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真实的历史:奸臣没有这么坏忠臣也没有那么好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1
转发:0
评论:0
真实的历史:奸臣没有这么坏忠臣也没有那么好,小时候看电视,我总是先问大人: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以为,现实也像戏台上

  小时候看电视,我总是先问大人: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以为,现实也像戏台上一样,红脸白脸,好人坏人都写在脸上呢。只不过,我现在早已不这样了。就在不远的历史上,我们见识过太多的愚昧假道德之名大行其道,蠢得天地不容了。人性的复杂和多义,又岂是只言片语可以概括的?

  在汉史上,邓通貌似是被钉在耻辱柱上了。邓通本来是濯船的黄头郎,因为与汉文帝的梦境吻合而得到宠幸。得宠了的邓通也很小心谨慎,不喜欢多事,不喜欢出门,即使休沐日,也不愿意离开皇帝。文帝很感动,赏赐邓通钱财无数,官至上大夫。邓通最为人垢病的,就是文帝给他赐了一座铜山,可以自己铸币。起因是皇帝让善相人相邓通,却被告知邓通会贫饿而死。文帝不信,就把蜀地的严道县铜山赐给他。后来邓氏的钱布天下,富得流油。

  这种事,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真说不上是什么大问题:铸币权收归国有,那是汉武帝时的事,文帝时诸侯亦可自己铸钱,比天子还富有。赏一座铜山跟赏别的钱财,差别不大。邓通的确没本事,也推荐不了贤能,只能够小心翼翼地侍候文帝。在文帝生疮的时候,邓通还常为皇帝嗽吮疮痈,十分尽忠。他的身份,无非就是一个不干涉朝政的宠妃,放在那个时代,何错之有。

  邓通之死,明的原因是因为得罪了太子(后来的景帝)——实际上他是在皇帝面前说太子的好话来着,奈何他对皇帝太好了,把太子也比下去了,太子怀恨在心——太子一即位就找他的茬搞他;更深层的道理在于,他无能力却居高位,必然危殆;被包养的男人,就算你什么都没做错,都是佞人一枚,口水也会把你淹死。所以,当文帝一崩,景帝登基,邓通就被免官,后来因把铸钱私自运出塞外被没收全部财产,还欠了一大笔钱;长公主每次赏赐给邓通的钱物都被全部没收,一簪不得着身,长公主只能供给他吃的。最后,邓通一贫如洗地死在别人家里,正应了算命者的话。

  因为无能,又无野心,邓通干了不什么好事,但也没有干过坏事。他并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我真正想谈的是申屠嘉,一个以抨击邓通而扬名史书的名臣。那时,申屠嘉是丞相,有一回入朝的时候,邓通坐在皇帝的旁边,“有怠慢之礼”。其实,以前后文来看,以邓通谨小慎微的个性,他焉敢对丞相不敬?所谓的怠慢,无非就是这个座位安排得不对。可这是皇帝的安排,胆小的邓通怎么能反驳?果然,申屠嘉看不惯,当面批评皇帝,皇帝回复说,“你不要再说了,这是我的私事。”下朝以后,申屠嘉作檄召邓通到丞相府来,如果不来,就要斩了他。

  邓通怕得要死,去哀求皇帝,皇帝说:“你去吧,我会派人再召你回来的。”邓通只好不情不愿地到了丞相府,脱去帽子,光着脚,向申屠嘉磕头请罪。申屠嘉理所当然地承受着,也不还礼——须知邓通也是太中大夫啊——责备他说:“朝廷之上,皇帝宠幸你这等小臣,让你在大殿上不守规矩,我今天就要斩了你!”邓通不停地磕头,头都磕出血了,申屠嘉还是不放过他。文帝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就派人持节召邓通回宫,向申屠嘉谢罪说:“这是我的宠臣面首,你就放过他吧。”申屠嘉看在皇帝的面子上,方才勉为其难地放过邓通。

