首秃,又忘其本姓名,被主人取名为“木骨闾”(鲜卑语)。成年后,免奴为骑卒。至拓跋猗卢(307-316年在位)时,因死罪逃入沙漠和山谷间,招集逃亡者百余人,投靠纥突邻部。死后,其子车鹿会开始拥有部众,自称柔然,子孙以“木骨闾”的近音“郁久闾”为姓氏,并成为柔然汗国的王族。
· 揭秘:历史上的商鞅之死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吗?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朝代,在秦朝的历史上,商鞅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自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就开始了真正的强大,可秦孝公一死,继位的秦惠文王就迫不及待的杀掉了商鞅。从表面上看起来是秦惠文王报私仇或者是维护统治的需要,可要是我们好好的看一下商鞅做过的那些事,就会发现,其实他早就给自己挖好了坟墓。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商鞅变法的过程。网络配图起初秦孝公对于变法的事情是犹豫的,因为他不知道老百姓会不会赞同变法。于是商鞅对他说:聪明的人能在做事之前就能看到做事的结果,愚蠢的人就算事情做好了都不一定明白怎么回事,老百姓大多数都是愚昧的,变法这样超前的事情,是没法在事前和他们商量的,就干脆强制他们做,等事情做好了让他们享受好处就是了。听商鞅这么说,秦孝公是点头了,可另外一个大臣甘龙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聪明人都是按照传统习惯来治理国家的,那样的话就能吸取前面成功的经验,治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