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徐鸿儒起义的背景:徐鸿儒借助白莲教发动民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88
转发:0
评论:0
徐鸿儒起义的背景:徐鸿儒借助白莲教发动民变,徐鸿儒(?—1622)又名徐涌,明末山东农民起义首领,巨野县城内徐街人。

  徐鸿儒(?—1622)又名徐涌,明末山东农民起义首领,巨野县城内徐街人。

  徐鸿儒﹐本名徐诵﹐山东钜野县人﹐后迁居郓城。早年参加白莲教。明天启年间(1621—1627),他发动并领导的曹州农民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徐鸿儒年轻时代,正处于明朝末年,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当时,白莲教在民间正秘密流传。白莲教又名“闻香教”,在京东滦州知庄一带,建立秘密宗教中心。滦州皮工王森自称“闻香教”主,徐鸿儒就是王森的弟子。白莲教遍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川省等,迅速发展,很快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秘密宗教组织之一。万历二十四年,王森因弟子背叛入狱而死,秘密宗教分为两支,一支由徐鸿儒领导,在山东一带活动,另一支王森的儿子王好贤和他的另一名弟子于弘志领导,在河北开邑、景州一带活动。

  万历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徭役不断增加﹐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他以白莲教教义组织群众﹐聚众至数千人。被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约定各地于天启二年(1622)八月起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徐鸿儒起义的结局:徐鸿儒起义是如何失败的?
明末徐鸿儒领导的起义。徐鸿儒﹐本名徐诵﹐山东钜野县人﹐后迁居郓城。早年参加白莲教。万历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徭役不断增加﹐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他以白莲教教义组织群众﹐聚众至数千人。被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约定各地于天启二年(1622)八月起义。但是年春被人告发﹐不少骨干被捕。徐鸿儒遂于五月提前在徐家庄树旗起义。起义军占领郓城﹑钜野交界处的梁家楼一带﹐拥立徐鸿儒为中兴福烈帝﹐建号大乘兴胜﹐设立官职﹐建立政权。义军多头缠红巾﹐众至万余人﹐先后攻占郓城﹑钜野等地。同时﹐其它白莲教首领沈智﹑夏仲进﹑张柬白﹑侯五﹑周念庵﹑孟先汉等﹐也分别攻占滕县﹑邹县﹑峄县(今枣庄东南)等县城及漕运要道夏镇﹐并进攻兖州﹑曲阜﹑郯城等地﹐很快控制了山东境内运河两岸的广大地区﹐阻截漕运﹐多次重创官军。由于起义准备不足﹐加之明廷派大军合力进剿﹐七月﹐各友军先后失败﹐郓城﹑钜野失守。徐鸿儒等在形势不...
· 徐鸿儒
起义背景徐鸿儒(?—1622)又名徐涌,明末山东农民起义首领,巨野县城内徐街人。徐鸿儒,本名徐诵,山东钜野县人,后迁居郓城。早年参加白莲教。明天启年间(1621—1627),他发动并领导的曹州农民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徐鸿儒年轻时代,正处于明朝末年,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当时,白莲教在民间正秘密流传。白莲教又名“闻香教”,在京东滦州知庄一带,建立秘密宗教中心。滦州皮工王森自称“闻香教”主,徐鸿儒就是王森的弟子。白莲教遍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川省等,迅速发展,很快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秘密宗教组织之一。万历二十四年,王森因弟子背叛入狱而死,秘密宗教分为两支,一支由徐鸿儒领导,在山东一带活动,另一支王森的儿子王好贤和他的另一名弟子于弘志领导,在河北开邑、景州一带活动。万历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徭役不断增加﹐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他以白莲教教义组织群众﹐聚众至数千人。被山东﹑南北直隶﹑...
· 徐鸿儒是谁?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徐鸿儒简介
徐鸿儒(?~1622),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山东钜野(巨野县徐街)人。自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前后,他与王森、王好贤父子联手,利用"闻香教"(白莲教的支派)组织农民,秘密活动20余年。天启二年(1622年6月19日),率众在巨野西部、郓城南部和范县、催阳起义,自称中兴福烈帝,年号大成兴胜,当地农民"多携持妇子、牵牛架车、裹粮橐饭,争趋赴之,竞以为上西天云",用红中为标志,义军发展到10万多人,先后攻占郓城、邹县、膝县,掠运河僧船,袭击曲阜。明王朝惊恐万状,命山东总兵杨肇基等领兵。义军分散作战,被各个击破。徐鸿儒被迫率万余人转战到郓城南飞集一带,陷入重围,宁死不屈,全部壮烈牺牲。徐鸿儒及家人被俘后全部遇害。飞集的"万人坑"即是义军埋骨地。起义徐鸿儒﹐本名徐诵﹐山东钜野县人﹐后迁居郓城。早年参加白莲教。万历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徭役不断增加﹐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他以白莲教教义组织群众﹐聚...
· 徐鸿儒起义的历史影响:明朝的统治根基被撼动
徐鸿儒起义的声势浩大,活动范围遍及半个山东,给明朝统治者以严重的打击。但是,徐鸿儒在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没有采取机动灵活的斗争策略,乘机扩大战果。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反而采取了固守一城一池的消极的作战方法。九月,徐鸿儒进攻兖州失利后,仍然固守邹县,与敌人硬拼,义军被围困三个月。十一月,城中弹尽粮绝。徐鸿儒与义军高尚宾、欧阳德、许道清等数百人仍顽强坚持战斗,决心与城共存亡。由于起义准备不足﹐加之明廷派大军合力进剿﹐七月﹐各友军先后失败﹐郓城﹑钜野失守。义军中又出了叛徒,都督侯王、总兵魏七等把徐鸿儒捆绑起来,打开城门向明军投降。徐鸿儒等在形势不利的条件下﹐仍固守邹县﹑滕县﹐与官军抗衡。明军调集山东﹑北直隶等地的大量官军﹐围徐鸿儒军于滕县。九月﹐徐鸿儒粮尽援绝﹐突围不成而被俘﹐十二月十一月二十一日,徐鸿儒和其父徐东明、母亲傅氏及重要部属18人被押送北京,慷慨就义。起义军主力被打败后,部分将士转战...
· 徐鸿儒起义简介:明朝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徐鸿儒起义是发生在明朝后期的一次农民起义,由起义首领徐鸿儒领导。徐鸿儒(?-1622年),山东省巨野人,白莲教徒,明末民变首领。天启二年(1622年),徐鸿儒在郓城举旗反明,自称中兴福烈帝,年号大成兴胜,当地农民“多携持妇子、牵牛架车、裹粮橐饭,争趋赴之,竞以为上西天云。”。义军头带红巾,先得巨野,渡京杭运河,攻占滕县、邹县,袭击曲阜。十月,朝廷派军,徐鸿儒被叛徒出卖,被官军俘杀,起义失败,是为明末民变的先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