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朝两位公主远嫁乌孙:所建的是汉城还是唐城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4
转发:0
评论:0
汉朝两位公主远嫁乌孙:所建的是汉城还是唐城,汉代有两位公主嫁到了乌孙,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先后在乌孙生活了多年。新疆伊犁

  汉代有两位公主嫁到了乌孙,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先后在乌孙生活了多年。新疆伊犁河谷一带就是当年乌孙人生活的地方。

  《汉书·西域传》记载,细君公主出嫁时,汉武帝“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其盛。”细君公主到达乌孙后,猎骄靡封她为右夫人,随从工匠为她建造了宫室。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乌孙人是逐水草而居的,没有留下什么建筑古城。但在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北岸,一座汉式建筑的古城被人发现,随后引起人们无限探究。

  发现博斯坦古城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辖的特克斯县,是个深藏在天山深处有灵性的小城,城市按《易经》八卦建筑,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八卦城。

  出特克斯县城西南不到10分钟的车程,就到了博斯坦村。再在村里的土路上行驶一段路,车就停在了一个缓坡上。

  那些游荡的马匹和牛羊在树林的阴凉处安静地吃着草,丝毫没有发现我们。翻过一个高两米左右的铁丝网,再往前走上大约五百米,我们就站在了一片残缺不全的土墙面前。

  随行的当地人告诉我们,这就是博斯坦古城了。古城现在的面积在一百亩左右,是新疆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博斯坦古城坐落在特克斯河北岸,坐北朝南。走进城内,已经无法看清楚任何城市的构造了,甚至连一丝痕迹都没有。放眼望去,城内满眼荒芜,野草丛生。只看到古城呈长方形,前门的痕迹非常清晰,而且轮廓较大。

  2006年,为了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特克斯县向全县居民普及文物知识,希望居民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文物线索。特克斯县第一中学校长塔西波拉提想起他家附近有一座古城,小时候他经常和伙伴们去那里玩耍。塔西波拉提说:“那时候,我们在古城里常能捡到一些陶片、瓦罐之类的东西,有时还能捡到骨头呢!”

  塔西波拉提向县文物管理部门报告了古城的线索,引起文物管理部门和城建部门的重视,他们请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进行现场勘察。随后,根据考古学的命名原则,专家们将这座古城定名为“博斯坦古城”。

  博斯坦古城遗址外城墙有三面保存完好,其中南、北城墙长206米,西城墙长162米。东面城墙的位置现存两米多高的阶地。西墙正中和南墙东头各有一个缺口,宽6米有余,似为城门之所在位置。

  古城遗址的发现引发了人们无数的猜测与想象。蓝天白云,草原旷野,陌上烟雨千年,古城究竟缘起何处?古城紧邻特克斯河河畔,而古代乌孙人习惯住毡房,临河而居符合汉人“住房子”的生活习惯。看来,这极有可能是一座汉人的城池。博斯坦古城会不会就是当年为细君公主建造的宫室呢?

  从古城的建筑模式上看,它应属于汉代。另外,20世纪有人曾在这座古城里发现一件风格别致的瓦当。瓦当中间类似八卦,而外部则像一朵莲花,特别像道教所说的“八卦鱼”,周围和莲花瓣的边缘都有连珠纹,极具汉代道教风格。

  照此推测,古城以前应建有道教的建筑。道教的建筑很有可能是跟随细君公主远赴乌孙的工匠所建造的。

  博斯坦古城的另一个秘密

  就在几乎所有的物证都指向博斯坦古城是汉代所建时,考古人员发现了古城的另一个秘密:现存的博斯坦古城城墙高5到7米,基底宽18到21米,外墙面较陡直,存“马面”数个,里面有较大坡度。“马面”是我国自唐代开始使用的一种防御工事,既可对城墙起到加固作用,又可开阔眼界,抵御敌人。

  种种迹象表明,博斯坦古城在唐代曾被当作军城而一度风光无限。唐代,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少数民族,经常对唐朝形成威胁。因此,唐代有“行军”建制,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行军”多建有“戎城”,即军城。据史书记载,唐代有一种名为“萧乡军”的编制,相当于现代部队的一个营,就曾驻扎在特克斯河谷一带。

  研究人员认为,从目前博斯坦古城的形制上看,这里即唐代萧乡军驻守的军城。全城用“版筑”方式修建,以木板和木棍支撑搭底,黄土填充。可它为何颇有汉代遗风呢?