  申屠嘉所行事,大概类此。到了景帝时,景帝信任晁错,不太听申屠嘉的建议,申屠嘉暗暗生恨。终于有一次,他借晁错擅自凿开宗庙围墙为门一事,要求诛杀晁错。孰料晁错事先知道了,求助于景帝,景帝对申屠嘉说,那不是庙的内墙,而是外墙,这事是我同意干的,晁错没有错。申屠嘉除不掉晁错,大恨,回到家,就呕血而死。

  文帝和景帝之时,其实尚未建立起强大的皇帝集权专制:除了皇帝代表的宫廷势力之外,丞相是外朝的代表,诸侯王是地方势力的代表,都能与皇权互相制衡。所以,不管是文帝还是景帝,都对丞相非常客气。被皇帝宠幸的前后两位太中大夫邓通、晁错,是站在宫廷势力一方的;那么,就意味着丞相的尊严和利益受到了威胁。

  本来是两派利益斗争的问题,经史书这么一勾兑,赫然就分出了正邪两方。仿佛只要敢骂皇帝的,敢跟皇帝对着干的,都成了大大的忠臣、大大的好人。拜托,文武和景帝那个时候哪里敢对丞相下手?皇帝也不敢得罪他们!我不喜欢邓通,不过更讨厌申屠嘉。邓通是种无用又无害的小动物,申屠嘉却在道德的外壳下挟带不少的私货。他要弄死邓通和晁错,找出的理由却都牵强得很。没本事就认了吧,他又不是,拼命要站在道德优越的高岗上,活活把自己气死了。

