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安史之乱后为何没有导致大唐王朝的灭亡?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2
转发:0
评论:0
揭秘:安史之乱后为何没有导致大唐王朝的灭亡?,唐朝因藩镇割据而分裂,但又因藩镇的并峙均衡而维系中央政权,延续了比唐前期的完

  唐朝因藩镇割据而分裂,但又因藩镇的并峙均衡而维系中央政权,延续了比唐前期的完全统一时期更长的时间,这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独特的现象。安史之乱作为这段历史的转折点,其重要性被一再强调,但对事件本身的过程仍缺少充分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李碧妍的新著《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即围绕安史之乱及其衍生的地方政治问题,讨论唐朝后期的中央政府如何应对这一危机,重新树立起朝廷的政治权力。

  10月29日,李碧妍博士和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青年学者仇鹿鸣在复旦大学“史翼沙龙”活动上就相关主题进行对谈,对谈稿经主讲人审定。

  仇鹿鸣: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不仅是唐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比如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所谓封建社会前期向封建社会后期转变的一个关节点。而在最近几年对辽金元清等“征服王朝”的研究中,安史之乱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或许有人已经留意到,广西师大翻译出版的日本讲谈社中国通史《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 西夏 金 元》这卷中,杉山正明就把这一系列历史变化追溯到安史之乱,把它和辽金等从中国东北发源的政权对传统中原王朝模式的挑战放在同一个脉络之下。去年在复旦的会上邓小南老师也提过一个有趣的观点,她说最近美国汉学家有一种看法认为从安禄山到朱元璋(姓名开头的字母正好是A和Z)构成一个历史的循环。这些观点都很有意思,它们都认为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

  无疑在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项制度都发生了改变,从“唐宋变革论”的视角来看,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唐朝从前期的开放包容,慢慢到后来强调夷夏之辨,慢慢趋向于保守,这是安史之乱后的一个走向。

  所以无论在哪一个研究的脉络中,都会把安史之乱看作一个标志件,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安史之乱这个事件本身没有足够好的研究。

  李碧妍在《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中有一处引述了我在一次闲谈中提到的看法,就是在目前的学术脉络中,关于安史之乱本身的过程缺少充分的研究。当然这也不是我个人的看法。记得在近十年前,陈尚君老师就在一次闲聊中问过我,说唐代历史在很多方面已研究得非常细致了,在安史之乱这个问题上有没有比较好的博士论文把这个事件讲清楚?当时我就觉得没有办法回应,只能举出了1955年蒲立本(E.G.Pulleyblank)的《安禄山叛乱的历史背景》(The Background of the Rebellion of An Lu-Shan),当然我清楚这本书虽然经典,但限于篇幅和议题并不足以回答这一问题,其他还有不少相关的研究,但似乎都不涉及安史之乱这一事件的主干。

  在这样的研究脉络之下,可能出现一种遮蔽:我们都认为这个事件很重要,对这个事件的性质有各种各样的判断,但都没有详细探讨过这一事件的经过是怎样的?到底为什么重要?缺少细节的论述。当然这也可能是受到早期历史研究中“以论带史”倾向的影响,我们更重视回答安史之乱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的问题,要对它的性质做一个判断。但坦率地说,我们对一些历史事件性质的判断,往往是站在“后见之明”的立场上,因为我们已经知晓了这个事情导致的结果,所以我们认为它非常重要,它改变了历史走向。

  但是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呢?比如我们一般认为,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受到黄巢起义的冲击,但是黄巢起义在开始的时候规模并不大,在此之前唐王朝内部也没有风雨飘摇的感觉,所以我们对历史性质的判断,往往是带有主观立场的“后见之明”。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历史学需要揭示丰富的细节,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可能,以此带领我们回到历史的情境中去,而不是先下一个定义,然后再去研究它。

