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原始螺钿器产生于夏商时代 唐代已有螺钿镶嵌家具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1
转发:0
评论:0
原始螺钿器产生于夏商时代唐代已有螺钿镶嵌家具,对国内不少收藏爱好者来说,日本可谓淘宝好去处。日本是除了中国之外,收藏中国文

  对国内不少收藏爱好者来说,日本可谓淘宝好去处。日本是除了中国之外,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位列“流落日本的十大中国国宝”之首的,便是现存于正仓院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螺钿,泛指产于江河、湖海中的贝类;“七彩螺钿”则是特指产于太平洋西岸、东南亚等地的“蝾螈海螺”,因色彩鲜艳,又名“七彩螺钿”、“夜光贝”等。七彩螺钿器属于漆器门类,但实际上以螺钿为主要原料及主要欣赏对象,“漆”则仅作为镶嵌的“辅助黏合”材料使用。原始螺钿器产生于夏商时代,从壁画等美术作品可知,唐代已有螺钿镶嵌的家具。

  七彩螺钿漆器是中国历史上最昂贵、最耗工的艺术品之一。以一件螺钿香几的制作工艺为例,首先要寻找木料,一般选择楠木、香樟木等体轻、不易开裂的木材,干燥一二年以上后,在上面涂胶、抹灰,并在胶上粘麻布,麻布上面再抹灰、打平,灰上再涂抹黑漆,绘上图案,并把螺钿片按照图案进行剪裁,粘在漆面之上,之后在螺壳之上用针、刀刻画出更加细腻的图案。七彩螺钿漆器图案精致生动,夜间会散发出莹润光芒,但因工艺太过繁复,有的工匠甚至为此视力衰弱以致失明。

  就珍贵程度而言,七彩螺钿漆器无疑可被列为国宝,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内鲜有相关专著,这与日本螺钿器资料汗牛充栋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早在1977年,东京国立博物馆便出版了《中国的螺钿》,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螺钿器的专著。而在我国内地,仅有由李彦君、刘广龙合著的《七彩螺钿——方正堂艺术馆藏漆器选》,出版于2015年12月,里面刊选了大量七彩螺钿藏品的图文资料,内容详实,体系完善。

