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最霸气的敢死队:勾践神秘军团不逊秦国虎狼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1
转发:0
评论:0
古代最霸气的敢死队:勾践神秘军团不逊秦国虎狼师,所谓“敢死队”,指由不惜命的军人组成的突击先锋队,至于词义出处,大抵可以追溯

  所谓“敢死队”,指由不惜命的军人组成的突击先锋队,至于词义出处,大抵可以追溯到《三国志》:“(董)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可遗憾的是,这支敢死精锐之队,早已湮没在吕布、关羽、马超等名将巨星光环下,连一向八卦的罗贯中,似乎也懒得多提。不过,古时敢死之师,绝非在三国才有,早在之前,其实就大有存在。譬如,曾震动天下的秦国麾下,就有一支。

  当然,这支战之能胜铁血之师的成立,倒和历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关,此人名叫商鞅。原来,秦国因地处西边,颇不为中原主流邦国待见,将这个“西方国家”称之为蛮夷之邦。当时的秦王秦孝公,倒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胸怀着向发达“东方国家”叫板的志向。于是就有了求贤令,然后就来了商鞅。来了商鞅,就有了“商鞅变法”,提了一系列富国强兵法案。其中,关于强军的法案里,就有这么一项:军功授爵制度。什么意思?简单来讲就是只要打好仗,就可以授爵。这个爵位,可不是像幼稚园老师给个大红花那样,忽悠人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一授爵,就有了相应等级的土地和房子。

  那么,如何获得爵位呢?当然和军功相挂钩了。比如,一个士兵在战场上砍下敌人首级,不仅获得相应的军功,就连家里老爹老妈如果偷了隔壁老王家的牛什么的,犯了罪,也是可以抵消。而且,这个军功可以累积,如果老爹战死沙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也可以说,一人有军功,全家都受益。当积累到一定军功的时候,就可以置换爵位了,这有点像当今的购物卡消费积分置换。

  你看,杀杀人就有大房子住,而且杀的是别家人的脑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秦国尚武之风盛行,本来还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到后来成了“全家参军、全家光荣”,但逢到了打仗,大家都像打了鸡血拼了命往前冲,好像现在流行的“抢红包”一样。当然,这样一搞,周边的国家就头疼了。

  此时,不禁有人要问,秦军可以这样搞,其他国家为何不效仿,复制一下“改革经验”?刚才说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相对秦国,一直以发达国家著称。既然是发达国家,精神文明当然得跟上,不搞秦国那套流氓做派。即便打仗,也讲究君子礼法,两军阵前也得先鞠个躬、喝口茶,问候一下你妈可好、你大姨妈可好,再寒暄一下天气,然后敲个锣,开打。 于是,就有了宋襄公的泓水礼让、晋文公的退避三舍等。

  诸国风气如此,秦国航母级别的巨型“敢死队”,当然就完全没有对手了,成了当时BUG一样的存在。根据史书上记载,直到统一六国之时,秦军共杀死敌人约有一百六十万人。不过,历史上出名的“敢死队”,也绝非秦军专属,譬如,历史上相当牛气的大人物勾践,他麾下也有一支。

  而我们要谈的,是吴越的首次正面交锋,当然,当时和勾践演对手戏的,还是夫差的老爹阖闾。当时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吴王阖闾仗着自己有些家底,寻思着欺负一下自己的小邻居越国。而这越国,地处蛮夷之地,而且国力弱小,这仗未开打,胜负似乎已分。 可越国国君勾践,史书记载“长颈鸟喙”,但凡如此相貌之人,大多有狠辣阴鸷之气,自然决心要硬碰硬干上一架。于是,秘密组建了一支“敢死队”。有意思的是,这支“敢死队”含金量,比起先前提及的秦军,似乎有过之无不及:秦军杀的是别人的脑袋,越军砍的是自己人的脑袋。

  对于这支“敢死队”,《史记》描述的相当精彩:“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 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勾践把越国死囚排成三行,每个人脖子上挂一把剑,手拉手走向吴军阵地,高呼道:“我等触犯军令,惟有死在阵前,方可谢罪!”言毕,纷纷拔剑砍下自己的头颅,抛于阵前。

