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历朝总人口:西汉只有北宋一半最多时占世界40%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19
转发:0
评论:0
中国最早人口统计数据,见于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帝王世纪》一书,记载上古禹时代中国“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即0.13亿人。很显然,这一数据并不可靠,当时连文字都没有,根本无法统计,也无统计。故《清文献通考·户口考》认为,“古今户口之数,三代以前杳远莫考”,“后儒以意揣之,未足深信”。学术界认为较靠谱的是东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数字,当时已出现“料民”这一人口调查统计活动,此时中国有“一千一百八十四万七千人”。从春秋至汉代(公元前770年-公元200年),中国总人口开始变化,到汉代时形成了中国人口史上第一个生育高峰期。先秦时,各诸侯国出于强国、征战和称霸的需要,纷纷推出积极的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如东部齐国,管仲治齐时,国内采取奖励生育政策,对外推出移民政策,欢迎“外国人”到齐国定居;被吴国打败的越国,越王勾践尤重人口发展,国内所有家庭妇女,只要生孩子,从医疗到护理,费用...

  中国最早人口统计数据,见于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帝王世纪》一书,记载上古禹时代中国“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即0.13亿人。很显然,这一数据并不可靠,当时连文字都没有,根本无法统计,也无统计。故《清文献通考·户口考》认为,“古今户口之数,三代以前杳远莫考”,“后儒以意揣之,未足深信”。学术界认为较靠谱的是东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数字,当时已出现“料民”这一人口调查统计活动,此时中国有“一千一百八十四万七千人”。

  从春秋至汉代(公元前770年-公元200年),中国总人口开始变化,到汉代时形成了中国人口史上第一个生育高峰期。先秦时,各诸侯国出于强国、征战和称霸的需要,纷纷推出积极的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如东部齐国,管仲治齐时,国内采取奖励生育政策,对外推出移民政策,欢迎“外国人”到齐国定居;被吴国打败的越国,越王勾践尤重人口发展,国内所有家庭妇女,只要生孩子,从医疗到护理,费用国家全包。

  西部的秦国,在秦孝公继位后赶紧调整人口政策,重用商鞅,实施变法,对内奖励农耕,改善老百姓生活,提高生育能力;对外“利其田宅,免其兵役”,欢迎三晋百姓移民秦国,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到秦始皇时,秦国进一步加强人口管理。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开始要求男子登记年龄,即《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谓“初令男子书年”。据《帝王世纪》,秦代时中国总人口达“二千余万”,这是中国总人口首破0.2亿。

  到汉朝,中国人口增长加速,刘启(景帝)当皇帝末年(公元前141年),中国总人口已超0.3亿;到西汉后期又翻近一倍,约0.6亿人,中国首过半亿人。据《汉书·地理志》: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西汉人口为何增加这么快?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力有关,更重要的是,西汉朝廷采取了相当给力的鼓励生育措施。据《汉书·惠帝纪》,汉惠帝时“民产子复勿事二岁”,生了一个孩子免徭役2年,当时能生育的妇女自然都放开肚皮生。中国总人口何时过亿?——《中国人口通史》:北宋后期1.2亿多人

  到东汉,中国人口继续增加,最盛时达到0.7亿。但此后,一直到宋代,中国总人口长期停滞在0.6亿左右,常态是“中国半亿人”,甚至更少。据路遇、滕泽之著《中国人口通史》数据,三国鼎立前后,中国版图内总人口,加上少数民族仅约0.19亿,为春秋以来中国人口最低点。即使乐观估算,三国末中国总人口也不过0.28亿人。唐代是中国古代最盛王朝,在唐玄宗天宝末年,即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前,全国人口达到极盛。据《旧唐书·玄宗纪》,天宝十三年全国“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但经过“安史之乱”,中国人口急剧下降,李豫(代宗)当皇帝的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总人口不到0.17亿,不及天宝十三年的三分之一,而这仅仅过了10年时间。

  对这一数据,古今学者都有怀疑,认为偏低。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认为,唐代人口最多的天宝年十三年,全国总人口应在0.65-0.7亿之间;算上可能隐漏报数,在0.75-0.81之间;路遇、滕泽之著《中国人口通史》认为,唐代最盛时全国总人口超0.9亿。而清代学者梁启超的人口观点,中国在唐代,全国人口已过亿。其在《中国人口统计》一文中称,“唐盛时已得百余兆。”但梁启超所说的“百余兆”毕竟于史无出。为什么唐代在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但人口规模却不是最大?这与唐人“崇佛”不无关系,在唐代,很多时期男人爱当和尚,女人乐做尼姑,出家人口很多,直接影响了人口繁殖。

  那么,中国总人口到底何时破亿?在公元十二世纪的北宋年间,这是中国古代第二个人口出生高峰期。但在历代人口统计中,宋代的全国总人口并不多,这是为什么?现代人口学家普遍认为,宋代人口普查最不严肃,在登记编写户籍时,财产人丁情况一般不实,漏报普遍。元末马端临编《文献通考·户口考》便称,宋代“天下户口数,类多不实”。

