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解密:西域古国疏勒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54
转发:0
评论:0
解密:西域古国疏勒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疏勒国(梵Kha^sa,藏Shu-lig、Shu-lik)为西域古国。相当于

  疏勒国(梵Kha^sa,藏Shu-lig、Shu-lik) 为西域古国。相当于今新疆之喀什噶尔。现为一纯粹的回教都市。位居西域南、北两道的交会点,古来即为东西交通的主要进出口。

  东汉时期

  东汉·永平十六年(73),龟兹王建倚恃匈奴,攻破疏勒,杀其王,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第二年,军司马班超派人到盘稿城劫持兜题,并召集疏勒将吏,‘说以龟兹无道之状,因立其故王兄子忠为王,国人大悦。’此后班超一直驻守在疏勒。

  永平十八年(75),焉耆趁中原帝丧,攻没都护陈睦。班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班超与疏勒王忠共守盘稿城,虽士卒单少,拒守岁余。班超受诏还京时,疏勒举国忧恐,其都尉黎弇自刭。当班超还至于阗,‘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班超不忍离去,更还疏勒,捕斩反者、击破尉头,疏勒复安。此后班超一直坚守在疏勒。建初三年(78),率领疏勒、康居、于阗、扜弥兵一万人,击败姑墨。建初五年(80),平定了疏勒都尉番辰的叛乱。建初八年(83),班超任将兵长史,以后数年先后平定莎车、龟兹、焉耆。永元三年班超任都护乃迁居龟兹它干城,由军司马徐干屯疏勒。

  在延光四年(125)班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平定车师后部叛乱时,鄯善、疏勒等都遣兵来助。永建二年(127),疏勒王臣盘受封为汉大都尉,以后也曾随汉使平定叛乱。从以上这些记载,可以知道疏勒当时与中原的密切关系。

  隋朝时期

  疏勒国,都白山南百余里,汉时旧国也。其王字阿弥厥。手足皆六指。产子非六指者,即不育。都城方五里。国内有大城十二,小城数十,胜兵者二千人。王戴金师子冠。土多稻、粟、麻、麦、铜、铁、锦、雌黄,每岁常供送于。南有黄河,西带葱岭,东去龟兹千五百里,西去汗国千里,南去朱俱波八九百里,东北去牙千余里,东南去瓜州四千六百里。大业中,遣使贡方物。

  唐朝时期

  疏勒国也是西域传播佛教的一个中心,佛事兴盛较早。疏勒王臣盘,原为前王安国之舅,因罪徙月氏为质子,月氏王甚喜爱,为他在三地住处建伽蓝,冬夏迁居。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述此事︰

  ‘闻诸先志曰︰昔健驮逻国迦腻色迦王,威被邻国,化洽远方,治兵广地。至嵚岭东,河西蕃维畏威送质。迦腻色迦王既得质子,特加礼命,寒暑改馆。冬居印度诸国,夏还迦毕试国,春、秋止健驮逻国。故质子三时住处各建伽蓝。今此迦蓝即夏居之所建也。故诸屋壁图画质子,容貌服饰颇同中夏。其后得还本国,心存故居,虽阻山川,不替供养。’

