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刘六刘七起义简介:明朝中叶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25
转发:0
评论:0
刘六刘七起义简介:明朝中叶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刘六刘七起义又称刘六刘七民变是指明中叶爆发于明朝北直隶(今河北地区)的一次大

  刘六刘七起义又称刘六刘七民变是指明中叶爆发于明朝北直隶(今河北地区)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刘六和刘七最初是劫富济贫,被称为“响马盗”,他们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在霸州发动起义,数千农民响应。次年,起义军由河北攻入山东,以后又由山东回攻京畿。起义军纪律严明,不妄杀人,使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

  起义前后持续三年,转战南北直隶、山东、河南、湖广等广大地区,所过之处,深得人民拥护。两支起义军之间缺少密切配合,长期流动作战,被明军各个击破而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赛儿起义简介:明朝前期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唐赛儿起义又称唐赛儿盗乱、唐赛儿民变指的是明朝时期唐赛儿领导的民变。唐赛儿为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丈夫死后,在扫墓归途偶得一石匣,内藏有宝剑兵书。经日夜学习,通晓诸术,遂削发为尼,自称佛母,宣称能知生前死后成败事;又能剪纸人纸马互相争斗;如需衣食财货等物,用法术即可得。传教于山东蒲台、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之间,贫苦农民争先信奉。唐赛儿以红白旗为号发动起义,击杀前往的官兵千余人,声威大震。附近等数十支队伍纷起响应,众至数万。山东布政使储埏、张海等急向朝廷报警。朱棣闻讯,遣使诱降唐赛儿,被拒绝,随即命柳升为总兵、刘忠为副总兵,率京军5000前往。二月十一,柳升率部包围卸石棚寨。唐赛儿利用柳升骄狂的弱点,派人向其诈降,声称起义军将从东寨门夺路寻水宵遁,骗得柳升派重兵据守东寨门外待战。三月十三夜,唐赛儿命人驱羊群伪装起义军走东寨门下山,吸引明军主力,自率众从明军薄弱处突围,袭杀刘...
· 刘六刘七起义
明朝正德年间,在天子脚下的河北省,爆发了开国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农民起义,起义军最初只是几个过不下去的穷苦百姓,最后却发展到十几万之众,转战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八省,搅得大明朝寝食难安,为镇压起义,朝廷总共调遣官兵二十余万,约占全国总兵力的一半以上,耗尽库银,历时三年才镇压下去,因起义由刘六刘七兄弟俩发起,史称“刘六刘七起义”。响马盗——打家劫舍刘六刘七兄弟是河北霸州文安县人,自幼家贫,是为朝廷养马的马户,两兄弟为人慷慨好义,粗通拳脚,善于骑射。正德年间,因为不堪地主豪强的压榨欺凌,纠集了一帮穷苦兄弟做了“响马盗”,干一些打劫打家劫舍的勾当,后来宦官刘瑾派人到河北缉捕屠杀这些响马,刘六、刘七的家属亲眷遭到杀害,同伙齐彦名也被捉拿。刘六、刘七一怒之下闯入大狱救出了齐彦名,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二十二日在霸州举旗造反,当地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从最初的几十骑
· 刘六刘七起义的结局:刘六刘七起义有何影响?
农民军的失败原因,一是与明军相比,势单力薄,刘六军队虽号称数万人,但多是无以为生的贫苦农民,没有作战经验,真正拥有战斗力的极少。二是农民军长期流动作战,虽具有机动灵活的特色,可以出其不意,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缺乏牢固的根据地和后方,士兵疲于奔走,兵员和军需补给都有一定困难,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三是两支较大的起义军独立作战,缺乏配合,更没有和当时在四川的农民起义军取得联系共同抗敌,致使明政府便于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刘六、刘七领导的这次起义,前后持续3年,转战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数省,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级。为了起义,明政府动用了大量财力,耗尽了府库之银。起义军所到之处,地打击了当地贪官污吏、地主豪绅。这次起义给明统治者一个沉重而深刻的教训,使明朝统治者认识到仅凭高压政策难以维持长久统治,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缓和社会矛盾。起义失败的第二年,明政府下令减免京畿、山东、河南等地税粮,并宣布...
· 刘六刘七是谁?刘六刘七起义是怎么回事?起义是谁平定的?
刘六刘七是明中叶在河北地区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领袖。刘六原名刘宠,刘七原名刘晨,他们在霸州等地,打家劫舍,劫富济贫,被当时人称为“响马盗”。正德五年,也就是公元1510年,两人召集数千农民,在霸州发动起义,这支起义军军纪严明,很快发展到数万人之势。这次起义持续了三年,才被明军击败,明朝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那么这次起义是怎么爆发的?他的前因后果又是什么呢?明正统年间,政治黑暗腐败,土地兼并加剧并高度集中,人民流离失所,正统后阉宦擅权,徭役繁苛,比以前还更为严重,让农民不堪忍受。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了大大小小许多次的农民起义,而刘六刘七起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正德年间爆发了许多起义,刘六刘七武艺高强,便由霸州官府招募入衙,协助擒捉“盗寇”。两人屡屡破获大案,受了朝廷很多赏赐。梁洪见两兄弟赏赐颇丰,便向其勒索金银财物。这个梁洪又是谁呢?正是当时独揽朝政的大太监刘瑾的家人,...
· 徐鸿儒起义简介:明朝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徐鸿儒起义是发生在明朝后期的一次农民起义,由起义首领徐鸿儒领导。徐鸿儒(?-1622年),山东省巨野人,白莲教徒,明末民变首领。天启二年(1622年),徐鸿儒在郓城举旗反明,自称中兴福烈帝,年号大成兴胜,当地农民“多携持妇子、牵牛架车、裹粮橐饭,争趋赴之,竞以为上西天云。”。义军头带红巾,先得巨野,渡京杭运河,攻占滕县、邹县,袭击曲阜。十月,朝廷派军,徐鸿儒被叛徒出卖,被官军俘杀,起义失败,是为明末民变的先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