  李碧妍的著作就充分展现了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变化中,唐王朝面对安史叛乱危机及其衍生出来藩镇问题时的应战。一个王朝是不是强大,不能只看它强盛的时候,还应该看它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时能不能很好地应对。在这个意义上,唐王朝是非常独特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在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之后,又重新恢复生机的王朝。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安史之乱爆发于公元755年(今年正好是安史之乱爆发1260年整),唐朝灭亡直至公元907年,实际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历史还要更长一些。这样来看安史之乱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事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何大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以后还能苦撑150多年?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从此以后唐帝国由盛转衰,开元盛世成了一去不复返的历史。各地的藩镇割据势力此起彼伏,完全不听中央指挥,唐帝国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但是唐帝国并没有由此灭亡,而是有苦苦支撑了152年,这个时间并不短暂。也许有很多人认为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就已经奄奄一息,其实远远不是,唐朝后期的皇帝有好几位都做过恢复大唐帝国昔日风采的努力,但是最终没有能挽救这个帝国。不过经过他们的努力,唐朝又坚持了一个半世纪,所以像教科书中那样安史之乱以后就是五代十国,这对唐朝是很不公平的。一、经济方面,唐朝仍然控制住大头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玄宗带着自己的女人杨玉环就往四川地区跑,结果是河南、陕西基本沦陷。但是安禄山基本只是控制了条线而已,大部分地区还在唐朝自己人手里。安禄山叛乱也仅仅是一场内部的叛乱,既不是外敌大举入侵,也不是农民发动的大规模起义,随后唐朝的各路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击,叛军最终放下...
· 唐朝灭亡:安史之乱如何导致毁灭大唐盛世
安史之乱是唐朝鼎盛而衰的转折点,同时也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关于这一事件,争论颇多。那么,导致大唐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其实也是看可卿写肃代和海兄的《荒唐陈述》给我启发很大。海兄在里面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历史就是理解,就是——人/理解/人的表现。因此,他在里面用了一种人性化的方法来解读历史,让人对于穆宗、敬宗这些传统上作为昏君的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中晚唐文官和宦官,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观点或者可以商榷,但角度无疑是新颖而别致的。可卿的唐史随笔系列,也有类似的感觉,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琐碎,或者主观痕迹太强,但我喜欢里面一些人性化的解读。因此对于安史之乱,我也试图从多种角度来出发来组织讨论,来理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大的冲击。网络配图1、华夷之辨这个大概是最常见的说法,中唐之后便有此说。近代的河北胡化论似也可归于此类,指唐廷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安置不当,从而引发当地胡化,与中央...
· 梦断天宝:揭开导致大唐王朝安史之乱的制度原因
安史之乱是唐朝盛极而衰的转折点,也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关于这场事件,研究的也非常多,网上的讨论则集中在河北胡化、华夷之辨,唐代军事制度自身的缺陷,穷兵黩武扩张到极点而超过内部承受力引发内乱,……这些方面来讨论的。而史学界的说法更加广泛,比如气候说,天气转寒,汉族适应力下降,草原民族掠夺性加强,另有人口说,指超过6千万便超过当时社会承受力,等等。我收集了一些意见,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其实也是看可卿写肃代和海兄的《荒唐陈述》给我启发很大。海兄在里面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历史就是理解,就是——人/理解/人的表现。因此,他在里面用了一种人性化的方法来解读历史,让人对于穆宗、敬宗这些传统上作为昏君的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中晚唐文官和宦官,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观点或者可以商榷,但角度无疑是新颖而别致的。可卿的唐史随笔系列,也有类似的感觉,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琐碎,或者主观痕迹太强,但...
· 安史之乱为何能使大唐王朝走向衰弱?
导读:大唐最初是在战乱中建立起来的,可是,随着战争越来越多,大唐去蒸蒸日上,尽管也曾经常遭遇战争失败的痛苦。然而,安史之乱,却将一个正当盛世的大唐几乎灭亡,再也不能恢复元气?网络配图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唐初时,对边防将领的任用原则是“不遥领、不久任兼统”,且都是素质很高的名臣宿将,忠诚度、能力、名望都有保证。但是从开元年间开始,由于这个唐明皇好战喜功,边防将领变成了“久不更换、遥领兼统、尾大不掉”。而那个李林甫,又弄出了个“胡人勇决习战”,这个可是把军权大把的给了忠诚度没有多少保证的人了。唐朝自武则天以后,均田府兵制其实已经在后下坡路了,土地兼并严重,唐政府又默认兼并,导致了府兵的逐渐枯竭,不得不弄上了募兵制,而结合唐明皇时候节度使这个官的权利越来越大,地方上的反叛其实已经埋下了隐患了。唐明皇自打从认识了杨玉环,那是彻彻底底的和昏君挂了钩了,实际上,连杨国忠都提醒过他安禄山要反,可是他压根...
· 大唐荣耀李俶在安史之乱中起什么作用?李俶为何没有阻止安史之乱?
在电视剧《大唐荣耀》中,广平王李俶英勇善战,极有谋略,在剧中也多次躲过了杨国忠和安禄山的陷害。不仅如此,他还利用各种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让杨国忠和安禄山狗咬狗,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他手下有一批忠于自己的死士,自己私下还经营有各种的店铺,太子府虽然看似平静,但是面临着许多的危险,李俶是如何在这风云诡异的朝廷局势中脱颖而出的呢?为什么他这么厉害,一直查找安禄山起兵的证据,最后却还是眼睁睁的看着安禄山谋反而没有阻止呢?这场安史之乱使得剧中许多人物的人生轨迹都发生了巨变,尤其是沈珍珠、李俶、独孤靖瑶、慕容林致、李倓等人。剧中广平王李俶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孙子,唐肃宗李亨的长子,被全家人当做下一任皇位继承人来培养,肩上的重担和责任最大。听说李俶失踪,还很有可能是被集市上出现的那批杀手追杀而失踪的,平常只顾着和杨贵妃玩乐的玄宗都着急起来了,他立马就派出了京中的禁卫军,让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广平王,当杨贵妃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