  越军的变态做法,吴军惊呆了。或者毫不客气地说,吓尿了。而对面的越军,兴许是被同胞的血燃起斗志,也可能是,担心若冲锋慢了,要受如此军法处置,于是个个肾上腺素飙升,纷纷上前一通砍杀,不用说,吴军必败无疑。而先前志气满满的吴王阖闾,也在逃亡中以极其难堪的姿势被射杀,留给了儿子夫差一句“必毋忘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最牛的敢死队:勾践麾下神秘军团自杀内幕
历史上出名的“敢死队”,也绝非秦军专属,譬如,历史上相当牛气的大人物勾践,他麾下也有一支。当然,提起勾践,我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卧薪尝胆”。而我们要谈的,是吴越的首次正面交锋,当然,当时和勾践演对手戏的,还是夫差的老爹阖闾。当时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吴王阖闾仗着自己有些家底,寻思着欺负一下自己的小邻居越国。而这越国,地处蛮夷之地,而且国力弱小,这仗未开打,胜负似乎已分。可越国国君勾践,史书记载“长颈鸟喙”,但凡如此相貌之人,大多有狠辣阴鸷之气,自然决心要硬碰硬干上一架。于是,秘密组建了一支“敢死队”。有意思的是,这支“敢死队”含金量,比起先前提及的秦军,似乎有过之无不及:秦军杀的是别人的脑袋,越军砍的是自己人的脑袋。对于这支“敢死队”,《史记》描述的相当精彩:“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勾践把越国死囚排成三行,每个人脖子上挂一把剑,手拉手走向吴军阵地,高...
· 敢死队?揭春秋战国时期的神秘军队
导读:春秋战国上演的是一场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战乱史,自三家分智、田氏代齐之后,诸侯之间已无信誉可言。但就实际而言,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战乱史也触发了一种不为人知的部队:这就是敢死队。春秋战国时期记载的不多,在史书中我们只能观测一二。网络配图所谓“敢死队”,指由不惜命的军人组成的突击先锋队,至于词义出处,大抵可以追溯到《三国志》:“(董)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可遗憾的是,这支敢死精锐之队,早已湮没在吕布、关羽、马超等名将巨星光环下,连一向八卦的罗贯中,似乎也懒得多提。不过,古时敢死之师,绝非在三国才有,早在之前,其实就大有存在。譬如,曾震动天下的秦国麾下,就有一支。当然,这支战之能胜铁血之师的成立,倒和历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关,此人名叫商鞅。原来,秦国因地处西边,颇不为中原主流邦国待见,将这个“西方国家”称之为蛮夷之邦。当时的秦王秦孝公,倒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胸怀着向发达“东方...
· 秦国为什么被称之为“虎狼之师”?是什么造就了“虎狼之师”?
秦国为什么被称之为“虎狼之师”?是什么造就了“虎狼之师”?说到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战国七雄了。这七个国家是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一直在对位进行着兼并战争,同时这七个国家之间也拥有着战争。可以说是这七个国家争的是你死我活。不过在战国几百年的时间里,只有秦国被称之为虎狼之师,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被称为虎狼之师呢?其实战国时期的并不是只有秦国一家军队厉害。比如魏国的魏武卒,那可是称霸战国初期近百年的。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也是可以和秦国军队对抗的。齐国更是当时最富裕的国家,军队装备先进,人数众多,完全可以统一六国的。不过最后他们都败给了秦国,败给了这支虎狼之师。我们看一下是什么造就了秦国的虎狼之师。秦国地处最西面,和西面的少数民族接壤。这些人本来就能征善战,生下来都是战士。秦国长时间和这些民族接壤,可以说民风也算是彪悍,人民尚武。不过尚武的并不是只有秦国一件。战国时期很多...
· 秦国为什么被称之为“虎狼之师”?是什么造就了“虎狼之师”?
秦国为什么被称之为“虎狼之师”?是什么造就了“虎狼之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战国,我们一般想到是战国七雄。这七个国家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一直对外实行兼并战争。而且这七个国家之间也相互有战争。可以说真的是挣得你死我活。不过在战国几百年的时间里,只有秦国被称之为虎狼之师,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被称为虎狼之师呢?其实战国时期的并不是只有秦国一家军队厉害。比如魏国的魏武卒,那可是称霸战国初期近百年的。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也是可以和秦国军队对抗的。齐国更是当时最富裕的国家,军队装备先进,人数众多,完全可以统一六国的。不过最后他们都败给了秦国,败给了这支虎狼之师。我们看一下是什么造就了秦国的虎狼之师。秦国地处最西面,和西面的少数民族接壤。这些人本来就能征善战,生下来都是战士。秦国长时间和这些民族接壤,可以说民风也算是彪悍,人民尚武。不过尚武的并不是只有秦国一件。战国时期很...
· 古代少女最神秘的传情之物是什么?
少女之美是方方面面的,“发长七尺”,也只是其中一个诱人的条件。少女黑发的功效,并不只是“两性相吸”,还有“传情的玩法”。黑发长垂,如云、如丝、如瀑……也如古代少女神秘莫测的命运。首先,长一头漂亮的黑发,便有了“女为悦己者容”的资本。汉武帝遇见到美女——卫子夫,第一眼就被她的秀发吸引住了。“上见其美发,悦之,遂纳于宫中。”(一)古代少女以头发“定情”说到定情,便会想到那些常见的“定情信物”,比如玉镯、银簪、金钗、耳环,乃至香囊、荷包、手帕、兜肚;会几手武艺的男女,还会选择佩剑、宝刀之类。不管拿什么玩意儿当“定情物”,最终变成一家人,还得“结发为夫妻”。古代男女,成年之后,才能称为“结发和及笄”。根据《周礼》及古代习俗,女孩都是15岁左右举行“笄礼”,最迟不过20岁。通常所说的“结发夫妻”,并非要把双方的头发栓在一起;而是指“原配”。但是,多少痴情女子,把头发当作了身体的一部分,若以秀发相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