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春秋战国苟变是个将才 因两个鸡蛋差点被弃用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15
转发:0
评论:0
春秋战国苟变是个将才因两个鸡蛋差点被弃用,古代的那些帝王,要想做出点成就,必须具备的一个才能就是懂得用人之术。帝王不必懂军

古代的那些帝王,要想做出点成就,必须具备的一个才能就是懂得用人之术。帝王不必懂军事,但一定要懂得使用大将;帝王也不必懂得谋略,但一定要懂得使用谋士。用人之术,说来简单,不过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但实际操作中,却很复杂,你要能够发掘人才、分辨人才,还要能够留住人才,这是极其需要大智慧的。

韩信为什么舍项羽而就刘邦?陈平为何三次跳槽,最终跟定刘邦?这都是因为刘邦拥有高明的用人之术。正如刘邦自己所说,他带兵打仗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经营大后方不如萧何,可为何最后做皇帝的是他而不是别人呢?因为他正确地使用了这三杰。

人性是复杂的,人才也是复杂的,而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之术的核心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能够用其长,而避其短。

战国时,有个小国叫卫国。卫国有个大臣叫孔伋。孔伋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大圣人孔子的亲孙子。和自己的爷爷一样,孔伋也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一天,孔伋向卫国的国君推荐了一个人才。此人名叫苟变。孔伋说:这是个将才,希望国君拜他为将。

没想到,卫国国君说:我也知道苟变知兵法,能打仗,但是我不能用他。

孔伋就问:为啥啊?

国君说:苟变是个品质有问题的人。前段时间,我派他去征税,他居然吃了老百姓的两个鸡蛋。

孔伋听罢,哈哈大笑,说道:一棵大树,如果树身上长了几个疤,高明的木匠是不会弃之不用的。同样,苟变就像是长了疤的大树,我们用其长处就行了,何必揪住他的瑕疵不放呢?

好在,卫国国君是个听人劝的主儿,最终,他拜苟变为大将,而苟变为卫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个事例中,苟变有才,但德行上略有瑕疵。所以,这个例子其实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在使用人才时,才和德的关系是怎样的?

当然,对于使用人才来说,永远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但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个原则是灵活的。比如,在使用专业性人才时,对于“德”的要求就可以不那么苛刻,比如上面的苟变,比如汉高祖刘邦的谋臣陈平;但在使用综合性人才时,对于“德”的要求就要严格一点,比如选用宰相时,甚至选用一州一郡一县的长官时。这些综合性人才,如果不能做到以德服人,就会人心散乱,酿成大祸。