  据七彩螺钿漆器研究学者、收藏家李彦君介绍,螺钿漆器不易在干燥环境下保存,故在中国北方地区存世极少,加上历代战乱等因素影响,国内留存下来的藏品寥寥无几,国有博物馆也罕有收藏,仅故宫博物院有几件藏品。除此之外,七彩螺钿漆器工艺繁杂,价格昂贵,无法成为大众性用品,相较于陶瓷、书画、玉器、青铜器等文物,其受众面更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器的国家,至今却没有一个漆器的专题博物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七彩螺钿漆器是中国传统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验证漆器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显示了祖先的聪明智慧,应该鼓励漆器收藏爱好者从海外购买回流,进行保护和研究。”李彦君建议道。七彩螺钿漆器不同于玉器、陶瓷等可仿文物,其生产工序太过繁杂,且原料稀缺,抢救这项濒危艺术迫在眉睫。同时,收藏者的理念也亟须更新——不能只将目光局限于元青花、清官窑等市场热销的品种,而应注重对未知领域的开拓,以更开放的姿态进行收藏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原始石器时代的杀敌利器
在2500多年前的石器时代,所有的工具都是铜器铁器磨出来的,包括后面部落之间相互争斗的兵器。箭是弓弩射杀敌人主要借助的利刃。古人称箭为“矢”,箭头叫“镞”。起源于原始社会石器时代,用石片、骨或贝壳打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于矢杆一端,即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贝镞的矢了。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箭矢是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文化遗址土的薄燧石制成的石镞,加工细致,镞尖锋利。商周时期出现了大量青铜制作的箭镞,由于箭是一种消耗量很大的兵器,又采用翼和棱等复杂结构,不易用铁大量锻制,所以钢材使用了很长时间。东汉晚期,出现了锋部为扁平三角形的铁镞,其形制既适合锻造,又有较强的杀伤力,此后铁逐渐取代铜成为制箭的主要材料。秦代兵器的制造已经引入标准化生产,不同产地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在一起。这不仅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也保证所有士兵使用的都是当时最优秀的兵器。试想不论是在北方草原,还是在南方丛林的各个战场,秦军射向对...
· 香炉螺钿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螺钿(diàn)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钿嵌、陷蚌、钿螺、坎螺以及罗钿等,螺钿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螺钿的“钿”字,据《辞海》中注释,为镶嵌装饰之意。由于螺钿是一种天然之物,外观天生丽质,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因此也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装饰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乐器、屏风、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关的工艺品上。日本螺钿香炉历史发展螺钿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商代的漆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到不少西周嵌螺钿漆器,其中有1件漆器,上面的彩绘兽面凤鸟纹就采用了螺钿工艺,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世界上最早的螺钿漆器之一。至唐代,中国的螺钿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尤其是铜镜漆背螺钿,更是这一时期的工艺瑰宝。明代曹昭著的《格古要论》中...
· 香炉螺钿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钿嵌、陷蚌、钿螺、坎螺、罗钿,名称多样,为中国特有之传统工艺。古人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的薄片,镶嵌于器物表面,形成天然亮丽的装饰效果。举凡漆器、家具、乐器、盒匣、盆碟等诸般用具,饰之以螺钿工艺,便有独具一格之奇幻艳丽的魅力。螺钿工艺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便已流行。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玻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不少西周嵌漆器,其中1件“西周彩绘兽面凤鸟纹螺钿漆缶”,为迄今为止所知较早的螺钿漆器。至唐代,螺钿工艺已相当成熟,尤其铜镜漆背螺钿,是这一时期的工艺瑰宝。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唐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即为唐代螺钿工艺精品。明清漆器冠绝古今,涌现大量制漆名家,螺钿之亮丽与漆器之沉厚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被广泛使用于漆器制品上,倍显美感。明清时期的螺钿工艺,有厚螺钿和薄螺钿之分。厚螺钿为北宋以前常见,北宋时,薄螺钿开始出现,于南宋、明...
· 春秋时代——子夏和商瞿
孔子要做一件什么事?孔子要修编《春秋》。什么是春秋?古人记录历史,按每年春夏秋冬记录,因此,春秋就是各国的历史记录,或者说,是历史大事记。孔子要修编的,自然是鲁国的春秋。为什么要修《春秋》?孔子说了:夏道不亡,商德不作;商德不亡,周德不作;周德不亡,《春秋》不作。《春秋》作,而后君子知周道亡也。(《说苑》)简单说,孔子要用历史来告诉后人周朝是怎样完蛋的。孔子修春秋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两个方面的准备:资料和人力。资料并不复杂,孔子与鲁哀公的关系很好,与鲁国太史的关系也很好,很容易就把鲁国的史料借了出来。人力呢?其实人力也很简单。孔子决定由自己来做主编,找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做助手。自然,排第一名的是子夏。鲁国史料非常丰富,大致从鲁国建国的时候就开始了。史料的内容无非是鲁国的大事、世界的大事以及各种天文地理的变化。大致翻阅了一番,孔子觉得没有必要全部记载下来,因此决定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
· 铁器时代
铁器的开始使用在哥得兰岛发现的铁器时代的铁斧头最先出现铁器使用的是古埃及与苏美,在公元前4000年已出现极少量的使用,但大多是在陨石中得到铁,而非由铁矿中提取。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在小亚细亚,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越来越多地由陨石矿中提练铁。北京平谷和刘家河商墓也出土了公元前14世纪时商朝的5件铁刃铜钺,中国古人将铁称为“天石”。有些考古证据指出铁在当时是在提练铜时生成的副产品,称为海绵铁,在当时的冶练技术来说是不可进行大量生产的,铁是比金更昂贵的金属。在那些时代,铁器大多用在礼仪上,青铜器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用具。最早大量生产铁并将其应用的是赫梯帝国,其于公元前1400年已掌握了冶铁技术。而到了公元前1200年,铁已在中东各地广泛运用,但在当时并未取代青铜在应用上的主要地位。各地区进入铁器时代的次序列举如下。历史非洲在公元前1323年,埃及法老图特卡蒙于死后获一把铁制匕首与黄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