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大元帝国的“至治盛世”是因何而断送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85
转发:0
评论:0
揭秘:大元帝国的“至治盛世”是因何而断送的?,元朝,是有史以来版图面积最大的帝国,也是当时世界武力最强的帝国。曾几何时,这

  元朝,是有史以来版图面积最大的帝国,也是当时世界武力最强的帝国。曾几何时,这个强大帝国的最高权力掌握在两个年轻人手里,他们风华正茂,锐意进取,可望大有作为。这两个年轻人,就是元英宗和他的宰相拜住。元英宗(1303—1323年),全名为孛儿只斤·硕德八剌,是元朝第五任皇帝,蒙古帝国大汗。他虽然是元仁宗的长子,却并非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因为元仁宗与兄长元武宗有过“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约定。也就是说,武宗死后传位于弟弟仁宗,仁宗死后传位于侄子(武宗的儿子)。然而,仁宗并没有信守这个约定,于延祐三年(1316年)将自己长子立为皇太子。延祐七年正月,元仁宗崩于光天宫,享年36岁。二个月以后,皇太子硕德八剌即位登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至少名义上),日后庙号为元英宗。

  元仁宗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编撰法典,恢复科举,推行“以儒治国”政策。魏源在《元史新编》中评价他:“仁宗初政,首革尚书省敝政,在位九年,仁心仁闻,恭俭慈厚,有汉文帝之风。”不过,仁宗后期疏于治理,朝政渐趋腐败。

  元英宗接管庞大帝国的时候,只有十八岁,名副其实的少年天子。他自幼受过良好教育,身为蒙古人而热爱汉文化,精通儒学经史。尽管生长在深宫,但他体察民情,懂得创业不易,守业更难。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元英宗自知,这么庞大的帝国,凭借一己之力是难以支撑的,至少要有一二个得力助手;若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德才兼备的大臣辅佐,必将起到如虎添翼、事半功倍的效力。果真天遂人愿,当时有一个叫拜住的年轻大臣,正好进入他的法眼。即位不久,元英宗就破格提拔拜住,任命他为左丞相。

  拜住,绝非等闲之辈。他于1298年出生在蒙古贵族世家,其高祖木华黎,跟随成吉思汗四处征战,为统一蒙古诸部并建立蒙古帝国立下汗马功劳;其祖父安童,两度出任世祖忽必烈的宰相,治国才能和政绩极为突出,被誉为一代贤相。拜住早年丧父,母亲悉心呵护培养他,让知名学者教他学习汉文化。他天资颖悟,闻辄领解。稍长,便显现出宏远端亮的气度,颇有祖父的风采。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17岁的拜住出任资善大夫、太常礼仪院使;四年,进荣禄大夫、大司徒;五年,又进金紫光禄大夫;六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参与处理朝政。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已然成为帝国政坛最为璀璨的新星。

  年轻的拜住之所以步步高升,主要取决于他的卓越政治才能,而不是官N代身价。早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英宗就听说拜住贤能,很想与他交往;考虑太子私交大臣,会引起皇上猜疑,却只好作罢。做了皇帝,再没有这样的顾虑,英宗便迫不及待地重用拜住,将他视为自己的肱股。

  两个年轻人立志要治理好大元帝国。一次,英宗与拜住谈心说:“朕以幼冲,嗣承大业,锦衣玉食,何求不得。惟我祖宗栉风沐雨,戡定万方,曾有此乐邪?卿元勋之裔,当体朕至怀,毋忝尔祖。”拜住欣慰感叹:“创业惟艰,守成不易,陛下睿思及此,亿兆之福也。”(《元史·英宗纪》)