  不管怎么说,这座在伊犁河谷发现的建制完整、规模宏大的汉式古城,可能是特克斯八卦城之前的特克斯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它显示出唐代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行政管理,也是当时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证据。

  需要不断深入考证的古城

  一座城,其实就是一个无法磨灭的故事;一座城,从它诞生到结束时间有短有长,但是发生在这里的许许多多的传说总让人们心动;一座城,当它成为废墟,成为一堆黄土时,或许记忆才刚刚开始。

  据知情人介绍,这座古城以前不叫博斯坦古城。为了成功获得审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制作档案时就将此城划归博斯坦村了。而在20世纪70年代,这座城所属土地并不属于博斯坦村,它属于托特库勒村。“托特库勒”是哈萨克语,汉语意为“四个池塘”,也有人称为“四个盆子”。

  当地人回忆,当时这座古城边上的池塘痕迹非常明显,而且不多不少刚好四个。而游牧民族是不挖池塘的,这从另一个方面再次印证了这座古城与汉代的关联。

  新疆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对古城进行考察之后认为,古城建筑模式属于汉式,距今1500年左右,应该属于唐代或早于唐代。而且吕恩国认为,这座古城应该是从中原地区到这里来的汉人所建造的。

  对在古城中发现的那块瓦当,吕恩国认为它有可能是古代道观的装饰用品。吕恩国说:“这种物品在新疆还是首次发现,上面的连珠纹在新疆和中亚都发现很多,这种陶器在唐代非常普遍,所以由此得出这座古城应该建于唐代。按照推断,这座古城可能是唐代萧乡军的驻军之地。因为唐代有屯田制度,那时的屯田制度允许兵士带上家属,这样的话就应该形成一些建筑。有建筑当然就要形成城市,有人居住肯定会有宗教和相应的建筑。”

  在博斯坦古城内外的地面上,考古专家们还发现大量细泥质红陶片、家畜碎骨、木屑等。陶片多为罐、缸、瓮之属,还有圆形石磨盘和较完整的陶瓮。从器物的口沿和陶片质地判断,多为唐代前后的遗物。

  吕恩国认为,这座汉式古城,显示出唐代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行政管理。他同时否定了博斯坦古城可能是人所建的“南庭”之说。

