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生活节奏太快?为何古代文人都追求慢生活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4
转发:0
评论:0
古代生活节奏太快?为何古代文人都追求慢生活,清代张潮写的《幽梦影》是古代文人慢生活理论的代表作。张潮认为:“人莫乐于闲,

  清代张潮写的《幽梦影》是古代文人慢生活理论的代表作。张潮认为:“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莫大于是。”张潮所说的闲,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闲工夫,二是有闲心情。有闲工夫则时间上可以放慢;有闲心情则心理上才能追求慢生活。

  追求雅致的慢生活,中国古代文人是这方面的典范。

  清代张潮写的《幽梦影》是古代文人慢生活理论的代表作。张潮认为:“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莫大于是。”张潮所说的闲,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闲工夫,二是有闲心情。有闲工夫则时间上可以放慢;有闲心情则心理上才能追求慢生活,因此张潮所说的闲,绝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进取的,有了闲情,有了逸致,人们才能从容地、舒心地享受人生、思考人生、超越人生。

  唐人李涉有首《登山》:“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昏昏沉沉的日常生活使人似醉若梦,由于春天即将过去,诗人很勉强地去登山观景,一个偶然的机遇,在长满翠竹的寺庙庭院里,和一个世外高僧谈经论道,于是感受到了忙里偷闲慢生活的快乐人生。

  宋代理学家程颢则把慢生活和人生境界联系在一起。比如“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道通天地,思入风云,富贵不淫,贫贱有乐,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同样,孔子在《论语》中表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像程颢、颜回所追求的不仅是对日常功利的超越,对贫贱困境的超越,而且表现了古代文人“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高雅境界和慢生活中的快乐。

  《无门关》第十九则有首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诗生动地描绘了禅宗以平常心悟道的慢生活。

  元代无名氏的《永遇乐》,更从人生有限,为欢几何的角度说明古代文人为什么追求慢生活:

  忙里偷闲,闹中取静,利名休竞。有限光阴,无涯尘事,贪爱何时尽。无情乌兔,催人早老,暗里换了绿鬓。此形骸,假合幻化,算来有甚凭准。随缘度日,和光同尘,惹甚闲愁闲闷。富贵由天,荣华是命,休更劳方寸。心中无事,眼前清净,俱是快活时景。你若待,般般称意,耐心。

