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在《卧薪尝胆》中 范蠡为何舍得献妻帮助勾践?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3
转发:0
评论:0
在《卧薪尝胆》中范蠡为何舍得献妻帮助勾践?,公元前494年,勾践在夫椒之战中被吴王夫差打败,被迫向吴乞和为奴。为了激励自

  公元前494年,勾践在夫椒之战中被吴王夫差打败,被迫向吴乞和为奴。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饱受屈辱的勾践睡柴草、尝苦胆,最终吞灭吴国,成为中国历史上刻苦自励、发奋图强的楷模。

  不过,勾践的成功,只靠“卧薪尝胆”是绝对办不到的,还离不开两位智能之士的忠心辅佐。一位是大夫文种,另一位是将军范蠡。文种的功劳主要有两项:一是求和救国,二是富国强兵。据《国语?越语上》记载,越王勾践被夫差围困在会稽山上时号令三军说:“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在这国之将亡的紧要关头,文种亲自去吴国求和并获成功,使越国得以苟存。

  后来,根据求和条件,勾践夫妇携范蠡等重臣到吴国为奴。在此期间,文种代替勾践管理越国。勾践归国后,文种和范蠡共辅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从而为灭吴称霸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和战斗力量。

  勾践去吴国为奴前夕,本欲将国政托付于范蠡,结果范蠡说:“兵甲之事,种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主动要求将国家托付给文种,而自己甘冒生命危险,跟随勾践入吴为奴。到了吴国,面对夫差的利诱拉拢而不移其志;当勾践遭伍子胥设计陷害时,范蠡为挫败伍子胥之谋更是以身试刃。据东汉学者赵晔《吴越春秋》记载,在吴王夫差生病时,范蠡建议勾践主动尝其粪便以诊病情,这一举动最终感动了夫差,从而勾践得以归国。

  后来,在吴王夫差北上同齐争霸之际,范蠡又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发动灭吴战争。吴国战败求和时,使者“肉袒膝行而前”,令“勾践不忍,欲许之”。这时,范蠡告诫勾践“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并提醒勾践:“君忘会稽之厄乎?”然后断然进兵,攻灭吴国。因此,《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样记载:“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充分肯定了范蠡在灭吴过程中的功劳。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助越灭吴后,“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这时的范蠡可谓战功赫赫,名位俱显,应该坐享荣华富贵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就在范蠡政治生涯的巅峰时刻,他却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而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毅然辞别了勾践,泛舟五湖,逃至齐国。

  不仅如此,他还从齐国写信给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力劝文种迅速逃生,不要坐以待毙。可惜文种没有及时逃走,而是装病不朝。结果正如范蠡所料,不久勾践赐给文种宝剑,说:“你教给我讨伐吴国共有七种战术,我只用三种就灭掉了吴国,你那里还有四种战术,你去我死去的父王那里,让他试试这四种战术吧。”

  面对如此冰冷恶毒的语言,一代功臣良相含恨自刎。至此,勾践灭吴称霸的左膀右臂,一个因看透勾践不义而远逃他乡,一个因留恋权位而命归九泉,怎不令英雄同悲、天下寒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范蠡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为何又跟西施出逃?
皇帝爱拿功臣下刀,也有不愿意挨的。因为他知道,眼前养活自己的人平时是慈眉善目的,但到了年底,就会俨然成为一个恶狠狠的屠户。那么这功利与存身自然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抽身隐退其实并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而更像一种人生的境界。所以,不要相信那共患难,同安乐的狐假虎威!网络配图——处事篇说到功成身退,历史上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其中一名闪闪明星的名字——范蠡,就是一个成功隐退的人。他帮助越王勾践二十多年,最后在灭掉吴国以后居然递出辞职信。勾践拿着这封辞职信,怎么想也想不通,于是问他,“跟我这么多年,终于功成名就了,解决了后患之忧,该到与我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你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呢?”而范蠡只是表面搪拖,因为他心里想着,功成名就,能共患难但不能共荣华。荣华的背后其实就是断头台,不能看到表面的光鲜,更应看到背后的肮脏。但是,家人知道这样的消息,无不为他惋惜,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为何又大好之时做出了逃难的决定?...
· 文种帮助勾践复仇成功为何又勾践被赐死?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卧薪尝胆”这个典故。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君主勾践因为自己的贸然进攻和轻敌而被吴国的夫差打得溃不成军,自己被俘,在受尽屈辱之后忍辱负重厉兵秣马终于打败了吴国,成就了霸业。在这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中,越王身边除了名噪天下的能臣范蠡之外,他身边另一个重要的谋士就是文种。文种画像文种,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472年,人们也常常称呼他为文仲,字会,少禽和子禽。是春秋末期的楚国的的郢都,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江陵人。他原本是楚国人,但是后来在越国定居。他能够成为越王勾践的大臣,跟范蠡一个是有莫大的关系的。因为他们应该是一起投奔越王的,他们一个擅长带兵打仗,一个处理内政得心应手,他们两人正好成为了越王的左右手。在公元前来494年,吴王打算攻打越国,此事被勾践知道后,决定来一个先发制人,即使范蠡劝诫他也不听,结果自然是被吴国打得丢盔弃甲。无奈之下,越王便派文种前去议和,吴王最终同意...
· 范蠡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跟西施出逃?
皇帝爱拿功臣下刀,也有不愿意挨的。因为他知道,眼前养活自己的人平时是慈眉善目的,但到了年底,就会俨然成为一个恶狠狠的屠户。那么这功利与存身自然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抽身隐退其实并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而更像一种人生的境界。所以,不要相信那共患难,同安乐的狐假虎威!网络配图——处事篇说到功成身退,历史上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其中一名闪闪明星的名字——范蠡,就是一个成功隐退的人。他帮助越王勾践二十多年,最后在灭掉吴国以后居然递出辞职信。勾践拿着这封辞职信,怎么想也想不通,于是问他,“跟我这么多年,终于功成名就了,解决了后患之忧,该到与我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你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呢?”而范蠡只是表面搪拖,因为他心里想着,功成名就,能共患难但不能共荣华。荣华的背后其实就是断头台,不能看到表面的光鲜,更应看到背后的肮脏。但是,家人知道这样的消息,无不为他惋惜,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为何又大好之时做出了逃难的决定?...
· 勾践卧薪尝胆故事为何史书无载?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了。据说春秋时期,越国在一次战争中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吴军围困于会稽山上,不得不向吴王夫差屈辱求和。从此,越国臣属于吴,受到吴国的控制,越王勾践还到吴国宫廷中服了3年的劳役,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勾践被吴王赦免归国以后,力图报仇雪耻。为了不忘亡国的痛楚,激励自己的斗志,他在屋中吊了一个苦胆,出来进去、起立坐下、吃饭睡觉时,都要尝一尝苦胆的味道;他疲倦了要休息时,又不用床铺,不垫被褥,而是把硬柴叠起来睡在上面,以使自己的筋骨感到疼痛。经过这样十多年的磨炼,再加上各项措施的得力,越国终于灭亡了吴国。这里有一个问题,越王勾践用以激励自己的两种手段——卧薪(柴)和尝胆,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呢?查阅记载越王勾践事迹的历史资料,成书时代较早而史实比较可信的,当首推《左传》和《国语》。这两本古籍都是战国时代的人利用春秋时代的历史记载编纂而成的专门记述春秋史事的文献。...
· 越王勾践为何要“卧薪尝胆”长知识啦!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音pǐ)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音lí)。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