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琉璃瓦技术:北魏时传入中原后失传 隋代复活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60
转发:0
评论:0
琉璃瓦技术:北魏时传入中原后失传隋代复活,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传说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越国名臣范

  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

  传说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越国名臣范蠡为越王督造王者之剑,从矿渣中发现了琉璃,因其色彩斑斓,便与剑一起献给了越王,越王赐名为“蠡”,并将其又赏赐给了范蠡,后范蠡将它制成首饰,赠给西施。西施赴吴时,泪水滴在“蠡”上,日久天长,人们可见首饰中似有泪光流动,故名为“流蠡”,以后讹为琉璃。

  此说虽美,但显系穿凿。

  琉璃应是古人冶炼青铜时意外发现的,因冶炼青铜需1080摄氏度,矿渣中会形成琉璃。古代匠人遂用马牙石(即方解石),加入硝、铜铁、汞等烧,果然得到了琉璃,由于材料混杂,膨胀系数不一,故当时用琉璃烧制器皿难度很大,成器者不过十之一二,余者非碎即裂。

  琉璃也是玻璃的一种,但由于使用原料不同,故中国琉璃达不到玻璃的透明度。据《中国古琉璃研究》记载:古埃及“费昂斯”(也就是西方水晶玻璃的始祖)二氧化硅的比例92%(不通透)-99%,中国周朝时的琉璃,二氧化硅的比例仅仅是略大于90%(通透)。这9%的区别就是琉璃与水晶最大的不同。

琉璃瓦技术:北魏时传入中原后失传 隋代复活

  用琉璃制瓦,到北魏时才开始,此前中国虽有陶瓦,商代时便已会在陶瓦上釉,但制琉璃技术始终不过关,北魏时西域匠人进入中原,带来了先进技术,琉璃瓦开始成为建筑上不可或缺之物,遗憾的是,该项技艺不久失传,直到隋代著名工匠何稠经反复试验,终于将这项技术复活。到唐朝时,琉璃被广泛应用,唐朝韦应物《咏琉璃》中有“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赞颂了琉璃之美,琉璃瓦成了皇家建筑必备之物,宋代则写入《营造法式》,而明清在琉璃瓦色彩上更富于变化。

  制作琉璃瓦不需优质原料,成品却色彩斑斓,故为后来皇家建筑所倚重。制作琉璃瓦,一般需两烧,先素烧成型,再加釉烧上色。素烧对温度控制非常严格,温度太高,则瓦面板结瓷化,气孔太少,这就加大了今后挂釉的难度,而釉的厚度不够,成品的色泽就会显得寡淡、不庄重,且起伏不平。

  琉璃瓦虽然漂亮,但有两大缺陷,一是重量大,一般只能铺30—70%,否则难以承重;二是琉璃瓦的釉中含有铅,易与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硫发生反应,时间一长,会出现“粉状锈”,并致损坏。

  故宫中大量使用琉璃瓦,其中很多是明代建筑,但明代瓦均无编号,清瓦才有编号。

  学者康葆强、王时伟等发现,据《天工开物》记载,“若皇家宫殿所用……其土必取于太平府,舟运三千里方达京师”。太平府即安徽当涂。而《宛署杂记》则说:“对子槐山,在县西五十里。山产增子土,堪烧琉璃。本朝设有琉璃厂,内官一员主之。”这是指明代宛平县西五十里,现属于北京门头沟地区。

