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王勾践复国后 范蠡为何不共享荣华富贵?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8
转发:0
评论:0
越王勾践复国后范蠡为何不共享荣华富贵?,勾践早年德行不佳白居易诗说“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并非空穴来风,而是

  勾践早年德行不佳

  白居易诗说“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国语》、《吴越春秋》为佐证,比如《国语.越语》中勾践回忆自己的早年是:“先人就世,不穀即位。

  吾年既少,未有恒常,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吴越春秋》中说:“寡人不慎夭教,无德于民”、“孤不能承前君之制,修德自守”——大约范蠡心里清楚那个富贵时荒唐的君王才是勾践的,贫贱时的忍辱负重,只是‘非常态’而已。

  勾践有亲近小人,不敬大臣的举动

  越语说勾践即位三年就想着伐吴,范蠡苦劝他说时机不成,然而勾践的反应是“王弗听”、“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又有记载,道勾践宠幸一位名叫石买的大夫(越绝书?),听信他的话而疏远范蠡,连文种也为忍不住为范蠡力争。对于文种,勾践早年大约也是不够尊敬的,不然文种不会在他战败时指责他道:“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骨子里刚愎自用,根本不听这一班贤臣的意见,等到打了败仗了,又拉得下脸皮来求他们为自己收拾残局。这种前倨后恭的态度,文种是老实人,并不在意,但精明的范蠡则是暗记于心了。

  范蠡相信面相

  这也许是后人看起来很荒唐的一点,但也是范蠡原话中顺理成章能推出来的一点。他的全话是:“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我们不清楚在当时的面相家看来,‘长颈鸟喙’代表着什么,但一定是不够好的面相。正如秦始皇是‘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与勾践很有相似之处,且历史证明,他们后来的行事也同样刻薄寡恩——面相之说,今天看来当然无稽,但在古代迷信的氛围中,不仅范蠡尉缭会深信,就是勾践、嬴政本人也难免不去‘自我应验’。

  勾践忘恩记仇

  这一点没有直接证据,但可以从范蠡的话中猜出一点影子来,他向勾践辞别时说:“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者,为此事也。今事已济矣,蠡请从会稽之罚。”这话的隐义似乎是勾践将‘会稽之辱’归在一干‘人臣’身上,范蠡自己提出,就是要功过相抵,全身而退。(下文中勾践还假惺惺地提出要和他‘分国’,实际上更不得了了,哪有人臣和君王平起平坐的道理,这完全是勾践疑心病发作的试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王勾践复国范蠡为何不共享荣华富贵?
勾践早年德行不佳白居易诗说“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国语》、《吴越春秋》为佐证,比如《国语.越语》中勾践回忆自己的早年是:“先人就世,不穀即位。吾年既少,未有恒常,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吴越春秋》中说:“寡人不慎夭教,无德于民”、“孤不能承前君之制,修德自守”——大约范蠡心里清楚那个富贵时荒唐的君王才是勾践的本来面目,贫贱时的忍辱负重,只是‘非常态’而已。勾践有亲近小人,不敬大臣的举动越语说勾践即位三年就想着伐吴,范蠡苦劝他说时机不成,然而勾践的反应是“王弗听”、“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又有记载,道勾践宠幸一位名叫石买的大夫(越绝书?)
· 越王勾践复国范蠡为何不共享荣华富贵?
勾践早年德行不佳白居易诗说“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国语》、《吴越春秋》为佐证,比如《国语.越语》中勾践回忆自己的早年是:“先人就世,不穀即位。吾年既少,未有恒常,出则禽荒,入则酒荒……”;《吴越春秋》中说:“寡人不慎夭教,无德于民”、“孤不能承前君之制,修德自守”——大约范蠡心里清楚那个富贵时荒唐的君王才是勾践的,贫贱时的忍辱负重,只是‘非常态’而已。勾践有亲近小人,不敬大臣的举动越语说勾践即位三年就想着伐吴,范蠡苦劝他说时机不成,然而勾践的反应是“王弗听”、“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不胜,栖于会稽。”又有记载,道勾践宠幸一位名叫石买的大夫(越绝书?)听信他的话而疏远范蠡,连文种也为忍不住为范蠡力争。对于文种,勾践早年大约也是不够尊敬的,不然文种不会在他战败时指责他道:“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越王勾践复国后范蠡为何不共享荣华富贵?勾践骨子...
· 范蠡知道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最后功成身退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范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春秋时期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尤其是在后期,各诸侯纷争激烈。范蠡就是出生在那样的一个年代,没有背景,家境贫穷,经常为生计所愁,可是他从小机敏好学,后来文种看重其才能邀他入越。在他的辅佐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载,最终三千越甲终吞吴,勾践成功复国之后,范蠡则不贪图功名,选择功成身退,浪迹江湖。与他一起辅佐勾践,贡献巨大的还有一人,那就是文种。可以说,没有文种和范蠡二人的尽心辅佐谋划,越王复国的希望机会为零。因此,足以说明文种、范蠡的功劳有多大,按理说,用功之臣重赏之,更何况他们有着如此的复国之功呢!可是范蠡却早早地抽身离开,也多次劝说文种离开朝堂,他认为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因此越早离开越好,否则晚了就来不及了。那么范蠡是如何看出勾践是这样的一个人呢?在吴越的较量中,勾践在逆境中奋斗,忍辱负重数十年,终于找到机会逆袭成功,成为了...
· 为复国卧薪尝胆
吴、越两国领土相连,两国之间摩擦不断,以致愈演愈烈,到了誓不两立的地步。公元前四九六年,吴王阖闾听说越王允常死去,他的儿子勾践继位,就想趁越国丧乱之际打过去,伍子胥不同意。吴王不顾伍子胥的反对,亲自带兵攻打越国,双方大军在今浙江嘉兴一带打了起来。越国早就郑道吴国将要对他们国家采取行动,所以尽早作了准备。那场战斗也的确十分残酷,越兵背水一战,誓死相拼。他们排出了自己的敢死队,一共三百人,个个披头散发,衣衫单薄,手里都拿着一把刀,走到吴军阵前。这些人站成三行,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高喊道:"我们是犯了军纪的人,不能逃脱刑罚,今天就死在两军阵前啦!"说罢一齐自杀了。吴兵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一个个看得楞了神,不知是怎么回事,阵脚也乱了。越兵就趁着这种机会突袭吴军,吴军阵前一阵混乱,自相践踏,吴军大败,倒退了几十里。吴王在仓皇出逃中右脚被剑砍伤,当天创伤发作而死。就这样,越国取...
· 共享
参见共产主义共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