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人把西瓜叫“寒瓜” 西汉时自非洲传入中国?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3
转发:0
评论:0
古人把西瓜叫“寒瓜”西汉时自非洲传入中国?,古人把西瓜叫“寒瓜”瓜是个古老象形文字,这个字两边像瓜蔓,中间瓜藤垂下,

  古人把西瓜叫“寒瓜”

  瓜是个古老象形文字,这个字两边像瓜蔓,中间瓜藤垂下,结出一个又圆又大的果实,就是瓜了。瓜字虽早已有之,不过,西瓜原产非洲,漂洋过海来到中国,那是西汉以后的事情了。

  中国自西汉时起开设了与非洲大陆之间的海上通道,自非洲大陆起,途经斯里兰卡及南洋诸岛,最终从福建沿海登陆。在西汉时期,西瓜正是沿着这条线路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在那个时代,只有皇室成员以及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享用西瓜。不过,当时西瓜的还不叫西瓜。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里,曾描述过一种奇特的瓜,“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认为,陶弘景提到的这个寒瓜,就是西瓜。也就是说,西瓜最早传到中国时,名字叫寒瓜。

  西瓜这个名称的出现,是在南宋,至于为什么叫西瓜,有人认为,在唐代西瓜经丝绸之路从西域进入中原,并因此得名。

  “8424”的名字里藏着它的身世

  西瓜的名字叫了1000年,不过,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西瓜,又有了许多有趣的名字。现在南京最常见的,就是以数字命名的“8424”了。这个听上去像个秘密代号的名字,源于它的“出生日期”。

  “8424”最早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科院育种专家吴明珠培育的西瓜品种。是在1984年几十组试验配比组合中,表现最为出色和优秀的第24组配比,名字也由此而来。8424最初在上海南汇育种培育,后来也在其他地方种植。正宗的8424,种子都来自新疆。

  除了8424,南京的夏天还有“小兰”、“特小凤”“京欣”等品种的西瓜。小兰是小型瓜,瓜瓤是黄色。京欣是中型偏大的瓜,最初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京”自然取自北京,“欣”则取自当时课题组特邀的日本专家森田欣一的名字。特小凤也是小型瓜,形状像橄榄球。

  特小凤和小兰,名字都有个“小”,和瓜型本身有关。浙江大学的张明方教授,还曾研制出了一种叫“小芳”的西瓜,这种西瓜皮硬而坚韧,便于运输,西瓜的个头小、花纹秀气。不过,“小芳”主要在杭州本地种植,南京市面上难得一见。

  南京市场上的西瓜,一年四季“籍贯”有别

  由于物流发达,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西瓜。不过,在南京,不同季节吃到的西瓜,籍贯可是大有区别。

  众彩市场办公室主任沈家安告诉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黄梅季节结束之前,在南京市场上销售的“8424”“小兰”“京欣”,主要来自苏北和安徽,江宁横溪也有一部分。黄梅天过去之后,山东的瓜大批进入南京。等到三伏天结束后,北方的河北、河南等地的瓜熟了,大批进入南京。再往后,到了中秋国庆以后,辽宁、吉林的瓜进入南京。和江苏本地瓜相比,这些远道而来的北方瓜,由于生长期较长,个头都比较大,十多斤二十多斤的都有。等到了春节前后,南京市场上的瓜,主要来自海南、广东、广西,市民到饭店吃饭,饭店果盘里的西瓜,主要就是海南的无子瓜。春节前后,南京还有从云南和越南来的西瓜,颇有名气的黑美人,就是这个方向来的。春节往后,到了春季,南京市场上的大棚瓜比较多。再往后,又是本地的露天瓜上市,如此循环。

  西瓜个头的变化,映射出时代变化

  入行30多年的沈家安说,从西瓜个头的变化,也能看出社会的发展变化。

  二十年以前,大西瓜受欢迎,因为那时候人们收入低,家庭人口又相对多,花点钱买个西瓜大家分着吃,吃不掉就留着下次吃。现在,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少是三口之家,孩子长大出去了,就剩老两口,一个大西瓜根本吃不掉。另外,随着人们收入增多,生活质量提高,更加注重食物的新鲜,大西瓜就不怎么受欢迎了。