  司马迁、班固均说他“刚毅无术学”,依我看,这种保守的赞美还是太多了。申屠嘉无甚才学,仅仅是因为追随过高祖,资历老,而与他同时代的人多数都已死去,文帝才勉为其难用他为丞相的。无术学,是蠢;刚毅,是自大。一个人蠢,还好办;又蠢又自尊心强,那就无药可救了。有时候史书不得不给这种人面子;可他生在哪朝哪代,都不会讨人喜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关羽的地位是怎么来的原来他也没有那么好
关羽必须看不起黄忠,更确切的说是他必须表现的非常看不起黄忠。当初桃园结义时刘备身为皇叔(虽然很有水分)有政治资本;张飞为一方富户(家中有私家园林)有经济实力;只有关羽身无长物,他所能依仗的一是武艺、二是对大哥的忠诚,政治资本和经济实力却是没有的。网络配图在后期刘氏集团不断扩大时更多的人才加入进来,关羽的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先是诸葛亮、赵云,又有马超、黄忠、魏延。关羽最怕别人从武艺和忠心这两点威胁到他了,所以他攻击他人时也就是从这两点出发。因为他自己忠诚上有污点(曾经降曹)所以特别在意他人这方面的问题,一但发现瑕疵就咬住不放,希望所有人都有问题才好。网络配图关羽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只有不断的贬低排斥他人才行。诸葛亮他没办法,他没那个头脑斗不过,经过几次交锋认了,但诸葛亮也总是对他让三分的。赵云年纪小,和他不是一伐的,所以矛盾不大。他攻击马超自然是说马超只有武勇不如他有谋略了;攻击魏延、黄忠就是说...
· 历史揭秘:康熙那么恨鳌拜为何也没有杀他
康熙皇帝8岁即位后,因其年幼,有四大辅臣代其执政。这四大辅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其中,索尼老谋深算,又加上年老体弱,所以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遏必隆性格懦弱,能力也不出众,是一根毫无原则的随风草,哪边风大就倒向哪边。于是,这四大辅臣最终就演变成了苏克萨哈和鳌拜之间的争斗。图片来源于网络结果,索尼去世后,蛮横的鳌拜干掉了苏克萨哈,成为独掌大权的“太上皇”。康熙14岁亲政后,鳌拜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根本就不把康熙这个小皇帝放在眼里。有时候在朝堂之上,鳌拜竟然敢当着康熙的面训斥大臣,康熙只能忍气吞声。这样一来,更让鳌拜忘乎所以了。但康熙不是个无能之辈,他不可能允许自己头顶上蹲着个“太上皇”。但他也不是个鲁莽之辈,不可能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冒然出击。所以,他选择了暂时忍耐,相时而动。当时,满朝的大臣,大多依附于鳌拜。康熙要做的,就是慢慢地在其中加入自己的力...
· 万贵妃真的有那么坏吗?历史上真实的万贵妃
受前几年大热的电影《龙门飞甲》和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人们印象里的万贵妃似乎就是一个心肠恶毒、心如蛇蝎的女人,以非常手段取得了宪宗的宠爱,还仗着明宪宗朱见深的宠爱,强迫其它怀有宪宗骨肉的嫔妃宫女堕胎,让宪宗差点绝后。但,历史上的万贵妃真的有那么坏吗?真正的万贵妃这的做了这些事情吗?史料上最早关于万贵妃的记载,出自明朝的官方史籍《宪宗实录》,而官史《明实录》是由后朝修前朝,所以这本记录明宪宗朱见深朝的《宪宗实录》是由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修著的。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什么最早关于万贵妃的不好传言就是出自这儿的了。因为明孝宗朱佑樘身为明宪宗朱见深的长子,却一直住在宫外,而且自己的母亲也没有任何的名分,就只是个被明宪宗宠幸过的不知名的女吏,这样和颇受明宪宗朱见深宠爱的万贵妃一对比,渐渐长大地朱佑樘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而且在朱佑樘六岁成为太子到他十八岁登上帝位的这十二年里,一直是由明宪宗朱...
· 暮白首墨幻是好是坏墨幻真实身份介绍
暮白首墨幻是好是坏墨幻真实身份介绍灵教教主墨幻一出场,就觉得这个人物神秘感十足,功力深不可测。墨幻总是一脸严肃的样子,但她所做之事却总能发现一些笑点,不知道是编剧故意的,还是无意造成的效果。墨幻和穆妍是同一人,不过这是因为真正的穆妍被墨幻给害死了。虽然墨幻在剧中是反派设定,但墨幻并非最终boss,还有一个隐藏更深的人物,才是那岚岳最大的对手。那墨幻结局究竟会如何发展呢?墨幻是好是坏据悉,墨幻是灵教教主,人称明尊,是一位反派人物。因为驻颜有术,她一直是少女模样。不过,广大观众都认为,墨幻的真实年龄应该很大。当初,墨幻收了两个徒弟,他们一个是男主角那岚岳的母亲林若寒,一个是女主角容婳的父亲容靖沣。现在那岚岳和容婳都谈情说爱了,容靖沣也变成中年大叔。墨幻的年龄再小也小不到哪里去。但是,她装嫩的水平一流,带入萝莉角色毫无违和感。男二号遇见墨幻,真当墨幻是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唠唠叨叨说什么墨幻没有江湖...
· 大宋史上的大奸臣:太尉高俅真的有那么坏吗?
高俅(?—1126年),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据史料记载:真正的高俅与《水浒传》中的描述相差甚远,据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挥麈后录》记载,高俅,原本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一类的角色,《水浒传》中说是书童,他为人乖巧,擅长抄抄写写,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而高超的蹴鞠技术只不过是他多项旁骛的杂学之一。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王诜是神宗皇帝的妹夫(《水浒传》中说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端王赵佶(后来的徽宗皇帝)的姑夫,这个王诜是一个“书画高手”,与在一旁坐冷板凳的端王关系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书画。网络配图一天,王诜和赵佶一起等待上朝,赵佶忘了带篦子刀,就问王诜借篦子刀修理鬓角,王诜的篦子刀很漂亮,赵佶很喜欢,刚好王诜有两把一样的,第二天就让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高俅到时,喜好踢足球的端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