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太平军北伐的经过:北伐军因救援不利最终失败?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0
转发:0
评论:0
太平军北伐的经过:北伐军因救援不利最终失败?,洪秀全、杨秀清得知北伐军抵达天津附近后,才着手组织援军。四年正月初七,夏官又

  洪秀全、杨秀清得知北伐军抵达天津附近后,才着手组织援军。四年正月初七,夏官又副丞相曾立昌等率领援军由安庆出发,经河南永城、夏邑渡黄河,由江苏丰县入山东北上,于三月十五攻克临清,北距阜城仅200余里。但临清城内粮械被敌军焚毁殆尽,城外又有胜保部清军赶到围困,曾立昌等遂迁就部分新成员的畏敌惧战情绪,竟置北援任务于不顾,二十六日弃城南走,途中屡战不利,一退再退,以致溃不成军,被清军和地主武装截杀甚众,曾立昌等牺牲。援军的溃散,使北伐军的前途更加险恶。

  林凤祥、李开芳被困于阜城,不知援军已到临清。四月初九,北伐军自阜城突围,进据东光县之连镇。当天,清军又赶到围困。林、李为分敌兵势,由李开芳率600余骑突围南下,袭占山东高唐。胜保所部当即赶到,又将高唐围住。从此,林、李分驻两地,顽强抗击清军。五年正月十九,清军攻陷连镇,北伐军将士大多阵亡,林凤祥被俘后解送北京,英勇就义。僧格林沁立即移兵猛攻高唐。二十九日,李开芳弃城南走茌平县之冯官屯。僧格林沁又率数万清军赶到,围攻两月未克,最后只得在四周筑起堤坝,从百里外引水浸灌,冯官屯顿成泽国。四月十六,李开芳等被俘,在北京遭杀害。至此,北伐军全军覆没。

  北伐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于攻占金陵(今南京)后,对革命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贸然派出 2万余精锐,深入华北,谋取北京,结果陷入清军重围;加之后援部队派出过迟,且于中途溃散,北伐军遂失去了突围南返的希望。这是太平军自起义以来所遭到的一次最大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殷浩北伐的经过:三次北伐却只带来失败
殷浩是东晋人,受皇帝的征召入宫为官。皇帝扶持殷浩是为了制衡势力日渐强大的大司马。当时的护军将军为了东晋内部的安定,就劝说殷浩不要与大司马为敌。可是殷浩不肯,凭什么只劝他,为什么是他要让桓温,而不是桓温让他。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的离世引起诸皇子对皇位的争夺。东晋朝廷决定趁这次后赵的混乱实施北伐,一举统一全国。皇帝选择了殷浩为北伐的将军。另一方面,桓温也对皇帝说他也想要参与北伐,但没有得到回应。桓温一直都知道殷浩的出现是皇帝故意所为,目的是为了制衡他,他为此十分愤怒。因为与殷浩一起长大,桓温深知他的品行,所以他并不害怕殷浩得势后会对他打击报复。永和八年,殷浩决定进攻洛阳。在出发前,殷浩摔下了马,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殷浩到许昌时,他的下属不能安抚降将,该降将在许昌叛变,并进攻了晋军驻扎的地方。殷浩派兵反攻,大败而归,只能退回寿阳。之后展开了二次进攻,又恰恰遇到了姚襄...
· 解析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太平军北伐时间1853年太平军攻占了南京,进入南京城之后太平军宣布定都南京,国号太平天国,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一片大好的形势使得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盲目乐观,于是派出了太平天国的精锐部队进行北伐,想要夺取北京。但是太平军北伐最终以全军覆没告终。林凤祥画像1853年春天太平军攻占了南京,并且定都南京,定国号为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太平天国攻城略地,声势浩大,可谓是所向披靡,正是在这种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之下,太平天国的领导层想要推翻清政府,夺取清政府的天下,于是1853年5月太平天国派出了两万人的精锐部队进行北伐,北伐军由林凤祥、李开芳领导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军北伐。北伐军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一直打到了天津附近,清政府大为震动,派出僧格林沁和胜保前去围剿北伐军,北伐军面对着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又加上军事物资的缺乏,渐渐的显露出败相。...
· 解密:轰轰烈烈的太平军北伐最后为何失败了?
北伐军及其援军的全军覆没,是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以来遭到的最严重的失利和挫折。其失败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战略决策不当。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占领南京不久,即派出2万余人的部队远离后方作战,深入清朝心腹之区,冀图占领天津后,再派援兵合攻北京,完全是轻敌冒险,很难成功。第二,援军派出过迟。第三,作战指挥不灵活。北伐军进至天津外围后,即遵照洪秀全的命令停止待援,从而失去了机动作战的时机,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但是,北伐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忍着饥饿和寒冷,同数倍于己的敌军英勇作战两年多,横归六省,转战2500公里,连克数十城,大部分将士英勇牺牲,英勇悲壮,可歌可泣,表现了革命的农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在太平天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
· 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时不利”吗?
沿着古长城徒步,仿佛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一边欣赏雄浑壮观的边塞景象,一边不断去怀想曾经发生在这片历史大地的过往。今天来讨论“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时不利”吗?”的话题,一起感受历史的魅力。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项羽回顾汉史,项羽之勇可谓风骚一时,然而最终身败名裂,无颜见江东父老,以自刎乌江的悲剧收场。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时不利”吗?如梦令·叹项羽:刚愎自用数霸王,痛失江山不自知!词林正韵·第十一部第一组韵新韵·十一庚第一组韵通韵·十四英第一组韵垓下拔山不省,盖世自娱铜镜。香肉满鸿门,急煞范增谋令。泡影,泡影,虞美乌骓谁幸?解读:项羽这个人物在秦汉历史上站着一席之地,其英勇神武是大多数人认可的。然而,楚汉相争,最终却以项羽的失败而落下帷幕,不得不说这是历史的悲剧,更是楚霸王项羽的悲剧。其实,梳理一下项羽的...
· 项羽的失败是因为自己的时不利吗
数百年间,京剧名篇《霸王别姬》因演绎了西楚霸王项羽与爱妻虞姬生死决别的动人故事而广为流传,戏文中有关“项羽时不利”的内容,似乎成为了西楚霸王末路归途的一句喟叹。项羽时不利,究竟该当何解?关于这个疑问,恐怕大多数读者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实际上,“项羽时不利”的说法,出自汉代的一首楚辞《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曲英雄末路的悲壮挽歌,其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当时被兵围垓下的西楚霸王项羽。众所周知,秦亡之后,两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天下的统治权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决战,史称“楚汉争霸”。战争的最终结果,是刘邦领导的汉军取得了胜利,将楚军逼到了垓下绝境。项羽兵败垓下后,心知大势已去,抱定了决一死战的决心。然而此时,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只有曾随他出生入死的爱驹乌骓马和爱人虞姬。于是,倾心相爱的两人在虞姬的歌舞声中诀别,最终,虞姬自杀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