  因为市场发生了变化,所以,专家们也调整方向,特小凤、小兰一类的小型瓜就有了市场。当然,在有些地方,比如宾馆、饭店,大瓜的需求量还是很大,宾馆、饭店的果盘,都是用大瓜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消夏盛品西瓜本来叫“寒瓜”(图)
中国自西汉时起开设了与非洲互通有无的海上之路,自非洲大陆起,途经斯里兰卡及南洋诸岛,最终从福建沿海登陆。西瓜就沿此路而来。盛夏时节,老百姓最爱的消暑盛品自然非西瓜莫属。很多人都觉得西瓜的名字来历,应当与西红柿或者胡豆一样,取其“来自西域”的意思,殊不知这其实是个大误会。《说文解字》说,“瓜”字是一个象形字,它在小篆的字体中,两边的笔画像瓜蔓一般蜿蜒着,而中间则是藤上结着沉甸甸的瓜果实的形象,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了夏日收获满满的喜悦。很多人都误以为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因此给其取名为西瓜。其实,如果一定要按照传入我国的方向来给西瓜命名的话,那么这种水果应该叫“东瓜”才对,因为它并没有走那一条大漠孤烟的丝绸之路,而是从烟波浩渺的苍茫大海上飘然而来――是从东南沿海进入我国的。西瓜来自东半球。世界上最早种植西瓜的国家是非洲大陆上的埃及。中国自西汉时起开设了与非洲互通有无的海上之路,自非洲大陆起,途经...
· 西瓜究竟何时传入中国?西瓜真的是从西方传来的吗?
西瓜究竟何时传入中国?西瓜真的是从西方传来的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直以来,对于西瓜的起源,国际普遍观点是:西瓜原产非洲,4000年前,古埃及人种植西瓜,此后传到欧洲,然后再传到中东、印度等地,西瓜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此后中国才有了吃瓜群众,因由西域传来,所以又称之为“西瓜”。中国史书的部分记载,也佐证了这一点,区别在于究竟何时传入中国,有着不小的争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没有说明具体传入时间,但可以确定西瓜是外来物种。那么,西瓜究竟何时传入中国?一,《五代史·契丹附录》中记载,“胡矫入契丹,亡(逃)归中国,道其所见,云入平川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这是西瓜词语第一次出现。由于胡矫953年回到国内,所以大约是五代十国到宋初这段时间,西瓜传入中国。二,宋朝的《事物纪原》中记载,“中国初无...
· 古代有西瓜吃吗?西瓜是什么时候怎么传入国内的?
古代有西瓜吃吗?西瓜是什么时候怎么传入国内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西瓜消费国,每到夏天西瓜似乎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消暑水果。不过西瓜最早并非产自中国,所以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没有西瓜吃的,那西瓜在古代是如何传入国内的呢?据说早期还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不过关于西瓜的原产地是哪,目前还有不同的说法。好在种植西瓜对环境要求不是很高,所以中原就能自行种植,不像有些水果还要依靠进口。从名字上看,就知道西瓜不是中原所产出,而是由西而来。当然,"西瓜"这个名称,在古代某些时期也有代指其他瓜类,但其与我们所说的西瓜完全是两回事,这里就不予讨论。西瓜的原产地,现在一般都认为是非洲。根据现代学者考察,现在北非苏丹境内还生长着大片原生的野生西瓜,这里现在也被认为是西瓜的起源中心。随后古埃及人开始种植西瓜,逐渐由地中烟沿岸传入北欧,随后进入中东,由西域传入中国,...
· 西瓜
还没进伏呢,已经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了。室温调到28度了也不觉得凉快,抓起遥控器又将温度调低了两度,起身到厨房的冰箱里拿了一盒芒果味的冰淇淋,一边一勺一勺舀着吃,一边看基民们叱骂那几只“瘟鸡”。这几只“鸡”原本长势喜人,如凤来仪,突如其来的一场啥风暴让它们一个踉跄从山头颠下了山谷。一不小心就成了脱了毛的凤凰。“西瓜啊!卖西瓜啊!”这时楼下传来了“西瓜”的叫卖声。我放下冰淇淋,奔向阳台,只见橘树林前的空地上、白花花的日头下停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车上装着满满一车西瓜,一个戴旧草帽的中年女人守在西瓜边,一个精瘦的小个子男人正在小区的甬道上来回的喊着“西瓜”。我拉开玻璃窗,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天空仿佛着了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大地烧焦了的气味。“西瓜!”我冲他喊了一声。他急忙寻着声音的方向抬起头来。“多少钱一斤?”我问。“6角钱一斤。少子瓜,沙瓤子,清甜,包开。”他急忙回答。我说:“帮我挑8个,称了送上来...
· 西瓜
历史西瓜和其他水果。商人的妻子,鲍里斯首位跨越非洲的东方人戴维·利文斯通指野生西瓜在非洲西南部的喀拉哈里沙漠非常丰富,当地人称为Tsamma,是他们主要的水源及食粮。现时很难知道种植西瓜是由何时开始,而自有纪录以来,第一次记有西瓜收成的要在5000年前的古埃及。西瓜果实经常被放在法老的陵墓,作为来世享用。事实上,在埃及神话中,他们相信西瓜是由赛特的精液所产出。直至公元10世纪,契丹人首次从中亚将西瓜带回中国。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时,曾述“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李时珍引用其言,认同其所述“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相信“寒瓜”就是西瓜。南宋绍兴年间,洪皓《松漠纪闻续》里始有西瓜之名,洪皓提到“西瓜形如扁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五代史‧四夷附录》云:‘以牛粪覆棚种之。’予携以归,今禁圃乡囿皆有。”《事物纪原》一书中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