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明国史:为何说朱元璋“缓称王”策略棋高一着?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7
转发:0
评论:0
大明国史:为何说朱元璋“缓称王”策略棋高一着?,蒙古人从马背上得天下,也企图在马背上治天下。元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

  蒙古人从马背上得天下,也企图在马背上治天下。元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高高在上,汉人、南人饱受剥削和压迫。元末,汉人、南人奋起反抗,红巾军大起义波及全国。在起义军首领纷纷时,朱元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采用“缓称王”的策略,使北方红巾军成为自己的屏障;然后采取“先西后东”的策略先后歼灭陈友琼和张士诚。最后挥师北伐中原,驱除鞑虏。朱元璋治军严整,用兵如神。毛泽东评价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是朱元璋耳。”

  当郭子兴在濠州举起义旗响应刘福通的时候,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朱元璋正在皇觉寺里当和尚。当时他想躲避兵灾,在神像前卜了一卦,结果显示去留皆不吉。他自言自语道:“得无当举大事乎?”于是又卜了一卦,结果显示大吉。朱元璋大喜,便于至正十二年三月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队伍。郭子兴“奇其状貌”,任命他为亲兵长,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他。朱元璋胸藏韬略,郭子兴凡有攻伐,“必召与谋,命之往,辄胜”。至正十三年,朱元璋见濠州起义军诸将“日事剽掠”,知道他们成不了气候,与徐达、汤和、花云等二十四人“谋略定远,取滁阳”。至正十四年,朱元璋招降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又在横涧山夜袭元军,得兵二万人,随后攻占滁州。

  至正十五年,因滁州乏粮,朱元璋率兵攻克和州,渡江攻下太平、溧水、溧阳等地。同年三月,郭子兴病死,五月,小明王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九月,在攻打集庆(今南京)的战斗中,郭天叙战死,朱元璋统有郭子兴的全部人马。次年,朱元璋攻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当时,朱元璋只占有应天府及其周边地区,在他的北边有韩林儿、刘福通,东边有张士诚,西边有徐寿辉等,南边有元军,他们的力量都比朱元璋强大。面对四面强邻,朱元璋接纳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兴修水利,广开屯田,发展生产,储备粮草,建设根据地。集中力量对付东、西两边与他为敌的张士诚和徐寿辉。同时,朱元璋还网罗了浙东名士刘基、宋濂、章溢、叶琛等人。

  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要挟徐寿辉攻陷朱元璋的地盘太平,并约张士诚一起进攻朱元璋。朱元璋两面受敌,他问刘基有何良策。刘基回答说:“士诚自守虏,不足虑也。今友谅方劫主胁下据我上游,宜先图之。陈氏既灭,张氏亦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朱元璋大悦,于是决定先打陈友谅。不久,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称大汉皇帝,并发动对应天的进攻。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率军反攻,先后攻克饶州、安庆、洪都等地。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率二十万军队与号称拥有六十万军队的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两军大战三十六天,陈友谅被流矢射死,朱元璋大胜。第二年,陈友谅之子陈理投降。

  消灭陈友谅后,朱元璋把兵锋转向张士诚。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包围张士诚的大本营苏州,张士诚自缢而死。接着朱元璋又打败了福建、广东的元军。同时,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兴师北伐中原,迅速攻下山东诸郡。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占领开封,八月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仓皇逃往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元朝的统治被推翻。之后朱元璋又用20年时间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和其他不听命的农民起义军,统一了中国。

  急于称王是历代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通病,只有少数头脑冷静的人是例外。陈胜不听张耳、陈余忠言,过早称王,导致内部分裂,将领不服从命令,被秦军各个击破。

  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也大多犯了这个错误。刘福通把自称是宋徽宗第八代子孙的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推上皇帝宝座,固然有利于号召天下汉人反抗元朝,但同时也使元朝统治者把矛头指向北方红巾军。元朝的军事实力虽不如建国之初,蒙古铁骑却依然很有战斗力,加上北方红巾军活跃在中原和北方地区,对元大都产生直接的威胁,元朝统治者不得不全力对付北方红巾军,使刘福通的红巾军几乎独力承受元军的重压。

  其他起义军领袖如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等也纷纷称王建立自己的政权,在强敌如林,称王条件尚不具备的前提下,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称王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对手。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先后被杀或被灭,明玉珍占据偏远的四川,也只能偏安一时,明玉珍死后,他的继承者虽负隅顽抗,但无力抵抗强大的明军,只好投降。

  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当时是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尤其是“缓称王”的建议被朱元璋采纳后,对朱元璋势力的生存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当时实力最强,他们在朱元璋的北边,朱元璋在政治上臣属于小明王,没有独树一帜,避免了树大招风,四面受敌。由于有北方的红巾军对元军进行阻挡,朱元璋才有时间和力量对付东、西两面的张士诚和陈友谅。

