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篡改历史是可耻的!揭秘真实的玄武门之变事件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5
转发:0
评论:0
篡改历史是可耻的!揭秘真实的玄武门之变事件,李世民和李建成对皇帝争夺最高权益的事情是必然发作的,但究竟谁胜谁败,像玄武门

  李世民和李建成对皇帝争夺最高权益的事情是必然发作的,但究竟谁胜谁败,像玄武门之变的结局那样,就不能供认有很大的偶然成分。

  历史上真实的李渊并非通行历史读本中所说是什么“昏庸无能”,“连做个守成的中等君主也是不成的”人物,当武德初年刘文静和李世民相邀结,与李渊的第一号心腹裴寂闹对立时,李渊就坚决除掉刘文静,以维护其威严。但自己的儿子看来究竟比外人可靠,因此仍旧因循传统习气,让李世民担负运营山东的重担,同时叫元吉当李世民的助手,这也几包含着牵制李世民的意味。 无法李世民的雄心决非杀个刘文静就能抑止,区区元吉更不在话下,悍然把本来应该归公的平定山东胜利果实占为己有,不只把收得的精兵良将作为秦府的私甲,把山东的文士谋臣作为自己的智囊顾问,而且凭“于管内得专处分”的特权,和李渊的诏敕相对立。

  这就使李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裴寂等心腹说:“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自是于太宗恩礼渐薄”,“建成、元吉转蒙恩宠”。 建成、元吉也决非如历史读本中所诟骂是什么“纨绔无赖子”、“凶险”之徒。《旧唐书》所说“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致使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似乎由建成、元吉来做皇帝,唐政权就会马上垮台,连秦二世、隋炀帝的结局都不如,也无非是受了《实录》、《国史》对建成、元吉所加诬害之词的影响。

  但是窜改历史总是件心劳力拙的蠢事,今天认真研读文献,仍不难看出建成、元吉对唐皇室的积极作用。李渊太原起兵后不时让建成、世民共同充任统帅,直到正式称帝为止,其间建成、世民都完成了任务,并无显著的上下优劣之分。元吉年龄小,以偏师留守太原,武德二年(619)并州被刘武周攻陷时他只需十七岁,失败的义务恐怕应该由辅佐他的窦诞、宇文歆等多承担一些。而且李世民也并非常胜将军,武德元年七月他所统率的主力就在泾州被薛举打得大败亏输。 以后打王世充、打窦建德、打刘黑闼在李世民指挥下确实取得胜利,但元吉也参与指挥。

  如李世民和窦建德决战时“留元吉与屈突通围王世充于东都,世充收兵拒战,元吉设伏击破之,斩首八百级,生擒其大将乐仁昉、甲士千馀人”,这样才使李世民无后顾之忧。此时元吉才十九岁,在封建统治阶级中不能不说是早熟的军事人才。至于政事上,建成当了太子后“高祖忧其不娴政术,每令习政事,自非军国大事,悉委决之”。也就是让他学习掌管日常工作。史书上也找不到他此时在政事上弄得如何糟的话,相反在这方面他最少在阅历上要比李世民丰厚得多。 李世民以平定山东而威权日盛,当然使身为太子的建成感受压榨,元吉也有自己的打算,不甘屈居李世民之下。于是分离起来共同对付李世民。

  关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中篇里已有所阐述,这里只谈一点和陈先生稍有出入的见地,即这次军事政变对李世民方面来说实属“孤注一掷”。当时李渊之支持建成、元吉,李世民是很分明的(这也是政变胜利后急于要叫李渊退居太上皇的缘由之一)。六月四日公断,以剪除过李世民羽翼刘文静的裴寂为首席大臣,其结果之不利于李世民也是能够估计的。

  即便公断后维持现状,不对李世民作什么大处分,元吉之攫取秦府精锐也是势在必行的,李世民眼看就要成为没有几实力的空头皇子。再就双方当时的军事力气来看,这时东宫、齐府的兵力合起来已远较李世民在京城里所能控制的来得强大,假如不是在东宫、齐府兵到来前已将建成、元吉袭杀,出示建成、元吉首级使东宫、齐府兵瓦解,李世民一方肯定要失败。

