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敦煌现中国最早唐僧陈玄奘取经图:只有一个徒弟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7
转发:0
评论:0
敦煌现中国最早唐僧陈玄奘取经图:只有一个徒弟,中新网兰州2月10日电身披袈裟的玄奘、人相似猴的孙悟空手牵白马……敦煌研究院

  中新网兰州2月10日电 身披袈裟的玄奘、人相似猴的孙悟空手牵白马……敦煌研究院近日首次了敦煌壁画中现存的六幅《玄奘取经图》,画面均象征性地表现了玄奘西行取经17年的艰苦历程。这些壁画都绘制在甘肃瓜州境内西夏时代的洞窟里,是目前中国最早的玄奘取经图。

  据了解,敦煌壁画中6幅取经图都是以玄奘与悟空两个关键人物刻画。玄奘取经的故事因神话小说《西游记》而家喻户晓,书中以唐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为题材,结合民间传说故事,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善于斗争,无所畏惧的叛逆者“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敦煌研究院认为,丝绸之路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必经之路,后世民间的艺术画师和当地的一些佛教信徒,为了表达对唐僧西行取经伟大精神的敬仰,即以当时流传的唐僧取经的神话故事为素材,在佛教石窟、寺院壁画中,创作了多幅《西游记》还没有成书前的《玄奘取经图》。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玄奘西去取经,孙悟空就是除妖降魔、护送唐僧取经的重要使者。而事实上,中国民众印象里的玄奘和悟空却是“跨时空”携手西行取经。据史料记载,《西游记》中的悟空,是以晚于玄奘约40年的“从安西来无名僧悟空”加以想象神化而来。

  玄奘取经图出现在敦煌石窟壁画中,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据敦煌研究院分析,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有关玄奘西游取经的事迹多有记载,玄奘西行取经路过瓜州时得到地方官吏和民众的冒险帮助,因此留下了一段广泛流传的历险故事。画师们发挥艺术的想象力,这段故事画上了墙壁。

  以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侧的“取经图”为例,身披袈裟的唐僧站在激流滚滚的岸边,双手合十,礼拜观音。他身后的孙悟空毛发披肩,头戴金箍,一手牵白马,一手举额前遥望观音,并不施礼,大为不敬之态跃然壁上,白马仅露马头。画家把猴子顽皮、机敏,野性未泯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