  遵循“缓称王”的原则,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后才自称吴王,在推翻元朝统治后才称帝,成为名副其实的开国之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明国史:为何说朱元璋“缓称王”策略棋高一着?
蒙古人从马背上得天下,也企图在马背上治天下。元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高高在上,汉人、南人饱受剥削和压迫。元末,汉人、南人奋起反抗,红巾军大起义波及全国。在起义军首领纷纷时,朱元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采用“缓称王”的策略,使北方红巾军成为自己的屏障;然后采取“先西后东”的策略先后歼灭陈友琼和张士诚。最后挥师北伐中原,驱除鞑虏。朱元璋治军严整,用兵如神。毛泽东评价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是朱元璋耳。”网络配图当郭子兴在濠州举起义旗响应刘福通的时候,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朱元璋正在皇觉寺里当和尚。当时他想躲避兵灾,在神像前卜了一卦,结果显示去留皆不吉。他自言自语道:“得无当举大事乎?”于是又卜了一卦,结果显示大吉。朱元璋大喜,便于至正十二年三月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队伍。郭子兴“奇其状貌”,任命他为亲兵长,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他。朱元璋胸藏...
· 为何说朱元璋的“缓称王”策略棋高一着?
蒙古人从马背上得天下,也企图在马背上治天下。元朝建立后,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高高在上,汉人、南人饱受剥削和压迫。元末,汉人、南人奋起反抗,红巾军大起义波及全国。在起义军首领纷纷时,朱元璋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采用“缓称王”的策略,使北方红巾军成为自己的屏障;然后采取“先西后东”的策略先后歼灭陈友琼和张士诚。最后挥师北伐中原,驱除鞑虏。朱元璋治军严整,用兵如神。毛泽东评价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是朱元璋耳。”农民起义成败启示录:汉人南人饱受压迫奋起反抗网络配图早在汉朝建立之初,儒士陆贾就向汉高祖刘邦阐明了“居马上得之”但不可以“马上治之”的逆取顺守之道,此后历代开国之君皆遵循此道以图天下长治久安。到了元代,狂妄自大的蒙古统治者不接受汉人的治国理念,他们在马背上得天下,也企图在马背上治天下。忽必烈在灭南宋统一全国后,继续穷兵黩武,频频对日本、占城、...
· 积粮训兵,暂缓称王
?朱元璋南渡长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冯国用的建议,夺取应天作为“四出征伐”的战略基地。攻占应天的第二天,他带领一批将领巡视城廓,然后登上城楼,极目远眺,看到大江汹涌澎湃,奔腾于北,群山连绵起伏,雄峙于南,山环水绕,龙盘虎踞,形势险要,物产富饶,兴奋地对徐达等人说:“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从此,他一面派兵夺取周围的战略要地,向外拓展势力,一面以应天为中心,积粮训兵,暂缓称王,营建战略根据地。在政治上,首先是废除元朝苛政,减轻刑罚,严惩贪贿,宽简赋役。龙凤三年(1357)十二月,朱元璋下令释放监狱里的所有轻重罪囚,规定当月二十日拂晓之前,所有触犯刑律的官吏军民,一律免罪释放,“敢有复言其事者抵罪”。次年三月,又派提刑按察司佥事分巡郡县,讯察案犯的罪状,规定原来判处笞刑的释放,判处杖刑的减半处刑,重罪囚犯处以杖...
· 三国史上的最大禁忌:三国将才为何称王不称帝?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之间,有一条禁忌,虽然谁都觊觎皇帝这个称号,可谁也不敢公然犯规,尝试一下做皇帝的滋味。只有这个袁术,染指了一下,当了几天皇帝,谁知犯下致命的错误,结果失败得最惨。这也是所有那些一叶障目,利令智昏,而且自以为是的人物,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作出错误的决策,而以失败告终的不足为奇的例子。当时,那些军阀心里都明白,什么事都可以做,就是不能做皇帝。势力强大如曹操者,而且已经挟天子从洛阳到了许都以令诸侯,汉献帝成了他手中的一个傀儡,也不敢生这个替而代之的念头。孙权有一次上表,建议他干脆称帝算了。他说,这小子是想让我坐在火炉上烤呢!所以他一生未曾染指帝座。直到他儿子曹丕,才把献帝废掉。蠢货袁术,因为得了孙坚质押的玉玺,就如俗话讲的,开始头脑膨胀,发起高烧来了,蠢人之所以蠢,就在于他不觉得自己蠢。于是,糊涂加上野心的驱使,就在淮南建立袁记小朝廷了。称帝建号,立子封妃,龙车...
· 三国史上的最大禁忌:三国将才为何称王不称帝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之间,有一条禁忌,虽然谁都觊觎皇帝这个称号,可谁也不敢公然犯规,尝试一下做皇帝的滋味。只有这个袁术,染指了一下,当了几天皇帝,谁知犯下致命的错误,结果失败得最惨。这也是所有那些一叶障目,利令智昏,而且自以为是的人物,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作出错误的决策,而以失败告终的不足为奇的例子。网络配图当时,那些军阀心里都明白,什么事都可以做,就是不能做皇帝。势力强大如曹操者,而且已经挟天子从洛阳到了许都以令诸侯,汉献帝成了他手中的一个傀儡,也不敢生这个替而代之的念头。孙权有一次上表,建议他干脆称帝算了。他说,这小子是想让我坐在火炉上烤呢!所以他一生未曾染指帝座。直到他儿子曹丕,才把献帝废掉。蠢货袁术,因为得了孙坚质押的玉玺,就如俗话讲的,开始头脑膨胀,发起高烧来了,蠢人之所以蠢,就在于他不觉得自己蠢。于是,糊涂加上野心的驱使,就在淮南建立袁记小朝廷了。称帝建号,立子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