  这种兵力的不敌,老于行阵的李世民等人岂能不知。所以玄武门之变实是李世民等人处在极端不利的窘境中的冒险行动,其成败与否全在能否出乎意料地把前来听候公断的建成、元吉袭杀。这当然没有非常把握,使见过大世面的李世民都弄得极为慌张,要占卜一下吉凶。

  历史就是这样。就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说,太子和诸皇子以致对皇帝抢夺最高权利的事情是必然发作的,但终究谁胜谁败,像玄武门之变的结局那样,就不能承认有很大的偶尔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真实的玄武门之变大揭秘
玄武门之变在哪里历史上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名在长安城皇宫北门发起的一起政变。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名正式被封为皇太子,同年继承皇位。后世很多人对玄武门之变的具体位置有很多疑问。据说玄武门之变是在当时的长安城的皇宫北门玄武门发生的。但长安城当时有两个玄武门,一个宫城北门,一个大明宫北门。李世民像但是历史上并没有对这两个玄武门做过多解释,经过后人的仔细推敲,有很多人认为这次政变应该是发生在宫城的北门。玄武门之变是一场军事政变,对于唐高祖李渊来说是一场逼宫戏。要想准确的了解这场政变的具体位置在哪,首先要清楚这次政变的具体方位。根据当时武德年间唐朝皇宫的建筑分析,玄武门之变历史记载交待的地点十分明确。从这些地点可以考察推断出玄武门之变的具体方位。后面有人根据《唐长安城图》里面看到两座玄武门,一个是太极宫北面,还有一个是大明宫北面。很多人都误解为玄武门之变是发生在大明宫的玄武门,但是经过后...
· 玄武门事变,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
玄武门事变,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从古至今,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持...
·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曲目列表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冷暖自知和大伙去乘凉蚂蚁蚂蚁厕所和床爱情赵小姐苍蝇光明大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 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究竟发生在哪个玄武门?
安徽省庐江县福元乡中学王常识老师写了一篇文章,质疑义务教育初中第二册《中国历史》中所提唐初玄武门之变的地点,认为当时有两个玄武门,一在“宫城北门”,另一在“大明宫北面”,王老师推论玄武门之变应发生在大明宫北面。对王老师求真求实的精神我深为敬佩,一个中学老师为备课深研课本、教参,查了那么多资料,是很不容易的。出现这样的歧议,要怪正史记载的不是十分清楚,而后人在辞书中又有错误的解释。王老师所引中华书局1936年版的《辞海》在玄武门之变条中,断然认为这次变故发生于“大明宫北”,是判断之误,应当给予订正。为了将问题说得更清楚,下面我们先引用一段袁英光等先生在《唐太宗传》中有关的历史叙述:“(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一早,高祖上朝,裴寂、肖�r、陈叔达、封德彝……等也已到齐,专等建成、世民、元吉兄弟到达。而这时李世民却正率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人,伏于玄武门内。玄武门是宫城北门,是内廷警卫...
·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李世民埋伏了多少人?
众所周知,《旧唐书》记“玄武门之变”,甚多隐讳。但到底隐讳了哪些事实,却不明究竟。对此千年疑案,史学界泰斗陈寅恪先生首破坚冰,对李世民收买北门将领以制胜予以发明。继有台湾师大李树桐先生对世民挟持高祖以握胜券进行揭露,还有日本布目潮氵风先生提出了伏兵二十人之说。本文将在三位前辈的研究基础上,对“玄武门之变”当日伏兵地点和人数予以考辨。“玄武门之变”当日史事,依据新旧《唐书》诸纪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综述如下:(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庚申,世民帅长孙无忌等入,伏兵于玄武门。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建成召元吉谋之,元吉曰:“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建成曰:“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乃俱入,趣玄武门。上时已召裴寂、萧王禹、陈叔达等,欲按其事。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余骑继至,左右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