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魏晋南北朝前没有炒菜 烹饪方法以蒸、煮为主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5
转发:0
评论:0
魏晋南北朝前没有炒菜烹饪方法以蒸、煮为主,《大汉情缘云中歌》里做饭的戏不少,因为女主云歌是个厨子。比如在第三集,云歌和

  《大汉情缘云中歌》里做饭的戏不少,因为女主云歌是个厨子。比如在第三集,云歌和孟珏去七里香吃饭,报的菜名伙计却听不懂,原来云歌是要借此推荐自己当店里的大厨。这时,与云歌相识的许平君也插进来,说自己也要应征厨子,要与云歌比试一番。于是,两人挂上帘子在街边比拼,且看许平君锅里的油可真不少,像是在炸什么;云歌锅里炒的菜看起来也美味极了,这两人的比拼吸引了许多路人。唉,这些人一看就是群众演员,要真是西汉年间的人物,何止是“被吸引”,肯定会奉这二位女厨神为圣人,因为西汉年间还没有炒菜!

  炒菜,我国常用的制作菜肴的方法,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在这样做菜,但这样做菜也是经由漫长的历史而来的。

  炒菜的起源和金属炊具的普及有着密切关系,中国青铜器时代出土有青铜炊具,但是由于其价格,很明显不可能得到普及。中国特有的铸铁的发明,在战国时代普及了农具,而后才逐渐向炊具扩展。有了炊具,才有了炒菜的可能。

  炒菜是中国菜区别于其他菜肴的基本特征,用碟形薄生铁锅,旺火热油,分炝炒、生炒、小炒、熟炒等,但中国古代实际上没有炒菜,烹饪方法以蒸、煮为主。到了魏晋南北朝,“炒”这种烹饪方式用于做菜的明确文字记载才出现,这是中国乃至于世界菜肴史、烹任史上的大事。如在《齐民要术》中就记有这样一道菜:炒鸡子法: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军葱白,下盐米,浑鼓。麻油炒之。甚香美。稍作分析,便可以看出,这道菜为典型的炒菜。前者为炒鸡蛋,其制作过程和今日的炒鸡蛋相比,毫无区别,而且人家古代人还要放“浑鼓”(整粒豆鼓),比咱们现在做得好哦。

  在西汉的《盐铁论》中虽然也有客店里贩卖韭菜鸡蛋的记载,但也仅仅就是个韭菜鸡蛋了,想做出云歌、许平君的菜,用那么多油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国的早期烹饪顶多用动物油,就是脂(牛羊油)、膏(猪油),量少。汉朝的时候张骞终于从西域带回了胡麻,我们才开始用麻油,但仅限于点灯。