  到底是两位汉代公主远嫁乌孙后留下的汉代古城,还是唐代的一座军城?目前尚无法作出定论,但博斯坦古城已经在特克斯河畔静静地坐落了1500多年。它还有众多的秘密等待着人们去探究去发现。但历史终究是历史,这里一定与中原有着密切而又自然的联系,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朝女外交官冯嫽:曾随同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国
冯嫽,生卒年不详,西汉著名女政治家、外交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太初四年(前101年),随公主刘解忧远嫁和亲到乌孙国。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刘解忧的得力助手。后嫁给乌孙右大将。她在协助刘解忧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方面,作出很大贡献,深得西域各国人民的敬服,因此尊称她为冯夫人。随主西行汉武帝时,汉朝对长期南下侵扰的匈奴,接连进行大规模军事反击;同时,汉武帝为了结成对抗匈奴的联盟,便与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乌孙国(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联姻。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将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作为和亲公主,嫁给乌孙国王猎骄靡。猎骄靡死后,刘细君依照乌孙国风俗,再度嫁给猎骄靡之孙、继任乌孙国王军须靡(继位前担任岑陬之职)。太初四年(前101年),刘细君去世,汉武帝再以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嫁给猎骄靡。冯嫽作为刘解忧的侍女,跟随刘解忧同去乌孙国。尊称冯夫人冯嫽生性聪慧,知书达...
· 解密:乌孙国有何重要地位使得汉朝要下嫁公主?
乌孙族属向有数说一、匈奴人说。此说强调乌孙人"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人同俗,但乌孙王室始终与匈奴人保持密切的联系,尽管有时亦兵戎相见。二、人说。主此说者有俄国语学家B.B.拉德洛夫、日本学者白鸟库吉等人。所持理由,一是乌孙人与人开国始祖的传说均与狼有关;二是乌孙人称国王为昆莫或昆弥,王族贵人的名字多以"靡"字收尾,以及见于记录的少数乌孙语均属于语族;三是阿史那氏系乌孙人的后裔;四是乌孙人分布的区域恰为后来族兴起的基地。三、东伊朗族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苏联一些考古学家以A.H.伯恩什坦为代表认为乌孙人很可能属于东伊朗族。特别是从50年代起,苏联考古学界有更多的学者认为乌孙人是东伊朗族塞人(即中国史籍中的塞种人,亦称塞人)的一支,塞卡文化与乌孙文化是一种文化的两个阶段。乌孙人于西汉初期至南北朝初期游牧于天山以北伊塞克湖南岸至伊犁河流域一带,国都赤谷城位于伊塞克湖南岸,另说在纳林...
· 解忧公主简介:一生嫁给父子三任乌孙王的公主
解忧公主(公元前120-前49年)出生皇族,祖父刘戊曾是霸居一方的楚王。景帝三年春,刘戊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兵败身亡。从此,解忧公主和她家人长期受猜忌和排斥,落入无法扭转的苦难之中。当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因“和亲”远嫁乌孙昆莫(国王)而郁郁以终之后,汉武帝为了巩固与乌孙的联盟,于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又将年仅二十的解忧,嫁给乌孙昆莫。汉代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中记载了一个解忧公主,她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她在出使乌孙和亲的细君公主去世后,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和亲联盟,也奉命出嫁到西域的乌孙国。她一生经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曾嫁予三任丈夫,皆为乌孙王。解忧公主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她一直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积极配合汉朝,遏制匈奴,为加强、巩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作出了贡献。年逾七十之时,上书给汉朝皇帝陈述思乡之苦,请求把自己的遗骨埋葬在故国(《汉书·西域传》:“公主上书...
· 解忧公主为保家国平安竟三嫁乌孙人
解忧公主是谁的女儿呢?刘解忧出身西汉皇族,祖父是楚王刘戊,也曾雄霸一方,但是历史上对于刘戊的子女并没有记载,所以刘解忧的父亲是谁也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后来刘戊参与了“七国之乱”,结局是兵败自杀,留下了一家老小。因为祖父叛变的关系,刘解忧从小就受人排挤,生活陷入深深的苦难之中。《解忧公主》张歆艺版解忧公主定妆照汉武帝时期,汉朝对匈奴接连进行大规模军事反击,与此同时,汉武帝为结成对抗匈奴的联盟,便与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乌孙国联姻。还把罪臣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嫁到了乌孙国,后来乌孙国王猎骄靡就死了,刘细君就嫁给了猎骄靡的孙子、新的乌孙国王军须靡。但是在公元前101年的时候,刘细君去世了,汉武帝就把另一个罪臣的后代,刘解忧嫁到了乌孙国。军须靡不久之后也就死了,刘解忧就和由于军须靡的堂弟肥王通婚了,之后刘解忧为肥王生下了三子二女,深得肥王的宠爱。另外当时刘解忧远嫁的时候带了一个蜂女名叫冯嫽,冯嫽也是一...
· 乌孙王的传说西汉乌孙公主生平简介
知道那个写情书给汉高祖刘邦的大老婆吕雉的那个冒顿单于吗?相传中国古代的古国乌孙国王子就是他养大的。关于这个乌孙国王子,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乌孙国称呼国君为“昆莫”,据说乌孙国王子猎骄靡刚刚出生,乌孙国就亡了国。乌孙国老臣布就翎侯立刻带着猎骄靡逃跑,半路上为了给猎骄靡寻找食物,他将猎骄靡藏在草丛中,孤身出去了。当他带着食物回来时,看到的一幕使他惊呆了,因为他看到有一只母狼正在给猎骄靡喂奶,一只乌鸦正叼着一块肉围着猎骄靡飞翔。布就翎侯觉得,这一定是上天保佑,是天神在帮助乌孙王子。之后,布就翎侯带着乌孙王子投奔了匈奴的冒顿单于,为了让冒顿单于答应收留乌孙国的王子,他还将自己的那段神奇经历告诉了冒顿单于。冒顿单于挺喜欢这个受到神灵眷顾的乌孙王子,就答应收养他。冒顿单于教授乌孙王子猎骄靡本领,等到猎骄靡长大以后,他就把乌孙民众都交给猎骄靡统领。猎骄靡后来带领乌孙人民,帮助匈奴击败了大月氏,乌孙成为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