  敦煌研究院称,敦煌壁画中的六幅《玄奘取经图》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基本一致。大都不是独立画面,而是穿插在观音经变和普贤经变中的插曲。这跟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描述唐僧师徒路遇险恶,求助观音菩萨的内容相符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真实的唐僧取经-玄奘西行
原文标题:历史上真实的唐僧:与他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1)本文摘自:《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作者:刘博杨柳,出版:花城出版社2011.2《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神鬼小说,这本成书于明朝中叶的小说,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其普及度超过了其他三部名著。书中所描述的几个典型人物--机智多变、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憨厚幽默、爱耍点小花招的猪八戒,忠厚老实、勤勤恳恳的沙和尚,不畏困苦、立志取真经、但不免又有些不明事理的唐僧,几乎是家喻户晓。“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小说《西游记》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捉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从西天佛祖如来那里取得真经的故事。由于历史上真有位法名玄奘的唐代高僧去印度“西天”取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些人难免会将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混为一谈。事实上,神话小说...
· 吴文化—学人散议—最早的“玄奘取经图”
在甘肃安西的榆林石窟和东千佛洞中,九十年代初期发现始画于西夏时代的“玄奘取经图”壁画,唐僧、孙悟空、白龙马等《西游记》人物均一一出现在千年古画中。据专家考证,这是现存最早的“玄奘取经图”。无独有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杭州西子湖畔的飞来峰龙泓洞侧,见到两幅雕刻于宋代的“玄奘取经图”浮雕。一幅浮雕刻画了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身着襦裤,肩披右袒袈裟,跋山涉水,行进于西天取经路上,向人们展示了“以问所惑,以释众疑”的情景,在浮雕上方刻有“唐三藏玄奘法师”字样。另一幅浮雕为“白马驮经”的故事,雄健的白马背负经箱,沿山路缓缓而行,数名身着僧衣的取经者历尽艰辛涉难回归中原途中。有趣的是,这幅浮雕的人物之一侧刻有“朱八戒”三个字。据史载,这是三国时往西域求法的第一个僧人———朱士行,图中另两个分别为“竺法兰”和“摄摩腾”,乃西域来中原传播佛教之先端。从成画的年代推算,杭州的浮雕和甘肃的壁画时间相去不...
· 敦煌文化—敦煌研究—玄奘西游取经没获批准乃是偷渡出境?
当年玄奘西游取经,事实上是没有通关文书的。那么,他是怎样出境的呢?由于没有通关文书,玄奘只能绕玉门关而行,但还有艰难的五烽挡在他面前。五烽是唐朝禁止国民出关的境界点,那里长年累月地驻守着具有高度警惕性、日夜整戈以待的守关将士。五烽之间一共有六百里戈壁沙漠,这段漫长的道路间,水源只存在于五个烽台警戒点内(设置烽火台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控制住过关者必需的水源)。穿越沙漠的人,最难抗拒的和最大的需要,就是水的需要。佛教徒对于水的使用又非常讲究———按照佛教戒律,对于僧人来讲,水分为三种,一种叫“时水”,即当时就可以取用的水,必须经过严格的过滤(所谓“僧带六物”,这六件东西之中就有滤水器);另一种叫“非时水”,即并非当场饮用之水,但也必须滤过,放在备用的容器中,预备将来需要的时候喝;第三种叫“触用水”,即是一般认定为干净的水,用来洗濯一些东西,例如钵盂、手和脸等。这些按照佛教戒律都有极其严格的...
· 敦煌文化―敦煌研究―玄奘西游取经没获批准乃是偷渡出境?
当年玄奘西游取经,事实上是没有通关文书的。那么,他是怎样出境的呢?由于没有通关文书,玄奘只能绕玉门关而行,但还有艰难的五烽挡在他面前。五烽是唐朝禁止国民出关的境界点,那里长年累月地驻守着具有高度警惕性、日夜整戈以待的守关将士。五烽之间一共有六百里戈壁沙漠,这段漫长的道路间,水源只存在于五个烽台警戒点内(设置烽火台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控制住过关者必需的水源)。穿越沙漠的人,最难抗拒的和最大的需要,就是水的需要。佛教徒对于水的使用又非常讲究―――按照佛教戒律,对于僧人来讲,水分为三种,一种叫“时水”,即当时就可以取用的水,必须经过严格的过滤(所谓“僧带六物”,这六件东西之中就有滤水器);另一种叫“非时水”,即并非当场饮用之水,但也必须滤过,放在备用的容器中,预备将来需要的时候喝;第三种叫“触用水”,即是一般认定为干净的水,用来洗濯一些东西,例如钵盂、手和脸等。这些按照佛教戒律都有极其严格的...
· 历史上的真实玄奘:三个徒弟均为取经之后收的
《西游·降魔篇》票房大热,但在不断的艺术创造与加工中,玄奘的真实面目却越来越模糊:他如何出家?怎样出使西域?是否真的有徒弟?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那么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历史中的真实情况吧……“破格”出家玄奘于隋仁寿二年(602年),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出家前姓陈名袆,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据《续高僧传》记载,玄奘的家境开始还不错,祖父和父亲都是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其父陈惠曾是县官,母亲是隋洛州长史宋钦之女,玄奘是第四子。玄奘自幼父母双亡,造成了幼年困顿的局面。玄奘的二哥出家,法名长捷,住洛阳净土寺,玄奘经常跟随他去学习佛教经典。网络配图公元614年,隋炀帝号令度僧,通过考试选择27人出家为僧。在举行考试的那一天,陈袆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当时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一句久存心底的话从陈袆嘴里脱口而出:“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本来就欣赏他的相貌,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