  炒菜初兴时期,仅存于宋都汴京(今开封),而且是酒肆、饭馆首屈一指的绝活,后来才慢慢普及开来。所以,如果《大汉情缘云中歌》是《大宋情缘云中歌》,那么,第三集比赛炒菜的画面才有可能存在。让西汉的人用那么多油做炒菜,是满足了导演吃的欲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魏晋南北朝未发明铁锅烹饪方法以蒸、煮为主
《大汉情缘云中歌》里做饭的戏不少,因为女主云歌是个厨子。比如在第三集,云歌和孟珏去七里香吃饭,报的菜名伙计却听不懂,原来云歌是要借此推荐自己当店里的大厨。这时,与云歌相识的许平君也插进来,说自己也要应征厨子,要与云歌比试一番。于是,两人挂上帘子在街边比拼,且看许平君锅里的油可真不少,像是在炸什么;云歌锅里炒的菜看起来也美味极了,这两人的比拼吸引了许多路人。唉,这些人一看就是群众演员,要真是西汉年间的人物,何止是“被吸引”,肯定会奉这二位女厨神为圣人,因为西汉年间还没有炒菜!炒菜,我国常用的制作菜肴的方法,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在这样做菜,但这样做菜也是经由漫长的历史而来的。炒菜的起源和金属炊具的普及有着密切关系,中国青铜器时代出土有青铜炊具,但是由于其价格,很明显不可能得到普及。中国特有的铸铁的发明,在战国时代普及了农具,而后才逐渐向炊具扩展。有了炊具,才有了炒菜的可能。炒菜是中国菜区别于其他...
· 元朝服饰:以长袍为主
元朝地域辽阔,种族混杂,各种文化交相辉映,既有农耕文化,也有草原文化,既有中土文化,又有西亚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这就造成了元朝服饰的多样化。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位级别,在服装的颜色及纹样上表示。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妇女梳髻,髻上插有发饰,耳垂挂有耳饰,身穿窄袖短襦,下穿曳地长裙,在腰的左侧,还垂有一条绶带,带上打有一结。也就是说,元朝官服,基本依照汉族服装,"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就是我们常说的乌纱帽。
· 夏季蔬菜必须蒸熟煮透
夏季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高发期,专家提醒,蔬菜蒸熟煮透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买蔬菜应尽量到定点摊位购买,一旦有问题发生便于查找。蔬菜买回家后,应将其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如有需要可滴少量的“洗洁精”,搅动冲洗,再用清水洗净。但专家警告,“敌敌畏”农药喷洒的蔬菜切记不可用“洗洁精”冲洗,因为“敌敌畏”与碱性的洗洁净发生化学反应,可产生更为剧毒的化学物质。
· 烹饪
作用烹饪主要对食物作处理,例如切、刨、剁等方式让食物变碎而易于食用、腌渍或加入调味料使食物更可口、或加热食物等。加热食品,通常能让食物变软、杀菌,可改变食材形态,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食材食材的种类煮菜材料有很多种,而均衡的饮食习惯令人生活健康。一般烹饪的原材料包括谷类、肉类、蔬果、食用油,亦即烹调用油,以及适量的调味料。食材的处理由于食材本身的特性或食材的形式不同,所以烹饪首先要进行处理。处理之后才能收藏更久。清洗或解冻削皮与切块(或切片、切丝、切丁、切末)烹饪前的调味(为了方便入味,食材常在烹饪前先行腌渍)烹饪方式烹制更多资料:分类:烹调方法油传热炒煎:用少量的油传热,使食物熟透。贴:是指调理食物时只用油煎其中一面。烹:食物先用急火热油炸过,再加调味汁翻炒。炸:将食物浸在高温的食用油中,加热温度较高。溜:先将主料炸(有的时候为炒)过后,另起锅,放入主料,加上勾芡的调味汁(称
· 蒸笼“煮”族谱高手修复百年记忆
遍寻不到能够修补族谱的人,南安的洪氏宗亲去年带着破损严重的族谱,邀请泉州市图书馆馆长许兆恺鉴定,希望能让有百余年历史的族谱回春,早报2011年10月25日曾报道过此事。昨日,洪氏宗亲洪振明告诉记者,洪氏族谱已经修补好了,他们近日已经拿到族谱。族谱已修复装裱上了框昨天上午,在南安官桥,记者未能见到修补好的族谱。洪氏宗亲告诉记者,族谱现由南安石井一位上年纪的洪姓宗亲保存,正进行翻抄,暂时不便示人。洪氏宗亲对这本族谱都非常重视,许多惠安、厦门等地的宗亲也于昨天纷纷赶到南安官桥。“族谱修复好后,我们已经将整本族谱都裱起来了。”洪振明告诉记者,洪氏宗亲想修补族谱的事情经早报报道之后,有很多人打电话过来,想提供帮助。族人为此也到过很多地方,向研究古籍修缮的专家请教,还专门派人去了福州。最后,终于在福州找到可以帮忙修补族谱的专家。蒸笼“煮”族谱逐页揭开修复慢“大约是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才把这本族谱拿去修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