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明朝九边重镇发生过哪些著名的战斗?
明太祖北伐成功将元军赶出了长城以北地区,并未赶尽杀绝。元朝的残存势力虽然经常互相残杀,有时强盛有时衰弱,但一直侵扰明朝的边境,企图卷土重来。因此,明朝自建国起,其国防就一直以北方边镇最为重要,而有明一代,北方的边患也从未停止过,直到亡于李自成。
洪武年初,朱元璋即在北方设辽东〔今辽宁辽阳〕、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延绥四镇,不久又设宁夏、甘肃〔在张掖〕、蓟州〔今天津市蓟县〕三镇,其镇守为武职大臣,提督则为文职大臣。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也称为太原、固原二镇,这九镇统称“九边”。九边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绵延万里。
朱元璋又在长城以北建立大宁卫〔今凌源〕、开平卫〔今内蒙古多伦〕、东胜卫〔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三个军事重镇,作为九边的外围据点。于要害之地,如紫荆关、芦花领、古北口、居庸关、喜峰口、松亭关等处,也都置兵戍守。于是东起辽阳,大宁、开平、兴和、独石、东胜,抵大同,数千里间,各边镇卫所都驻军队、开屯田,声势相连,形成了一条牢固的防务线。
其中,山海关乃关内外交通枢纽,地势最为重要,女真兴起后,以此地驻兵最多,设总兵和经略负责镇守。驻守边镇的军队称为边兵,总兵官总镇正兵,副总兵领三千人作为奇兵,游击 也领三千人往来防御
,为游兵,恭将分守各路要塞,东西互相策应,为援兵。永乐年间,成祖自动放弃大宁卫,把大宁所辖边地赏给兀良哈,从此北边失一重镇,辽东与宣府、大同的联络也因此阻绝。成祖又徙东胜左卫于永平,右卫于遵化,宣宗更因开平卫孤远难守,徙于独石,三卫尽失,边防的形势大为削弱。以前是边防第二线的宣府、大同也逐渐变为最前线的要塞了,北方的国防线因此步步南移。不过成祖对边防还是相当重视的,自宣府以西,直至山西边缘,“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凡通车马的隘口,设百户防守,只有樵夫牧民的隘口,也安置边兵十人戍守。英宗正统元年,因为宁夏所辖的屯堡均在河外,旷远难守,由总兵史昭建议,在花马池筑哨马营,以便策应。宪宗成化七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大筑边城,东起黄甫川,西至定边营,共一千二百余里。而在墙内,自偏头至宁固,堑山堙谷,称之为夹道。这些边城,非常坚固,守卫的将士也英勇顽强,北人称之为骆驼城,一时之间,西北防务颇为振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