另外,和平年代,以守成为主,就要对“德”的要求更严格一点;战乱年代,需要开拓进取,就要对“才”更看重一点。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他是个将才只因两个鸡蛋竟然差点被弃用!
古代的那些帝王,要想做出点成就,必须具备的一个才能就是懂得用人之术。帝王不必懂军事,但一定要懂得使用大将;帝王也不必懂得谋略,但一定要懂得使用谋士。用人之术,说来简单,不过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但实际操作中,却很复杂,你要能够发掘人才、分辨人才,还要能够留住人才,这是极其需要大智慧的。韩信为什么舍项羽而就刘邦?陈平为何三次跳槽,最终跟定刘邦?这都是因为刘邦拥有高明的用人之术。正如刘邦自己所说,他带兵打仗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经营大后方不如萧何,可为何最后做皇帝的是他而不是别人呢?因为他正确地使用了这三杰。网络配图人性是复杂的,人才也是复杂的,而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之术的核心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能够用其长,而避其短。战国时,有个小国叫卫国。卫国有个大臣叫孔伋。孔伋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大圣人孔子的亲孙子。和自己的爷爷一样,孔伋也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一天,孔伋向卫国的国君推荐了一...
· 乾隆身边的两个副将,一个早死,一个被重用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进入朝廷为官者,自然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理想抱负,只是这些究竟在最后能不能实现就要看个人的造化,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天选之子,受到诸多庇佑。不仅如此,进入官场就意味着你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染缸,你所面临的就是如何在前进和保持初心之中平衡,同时你还要受到来自同事还有所谓的朋友的陷害,毕竟你要是爬得太快,就意味着抢夺了他们的机会,自然要将你拽下来,他们才会有机会重新爬上去。就算是前面的困难你都一一躲过,但是莫测的帝王心你仍旧是看不懂的,毕竟这些人可是踩着亲兄弟的尸骨爬上来的,对于谁都没有百分之百的信任,他可以做到前一秒和你谈笑风生,后一秒直接将你打入死牢,永世不再录用,所以在官场之中能够活到最后的人,都拥有自己的一门智慧。当年清军入关,重新成为一股新势力占领中原,自然有许多人上赶着巴结,索伦族便是其中一个。自然他们也不是什么吃软饭的人,在马背上长大的他...
· 就因为吃鸡蛋的事情,差点被乾隆治了罪,这鸡蛋镶金了吗
鸡蛋,是如今饭桌上常有的食物,不论是炒个菜,还是做个汤,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古代很多皇帝也喜欢吃鸡蛋,并且这些皇帝还把鸡蛋当做宝贝儿。据《南亭笔记》记载,光绪皇帝和乾隆皇帝都对鸡蛋很是着迷,每天最少都要吃上一颗。在乾隆皇帝年间,有一位叫汪由敦的吏部尚书就因为吃鸡蛋的事情,差点被乾隆治了罪。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有一天乾隆皇帝要研究吏部的公事,就早早的把汪由敦叫到了宫里,君臣二人一谈就是一上午,到了中午,乾隆感觉有些饿,就让御膳房准备了点饭菜。同时,乾隆对汪由敦说:“汪爱卿这么早进宫,肯定也饿了,一会一起吃些。”汪由敦急忙说:“臣不敢,臣早上在家吃了4个鸡蛋才进的宫,还不饿。”汪由敦说完了没觉得不妥,可是乾隆的脸却拉了下来,“汪爱卿,你可知道,你一顿早餐就吃了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了。”乾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清代设置了一个专门管理皇帝饮食的机构,叫内务府,这个部门人数高达三千人,为了养活这么...
· 揭秘:春秋战国时期鱼差点被吃绝种?
中国人吃鱼肉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诗经》“饮御诸友,炰鳖脍鲤”,说的是在周宣王时代的事情,周人军队大胜猃狁,主将尹吉甫宴请功臣友人,其中就有炰鳖和脍鲤。炰鳖就是红烧甲鱼,脍鲤就是生鲤鱼片。如此可见,中国人至少在西周之时,就已开始吃生鱼片了。《礼记》中有“脍,春用葱,秋用芥”,什么意思呢?这是周人吃鱼片的方式,跟今人的生鱼片吃法区别不大,也是用葱、芥之酱用以调味。《周礼》“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周人饮食的高等级食物,主要就是这六畜、六兽、六禽。六畜是猪、牛、羊、马、鸡、狗;六兽是麋、鹿、熊、麕、野豕、兔。六禽是雁﹑鹑﹑鷃﹑雉﹑鸠﹑鸽。那么,鱼类显然并未列入周人的高等级食物序列中。可是,然而这并不影响人们对鱼类饮食的喜欢。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君主有不少喜欢吃鱼的,比如吴王僚就是个酷爱吃鱼的君主,公子光还就借此机会,请吴王僚吃全鱼宴,请刺客专诸将利刃藏在鱼腹中,刺杀吴王僚成...
· 两个妃子差点改变清朝历史
清朝有两个这样的女子,于许多人都对她们用一个称谓——董鄂妃,事实上,她们还是堂姐妹。董鄂妃不姓董,而是姓董鄂,这一点很重要。她们的死却分别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儿。甚至于改变整个清朝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说起顺治皇帝的事情,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这位大清王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不算大,但是声名在外。顺治十八年,两个女子中的一个,贤妃董鄂妃因病去世,这个董鄂妃,是顺治皇帝最为珍爱的一个妃子,确切的说是皇贵妃。甚至于顺治皇帝的死,都和这位年纪轻轻的女子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贤妃董鄂妃死时,“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死。崩后数日,颜貌安整,俨如平时”,董鄂妃生前信封佛教去世之后,顺治皇帝悲痛欲绝,先是召集天下的名僧大行法事。接着,顺治皇帝追谥董鄂妃为皇后,顺治一共有过两位皇后,自己把一个降为侧妃,另一个放在后宫当家具,从来不闻不问。唯独这个董鄂妃让顺治神魂颠倒,钟爱有佳。董鄂妃生前没能做皇后是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