  那么,故宫的琉璃瓦究竟来自何方?为什么本地有原材料,还要从安徽进?康葆强、王时伟等学者通过“热释光侧年”技术对现存故宫琉璃瓦进行了小范围测试,发现其中确有明代瓦,但原料来自本地,而非安徽。但由于测试样本太少,目前还不能说,故宫的琉璃瓦都是本地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怛罗斯之战导致的意外后果:造纸技术传入欧洲
怛罗斯之战后,唐军中的部分造纸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他们被带到中亚重镇撒马尔罕,中国的造纸技术随后传入西方。张骞(西汉)、甘英(东汉)经营西域之后,又过了七个世纪,才有人再次到达亚洲西境并第一次留下真实记载。这个人的身份很独特,是阿拉伯人的一名战俘,名叫杜环。杜环笔下的《经行记》,不仅有栩栩如生的阿拉伯世界,更有那个跨越亚欧大陆的东罗马帝国。这也是中国人首次写下有关欧洲大陆的景象。唐军兵败怛罗斯随军书记官被俘公元750年,当时中国被称为“天宝年间”,整个社会都处于前所未有的鼎盛里。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时期里,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顶点,也多次对外用兵。尽管此时李隆基已日益沉醉于酒色之中,不再是那个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繁荣的社会表面下也隐伏着严重的危机,但大唐仍是当时世界上令人尊敬的强国。几乎在同一时期,中东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自穆罕默德先知和四大正统哈里发以来,穆斯林已经控制了亚述人、波斯人...
· 秦岭神树复活的古尸是谁?北魏小王爷为什么会复活?
秦岭神树复活的古尸是谁?北魏小王爷为什么会复活?《秦岭神树》最新剧情中,张起灵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石棺,里面躺着一具古尸。只不过这具古尸并没有腐烂,看上去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就像睡着一般。按照以往的套路,这具古尸肯定会在某个瞬间睁开眼睛,没过多久古尸果然复活了,还和张起灵打斗了起来。这个古尸的身份究竟是谁呢?还有古尸为什么会复活?其实这一切很有可能都是假象,连张起灵也没能察觉周围的潜在威胁。古尸是谁?《秦岭神树》张起灵和王胖子在秦岭古墓发现了雕刻着龙的石棺,并且设有机关,石棺内是真正的棺椁,里面躺着一具完好无损的尸体,看上去像刚死了不到两个小时,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古尸突然复活砍向王胖子。这一幕实在太诡异,就这样张起灵和复活的古尸打了起来,很好奇古尸为什么会复活呢?而且跟真人没什么不同。张起灵和王胖子发现的古尸是北魏小王爷,不言骑是他组建的秘密军队,专门寻找古墓宝物,从时间来推算,小王爷在千年...
· 琉璃瓦
种类琉璃瓦按形式分为:琉璃筒瓦:用于宫殿高级亭榭。与瓦的主轴垂直的截面,呈半圆弧形,制造时将瓦坯土包围在筒装木模上制成筒状坯,分切两半,入窑烧制而成。琉璃檐口筒瓦:用于屋檐口的琉璃筒瓦,一头呈半圆弧形,在靠近半圆弧的一头,有钉孔,供固定檐口琉璃筒瓦之用;另一头则是有花纹装饰的圆形瓦当。琉璃板瓦:用于中等档次建筑。与主轴垂直的截面呈1/4(宋式)或1/6(清式)圆弧形,将筒状坯分切成四片或六片后烧制成。琉璃片瓦:用于皇家庙宇琉璃檐口板瓦:用于装饰檐口的琉璃板瓦,一头呈1/4圆弧形,靠屋檐的一头则有垂尖式或鱼唇式装饰。琉璃当沟瓦:用于屋顶两坡相交处。琉璃正吻:用于屋顶正脊与垂脊相交处,多为龙头式样。琉璃走兽:铺盖在垂脊下端,有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狻猊、押鱼、斗牛、獬豸、行杂等。规格按清制琉璃瓦原有十样由一至十,但一样、十样不用,只用二样至九样。颜色清代对不同等级的建筑,所用的琉璃瓦有严格...
· 中国古代机械-中国传入西方的机械技术
在很多人心目中,传统的中华文化似乎缺乏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事实并非如此。除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四大发明之外,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古代的很多机械发明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公元六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从中国传往世界各地的技术发明中,最为显赫的还是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道:“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星球,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事务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在欧洲社会引进技术的时代,船尾舵、马蹬和胸带挽具、水磨来了。前者在航海业,第二种在军事领域,第三种和第四种为农业领域带来很大效率,随着欧洲城市的增加和制造业的扩大,水力等自然力被应用于日益多样化的生产程序,...
· 中原行吟—寻梦中原—天下第一粮仓隋代洛口仓
洛口粮仓也叫兴洛仓,位于今郑州巩义河洛镇七里铺村以东的黄土岭上。这里地处丘陵,形势险要,土层坚硬、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自洛河逆水而上可达东都洛阳,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和京城长安,顺水而下可达山东至海口,同时与大运河相通,还能南到江苏、浙江,北到河北等省。隋大业二年(606年),在巩县东南兴建洛口仓,把从江南经大运河运来的粮食囤积于此。当时洛口仓的仓城周围二十余里,共有三千窖,每窖藏粮八千担,设官兵千人防守粮仓。按此记载计算,洛口仓约可容纳粮食2400万担,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洛口仓不仅容量大,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瓦岗军李密向翟让献计说,洛口仓粮食数量巨大,如果瓦岗军号召天下英雄就仓用粮,天下的各路起义领袖一定响应瓦岗军,听命于翟让,然后翟让就可以称帝号,平定中原。这说明得洛口仓就能成帝,失之便会丧邦。大业十二年(616年),翟让和李密的瓦岗军打到荥阳,接近了兴洛仓。这时,李密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