  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即位之初,英宗名义上是帝国最高统治者,实际上还不能当家作主。里里外外受制于两个人,一个是太皇太后答己,一个是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答己是前两任皇帝武宗、仁宗的生母,亦即英宗的祖母。她十分聪慧,曾以皇太后身份辅佐武宗、仁宗,经历过大风大浪,老而弥坚。英宗初出茅庐,不能与祖母抗衡,只好揣着明白装糊涂,听任她干预朝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大元帝国“至治盛世”因何断送?
元朝,是有史以来版图面积最大的帝国,也是当时世界武力最强的帝国。曾几何时,这个强大帝国的最高权力掌握在两个年轻人手里,他们风华正茂,锐意进取,可望大有作为。这两个年轻人,就是元英宗和他的宰相拜住。志同道合双子星元英宗(1303—1323年),全名为孛儿只斤·硕德八剌,是元朝第五任皇帝,蒙古帝国大汗。他虽然是元仁宗的长子,却并非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因为元仁宗与兄长元武宗有过“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约定。也就是说,武宗死后传位于弟弟仁宗,仁宗死后传位于侄子(武宗的儿子)。然而,仁宗并没有信守这个约定,于延祐三年(1316年)将自己长子立为皇太子。延祐七年正月,元仁宗崩于光天宫,享年36岁。二个月以后,皇太子硕德八剌即位登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至少名义上),日后庙号为元英宗。元仁宗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编撰法典,恢复科举,推行“以儒治国”政策。魏源...
· 揭秘齐晋鞌之战是因礼仪之争而引起的吗
如果要提起骄兵必败这个词,可以令人联想到“齐晋鞌之战”。原本在所有人看来一定会获取胜利的齐国,却让人意想不到的败给了其弱小的邻国—晋国。如果想对齐晋鞌之战简介有一个了解,便可以去朗读一下《左传》,此书中记录了大量的战争,相信从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启示。齐晋鞌之战配图晋国是齐国的邻国,在统治者有力的管理下其农耕经济很发达,当然,农耕经济很发达的原因之一是其地理位置较为优越,晋国是处于现在中国的山西省的位置,位于高原地区,在古代这里也是重要得军事战略要塞,关于许多齐晋鞌之战简介中,均可以考察到这一点。齐国为扩展其疆域面积对鲁国和卫国进行讨伐,无奈鲁卫两国只能向晋国求助。虽然晋国的军事战斗能力并不强盛,但是其统治者还是答应了两国的请求。然而,就是在这场战争中,体现了晋国人极高的智慧和军事才能。深知自己的战斗实力,经过一系列的战略分析,制定了一个决胜计划,那就是:故意将在自己的弱点暴露给齐军以此引诱他...
· 至治
纪年大事记出生逝世至治三年--宋恭帝
· 历史上短命的秦二世因权臣乱舞而断送江山
秦国速亡,嬴政耗尽一切,再由秦二世胡亥埋单。胡亥是中国史上臭名昭著的短命君王,史书指他为登基虐杀手足,篡改诏书,又残暴愚蠢,当上皇帝后很快就断送秦的一统江山。以上形容胡亥的字词,究竟几多确切?近年有新看法或许比较接近真相。故事讲返胡亥能够继位,皆因一次大旅行。据说公元前211年,出现火星偏离轨道,古人认为是代表皇帝驾崩的不祥之兆,秦始皇心里不快,决定巡游天下。网络配图20岁胡亥喊着要去,胡亥非常崇拜父亲,超级听话,深受嬴政爱戴,加上长子扶苏等人总说自己不是,带胡亥去多于其他诸子相当正常。怎料到秦始皇真的在巡游中驾崩,一行人秘不发丧,在权臣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嬴政子女二十余人,逼死扶苏,胡亥当上了皇帝。话说始皇去世前,有人给他上书五个大字亡秦者胡也!,始皇以为是北方胡人,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征匆奴,但万万没想到,此胡非彼胡。始皇巡巡下死掉,亦成了千古之谜。网络配图胡亥即位后赵高掌实权,...
· 由军功而兴因科举而荣的殷氏家族
作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天津历史文化中心研究员张献忠任吉东天津的殷氏家族在明代由军功而兴,清代则因科举而荣。殷氏原籍合肥,始祖为殷成,隶籍宣武卫,后改隶安吉。洪武初年,二世祖殷忠以军功诰封明威将军,授河南归德卫指挥佥事,永乐二年调补天津左卫,世袭指挥佥事,从此“世为天津仕籍”。殷氏家族一直世袭指挥佥事,世代有人担任武官,其中七世祖殷尚质功勋卓著。殷尚质(1517-1556),字仲华,一字辅文,号朴斋,明嘉靖十四年(1535),袭指挥佥事,备御黄花等镇,嘉靖二十一年,改署天津右卫,寻掌卫事。“抚按廉其忠干,每力推奖”。二十五年,督抚交相推荐,擢守备辽东宁远,移驻沈阳,升山西都司佥书。又历延安游击将军督军、山西太原左参等。三十三年(1554),任辽东副总兵,寻升都督佥事总兵官,镇守辽东,挂征虏大将军印。殷尚质数建勋功,屡获嘉奖。嘉靖三十五年(1556)冬,蒙古察哈尔部的打来孙和鞑靼部小王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