  从这段记述可以知道臣盘留月氏已崇信佛教,回疏勒为王,‘虽阻山川,不替供养’。可能成为疏勒开始推行佛法的主力,因之疏勒之佛教当由此而逐渐流行。

  西元400年,法显行经疏勒时也曾记述当地五年佛教大会,四方沙门云集,王及群臣供养布施的盛况。说到‘其国中人为佛齿起塔。有千余僧,尽小乘学’。而到玄奘行经疏勒,伽蓝已达数百所,‘僧徒万余人,习小乘教说一切有部,不究其理,多讽其文,故诵通三藏及毗婆沙者多矣’。到八世纪初期,佛教仍流行,慧超记述其情况说︰‘有寺有僧,行小乘法,吃肉及■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密:西域古国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国丝绸之路南道小国。位于今新疆自治区县境内。西汉时国王都为城,有3500人,500余户,养兵500人。国王之下设左右将、左右都尉、骑君、译长等职官。从此向西南过桑株达坂即可抵达今日的喀喇昆仑山口,过山即克什米尔,亦为丝绸之路入宾、乌弋山离和印度的一条支线。东汉时国尚存,至唐时其国已并入于阗。历史记载汉书国,王治城,去长安万五十里。户五百,口三千五百,胜兵五百人。左右将、左右都尉、骑君、译长各一人。东北至都护治所四千二百九十二里,西南至乌秅国千三百四十里,南与天笃接,北至姑墨千四百五十里,西南当罽宾、乌弋山离道,西北通莎车三百八十里。魏书蒲山国,故国也。居皮城,在于阗南,去代一万二千里。其国西南三里,有冻凌山。后役属于阗。
· 解密:西域古国婼羌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婼羌国原址位于新疆若羌县。婼羌国的地域较广。《汉书·西域传》记载:“出阳关(今甘肃玉门西南),自近者始,曰婼羌,婼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去阳关千八百里”,“西与且末(今新疆且末县)接”,“西北至鄯善(今新疆鄯善县)。《十三州志》云:“婼羌国带南山(今新疆昆仑山),西有葱岭(今新疆帕米尔高原),或虏或羌,户口甚多。”顾领刚《史林杂识·天山南路之羌》中指出:婼羌在古代分布于青海西北部及新疆南部昆仑山北面,最西直到(今印度)克什米尔北部。西域学专家苏北海先生亦认为:“西汉时代,婼羌部落就广泛地分布于昆仑山、喀拉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南北地区。”并将他们归入氐羌。《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后的杜预注:“四岳之后皆姜姓,又别为允姓。”四岳系姜姓炎帝后裔,帝誉高辛及尧帝时为大部落酋长,均为华夏族。允姓的一支居于若水而名若。《山海经》云:“南海之内,黑水之间,有木名若木,若水出焉。”《史记·五帝本纪》里有记载:黄帝...
· 解密:西域古国车师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汉武帝刘彻初通西域,车(音jū)师常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汉使。征和四年(前89),汉遣开陵侯率楼兰等国兵围交河,车师始降。昭帝、宣帝时,匈奴与汉争夺车师,连战不息。汉遣侍郎郑吉屯田渠犁,立军宿为车师王,迁其一部分国人于渠犁。匈奴另立兜莫为王,率馀众保博格达山北麓。自此车师分为前、后部(或称前、后国)。后部王驻务涂谷(今新疆奇台西南山谷中)。神爵二年(前60),匈奴分据西域的日逐王降汉,从此西域完全属汉朝统治,汉始置西域都护。元帝初元元年(前48),又置戊己校尉,屯田于车师前部国都附近。其后,前部王复还交河。当时前部国有户七百,人口六千余,胜兵一千八百余人;后部国有户近六百,人口四千余,胜兵一千八百余人。王莽时,由于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处理失当,车师前、后部王屡遭杀害,遂叛附匈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前、后部与鄯善等十八国遣子入侍,请复置都护,汉光武帝刘秀不同意,遣还其侍子。后...
· 解密:西域古国西夜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西夜,古西域国名。西夜的分布区在今提孜那甫河东岸一带。属氐羌族。《汉书·西夜国传》载:“西夜国、王号子合王、治呼犍谷。去长安万二百五十里,户三百五十,口四千,胜兵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五千四十六里,东与西南与乌秅、北与莎车、西与蒲犁接。蒲犁、依耐、无雷国皆西夜类也。西夜与胡异,其类羌氐行国,随畜逐水草往来。”西夜国是丝绸之路南道小国,又名漂沙。位置在今新疆自治区叶城县境,一说叶城县城西南的乌夏尔巴什即其国都所在地。西汉时其王在呼犍谷。有4000人,350余户,养兵1000人。人种与羌人相类。经济以游牧为主,地产玉石。东汉时人口达万余人,户增至2500,养兵达3000人。国分为西夜与子合两部。东汉初,为莎车所破,东汉末被疏勒所并。北魏时国名又改称“悉居半”。唐代称“朱俱波”或“朱居?”,国力且有发展,曾并吞帕米尔高原上的蒲犁国、德若国和依耐国。其王族为疏勒人,语言与于阗语大同小异。
· 解密:西域古国蒲犁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汉书·西域传》云:“蒲犁国,王治蒲犁谷,去长安九千五百五十里。户六百五十,口五千胜兵二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五千三百九十六里,东至莎车五百四十里,北至疏勒五百五十里,商与西夜、子合接,西至无雷五百四十里。侯、都尉各一人。寄田莎车。种俗与子合同。”蒲犁国虽归于氐羌系,为游牧行国,但其先族却是华夏族番禺氏族部落。其祖先是帝舜(名俊)。《山海经·海内经》云:“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摇梁,摇梁生番禺,是始为舟。”蒲犁又在莎车西五百里,则应于大帕米尔求之。”他又说:“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中,又有蒲犁国。蒲犁与蒲类、蒲离音相近,疑为蒲戎人西迁至西域时分为两支,一支走天山北路而建蒲类国,一支走天山南路而建蒲犁国。两国同源”。“波密却番母之意,帕米尔乃因蒲犁人迁此,而谓此山为‘蒲人之母亲’,即蒲犁人的神山和祖母山之意”;“蒲犁是帕米尔最古老的居民,故叫其为帕米尔,即波密尔,与蒲犁乃一音之转。塔什库尔为‘八帕米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