  所谓慢生活当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忙里偷闲的慢时间、慢节奏、慢动作,慢心情。因而慢生活是从容的生活,诗意的生活,超越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古代文人雅士为什么乐于追求慢生活?
追求雅致的慢生活,中国古代文人是这方面的典范。清代张潮写的《幽梦影》是古代文人慢生活理论的代表作。张潮认为:“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莫大于是。”张潮所说的闲,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闲工夫,二是有闲心情。有闲工夫则时间上可以放慢;有闲心情则心理上才能追求慢生活,因此张潮所说的闲,绝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进取的,有了闲情,有了逸致,人们才能从容地、舒心地享受人生、思考人生、超越人生。唐人李涉有首《登山》:“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昏昏沉沉的日常生活使人似醉若梦,由于春天即将过去,诗人很勉强地去登山观景,一个偶然的机遇,在长满翠竹的寺庙庭院里,和一个世外高僧谈经论道,于是感受到了忙里偷闲慢生活的快乐人生。宋代理学家程颢则把慢生活和人生境界联系在一起。比如“云淡风轻近...
· 古代文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生活来源是怎么来的
古代文人是怎么生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生活艰难,一般还是要一边写文章一边谋求一个职位。例如杜甫就没有考取功名,最后只能是走“捷径”给达官贵人写诗,也得到了皇上的欣赏,获得了一个管仓库的官职养活一家人。宋代著名诗人秦观在京师时曾穷得揭不开锅,万般无奈中向住于附近的钱穆父发出求救信,信的内容仅为一首七言诗:“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钱穆父阅诗后立即送去大米二石,以解其困厄。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功名怎么生活的窘境,他在京师活动想获得上层的认同,借此谋求一官半职,但被困了三年也未见任何动静,愁的两鬓斑白,家中无米下锅,最后只能是典当卖衣服,所得的小钱也只能是勉强喝粥而已,穷困潦倒的生活自然不堪。这个时期能靠的住的依然是自己,如在闹市区摆一个卦摊、给写写对联,书信,要不去私塾当教书先生,只能是咬牙坚持,...
· 为什么古代帝王都疯狂追求长生不老药呢?都是这个原因
长生不老,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自古有之。然而,长生不老之术是不存在的,不现实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理念违背了人类生存发展客观规律,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长生不老,整个地球都被人占满的景象......尤其是历史上那些帝王们,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有的甚至从明君变成了昏君。为了求仙炼丹,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懈怠朝政,虚耗国力,却不得其果,炼出的丹药,皇帝服用后,原本健康的的身体反而身体变坏,精神恍惚,痛苦不堪,中毒而亡,若本就不健康的身体,在食用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更是雪上加霜,不久就一命呜呼了。不信你来看看下面这些沉迷成仙修道以追求长生之术的帝王,基本深陷其中,苦受其。秦始皇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堪称千古一帝,但晚年秦始皇不仅大兴土木,耗费民力,还迷信长生不老之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派遣徐福和五百对童男女前往海外求仙药,耗费万金。据说当时徐福来到了今天日本,左找右找...
· 古代文人庾诜
庾诜中文名庾诜别名字彦宝国籍古中国出生地新野职业文人代表作品《帝历》二十卷性别男庾诜,字彦宝,新野人也。幼聪警笃学,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棋机巧,并一时之绝。而性托夷简,特爱林泉。十亩之宅,山池居半。蔬食弊衣,不治产业。尝乘舟从田舍还,载米一百五十石,有人寄载三十石。既至宅,寄载者曰:“君三十斛,我百五十石。”诜默然不言,恣其取足。邻人有被诬为盗者,被治劾,妄款,诜矜之,乃以书质钱二万,令门生诈为其亲,代之酬备。邻人获免,谢诜,诜曰:“吾矜天下无辜,岂期谢也。”其行多如此类。斋高祖高祖少与诜善,雅推重之。及起义,署为平西府记室参军,诜不屈。平生少所游狎,河东柳恽欲与之交,诜距而不纳。后湘东王临荆州,板为镇西府记室参军,不就。普通中,诏曰:“明扬振滞,为政所先;旌贤求士,梦伫斯急。新野庾诜,止足栖退,自事却扫,经史文艺,多所贯习;颍川庾承先,学通黄、老,该涉释教;并不竞不营,安兹枯槁,...
· 古代生活史——簪花
?宋代沿袭前朝习俗,不论社会地位或性别、年龄,在平时或节日,都簪戴花朵。从宋初起,逐步形成“故事”:凡大臣参加皇帝举办的宴会,皆赐给宫中名花,其中亲王和宰臣由内侍将花插在他们的幞头上,其他官员自己戴花。皇帝有时也特命内侍为宠爱的翰林学士戴花,使旁观的官员们羡慕不已。每年三月,皇帝与大臣们赴金明池游玩,从宰相到从臣,都赐“生花”即鲜花,“皆簪花而归”。这些花朵分为三品:凡遇圣节大宴,如有辽朝使臣参加,则用绢帛做花,“示之以礼俭”。春、秋季的两次宴会,则用罗帛做花,“为甚美丽”。至于大礼后恭谢、上元游春等,从臣都随皇帝出行,到时安排小宴称为“对御”。凡遇“对御”,即赐从臣们“滴粉缕金花”,“极其珍巧矣”。在赐给从臣们“燕花”时,一般按照官员的品阶决定多少,而在赐给滴粉缕金花时,数量则比平常加倍。这些花朵因为是皇帝赐给的,所以又称“御花”,大臣们遇到这种场合都要穿“公裳,簪御花”。花朵一般都插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