  现代学术界认为,北宋人口最盛时期在赵佶(徽宗)当皇帝时。据《宋史·地理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全国总户数是20882258户,为历史最高,但总人口仅约0.47亿,平均每户仅2口多,显然不对。考证发现,原来宋代人口统计不计女性,推算大观四年北宋全国总人口应过0.9亿;如果以通行的古代平均每户5人计算,则人口过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总人口:西汉只有北宋一半最多时占世界40%
中国最早人口统计数据,见于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帝王世纪》一书,记载上古禹时代中国“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即0.13亿人。很显然,这一数据并不可靠,当时连文字都没有,根本无法统计,也无统计。故《清文献通考·户口考》认为,“古今户口之数,三代以前杳远莫考”,“后儒以意揣之,未足深信”。学术界认为较靠谱的是东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数字,当时已出现“料民”这一人口调查统计活动,此时中国有“一千一百八十四万七千人”。网络配图从春秋至汉代(公元前770年-公元200年),中国总人口开始变化,到汉代时形成了中国人口史上第一个生育高峰期。先秦时,各诸侯国出于强国、征战和称霸的需要,纷纷推出积极的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如东部齐国,管仲治齐时,国内采取奖励生育政策,对外推出移民政策,欢迎“外国人”到齐国定居;被吴国打败的越国,越王勾践尤重人口发展,国内所有家庭妇女,只要生孩子,从医疗到护...
· 历朝人口:西汉只有北宋一半最多时占世界40%
中国最早人口统计数据,见于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帝王世纪》一书,记载上古禹时代中国“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即0.13亿人。很显然,这一数据并不可靠,当时连文字都没有,根本无法统计,也无统计。故《清文献通考·户口考》认为,“古今户口之数,三代以前杳远莫考”,“后儒以意揣之,未足深信”。学术界认为较靠谱的是东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数字,当时已出现“料民”这一人口调查统计活动,此时中国有“一千一百八十四万七千人”。网络配图从春秋至汉代(公元前770年-公元200年),中国总人口开始变化,到汉代时形成了中国人口史上第一个生育高峰期。先秦时,各诸侯国出于强国、征战和称霸的需要,纷纷推出积极的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如东部齐国,管仲治齐时,国内采取奖励生育政策,对外推出移民政策,欢迎“外国人”到齐国定居;被吴国打败的越国,越王勾践尤重人口发展,国内所有家庭妇女,只要生孩子,从医疗到护...
· 世界上最瘦的女人25岁,158厘米的她体重只有不到40斤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每个女孩子都追求瘦,但是你知道吗,太过于瘦也不见得是“美”,在俄罗斯有一位叫kseniyabubenko的女孩,身高有158厘米的她,体重竟然只有不到40斤,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想你再也不会想去刻意的“减肥”了吧,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正文来了解。世界上最瘦的女人(体重仅40斤)看到上面照片中的女子了吗?她就是kseniyabubenko,25岁,158厘米的她体重竟然是只有不到40斤,已经是瘦一个“骷髅”了,也被称之为世界上最瘦的女人,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虽说好的身材是“美”的象征,但是像她这样瘦,你确定是美不是恐怖吗?据外媒报道称,她本人就是因为过度减肥,而禁食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因此患上了“厌食症”,现在是什么食物都吃不下去,就算是吃也是吃的非常少,并且已经是没有了饥饿感,我想如果不是因为减肥这件事,她永远都还是一位漂亮而美丽的菇凉,现在你还想着“禁食减肥”...
· 历史上西汉帝国的帝王,但对他的记录只有一半
作为皇族子弟,他是幸福的,因为在讲究嫡长子即位的封建制度中生为刘彻的"远方孙子",本来是没有任何继承可能的。但是汉武帝末年偏偏发生了太子死亡时间,刘弗陵被匆匆立为太子。汉昭帝去世的时候只要22岁,没有皇子可以继承皇位,就这样才想到了5岁就嗣位昌邑王的刘贺。当年是霍光征召刘贺主持丧礼的,这对于刘贺来说就是"进城了",在见识"大城市的辉煌"和享受从天而降的皇位之前,是要"假装"表现一下对先帝的尊重,按照礼制只要看见长安城门就要哭丧,但是李贺却说自己嗓子不舒服,始终不愿意哭丧,这时候他估计觉得他都到这里了皇位应该就是他的了。当了未央宫的东门,按照礼制应该下车匍匐哭丧而过,随行的郎中令龚遂的强烈要求下,刘贺强掩内心的狂喜,掐着自己的手指走过未央宫门。次日接受绶带登基称帝。到这里位置,刘贺的人生就是开挂的,从一般民营企业富二代直接成为万人之上的君主,这哥们估计还是没适应过来,开始了自己荒淫无度的作死...
· 北宋名臣寇准,一半文人一半战士!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北宋名相。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早年与澶渊之盟太平兴国年间进士,授大理评事(阶官,从八品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阶官,从五品下)、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阶官,从八品上)、直史馆(职),为三司度支推官(差遣),转盐铁判官(差遣)。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阶官,从五品上)、枢密院直学士(职,正三品),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对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诏召二府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